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欧俊锋 《家教世界》2013,(7X):265-266
赣南是一块富有优良革命传统的红土地。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赣南人民在开创苏维埃革命运动实践中,留下厚重的红色文化,孕育的光荣革命传统,奠定了赣南在中国红色文化中独特和重要的历史地位。本文旨在通过对中国包装设计的创新、发展趋势以及红色文化在各个时期的相关设计的应用与传承进行分析,提出红色文化与地方产品包装设计存在着共生关系,并重点研究如何在地方产品的包装创意、包装图形设计、包装色彩、包装材料与工艺中应用红色文化。  相似文献   

2.
林巧静 《成才之路》2022,(2):127-129
红色文化是革命战争年代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并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道德与法治课堂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公民道德素质的主要渠道,教师在道德与法治课堂应用红色文化,可加深学生对红色文化的了解,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并丰富教学载体.在具体教学...  相似文献   

3.
<正>櫰《红色文化学刊》是2016年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正式批准的专业学术期刊(刊櫰櫰号:CN36-1345/D),国内外公开发行,由赣南师范大学主办,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櫰櫰櫰櫰地"赣南师范大学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承办,是国内外红色文化研櫰櫰究者开展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櫰櫰。櫰櫰《红色文化学刊》依托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赣南师范大学中国共产党革命櫰櫰櫰櫰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聚焦红色文化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开展跨学科创新研究,櫰櫰深化学术探讨,开展国际对话,反映国内外红色文化研究的最新动态和创新成果,打造红櫰  相似文献   

4.
红色文化是在革命战争年代,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并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闽西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红色文化在此有浓厚的氛围,本文以龙岩为例,从政府、社会、高校三个层面探讨了该地区红色文化的科研、教学和实践教育,以期为其他地区广泛开展红色文化教育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5.
朱奕南 《教师》2022,(9):9-11
以赣南、闽西苏区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中央苏区,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所在地,是党的三大优良传统和苏区精神的主要发源地.运用红色文化资源加强思政教育,具有存史、资政、育人等多重价值.将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红色文化有机地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中,是推进新时代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将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红色文化有效地融入高效思政...  相似文献   

6.
林竹 《成才之路》2022,(3):40-42
红色革命文化是我国独特的文化,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合理渗透红色革命文化,可以更好地传承红色精神,实现语文教学的育人功能.文章对红色革命文化的内涵进行解读,分析红色革命文化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指出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红色革命文化时要设置红色文化教育课程目标,充分挖掘教材红色教育资源,开展红色文化教育实践活动,创设...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赣南红色文化的内涵及其传承意义为基础,阐述了英语媒介在传承红色文化过程中的必要性,旨在将红色文化引入外语教学,拓展红色文化研究与红色文化传承的新视野。  相似文献   

8.
新时代深入探求赣南红色文化传播路径,是对利用好赣南红色文化资源,发扬好赣南红色文化传统,继承好赣南红色文化基因的深入思考和生动实践,具有重要的政治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分析当前赣南红色文化资源传播面临的困惑,提出从政治传播、文化传播、营销传播等路径创新赣南红色文化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文章首先从内涵和特点两个方面对赣南红色文化进行了简述,然后分析了赣南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程的必要性,最后提出了赣南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程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李霞  钟志宏 《考试周刊》2013,(84):22-23
赣南是我国红色文化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在当前条件下,充分利用赣南红色文化资源加强高校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艰苦奋斗教育、创新精神教育,打造全国、赣南高校红色文化资源教育基地,对实现中国梦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选取赣南中央苏区的国家级、省级和市级红色文物保护单位中的典型红色革命遗址为样本点,利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定量分析红色革命遗址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形态。结果表明:与交通线、河流的距离呈反比关系,与行政中心的距离呈正比关系,具有河谷低地的指向性;赣南地区红色革命遗址存在明显的东北密集西南稀疏的空间密度差异,形成四大地理分区。为促进赣南旅游的发展,应从"核"、"线"及"面"三个维度发展红色旅游。  相似文献   

12.
十堰红色革命文化意蕴丰厚,是一种独特的地域文化资源,其形成和发展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结合十堰地区革命发展历程,从十堰所处地缘环境的影响、思想文化的熏陶、革命实践的淬炼三个方面探析十堰红色革命文化的历史渊源,从而理解十堰红色革命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机理,对于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地方文化资源的利用和开发,是推动地方高校艺术设计课程改革的有效途径。文章探讨了在革命老区将红色文化融入地方高校设计课程体系的可行性,并通过标志设计课程教学为平台,将红色文化引入课程教学进行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中国文化体系中先进的文化形式,红色文化的价值理念和精神内涵都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一定契合之处,再加上红色文化极具感染力和丰富性,无可厚非地成了促进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重要依据和载体.从红色文化教育内容、方法、保障机制及环境四个方面,提出了应用红色文化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基本方法:挖掘红色文化基因、创新红色文化教育方法、优化红色文化教育保障机制以及在校园环境的基础上建设校园红色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15.
红色文化是我们党领导人民经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所形成的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革命法宝.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学存在案例和教学手段陈旧、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为例,依托红色文化,将其引入思政课堂教学,历史联系现实,建立开放式思政课教师备课、教学的新模式,提升教学实效性,丰富课程教学内容,拓展教育途径,提高教师教学积极性,创新推动主题、实践教学.  相似文献   

16.
李丽娜 《地理教育》2022,(z1):128-130
五莲县位于沂蒙革命老区,是一片年轻而古老的土地,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有着光荣的革命斗争历史,是"红嫂"的故乡、中国共产党活动较早的地区之一.五莲地区的红色旅行资源丰富,内容覆盖地质类、土壤类、地域文化类、人文类、历史类等多个方面.2021年3月,笔者设计了"爱党教育"与"乡土红色旅行"融合的主题课并进行实践.图1示意"...  相似文献   

17.
《教育文化论坛》2011,(1):F0002-F0002
“红色文化”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各个阶段的革命斗争中形成的革命历史文化,包括物质与精神两个方面的载体,具体指革命时期形成的伟大革命精神及其能体现伟大精神的革命事件、遗迹、文物等。她是在如火如荼的革命战争年代,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并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  相似文献   

18.
赣南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央革命根据地的主体,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赣南的红色文化遗存丰富性和密集度全国罕见,是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具有强大的资政育人功能,是开展红色文化教育的鲜活教材。将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和先进的当代传播方式相结合,不仅有利于厚植青年群体爱党爱国情怀,而且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文章将重点论述如何借助融媒体传播优势,以短视频为载体,对青年群体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革命传统教育,通过隐性方式润物无声地影响青年群体的思想观念和价值构成。  相似文献   

19.
许涛 《山东教育》2021,(3):74-75
“红色文化”是在革命战争年代,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并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实施红色教育对新时代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笔者所处的学校地处莱芜的英雄路上,一头连着莱芜战役主战场小洼战斗遗址,一头连着莱芜革命纪念馆,具有得天独厚的红色教育资源。几年的红色教育实践,使学校总结出了“望闻问切”四种红色教育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20.
红色文化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质资源,能够提升设计专业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和有效性。对海南高校设计类专业课程思政契合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了转变教学观念、明确教学目标、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等方法,在实践教学环节中着重对红色文化的价值和应用进行了创新研究,积极探索如何将海南红色文化与高校设计专业课程思政结合起来,打造出校园红色文化基地,同时渗透红色文化教育,进一步推动海南高校设计专业形成独有的、可推广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