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英汉语“红色”的概念隐喻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社会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理论,通过比较汉语和英语中与红色有关的概念隐喻,分析了色彩语码的隐喻认知机制,探讨了东西方不同民族对于色彩范畴的认知差异及文化自相似性。  相似文献   

2.
短篇小说《黄英》在《聊斋》诸多篇目中独具一格,作者就本文对“陶”(陶渊明)、“菊”(菊花)这两个中国传统文化中特殊而具有代表性的文化语码进行了解构和建构,从一个视角阐述了“士”与“商”两种人格范式与价值观念的融突和合,让我们感受到蒲氏通过本篇所表达的对人生、对文化的深刻见解。  相似文献   

3.
鲁迅小说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坛,以“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形成文学史上“这一个”的独特风格与文化现象,对鲁迅小说的解读,长期以来,主要是从社会学,现代西方哲学,心理学及人类学的角度对其现代性生存意义和哲学意蕴的向度进行的。本文拟从鲁迅叙事本体的角度试叙鲁迅小说的叙事技巧,策略及其先锋色彩。  相似文献   

4.
疾病不仅是社会学、医学、心理学等学科关注的一个焦点,也是文学作品中广泛出现的一个符号意象。鲁迅小说中出现的众多疾病意象,在特殊历史语境下与中国社会的病态、文化的痼疾相互契合,构成了一种整体性隐喻。本文从疾病意象隐喻文化和启蒙思想的可能性、鲁迅小说中的疾病意象表现及其文化喻指、疾病意象与启蒙主题三个方面来解读鲁迅小说中疾病这一独特意象背后深邃复杂的隐喻涵义,从而深刻地揭示鲁迅作品中蕴涵的隐秘民族文化心理和厚重的社会历史思索。  相似文献   

5.
浅谈隐喻     
Lakoff和Johnson在“Metaplaors WeLiveby”一书中提出了一个全新的隐喻概念,即隐喻不仅是语言现象,而且是一种思维方式,是人类生存和认知的基本方式之一,它植根于语言、思维和文化中(Lakoff&Johnson,1980)。由于东西方各民族传统文化、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不同,在隐喻的生成和理解上都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差异。本文将对由于生活经验、价值观念和传统文化等的不同所导致的东西方隐喻模式的差异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语义的角度出发,分析了英语和汉语中“红”之情感隐喻所带的不同隐喻意义,在此基础上,发现英汉语中“红”之情感隐喻存在着语义相同、语义冲突和语义空缺三种关系,从而进一步对三种关系下“红”之情感隐喻意义异同形成的认知及文化等原因作了一定的探究。  相似文献   

7.
以鲁迅的乡土小说为代表的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乡土文学,体现了作家们觉醒后对封建传统文化的背离和反叛,贯穿着“失乐园”的忧伤与痛苦和“复乐园”的甜蜜与希望,蕴含着独特的文化价值和认识价值。  相似文献   

8.
文化负载词的英译一直是翻译界的难题,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译者很难在目的语中找到既达意又符合语言习惯和语言风格的词句,这便给小说英译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借用认知隐喻理论探讨文化负载词的英译策略,简要概括隐喻的发展历程和映射机制,分别探讨目的语有对应源域以及缺失对应源域的情况,结合鲁迅小说《狂人日记》和《药》译本中的例句,提出并具体分析文中提出的对应和转换两大类翻译对策。  相似文献   

9.
自20世纪70年代认知语言学出现后,人们开始从认知的角度研究隐喻,开辟了新的隐喻研究路径。近年来,隐喻的研究逐渐从字、词、句层面转向语篇层面,进一步拓展了隐喻的研究空间。文章对矿冶小说《窗外的灯光》中隐喻的语篇功能展开研究,指出了小说从篇名到正文隐喻所体现出的衔接、连贯和组篇功能,为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0.
《铸剑》创作于20年代中后期,取材于中国古代“三王冢”的历史传说故事。鲁迅严肃地考察中国历史与现实,他从这个充满血腥的历史传奇中发现了一种充满勇敢决绝的牺牲色彩的斗争精神,它与鲁迅自青年时代起就努力倡导的启蒙主义文艺思想十分吻合。小说凝聚了鲁迅该时期深刻独特的生命体验,揭示了鲁迅对中国历史精神和实质的精确把握。宴之敖者是鲁迅所理解的战士、革命者形象,是鲁迅自我意象的象征。作品包含着鲁迅对革命斗争经验与革命者命运的深刻、独特的理解。  相似文献   

11.
语言既是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又是文化的载体,渗透了各个民族不同的文化。民族文化的特征经过历史的积淀而结晶在词汇层面上。本文以色彩语码这一特殊词群为例,通过比较中、英、俄、法等语言中色彩语码的异同,从政治因素、宗教因素、其他文化的渗透、传统习俗、审美情趣五个方面简述了文化传统对其象征意义的巨大影响,以更深理解色彩语码的全部内涵。  相似文献   

12.
鲁迅小说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以其“表现的独特和格式的特别”在问世之初即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已往的鲁迅小说研究主要集中于小说艺术的领域范畴内,未能充分认识到鲁迅小说所包容的多种艺术特质.《鲁迅小说的跨艺术研究》一书从鲁迅小说与其他非小说艺术的渊源关系入手,从“跨艺术”研究这一新颖独特的视角,综合运用“传记学”和“文本细读”两种研究方法,系统梳理了鲁迅和各种艺术的关系及鲁迅小说和非小说艺术在审美追求和审美效果上的深层契合,卓有成效地将鲁迅小说的表达技巧与思想内涵相结合,为人们研究鲁迅及其小说提供了新的借鉴.  相似文献   

13.
认知语言学将隐喻提升为人类一种认知方式和推理机制,其概念隐喻认为隐喻是借助已知事物认识体验未知事物的普遍性思维和认知手段。隐喻翻译是一种跨文化认知活动,受到地域、历史、宗教及文化等的影响。它涉及到两种文化共性和差异的理解与把握。在翻译中应以认知的角度分析隐喻产生的心理基础及所含的文化信息,根据源语的隐喻化过程采取异化和归化策略,使译文既能完整准确地传达源语文本信息,又能为目的语读者所接受,从而促进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4.
小说《围城》中色彩瑰丽、新奇独特的隐喻,构成了钱钟书独特的写作风格,但同时也向翻译工作者提出了挑战。茅国权在翻译此部小说时,对其中的诸多隐喻进行了传神达意的翻译,赋予了读者极大的阅读享受。但是,由于译者忽视了英汉文化间的细微差异,某些意象翻译出现了误差。从概念隐喻理论来看,《围城》英译中的意象误差主要有两种情况:隐喻认知的偏离和隐喻认知的缺省。有可能导致译语读者对原文理解的偏差,难以领略小说原文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5.
尹枫 《文教资料》2009,(33):38-39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而且是人类普遍存在的一种认知现象和思维方式。本文以认知语言学的隐喻理论为指导,通过分析擅于抒情的宋词中描写“愁”的诗句来解读宋词中“愁”的隐喻概念。这些隐喻一方面表明隐喻思维的普遍性,另一方面表现出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和时代特点.对我们更好地理解学习宋词,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6.
“三教合流”是鲁迅对中国鬼神文化的本质特性及盛行根源的深刻总结;“三教合流”源于“诸教同源”,其源在“巫”,这是中国鬼神文化信仰的根柢。“三教合流”与国民劣根性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以泛神信仰为特征的“巫”文化所产生的必然结果。鲁迅通过这一批判,全面、深入而彻底地清理了几千年源远流长的中国鬼神文化,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正本清源铺平了道路,也为我们在新时代回归正道,重拾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优秀遗产架起了桥梁。  相似文献   

17.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受传统的历史文化影响,以集体主义为核心价值观的中国,人们在使用恭维语这一言语行为时,不管是在句式、内容还是恭维语所起的社会功能方面都更倾向于谦虚保守,反映出中国以“和”为中心的价值观念.美国是一个新起的“熔炉”式的移民大国,个人主义是其核心价值观,所以他们在使用恭维语时,不管是句式还是内容以及恭维语在社会中所起的作用都更为自我和多样,反映出其“人生而平等”的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18.
基于汉英语料库的对比研究,分析汉英色彩词"红/red"隐喻映射模式的异同。共同的生理结构及语言体验性形成了汉英语料共有的跨域投射:身体—色彩、物体—色彩、情感—色彩模式。受文化溯源性的影响,环境成分—色彩、事件—色彩的投射模式成为汉语语料的区别性特征。由此探究"红/red"在动态文化语境下所涉及的概念隐喻特征及情感趋势,旨在促进认知主体对色彩词隐喻意义的多元识解,结合文化负载信息实现有效的跨文化交际及教学研究。  相似文献   

19.
于敏 《河南电大》2010,(1):44-45
作为现代中国唯一的反侦探小说家,孙了红以其独特的个性创作出了“侠盗”鲁平探案系列反侦探小说。孙了红笔下的主人公鲁平神出鬼没,亦盗亦侠,更是显现出真实的人性色彩。孙了红为使侦探小说这一地道舶来品能够深深地吸引中国读者,不仅将中国本土的社会文化思想融入到小说之中,借小说提出令国人深省的问题,还把电影及其表现技巧等现代元素纳入到小说的创作之中,为小说增添不少现代味道。  相似文献   

20.
作为现代中国唯一的反侦探小说家,孙了红以其独特的个性创作出了“侠盗”鲁平探案系列反侦探小说。孙了红笔下的主人公鲁平神出鬼没,亦盗亦侠,更是显现出真实的人性色彩。孙了红为使侦探小说这一地道舶来品能够深深地吸引中国读者,不仅将中国本土的社会文化思想融入到小说之中,借小说提出令国人深省的问题,还把电影及其表现技巧等现代元素纳入到小说的创作之中,为小说增添不少现代味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