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中日老龄产业问题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龄化社会带来了老龄产业问题。老龄产业包括生产性产业和服务性产业,是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的重要手段。老龄化社会的来临,在给社会发展带来了诸多不利因素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机遇,孕育着潜力无穷的巨大的消费市场。中国社会的老龄产业可借鉴日本等国的一些成功经验,根据我国国情,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开发“银色消费市场”。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数字经济蓬勃发展,为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技术红利。然而,随着老龄化加速,老龄人口数量与日俱增,数字知识基础薄弱与数字消费理念"滞后"的老龄人口正面临巨大的"数字鸿沟"。在指出数字经济为老龄人口带来的"数字赋能银发经济、老年生活质量提高及数字创新老龄就业岗位"三大新机遇的基础上,识别了数字鸿沟对老龄人口的三大冲击,包括新技术取代老龄就业岗位、数字产品适老化不足及年龄不平等问题凸显。数字鸿沟不仅限制了老龄人口的数字经济参与能力,也不利于社会整体的共有共享发展。为此,应从政府、社会、家庭三方视角提出应对之策:应加大老龄人口社会保障力度,推出数字适老化产品,以及实施家庭数字反哺。三方协同发力,能够助力老龄群体跨越数字鸿沟,充分融入数字经济,实现数字经济福祉的全民共享。  相似文献   

3.
安徽省人口结构的基本趋势是“未富先老”.老龄化程度在加快的同时,还存在城乡、地区、性别方面的差异,给安徽省经济发展带来消极影响.经济学分析表明,人口老龄化会降低劳动生产率、加重政府与家庭的抚养负担.实证分析显示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增长为负向关系.为保持社会持续发展,应该高效发展国民经济,优化社会保障与养老体系,建立健全政府老龄工作机制,培育老龄产业与市场,以化解人口老龄化使带来的不利局面.  相似文献   

4.
老龄问题包括“人口老化问题”和“老年人问题”。人口老化是指老年人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不断增长的过程,人口老化是社会经济现代化的必然结果。无锡是我国经济发达地区,乡镇工业发达,人民生活水平较高,20多年来,人口出生率大幅度下降,人口平均寿命则因健康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延长,老年人口越来越多。人口老龄化对无锡的社会、经济发展将会产生广泛的影响,值得人们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5.
21世纪,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随着我国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人口老龄化给社会保障体系带来了严峻的挑战,直接影响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贵州省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而贵州省人口的老龄结构已经开始向老年型人口转变,今后将面临急剧的人口老龄化。文章对贵州省人口老化过程进行回顾和预测,并且对贵州省城乡老年社会保障现状进行了分析,从贵州省社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老年社会服务三方面探讨了人口老龄化与老年社会保障的关系,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6.
21世纪,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随着我国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人口老龄化给社会保障体系带来了严峻的挑战,直接影响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贵州省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而贵州省人口的老龄结构已经开始向老年型人口转变,今后将面临急剧的人口老龄化。文章对贵州省人口老化过程进行回顾和预测,并且对贵州省城乡老年社会保障现状进行了分析,从贵州省社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老年社会服务三方面探讨了人口老龄化与老年社会保障的关系,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7.
当前河北省老龄人口总量大,分布不均衡,老龄人口的发展大大超过了经济的发展,这导致退休金总额不断上升、医疗费用增长、经济压力加大等问题,也给家庭养老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养老服务是全社会的责任,要解决当前河北省老龄化社会问题,必须采取多种措施来发展养老服务事业:一是全社会要提高认识,重视养老服务发展问题;二是政府应加大投入,鼓励民营资本的投入;三是采取多种方法完善多层次的养老服务体系;四是把养老服务与产业发展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8.
广西是全国较早进入人口老龄化的地区之一,人口迅速老化将成为人口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此背景下,人口老龄化将对广西劳动力供给、储蓄、产业结构方面产生较大的影响.面对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广西需大力发展经济、提高储蓄转化率、发展老龄产业.  相似文献   

9.
人口总是生活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是不能离开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的,人口同社会经济条件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不可分割的。人口与社会经济条件相适应时,才能保障整个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地发展。否则,将会给社会和经济发展带来严重后果和影响。那么,昭通地区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怎样呢?下面根据我们在昭通地区调查的情况谈点初浅看法。  相似文献   

10.
随着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口老龄化问题已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在经济欠发达的边疆民族地区,老年人口的生存生活质量不仅影响经济增长、产业演变、社会发展,甚至会影响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本文基于“五普”“六普”“七普”数据,通过分析呼伦贝尔市老龄人口在年龄、性别、民族、受教育程度等方面的结构差异,得出呼伦贝尔市老龄人口呈现女性化特征,民族构成具有区域性,整体文化水平还处于较低阶段,大部分依靠退休金养老金或家庭其他成员供养。通过分析人口老龄化时空演变,得出各旗市区虽起始所处阶段类型不同,但老龄化发展速度不一,差距不断加大。通过影响因素分析,得出社会、自然、经济等因素对老龄化均有影响,出生率、自然增长率和长寿水平等自然因素影响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1.
进入21世纪,中国将面临人口老龄化的重大课题。人口老龄化将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它牵动着国家、社会、家庭和个人。老有所养是人口老化产生的最大社会问题,如何解决好养老问题,已对商丘市老年保障事业提出了挑战。健全和发展老年保障事业,是保证社会安宁和国家长治久安,解决老有所养的重要举措之一。  相似文献   

12.
农村老年空巢家庭对我国社会保障提出的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家庭结构和功能分化以及社会流动的增加,我国农村出现了大量的老年空巢家庭,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现象。老年空巢家庭的出现对空巢老人及社会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文章通过对农村老年空巢家庭的产生、特征和影响的分析,旨在探讨其对我国社会保障提出的挑战。  相似文献   

13.
国际经验表明,发达国家依靠人口政策的战略转型,持续获取人口素质的战略利益。伴随人口结构变化,中国第一次“人口红利”将淡出视线。第二次“人口红利”是指劳动年龄人口比例下降、人口抚养比提高后,依靠提升人口素质质量和劳动生产率对于经济持续增长所带来的经济推动力和巨大经济价值。未来20-30年,以高素质、高质量劳动者为标志的第二次“人口红利”将推动着中国经济持续发展,创造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力资源开发历史上的新奇迹。  相似文献   

14.
随着家庭结构和功能分化以及社会流动的增加,我国农村出现了大量的老年空巢家庭,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现象。老年空巢家庭的出现对空巢老人及社会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文章通过对农村老年空巢家庭的产生、特征和影响的分析,旨在探讨其对我国社会保障提出的挑战。  相似文献   

15.
入世必将对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方面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给公安工作带来巨大的冲击。在户籍管理方面 ,户口迁移制度首当其冲。要主动适应入世后的新形势 ,必须彻底消除二元户籍管理模式 ,逐步实现人口的迁徙自由  相似文献   

16.
水库移民是因水库建设而产生的、由政府主导的大规模非自愿性迁移的人口。水库移民和其他农民一样,在年老时会面临经济风险,可能在年老时没有足够的经济来源以支持老年期间的生活需要。从社会资产的角度分析水库移民面临的养老问题,构建水库移民养老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7.
政府应对老龄化问题的挑战和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1世纪的社会老龄化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是基数大、速度快、底子薄、负担重。在就业体系方面 ,政府必须重视老年产业建设 ,增加老年人中女性以及农村老年人的就业机会。在社会保障方面 ,适当提高退休年龄 ,降低赡养率 ;建立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制 ;因地制宜 ,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政府要建立不分年龄、人人共享的社会 ,建立老年教育制度以及医疗保障制度 ,最终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相似文献   

18.
文章认为我国老龄人口数量多,发展快,城乡分布差别较大,人口老龄与低生育水平同步,家庭功能弱化,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尚不完善,加上老年人健康状况差等特点,使人口老龄化对国家、社会和家庭均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营造健康老龄化是新世纪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要实现健康老龄化,就要强化全民健康意识,坚持预防为主,深入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发展老龄产业,营造保障老年人权益的良好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9.
城市化在加快人口流动,促进各民族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推动经济、社会各方面快速发展的同时,必然会对现有的民族关系带来多方面的影响。分析城市化进程中临夏市的少数民族人口状况、民族关系的影响因素,以期做好新时期我国西部自治地方中小城市的民族工作。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的变迁和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家庭的结构和规模、家庭养老文化以及老年人在家庭中的地位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带来了家庭中老年人的赡养负担加重、家庭中代际矛盾深化等一系列的影响家庭发展的问题,老年教育作为一种有效的解决家庭变迁中老年人问题的途径,将在降低家庭供养压力、帮助老年人自立和调和家庭代际矛盾等方面产生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