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慧萍 《教育》2022,(15):70-73
青浦区特级教师朱连云老师指出:深度学习存在两个学习圈,到达"领会"是学生实现深度学习的第一学习圈,它往往依附于常规教学,仅有第一个深度学习圈是不够的,一定要把学生带进深度学习的第二个学习圈"探究".由于脱离了一些核心知识的领会,学生的探究常常是无本之木,具有盲目性.所以,需要在学生充分领会基础知识之后,进行课外活动拓展...  相似文献   

2.
学生的深度学习是以学生的知识理解与运用为价值取向,以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为目标的一种学习。但知识论证不充足、知识点状分布、绝对真理知识观等表层知识教学已偏离了学习的本质及价值,产生了知识教学阻滞深度学习的困局。教学推理是教师根据已知教学条件及个体情境认知,确定问题并生成教学策略的连续性思维活动。它克服了以往僵化的教学方式,为促进深度学习提供可能逻辑。其中,学科知识逻辑能促进学习触及知识的意义世界,学生经验逻辑能促进学习进入学生的心灵世界,实践自为逻辑能促进学习关联自我的生活世界。最后,促进深度学习的教学推理策略应着力于以"批判与交融"为取向的教学理解,形成以"联结与转化"为纽带的教学逻辑,开展以"假设与证据"为核心的课堂论证教学,创设以"推断与评估"为特质的教学情境。  相似文献   

3.
深度学习、深度教学,是当下教育界的热词.华中师范大学郭元祥教授是"深度教学"的创始人.我请他用一句话来表达"深度教学",他说:"一句话:深度教学是通过实现学生与知识多层相遇的意义教学.两句话:深度教学是追求意义、理解和生成的发展性教学.教学价值与目标达成的深度、知识理解与转化的深度、学习过程与学习方式的深度是深度教学的...  相似文献   

4.
深度学习强调在理解的基础上整合和运用知识,与传统讲授式教学相比,参与式的科学探究实验更有助于学生深度理解概念、整合知识、解决问题.本文以“小孔成像”的教学为例,设计了以“理解为核心,实验为手段,深度学习为目的”的参与式科学探究教学案例,帮助学生进行深层次学习,达到认知水平的高阶思维阶段.  相似文献   

5.
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深度融合,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融合,也是技术与数学教学基本思想观念的融合.针对学生数学学习中"学不入迷""懂而不会""认识低下"等普遍现象,应研究深度学习的内涵与特性,倡导"文化育人,激趣为先;合情探究,促进理解;启悟思想,涵育精神"的观念,在融合教学中,与这一观念相应的目标与策略是:利用媒体技术创设数学文化情境,以激发学习兴趣唤醒问题意识;发挥计算机的数学探索实验功能,以促进理解进程增强探究能力;引导学生在协作研讨中反思改进,以优化思维品质涵育数学精神.  相似文献   

6.
继续教育体系中的深度学习评价的构建与完善为教育者与学习者提供科学准确地反馈指导。通过构建以学习者学习效果、网络平台支持、教育教学支持三个维度的评价体系,提升学生在继续教育网络学习中的认知水平、情绪情感、思维水平、行为能力。从目标取向、过程取向、技术取向、结果取向和教学取向五个方面对网络空间深度学习评价实施,促进网络学习空间教育者调整教学策略与方法,以推动学习者改变学习行为形成有效的深度学习。  相似文献   

7.
学习方式通常是指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时的基本行为和认知取向。从学习主体与学习对象的关系来看,品德教学中主要存在两种学习方式:接受学习与探究学习。前者是以理解、掌握和吸收教师所呈现和传递的知识为主导的学习方式,后者则更强调学习者主动发现和创造知识。二者各有优越性,也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新课程改革推行以来,探究学习作为新课程理...  相似文献   

8.
目标教学与教学目标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标教学"与"教学目标"是当前课程研究领域中的两个核心概念,二者有联系,也有区别."目标教学"是以目标为导向、以反馈矫正为基本特征的教学体系,是典型的以学为主,以目标探究为核心的教与学高度协调的课堂教学结构;而"教学目标"是指一堂课所要完成的主要任务,是教学中师生预期所要取得的学习结果."教学目标"是"目标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它贯串于教学的全部;"目标教学"则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组织教学,把"教学目标"渗透到教学活动各个环节的一个过程.  相似文献   

9.
教师的教学行为影响学生的学习活动,教师只有将其科学本质观与科学本质教学倾向转化为显性的科学本质教学行为,才能促进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基于科学探究与科学本质的关系认识,以"探究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为例,分析教师在科学探究中的科学本质教学行为表现。进而以"平面镜成像"为例,说明科学本质教学行为离不开教师的实践智慧。  相似文献   

10.
信息技术教学呈现出"技能化"、"应试化"倾向,正被异化为烦琐的操作训练。但是,"友好界面"工具软件排斥烦琐操作训练;综合应用排斥孤立碎片化操作技能训练;理解性学习排斥被动接受式学习,为了理解而教应该成为信息技术课程的本质特性。理解取向的信息技术课程内容选择可以分为科学原理、社会学以及信息技术等三个部分。理解取向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设计框架包含理解取向学习的要素;学习环节设计包括获取信息、意义建构和迁移应用;理解取向教学目标包括解释、释疑、应用、洞察、移情和自我认识等层次;关键环节是探索和评价设计。在无锡市一所初中进行的实验研究数据表明,理解取向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设计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
高中化学“过程与方法”目标的价值取向是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积极体验和化学科学方法的掌握,两者以探究学习的方式来整合。在化学教学中,可以从感受化学学科的产生与发展过程、经历化学学习的探究过程和领悟化学的思想方法三个层次的过程来理解其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2.
深度学习是我国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核心素养的重要路径.深度学习是发展素养的学习,是理解性学习,“是符合学习科学基本原理的学习.深度学习视角下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以提高学生的综合数学能力为目标.教师可以通过深度解读教材,整体单元设计教学内容、创设教学情境探究,拓展学生思维空间、以问题为载体,促进学生深度学习、进行适度拓展,延伸学生的深度学习等方式来探究深度学习的课堂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3.
笔者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指向,结合"两次倒转"教学机制提出对"深度教学"的理解,并阐明"双向互动教学设计"如何为"深度教学"活动提供有力保障.因此,本文以"动能"教学为例,解析教师如何通过带领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形成和应用知识,从而促进"深度教学"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正>深度学习是一种基于理解的学习,它的目的指向具体的、社会的人的全面发展,是形成学生核心素养的基本途径.以"问题"驱动"探究"推进深度教学,引发学生深层次的思考.一方面,激发学习的内驱力,促进学生对内容本质的理解,知识与方法得到有效生长;另一方面,能给学生提供更多自主探究的空间,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学习过程,积累基本活动经验,发展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下面本文以浙教版八年级一道几何题的教学为例,阐述对深度学习视角下问题设计策略的实践与思考.  相似文献   

15.
“素养为本”是以发展学生科学素养为主旨的化学课堂教学取向的一种表达,教学中的“活动元”是指为完成某一教学目标而进行的学习活动单元。“空气的成分”教学设计案例,以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为指导,以学生学科素养的形成为目标,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要教学方法,通过“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和“认识空气的成分”两个活动元设计展开教学,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载体的“活动元”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16.
<正>深度学习是以理解学习为基础,以高阶思维的发展和实际问题的解决为目标,以整合的知识为内容,积极主动地、批判性地学习新思想,并让它融入原有的认知结构的一种学习方式。深度学习强调了"理解学习"和"高阶思维"两个要素。而运用"比较"法,不失为一种促进语文深度学习的好方法。语文教学中比较的天地十分广阔。古今作品之间、中外作品之间、同一作者的不同作品之间都可以运用比较法,对学生进行语言和思维深度的训练,提高学生  相似文献   

17.
深度教学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路径。以高中化学中"电离"概念的教学为例,阐释如何进行符号教学、逻辑教学、意义教学"三重"深度教学,以达到从知识到能力到素养的"三级"深度教学目标。以具体的高中化学教学为案例,阐释深度教学的三大理念:深度教学是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深度教学是强调意义生成的教学;深度教学是浸润和陶冶学生品格的教学。以原电池的发现教学为载体,阐释深度教学的三个过程:还原与下沉→经验与探究→反思与上浮。  相似文献   

18.
信息技术教学呈现出"技能化"、"应试化"倾向,正被异化为烦琐的操作训练。但是,"友好界面"工具软件排斥烦琐操作训练;综合应用排斥孤立碎片化操作技能训练;理解性学习排斥被动接受式学习,为了理解而教应该成为信息技术课程的本质特性。理解取向的信息技术课程内容选择可以分为科学原理、社会学以及信息技术等三个部分。理解取向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设计框架包含理解取向学习的要素;学习环节设计包括获取信息、意义建构和迁移应用;理解取向教学目标包括解释、释疑、应用、洞察、移情和自我认识等层次;关键环节是探索和评价设计。在无锡市一所初中进行的实验研究数据表明,理解取向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设计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9.
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英语深度教学是落实核心素养育人目标的重要途径。然而,许多英语教师尚未真正实施主题意义探究的深度教学,主要源于他们所面临的多重困境:认知困境、语篇解读困境、教学设计困境及课堂实施困境。因此,亟须提出破解困境的对策以促进教师实践主题意义探究的英语深度教学,包括研读课程标准,深化对课程理念的理解与认同;研读单元语篇,提炼主题意义探究主线;以主题意义为引领,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实现深度教学。  相似文献   

20.
李敏 《教学与管理》2023,(24):96-99
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深度教学强调以主题意义为引领,引导学生深入探究、理解主题意义并能迁移运用于新的情境,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设计上具有明显特征,其实现路径主要包括:深度解读单元各语篇内容,确定主题意义探究主线;围绕主题意义探究主线与学情分析,设定单元整体教学目标;以主题意义为引领,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设计课时教学目标与主题意义探究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