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王立新  张庆林 《教师》2008,(8):113-117
以中科院心理学研究所王极盛教授编制的《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HHMHS)作为测量工具,随机调查了西昌地区1716名中学生,结果表明:(1)彝族地区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较低,心理问题的检出率为58.8%,但51.6%是轻度心理问题;(2)彝族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低于汉族学生;(3)女中学生比男中学生表现出更多的焦虑、抑郁及学习压力感等心理问题症状;(4)城镇中学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总体上优于乡村中学学生;(5)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普遍优于初中学生的心理水平,除毕业年级外,心理健康水平表现出随年级升高而提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天津教育》2013,(15):42-42
本刊讯据《中国青年报》报道,近日,一份名为《哈尔滨地区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的报告出炉。研究者为中国医师协会精神科分会常务委员、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一专科医院院长张聪沛等11人组成的课题组,课题用时3年。该项研究是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预防中学生心理问题提供科学依据。该项研究显示,有49.43%的中学生存在心理健康问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3.
锐评     
正莫做夸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推手"日前,《中国青年报》报道,黑龙江哈尔滨市一项研究显示,有49.43%的中学生存在心理健康问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不容乐观。乍一看,这一数据实在吓人。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怎么到了如此严重的地步?无独有偶,数月前,《钱江晚报》报道,浙江宁波市心理卫生协会参与的一项调查显示,  相似文献   

4.
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和《中学生基本情况调查表》调查乌鲁木齐市重点高中、示范性高中和普通高中的500名学生,并对影响高中生心理健康的部分因素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乌鲁木齐市高中生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学习焦虑、过敏倾向、孤独倾向、自责情绪等方面;影响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有:高中生的自我情绪管理、父母的管教方式、学生与家长的关系、与老师及同学的关系等。  相似文献   

5.
中学生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和《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重庆市两所中学305名学生进行调查,探讨中学生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中学生具有较积极的自我概念,但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心理健康问题突出表现在情绪不平和学习压力两个方面,其次是焦虑和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自我概念正向因子与心理健康问题呈负相关,负向因子与心理健康问题呈正相关;心理自我、社会自我、自我批评、家庭自我、自我满意对心理健康问题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6.
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与《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贵州省聋中学生的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现状及其相互关系进行调查,对调查数据经过描述性统计、t检验、相关与回归分析等分析,结果显示:①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检出率较高,恐怖倾向、自责倾向、身体症状、对人焦虑等出现率较高,学习焦虑与冲动倾向不明显;②学历层次是影响学生心理问题健康的原因之一;③学生获得的社会支持水平较低,听力损失较重者获得的客观支持度高;④客观支持对聋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有直接影响,主观支持有间接影响。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随机选取广州市203名12岁-14岁初中生为研究对象,采用《中学生人际关系问卷》,对中学生的同学关系、师生关系以及亲子关系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这一年龄段学生的同学关系、师生关系发展较好,但是亲子关系的发展却表现出随年龄增长而交往困难的倾向。本次调查为我们当前的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预警,提醒我们在重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也应该关注家庭的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8.
杨萌  雷雯 《学周刊C版》2010,(2):205-206
本课题采用王极盛教授编制的专门测量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通过对某中学372名高三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高三学生中有43.5%的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2)高三学生从总均分上看具有轻度的心理问题.按均分高低主要表现为焦虑、情绪不平衡、学习压力、人际关系、强迫和适应不良;(3)除抑郁外,应届生的各因子均分部大于复读生.但两者在各因子上均无显著差异.据此比较高三应届生与复读生的心理健康的现状,探讨在毕业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9.
中小学生正处在身体发育和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由于人的内心世界的丰富性和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尤其是生活在改革开放、社会急剧变化的时代,很可能使涉世不深的中小学生与环境不能保持良好的适应。加之长期以来,我们又不同程度地忽视对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所以不仅有的学生心理不健康,而且有相当数量的学生不懂得讲究心理卫生。据《中学生心理健康的调查研究》(引自《中国心理学会第五届学术会议论文集》)介绍,在南京市34所中学4696名学生的调查中发现,中学生有心理障碍表现的736人,占15.7%,详见下表。  相似文献   

10.
河南省济源市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改编自王极盛的《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济源市11所学校的1450名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发现被试心理健康整体状况基本正常,但存在中等程度和严重程度心理问题者占相当比例,检出率处于中上水平。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学习压力感、适应不良和情绪不稳定。本研究据此提出了一些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中学生思想品德与心理健康现状分析赵慧君董桂馥一、调查目的与方法根据《跨世纪中国独生子女初中生品德与心理健康养成工程研究》课题的总体计划的要求,我们组织力量进行中学生思想品德与心理健康现状的调查研究。调查目的是:第一,进一步了解中学生在品德与心理方面问...  相似文献   

12.
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刻不容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高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 根据名心理学家王极盛先生的《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经过近五年的调查发现,有39.79%的高中学生有心理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13.
采用王极盛等编制的《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洛阳市四所中学466名高三初三毕业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目的是探讨中学毕业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产生的心理问题。结果有80.2%的高三学生和70.9%的初三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虽然毕业班学生中有中度及以上心理问题的人数百分比较少,但有轻度心理问题的人数比较多。这说明毕业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学校心理卫生部门和教育工作者对此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4.
目前,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应引起各方面的关注和重视。调查显示,我国有相当一部分中学生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心理问题,而且有一部分学生存在心理和行为问题,如任性孤僻、焦虑、神经衰弱、学习不良、厌学、逃学、违纪等。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警钟已经敲响。一、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表现1.学习压力过大而今,中学生面对的来自学校和父母的学习压力越来越大。学校一味追求升学成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使用《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3177名中小学生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大部分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良好,存在性别及年级差异;父母教养方式在性别及年段上存在显著差异;父母教养方式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各维度之间均存在显著相关。为此,改变家庭教育观念、改善父母教养方式是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以江西省各地市中学生的家长为被试,用《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状况调查问卷》对他们进行调查,分析他们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了解情况和所持态度,探讨家长对中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与途径,以期家长与学校有效配合共同促进中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7.
《半月谈》杂志曾经刊登了一则有关中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的实证调查报告,报告指出:老师眼中小毛病不断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基本正常,相反,一些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心理健康指标却远远超出了正常范围。依据这次调查,专家们指出,在当代中学生中存在明显的心理障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过度压抑自己;缺乏自信心;紧张焦虑。  相似文献   

18.
贵州省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用自编的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问卷对贵州省818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贵州省中学生心理健康有问题的占9.29%—29.47%,问题较严重的占3.43%—18.59%;在孤独倾向和恐怖倾向项目上性别差异明显;在学习焦虑等六个项目上存在年级差异,其发展趋势呈现起伏状态;学业优秀的学生在孤独倾向等四个方面得分低于学业不良学生,表现出较好的心理健康状态。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19.
魏卫东 《成才之路》2010,(26):98-99
本文采用文献综述法和访谈法,通过对通渭县中学生的调查,以通渭县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为前提,结合体育课堂教学。对中学生心理健康作了剖析,阐明了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健康标准和形成原因,并就学生个体所表现出的差异,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使用自编的《学习环境认知问卷》、《中学生人格评估问卷》及《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评估问卷》对一中学208名学生进行了评估。这些问卷都有较好的信度与效度。研究发现,学习环境认知是一种有助于了解学生学习环境、学风、人格、心理健康、学习行为等值得重视的变量。它一方面反映和投射了学习环境对学生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反映和投射了学生的人格、心理健康等特点。因此在教育社会心理学中,这是一种值得进一步探讨的中介变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