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辅车相依”这一成语用以表示两种事物相互依存、相依为命的关系,这是为大家所熟知的。对这一成语含义的由来,一般字典词书都作过解释。例如: 甘肃师大中文系所编《汉语成语词典》(1978年版):“辅车相依,辅:颊骨;车,牙床。颊骨同牙床互相依靠。比喻互相依存。” 新版《辞海》虽未列此成语,但在“辅  相似文献   

2.
“辅车相依”这一成语用以表示两种事物相互依存、相依为命的关系,这是为大蒙所熟知的。对这一成语含义的由来,一般字典词书都作过解释。例如:甘肃师大中文系所编《汉语成语词典》(1978年版)“辅车相依:辅,颊骨;车,牙床。颊骨同牙床相互依靠,比喻互相依存。”新版《辞海》虽未列此成语,但在“辅车”一词条下也作了类  相似文献   

3.
《渔夫的故事》(初中第一册)中有“笑逐颜开”这句成语,课本注为:“形容满脸笑容,十分高兴的样子。”“颜”字未加注,查《汉语成语小词典》、《汉语成语词典》等,其意为“脸面、脸色、面容”。  相似文献   

4.
偶翻词典,发现《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在"无以复加"和"小题大做"两个成语的释义之后,均用括号加注其感情色彩,分别为"多用于贬意"和"多含贬义".很多辞书却未对这两个成语的感情色彩加以说明,如《现代汉语词典》、《辞海》、《中华成语词典》(修订本)、《汉语成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汉语成语司典》(上海教育出版社)、《中国成语辞海》(新华出版社)等等.只有个别例外,如《新世纪汉语成语词典》(四川出版集团、四川辞书出版社)说明"无以复加""今多含贬义", 《成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说明"小题大做"为"贬义", 《汉语成语小词典》(2003修订本)(商务印书馆)说明"无以复加""多用于贬义".这三部词典于另外-个成吾电均未说明其感情色彩.  相似文献   

5.
“莘莘学子”的使用频率并不低,但令人奇怪的是,小到中学生用的《汉语成语词典》,大到《中国成语大辞典》,竟都没有收入这条成语。有人说这是因为它并不是成语的缘故。其实,成语和非成语之间,并没有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  相似文献   

6.
人教版新编高中《语文》第六册《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一文有这样两句话:“我们平常说的‘察颜观色’‘眉目传情’等等,都是不用语言的一些特定的交际方式。”“即使像‘察颜观色’这一类特定的交际方式,也必须有语言的交际为基础,预先有了一定的了解,双方才能领会。”笔者查阅了《汉语大词典》(罗竹风主编)、《中国成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汉语成语词典》(四川辞书出版社)等多种权威工具书,均无“察颜观色”一词,而只有“察言观色”。“察言观色”一词出自《论语·颜渊》。孔子跟他的学生…  相似文献   

7.
茅,不少成语词典把它解释为“茅草”,如《汉语成语小词典》:“春秋时楚国以茅草作旌旗,行军时旌旗在前,故称‘前茅’。”(商务印书馆1972年版)《汉语成语词典》(上海教育出版社1978年版)也持此说。其依据是《左传·杜预注》:“时楚以茅为旌识”。似乎持之有据。这种解释是牵强附会的,不准确的。清代学者王引之指出:“茅为草名,旌则旗章之属,二者绝不相涉。”(《经义述闻》卷二十  相似文献   

8.
陈小宝 《学语文》2006,(3):47-47
“同仇”出自《诗·秦风·无衣》“王于兴师,修我戈茅,与子同仇。”“敌忾”出自《左传·文公四年》“诸侯敌王所忾,而献其功。”“同仇”“敌忾”这两个词组合在一起成为成语。然而,各种成语词典对这个成语中的“敌”字的释义却很不清楚,对“同仇敌忾”这个成语的语法关系解释含混,导致整个成语的释义上比较模糊,影响了人们的理解,给教学造成了困难。请看:①《汉语成语规范词典》(张锐主编,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同仇:共同的仇敌;敌忾:对敌人的愤怒。指对共同的敌人抱着相同的仇恨和愤怒。②《新编成语词典》(赵晓红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  相似文献   

9.
“捉襟见肘”一词“见”字的读音,《中华成语辞海》(吉林大学出版社1996年6月第1版),《汉语成语词典》(上海教育出版社1987年9月第3版,未见新版),《新华成语词典》(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4月第1版)均注为“xiàn”;且《汉语成语词典》在解  相似文献   

10.
因工作需要,常常读成语词典。在翻检中发现一些可以商讨的问题,撮要分记于后,供词典修订或编新成语词典的同志们参考。从方便和有代表性考虑,以近年新出的《汉语成语词典》(上海教育出版社,简称《词典》)、《汉语常用成语手册》(内蒙古人民出版社,简称《手册》)中所收成语为主要讨论对象。这两本词典在成语的收编、释义、考源和例句等方面,有许多新的成就,是大家公认的。本文只谈点儿自认为美中不足的地方。俗话说,看着容易做着难。我对“成语”和“词典”没有什么研究,谨作为一个读者发一点刍荛之言,难免有眼高手低之讥。  相似文献   

11.
“不瘟不火”是个比较常见的成语。瘟,指戏剧表演沉闷乏味,不够火爆,如“这出戏情节松,人物也瘟”。火,兴旺、兴隆,“火爆”即为此意,如“这一场戏的场面很火爆”。整个成语本来用在戏曲表演中,指戏曲既不沉闷乏味,也不火爆。如:“京戏著名演员表演,总讲究不瘟不火。优秀的歌手在热情地歌唱时,情真而又能自持。” (人教社编高中《语文》第 1册杨述《恰到好处》 )现在一般指不紧不慢地做某事或进行某项工作。但是,不知为何,《现代汉语词典》《汉语成语词典》《辞海》等工具书均未收这一成语,并且往往被人写作“不温不火”或…  相似文献   

12.
一九七八年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甘肃师大中文系《汉语成语词典》编写组编写的《汉语成语词典》第四八二页是这样解释“轻裘肥马”这个成语的: 穿着轻暖的皮袄,骑着肥壮的骏马。《论语·雍也》:“赤(公西华)之适齐 也,乘肥马,衣轻裘。”后来就用“轻裘肥马”形容剥削阶级的豪华生活。  相似文献   

13.
小语新教材第四册归类识字(一)1的韵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我们祖国历史悠久,我们祖国山青水秀。”我们认为这句话里的“山青水秀”应校正为“山清水秀”,其理由如下: 为了考证“山qīng水秀”,我们查阅了十多本辞书,如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汉语成语小词典》,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汉语成语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实用解字组词词典》,海南出版社出版的《新编汉语词典》等均能查到“山清水秀”的词目,而查不到“山青水  相似文献   

14.
众多的成语词典中都收有“付之一炬”,其中对于“炬”的释义在辞书上有两种意见:一种认为“炬”作名词,解释为“火把或是火”,持有此意见的有《汉语成语辞海》、《现代成语巨典》、《现代汉语成语规范词典》等辞书;另一种则认为“炬”应作动词,解释为“焚烧或是烧毁”,赞成这种意见的有《汉语大字典》、《汉字规范字典》、《现代汉语规范字典》等辞书。  相似文献   

15.
探明成语的源流,对于正确掌握成语的意义和研究语义的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成语大多有源可寻,有书证供我们研讨。但现行的几部词典,如《汉语成语词典》、《汉语常用成语手册》以及新《辞源》、《辞海》等对成语的注释,常有不明源  相似文献   

16.
目前出版的词书,对成语“辅车相依”、“脱颖而出”及“止戈为武”的注释,值得商榷。下以甘肃师大中文系编写的《汉语成语词典》为例。 [辅车相依]《汉语成语词典》:“辅,颊骨;车,牙床。颊骨同牙床互相依靠。比喻互相依存。《左传·僖五年》:‘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对“辅”与“车”的解释,用的引申义,而没有解出本义。这是沿袭了《辞源》等词书对“辅”的解释。《辞源》的此解源于《说文解字》:“辅,人颊车也,从车甫声。”《说文解字》是以解本  相似文献   

17.
罗海燕 《学语文》2012,(2):60-60
是"暗度陈仓",还是"暗渡陈仓"?字典家族中也出现了百家争鸣。为了弄清这一词语,我不妨做一回"书架上的老鼠",咬一咬嚼一嚼这个词!我查阅了30多部字典,有的是"暗度陈仓",如:《辞源》、《辞海》、《现代汉语词典》等。有的是"暗渡陈仓",如:《汉语成语字典》、《中华成语词典》、《中华成语大词典》等。更有"度"、  相似文献   

18.
成语,是一种定型化的熟语。“它的特点,一般的界说都具有如下的内容:1.习用的、长期流传的时间因素;2.深刻的、精辟的或十分鲜明形象的内容特征;3.固定的结构形式;4.特殊的理解方法。”正是因为成语的这些特点,才使得人们对其格外青睐,也吸引出版社出版了大量的汉语成语词典。八十年代以来,出版的成语词典达几十种之多。这些词典编纂的角度个不相同从读者对象看分以学生为主的普及型词典和以文化人为主的研究型词典从编纂目的看有以获取一组相关词语为目的的分类词典以考证语源为木的的考释词典和源流并重的综合型词典这些词典对普及成语知识提供成语研究素材起了很好的作用但是这些词典也有一些不足,本文拟以《中华成语大辞典》《汉语成语考释词典》《中国成语大辞典》《汉语成语大词典》《现代成语巨典》为例谈谈成语释义的谬误。  相似文献   

19.
望文生义,也就是不了解成语的确切含义,只凭着自己的主观臆断,从字面上去牵强附会,想当然,因而错误地理解了成语的意思,造成误用。现将五十一例容易望文生义的成语罗列出来。成语的注释依照南京大学出版社征溶、冠峰编写的《新汉语成语词典》。  相似文献   

20.
儿子学成语     
儿子语文最薄弱的环节是成语。这不,他又问我了:“妈妈,一无所知_知半解是什么意思?如获至宝、迎刃而解是什么意思?脱日而出、袖手旁观、恍然大悟、有志竟成又是什么意思…··”他问个没完没了。我递给他一村汉语成语词典》:‘你自c动手查查,开卷有益,答案都在书中,你好好看看吧!”从此,儿子对那本《汉语成语词典》爱不释手,一有空就看得津津有味。那天,我翻看儿子的一篇日记,那是谈他学习成语心得体会的,挺有趣,日记是这样写的:‘’原先,我对成语不是一无所知就是一知半解。自从妈妈给了我一本《汉语成语词典》之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