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两性关系是劳伦斯创作的永恒主题,但它又是一种不同于传统的新型的人际关系.文章通过对小说文本的解读,揭示其多元复杂的两性关系所蕴含的隐喻意义.  相似文献   

2.
色彩词语具有联想性和比喻性特征,可以产生积极或消极的联想意义。从语义学、历时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视角出发,以差异迥然的黄色为例,分析可知汉英语言中的色彩词汇在各自特定的文化语境中因语义扩展而形成产生了诸多带有民族性特征的色彩隐喻用以表达概念、状态或情绪。研究表明隐喻思维是汉英色彩词汇语义扩展的内在机制,是人类隐喻化认知在语义领域的凸现。  相似文献   

3.
浅论劳伦斯《儿子与情人》中花的象征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伦斯在其长篇小说《儿子与情人》中使用了大量的隐喻。借助于隐晦的意象和象征性的语言,作者诠释了小说的内在主旨和人物复杂隐蔽的内在心理。在劳伦斯所使用的众多的意象中,花是最具代表性、最有助于揭示主题的意象,也是劳伦斯表达思想情感的主要媒介。对小说中重要的花语进行解读,有助于揭示作品的内涵。  相似文献   

4.
劳伦斯《查泰来夫人的情人》在对自由性爱的讴歌方面,表现出了明确的女性解放意识。然而,小说中由叙述视角发出的议论,则带有鲜明的男权主义色彩。小说中人物角色对自由平等的两性关系的讴歌,是劳伦斯超越于他所处的时代的地方。同时,劳伦斯也不可避免地受到男权主义传统的影响,这正是造成小说中角色声音与叙述声音冲突对立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隐喻应用于词汇教学的理论基础及其作用:隐喻认知对词汇语义范畴发展的作用;隐喻认知在词汇隐喻概念理解中的作用;隐喻认知对词义发展的作用。指出其对词汇教学的启示:重视基本范畴词汇的教学,重视词汇隐喻意义和隐喻扩展义的教学,和重视词汇文化内涵的教学。  相似文献   

6.
“目的论与非目的论的交织在作家文学哲学观中的体现”实乃极其普遍的现象,英国小说家戴·赫·劳伦斯也不例外。在目的论哲学观的影响下,劳伦斯的小说具有批判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情怀,即小说用主观浪漫的声音质疑工业社会的合法性并进行两性和谐社会的乌托邦编排,成为隐喻式的文学文本。在非目的论哲学观的影响下,劳伦斯的小说具有文献式现实主义的特征,即小说用客观真实的画面再现20世纪初英国历史面貌的片断,成为转喻式的历史文本。  相似文献   

7.
隐喻作为人类认知和思维的一种重要方式,对石油科技英语有着深刻的影响。本文对石油科技英语的大量隐喻词汇细致剖析,根据隐喻词汇始源域的概念特征对它们进行了分类,进而论证了这些隐喻词汇的认知机制,最后指出词汇隐喻现象对石油科技英语翻译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探讨隐喻理论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分析如何在词汇教学中逐渐培养学生对词汇的隐喻意义的理解,在词汇习得过程中融入概念隐喻的知识,有助于学习者对词汇的记忆及词汇含义的扩展理解,从而培养学习者的隐喻思维。概念隐喻的词汇学习能使学生加深对词汇的理解,提高其对英语单词的记忆效率,是传统的英语词汇学习策略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9.
桑麦兰  梅庭军 《海外英语》2012,(24):258-259
英语词汇意义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词汇语境变化的。概念隐喻理论认为,词汇意义变化建立在一定的认知基础之上的。利用认知隐喻理论分析大学教材中英语词汇,研究词汇的隐喻意义,对英语词汇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劳伦斯的小说主要从男女关系的独特视角反映了英国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对人性的压抑和扭曲 ,这是他的小说观决定的。劳伦斯的“小说是生命之书”的观点基本能概括其小说观。他的小说观既与传统的文学理论主要是现实主义文学理论有密切联系 ,又有现代主义反传统的一面 ,尤其是他对性爱是使人类再生的唯一途径的看法 ,世人争议很大。总的说来 ,劳伦斯的小说观是有进步意义的  相似文献   

11.
《考试周刊》2016,(89):16-17
《菊馨》是D.H.劳伦斯最负盛名的短篇小说之一,该小说共有1910年原版、1911年发表版和1914年最终版三个不同版本,反映的主题及表达手段不尽相同。本文从词汇、语篇、修辞、象征寓意等方面探求分析差异,并初步分析造成该差异的背景因素,概括劳伦斯小说的主题特征,从而加深对于该小说的理解。  相似文献   

12.
隐喻是语言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利用隐喻理论来解释词汇意义的变化发展过程及词汇意义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促进外语学习者对外语词汇的理解和掌握,从而做到灵活的使用外语词汇。  相似文献   

13.
D.H.劳伦斯的小说通过最常见的题材,巧妙地将传统的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结合起来,并借颜色、味道等形象载体体现其艺术的独特魅力和丰富的象征意味。以劳伦斯小说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叙事模式的考察和分析,阐述劳伦斯小说《菊馨》中蒙太奇叙事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伏笔是一常用写作技巧。在《逾矩的罪人》中劳伦斯用物品、色彩、形容词作伏笔 ,用自然界的景、物做伏笔 ;此外 ,人物的对话、行为甚至下意识都被他用作伏笔。劳伦斯的伏笔强化了主题、加深了人物性格的刻划 ,更为小说人物的悲剧结局增添了色彩。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介绍认知语言学中隐喻理论入手,着重讨论隐喻理论对英语词汇教学的指导作用。最后归纳出如何运用其来指导词汇教学。掌握基本范畴词汇的隐喻意义,重视隐喻性习语、谚语文化背景的教学,利用隐喻思维方式,掌握新兴词汇。  相似文献   

16.
在《羽蛇》中,D.H.劳伦斯大量使用了来自于阿兹台克文明的神话质料,将古代阿兹台克人所信奉的羽蛇神“魁扎尔科亚特尔”塑造为如“虹”一般象征了天地的融洽调顺,充满了印第安文化的异域色彩。然而,来自于犹太文明的喀巴拉神秘主义却主导了小说的隐性叙事进程,显文本中的神话修辞与潜文本中的神秘主义相互交织,共同编织了一个有着超凡魔力的隐喻。  相似文献   

17.
鲁迅在小说中广泛运用了众多的色彩语码,其中“红”所占比例为17.34%,仅次于“白”和“黑”,是鲁迅十分重视的色彩语码之一。鲁迅对“红”这~色彩语码的隐喻认知彰显了其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极具个性的精神观念。“红”经由鲁迅的隐喻化认知,其主要隐喻内涵为:中国国民的精神病态、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念、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原始生命。但是,鲁迅对小说中“红”所隐喻的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念却并不认同。从整体来看,鲁迅对“红”的隐喻认知与西方文化价值观念更为契合,体现了鲁迅独特的隐喻认知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8.
劳伦斯在创作的第三阶段和最后一个阶段所写的小说当中,经常将自己置于其作品中充当原始性以及无意识的代言人,甚至很多人在他这两个阶段的小说当中读出明显的帝国主义情结,认为劳伦斯是一个鼓吹集权和支持纳粹统治的人。本文通过对劳伦斯后期两个阶段小说的分析,认为劳伦斯是一个关心人类终极意义的作家,在是否走向集权和纳粹的路上,他并没有变节。劳伦斯通过对领袖和原始宗教问题的探索,突出反应了他对人类命运的深层关切。  相似文献   

19.
隐喻意义是两个类属不同的语义场之间的语义映射,是从一个认知域映射到另一个认知域的过程和结果.恰当运用隐喻可以在英语教学中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运用隐喻,设置情景进行词汇教学,利用隐喻可以培养学生理解词汇的拓展意义,运用隐喻可以培养学生的词汇联想能力,利用隐喻可以区别词汇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20.
隐喻作为人类思维和认知世界的方式,与词汇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文章在论述隐喻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隐喻理论的词汇习得与教学:重视基本范畴词汇习得及其隐喻意义;借助隐喻深入理解一词多义,把握多义词的语义理据;熟悉英语的隐喻思维,注意英汉词汇隐喻的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