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地震属性与所预测对象之间的关系十分复杂。不同工区和不同储层有不同的敏感地震属性,同一工区、同一储层不同预测对象对应的敏感地震属性也有差异。应用单一地震属性预测储层精度不高,且地震属性种类繁多,不能同时参与预测。应用地震属性优化技术研究SH地区沙一段生物灰岩储层发育区,在不同岩性组合地震反射特征分析的基础上,运用聚类分析方法优选出对生物灰岩储层最敏感的地震属性组合进行储层预测,极大地提高了储层预测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2.
张宗明 《科技风》2014,(21):128
在地质勘测中,地震勘测必不可少。对于不同的地理环境需要采用不同的地震勘测方法,且在地质条件复杂的地区,环境恶劣,需要提高勘测技术,全面采集勘测数据,提高勘测准确度。本文主要对地震勘测方法进行探究,并在此基础上对地震勘测数据采集工作进行分析,为地震勘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地震勘探技术的发展,转变了人们对地震勘探的看法,但由于区域性地质结构不同,地震勘探所经历的实践方法也不同,引发了人们对地震勘探认识和做法上的质疑,所以我们有必要对高精度的地震勘探进行细致的研究。本文试图从高精度地震勘探的方法入手,结合多年的工作实践经验对勘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高精度地震勘探问题的对策进行论述,以求与同行业工作者达成共识,减少勘测中失误率。  相似文献   

4.
王雪梅等 《内江科技》2014,(2):60-61,66
<正>泌阳凹陷深凹区受白云岩高速层、较薄储层等多种因素影响,多种复杂因素加之各种预测方法的多解性,使预测显得更加困难。因此,必须进一步提高地震资料解释的精度。本文针对泌阳凹陷深凹区的储层发育特征,建立不同类型的典型油气藏地震正演模型,模拟地震反射特征,总结不同类型油气藏的地震响应规律,依据地震响应规律与实际地震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减少油气藏地震特征识别与解释中的多解性和不确定性,更好地发挥了地震资料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福建仙游金钟水库2010年5月下闸蓄水,2010年8月开始在库区附近就发生地震序列活动。本文根据仙游地震序列,将仙游地震分为五组不同活跃期,通过对不同阶段地震的序列参数、震中空间分布特征、、震源机制解特征、区域应力场特征的分析,结合水库诱发地震的特点,初步认为:仙游地震活动将持续较长时间,地震活动水平仍会有起伏,地震主要受区域构造应力场的影响,未来一段时间在金钟库区还有可能发生4级左右地震的可能。  相似文献   

6.
电磁波辐射在地震短临预报中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宏年 《内江科技》2009,30(11):24-25
虽然地震预报目前仍然是一项世界性难题,但从不同学科,不同知识角度及不同观测方面对地震前兆现象的研究却一直被广大科技工作者所关注。在地震前兆诸现象中,电磁波异常现象近年来在国内外普遍引起人们广泛的重视。文章介绍了一种地震电磁辐射机理建模,并通过样本分析说明,震前电磁渡异常是一种较客观的地震短临预报手段.  相似文献   

7.
济阳坳陷深层天然气藏埋深大、地质条件复杂,地震反射特征复杂。通过设计不同的地质模型,借助有效的地震波场正演模拟手段,得到各个模型在不同炮检距下记录到的地震反射振幅与偏移距(入射角)的关系及叠后地震响应。将模型的理论研究与实际地质构造相结合,设计已知井典型气藏模型,进行叠前、叠后地震模拟,与实际地震反射特征对比,研究含气储层地震反射特征,对利用实际地震资料进行深层气藏预测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百科知识》2013,(6):1
事件不久前,我国云南、西藏、广东、山西等地先后发生3~4级地震。2月19日,发生在云南巧家县境内的地震被成功预警,这也是我国首次成功预警破坏性地震。发出地震预警的机构并非国家地震局,而是一家民间地震研究所——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地震预警和预测有何不同?地震预警机制到  相似文献   

9.
用皮尔逊检验分析年度地震趋势预测结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使用皮尔逊检验方法 ,考虑不同地区的地震活动背景概率和地震及前兆监测能力的差异 ,除去监测能力很低的青藏高原地区 ,将中国大陆地区分成东部、西部、川滇等 3个区域 ,分别进行年度地震趋势预测效果的检验 .所得结果具有不同的特点 ,其中东部地区的概率增益和皮尔逊检验的置信水平明显高于另外 2个地区 ,表明在现有的年度地震趋势预测中 ,对地震活动性的认识仍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  相似文献   

10.
地震现场的通讯环境极为复杂,公共的网络接入模式在地震时往往很难保证现场与后方指挥中心之间的实时文件传输和视频通信。本文根据地震带来的破坏程度的不同,针对地震现场妫具体通信情况,以及地震应急工作中现场网络通信的需求,提出多项确保地震现场局域网络和后方指挥中心之间通信畅通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1.
针对中强地震前是否会出现地震活动性增强现象的问题,研究了1990~2003年中国MS7.0以上地震.对于同一个地震事件,考虑了多个不同的时间和空间尺度,结果表明,中强震前的地震活动性远比用简单的应变加速释放模型来描述复杂得多.因此,将应变加速释放模型应用于地震危险性估计,仍需做更多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据不完全统计,20世纪以来中国西部地区共发生7级以上地震68次,其中8级以上地震9次。20世纪以来中国西部地区7级以上地震时间分布特征包括地震时间间隔短、地震频率高、地震活跃期和平静期交替出现的周期性现象非常明显,不同月份的地震活跃程度差异很大;空间分布总体上受欧亚大陆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作用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约束,7级以上地震主要分布在地震带上,在空间上表现出较明显的周期性和有序性。  相似文献   

13.
在地震勘探中,精细的表层资料可以为地震采集提供准确的激发参数和在资料处理上提供可靠性的地震资料处理表层低、降速带静校正量。因此获取精细的表层在地震资料的采集中至关重要。本文主要从以结合-global_mapper及浅层地质图上出发,详细划分地表区域,针对不同的表层分区情况,采取不同的表层调查方法,使表层调查细化,从而实现激发井深的优化,实现最佳的地震子波激发的效果。GlobalMapper软件是一个可以查看和打印各类地图图形文件的软件,可利用全球情报系统(GIS)信息资源,为地震勘探区块提供精确地地形、高程,地物等地图文件。  相似文献   

14.
程长领 《内江科技》2013,34(1):140-141
白垩系是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地区春风油田的勘探层系之一,明确其储层展布特征显得尤为重要。在精细的层序地层格架分析基础上,针对白垩系共化分出10个砂层组。针对白垩系不同类型的储层,分析其在不同时期、不同厚度、不同深度段的速度关系,利用地震相等技术归纳出各类储层在地震剖面上的反射特征,结合地震属性提取、等时地层切片等技术手段对白垩系储层平面分布规律进行了预测,明确了储层展布特征。  相似文献   

15.
本文用地震学方法推测了乌溪江水库诱发地震的地质条件:利用不同方向爆破地震波资料,分析了库区主要断裂的活动性,推断了控震构造;根据不同库段、不同深度介质Q值的变化特征,解释了库区诱发地震的介质条件;用库区地震P波的初动参数计算了地震应力降,并以此为依据,估计了主要发震地区的应力水平。同时,对该水库震中分布较为集中的现象,给出了一定的解释。  相似文献   

16.
董丽娟 《科教文汇》2014,(4):193-193,195
近年来地质灾害频发,从汶川地震到玉树地震再到雅安的芦山地震,每一次地震都会给儿童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创伤,并在身心、认知和精神上表现有一定的创伤应激障碍,因此,需要针对地震灾区儿童各年龄阶段心理创伤的反应特点,提出具体的护理措施,着重分析人文关怀在灾区儿童心理干预中的运用,以及人文关怀对灾区儿童心理重建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地质灾害频发,从汶川地震到玉树地震再到雅安的芦山地震,每一次地震都会给儿童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创伤,并在身心、认知和精神上表现有一定的创伤应激障碍,因此,需要针对地震灾区儿童各年龄阶段心理创伤的反应特点,提出具体的护理措施,着重分析人文关怀在灾区儿童心理干预中的运用,以及人文关怀对灾区儿童心理重建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本人从收集到的有关地震资料来看,地震前几乎所有的动物都有不同程度的异常反应。《中国地震资料年表》就记载有地震生物反应共126条,涉及动物24种,主要有狗、鸡、鱼、鸟、马、牛等。  相似文献   

19.
福建省医科大学何韵杰读者来信问,当前网络上对于地震"生命三角"持有不同的意见,那么现实地震中是否真能形成"生命三角",若可以,是随机还是有规律的?希望下面的文章能够解答您和其他读者的问题。近年来我国发生了多次强震,比如汶川地震、芦山地震,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在科学界还没能攻克地震预测难题之前,面对大地震人们能够做到的,是在地震中尽量保住自己的性命,以及震后及时、有效地救灾。  相似文献   

20.
张田勘 《今日科苑》2013,(12):68-70
新闻背景四川雅安芦山7级地震发生后,关于地震预报问题又引起很多人的议论。中国海城地震预报是得到国际上承认的唯一一次成功的短临预报。但是,地震的成因、发生机理和触发条件等非常复杂多变。事实上,不消说是否能准确预报地震,即便在地震能不能预报的问题上,科学界内部也是有着不同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