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要求高校在注重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的同时,还要注重在工学类专业课中强化学生工程伦理教育。因此,高校课程教学需要将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有效结合,并在课程考核中加入思政元素,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提升教师的思想政治修养。本研究结合工科课程的特点,以Java程序设计课程为例,深入剖析其在融入思政元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将思政元素有效融入专业课教学的方案,在课程内容改革、教学目标完善、教学方法实施和教学效果评价等方面进行了实践探索,为实现专业课与思政元素相融合提供了研究与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2.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课程质量直接决定人才培养质量.“GIS软件应用”作为地理类专业所开设的应用类核心课程之一,在授课过程中存在学生学习兴趣不高、上机练习机会少、思政元素挖掘不够以及单纯线下教学,线上资源建设滞后等问题.鉴于此,从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重构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深挖思政元素、优化考核方案等方面进行了改革与实践.结果表明,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提升了学生实践操作能力,达成了教学目标,改革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电子技术系列实验课程是支撑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课程。在面对新专业建设及传统专业教学改革的过程中,为了适应新的专业培养要求,达成新的课程目标,在多年教学改革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五位一体的电子技术系列实验课程的建设规划。在信息化方面,建设了基于信息技术的实验教学监管系统;在实验教学方面,建设了基于OBE教学模式的实验课程教学体系、实验课程考核评价标准以及基于线上平台的课程教学资源;在思政方面,建设了基于实验项目的思政案例库等。实践表明,通过该建设方案的实施,提升了学生自主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显著提高了实验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相似文献   

4.
国际商务谈判课程在涉外人才的培养上,不仅需要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还要加强学生的思政教育。但在目前的课程思政过程中,仍然存在教学内容与思政元素有待深入融合、教学方法创新不足、专业教师的思想政治素养和能力亟需提升、课程考核评价需要改进完善等问题。国际商务谈判课程需要从教学内容与思政元素深度融合、创新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的教学方法、提升专业教师的思想政治素养和能力、完善课程思政考核评价体系等方面改革探索,以提高课程思政的实效。  相似文献   

5.
在建设一流课程背景下,为了科学地评价课程教学,提高课程质量,尝试构建创新素养与技能实战课程教学评价体系,应当秉承以学生为中心,持续改进的理念,利用信息技术和线上平台,通过学前诊断,阶段性评价和终结性考核等多元化评价形式,强调实践环节的过程性考核,关注将学科竞赛赛题引入课程实践环节后的实际效果,客观而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教师的教学过程和成效以及思政元素在专业教学中的融合度。  相似文献   

6.
针对"数字信号处理"课程的教学现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借深化课程改革和专业综合认证的契机,提出"数字信号处理"课程的规范化建设方案,包括修订课程大纲、教学模式改革、课程考核方式改革和规范考核报告。实践表明,课程的规范化建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了学生理论分析能力、实践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的综合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新媒体运营”作为电子商务专业核心课程,除了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创新创业能力,还应着力从教学目标、理论教学、实践实训等方面挖掘思政元素。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探索课程思政的建设路径:组建思政教学团队,加强团队自身思政理论学习;挖掘新媒体教学资源,通过校企合作和专业实践创新思政教学方法;完善课程思政考核体系,合理设计课程思政考核内容及比重。  相似文献   

8.
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课程属于环境专业的一门基础前导课程。结合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课程的自身课程环境专业属性特点,将“思政元素”纳入“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专业课程教学体系,实现在专业知识技能传授中培养提升学生良好的环保意识、职业素养、文化素养等综合素质的教育教学目标。以“思政融入专业课程”为主线,挖掘思政元素在环保教学过程中的有效融合方式;设计“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课程思政融入的教学方案;评价、反思思政进课堂的效果。利用专业课堂教学实践主渠道,充分发挥思政元素引领作用,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平已成为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思想保障。  相似文献   

9.
新工科背景下,专业课课程思政教学面临着思政元素融入不足的问题。文章以应用型课程改革为契机,在对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进行重构的过程中,全方位、全过程地融入科技报国、创新意识、工匠精神、工程伦理四类思政主题元素,形成基于学习任务驱动的课程思政育人体系,取得了较好的思政育人效果。  相似文献   

10.
《考试周刊》2017,(28):11-12
本文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就业能力需求,以实践能力的建设和提高为核心,指出在大学生的实践类课程教学过程中应重点学习和掌握应用型知识结构及实际动手能力,提出了运用信息化手段改革实践类教学考核体系,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实践类课程考核机制改革提供了积极的探索经验。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高校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专业课程教育的思政改革已成为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文章结合《食品免疫学》课程特征及农业类院校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学生的特点,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对课程思政教育建设的意义及其具体实践途径等进行了分析和探索。  相似文献   

12.
在新工科背景下,对山西农业大学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进行了教学改革研究。针对该课程现存问题,深入挖掘思政元素,将课程思政融入专业教学。重新整合教学资源,用实际案例覆盖整个教学过程。依托超星学习通平台,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渠道和更丰富的学习资源。同时,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实验环节、考核方式进行深入改革,使学生提高了学习积极性,增强了工程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3.
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对于提升当代大学生的德育水平具有重要作用。结合设施花卉学课程的教学实践,阐述了课程思政体系的构建:将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进行梳理,并与授课内容相结合,重构教学环节;引入雨课堂等在线授课工具,改进教学方法;同时在现有课程考核基础上建立思政能力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4.
为了改善高等院校在科技知识类核心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实施难、成效弱等问题,在"新工科"教育背景下,以计算机专业操作系统课程为例,深入分析"新工科"思政教育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围绕挖掘思政元素、融入思政内容、完善思政考核3个方面,探讨课程思政教学的改革与实践方法.在实施思政建设过程中,通过改革教学方式方法和应用典型案例,将思...  相似文献   

15.
为响应和落实党中央提出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的新要求,加强高校课程思政教育改革势在必行。汽车文化课程在思政育人方面具有一定优势,教师可以精心设计融入思政教育元素的教学内容,进行多元化教学方式方法改革,更好地将大学生思政教育自然融入课堂;进行教学评价方式改革,增加对学生品质、道德、素质等方面的考核。通过多方面的课程思政改革,使学生在课堂上不知不觉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进而实践文化育人、专业育人的大思政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16.
结合思政育人工作的新要求,文章基于项目式教学模式,以电工电子综合课程设计课为例,对实践教学课程思政改革进行了探索。具体是将教学过程划分为任务布置、需求分析、方案设计、系统分析及结项答辩五个阶段,并结合专业知识蕴含的价值理念,将思政育人融入项目式教学的各个阶段。依据课程思政的培养目标,思政评价立足于项目式教学的全过程,实现对学生的跟踪考核。该改革方案将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与思政育人有机结合,着力构建一体化的育人体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提供了建议和途径。  相似文献   

17.
“电子工艺实习”课程是电子类专业学生最接近生产实践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针对课程内容和考核方式做出如下改革:增强基础能力培养,重视创新意识提高,科学规划实习项目,有效组织实施,加强网络教学应用,积极进行考核方式改革与课程思政元素嵌入,通过课程实践内容渐进提高学生能力,积极开展跨学科赛事。通过近几年的实践,以上各项改革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将课程思政写入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中,从专业人才培养的高度,结合工科课程特点,注重强化学生工程伦理教育,培养工匠精神,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完成课程思政的顶层设计,挖掘、开发课程本身的思政元素,将思政元素融入课程内容设计、素质目标制定、课程资源建设等方面,并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强化课程思政团队建设,完成课程思政效果评价。  相似文献   

19.
后疫情时代,点状突发疫情频频发生,为了响应教育部的“停课不停学”的号召,保障本科教学质量,本文作者提出了“一条主线,三项统一”的结构力学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建立了思政元素库和课程资源库,实现了课程内容与课程思政的有机融合;创新地提出SPOC+雨课堂的混合教学模式,实现了线上线下多场景切换教学,保证了疫情管控期间的教学秩序,并将人文关怀渗透到每个教学环节;健全了过程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新型教学评价体系,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将立德树人贯穿整个课程学习及考核体系。通过4个学期的践行,教学效果良好,学生成绩较稳定。  相似文献   

20.
公共美育课程是面向全体学生的美育普及教育,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挖掘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是开展公共美育课课程思政教学实践的重要基础,要以育人目标为导向,强调知识与价值互融。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堂教学是保证课程思政效果的关键环节,要多元式融入教学方案、贯穿式融入教学过程、创新式融入实践教学。同时,要通过明确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教师课程思政执教能力增强课程思政建设的内驱力,从而推动公共美育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