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燕 《中学理科》2007,(12):2-3
什么是学习?怎样进行学习?不同的教育观有不同的看法.从教育发展的历史看,学习的方式实质上是不同社会发展阶段对教育要求的体现.教育作为一种文化传递的工具,它的内容和形式是随着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的.在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以至信息社会,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教育传递着不同的内容,并服务于不同的目的,同时也形成了与之相适应的教育形式和学习方式.本文通过对研究性学习的定义、背景、心理学基础和基本组织形式的研究,探讨对研究性学习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语文研究性学习概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教育作为一种文化传递的工具,它的内容和形式是随着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的。在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以至信息社会,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教育传递着不同的内容,并服务于不同的目的,同时也形成了与之相适应的教育形式和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3.
研究性学习的时代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什么是学习?怎样进行学习?不同的教育观有不同的看法。从教育发展的历史看,学习的方式实质上是不同社会发展阶段对教育要求的体现。教育作为一种文化传递的工具,它的内容和形式是随着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的。在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以至信息社会,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教育传递着不同的内容,并服务于不同  相似文献   

4.
学习化社会是终生教育、终生学习概念进一步发展和深化的结果。学习化社会建设也是当前国内外十分关注的一个基本问题,它已经成为各国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目标和原则。由于一些历史的和现实的原因,致使我国有些人对学习化社会的涵义理解不正确甚至有所误解。如认为学习化社会要有一定的物质基础做支持,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认为学习化社会是某些人的空想;认为学习化社会主要与成人教育有关,而与正规学校教育关系不大;把教育等同于学习;把学习化社会看作教育系统内部的事情;希望社会提供更多传统教育的机会,让所有人可以终生接受教育…  相似文献   

5.
一、研究性学习的含义 教育作为一种文化传递的工具,它的内容和形式是随着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的。在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以至信息社会,不同社会发展阶段,教育传递着不同的内容,并服务  相似文献   

6.
社区学习化——社区教育的实质体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我国社区教育发展的走势 由于经济基础的变化,作为上层建筑的教育,从教育规模、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到教育形式、教育体制、教育制度等等也随之在急速地变化着。我国的社区教育,就是在这种变化中产生和快速发展起来的。社区教育的快速发展,把教育置于社区,最终使社区学习化,这充分反映了社区教育的实质,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需求。 (一)从回顾中看社区学习化 回顾我国社区教育的产生和快速发展,虽然各个地区不尽相同,但从发展的过程来看,大体都经历了这么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80年代初、中期。由于政治和经济的原…  相似文献   

7.
人类学习方式经历了私塾求学、课堂学习及网络学习三个历史阶段,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移动学习(M-Learning)能够针对现代社会学习者流动分散的学习特征,利用碎片化学习方式,实现最佳学习效果,运用越来越广泛的移动学习必将成为未来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学习方式,是未来远程开放教育中的最佳学习模式。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的进步及文化知识的发展更新,教育问题逐渐成为社会的焦点问题。各种竞争压力和问题也在发展过程中随之而来,针对不同的教育阶段,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和发展方向也是不一样的。对于义务教育阶段小学时期的教育,教师应根据此阶段学生的总体特征,找出有益的学习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引导他们主动学习、培养兴趣。另外,应针对不同的科目特点,制订出相符的学习方案。主要探究的是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的发展层次与学习心理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主要阐述了大学生发展过程的五个层次,即“被动跟进”阶段、“主动适应”阶段、“主动拓展”阶段、“深化升华”阶段和“毕业前的社会心理准备”阶段,认为大学生发展的五个层次是由低层次向高层次递进的一系列过程,大学生在每个层次都有不同的学习心理特征和要求,了解了这些特征和要求,有利于大学生的学习和成才。  相似文献   

10.
教育的本质是发展人的素质和改变人的状态。而发展人的素质和改变人的状态,在不同历史时期和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则有着不同的途径。本文主要论述在学习化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运用现代远程教育发展人的素质和改变人的状态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论终身学习的教育目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终身学习作为现代社会人们生活的基本方式之一,日益成为左右个体和社会发展的必需。通过终身学习,追求人性的完美与人生真正价值的实现,并在此基础上,创建学习社会,是当今世界各国共同的发展趋向。因此,认清终身学习的教育目的,为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发展方向和环境,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2.
一、终身学习及其意义 1972年5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委员会出版了一本书,书名为《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这本书的一个重要思想就是提出了终身教育观。终身学习,是指社会的每个成员不仅在学校教育阶段要学习,每一个个体都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愿望,国家、社会要为这一终身学习愿望的实现提供必备的条件。  相似文献   

13.
终身学习的个体条件和社会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经济社会飞速发展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 ,一次性学校教育再也无法满足个人和社会生存发展的需求 ,终身学习应运而生。从根本上来讲 ,终身学习作为社会及个人生存发展的支持体系 ,应当是一种自觉而科学的行为。构建终身学习体系既需要个体条件 ,也需要有力的社会保障。一、终身学习的个体条件终身学习是全人生、全方位的学习。人生在不同的成长阶段有不同的生活和学习内容。学习的无限性与生命的有限性是终身学习的基本矛盾 ,并由此派生出学习内容的多样性与学习选择性的矛盾、学习的需要与学习条件的矛盾等等。可想而…  相似文献   

14.
教育的本质是发展人的素质和改变人的状态.但是,发展人的素质和改变人的状态,在不同历史时期和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却有不同的手段.本文主要论述在学习化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运用现代远程教育发展人的素质和改变人的状态的有效途径.文中论述了学习化社会的基本特征,知识经济的基本内涵和现代远程教育的基本体系.  相似文献   

15.
从教育发展的历史看,学习方式实质上体现了不同社会发展阶段对教育的要求。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研究性学习有着预期性创新、自主选择性、问题质疑的特点。它的提出对推进我国基础教育改革、达成素质教育发展目标具有重大意义,同时也给基础教育教学管理带来了挑战。  相似文献   

16.
1.通过各种方式让社会各阶层国民接受终身教育的观念。要使每个人都意识到,学习不仅限于学校教育阶段,它伴随人的一生,人生的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学习任务。拓宽视野,面向来来,以适应社会环境的变迁,发展个人潜能,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7.
本从社会发展和个体生存发展的角度,阐述了学习与创新的重要价值。并从多方面深入研究了学习、创新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揭示了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之间的转化关系,论证了在大学里把学生教育和创新教育揉合在一起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所面临的现实矛盾表明 ,仅仅依靠发展制度化教育来提高人民大众的科学文化水平和提供终身教育的机会是不切实际的 ,必须在教育社会化的过程中促进学习化社会的形成。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发展制度化教育是对国家和政府的要求 ,而建立学习化社会是社会中每个人、每个群体自身生存和发展的要求。那么 ,作为制度化教育的学校教育 ,由于其正规化、标准化、阶段化的特征而不能完全满足现代人在一生中生存、发展的需要 ,而学习化社会提供的多种教育、学习形式将有力地补充着学校教育资源的不足 ,增强学习主体对教育形式的选择意识和…  相似文献   

19.
终身教育思想是本世纪世界影响最大的教育思想之一,构建以终身教育(终身学习)为体系的学习化社会已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宏伟目标。本文试就此作简要评述。 一、终身教育的概念、社会背景与内涵发展 (一)终身教育的概念 什么是终身教育?按照保罗、郎格朗的观点:“终身教育是一系列很具体的思想、实验和成就,换言之,是完全意义上的教育,它包括了教育的所有各个方面、各项内容,从一个人出生的那一刻起一直到生命终结时为止的不间断的发展,包括了教育各发展阶段各个关头之间的有机联系”。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  相似文献   

20.
面向学习社会教育理论的嬗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理论受学习社会的理念和实践的影响已经发生了嬗变,具体表现在理论取向、研究重点和任务等方面。教育理论以关注人的生命价值,把人在学习过程中自主、自觉和自为的价值贯穿在教育原理之中;研究人的终身学习过程,围绕人与社会和谐的可持续发展来建立教育理论;强调教育理论要直接面向教育实践,加强与动态发展的教育实践的联系,进行事实研究为教育理论提供有力支撑。解读学习社会的内涵发展,审视学习社会对教育理论的各种新挑战,把握嬗变的动态,教育理论才能指导学习社会建设和教育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