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邢军  邢海峰 《青年记者》2006,(12):85-86
“注意力经济”的理论认为公众的注意力是电视媒体竞争的最大资源,更有人直白地称之为“眼球经济”:谁吸引到的目光最多,谁就可以成为市场中的翘楚。在此种背景下,活动营销成为电视媒体的首选,电视媒体纷纷行动起来,用活动吸引注意力,吸引公众和商家的眼球,塑造电视媒体品牌。  相似文献   

2.
“经营媒体”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在研究新闻事业发展的过程中,人们提出了“变媒体经营为经营媒体”的理念。媒体经营与经营媒体有何区别?有人认为,“公司办媒体是经营媒体,媒体办公司是媒体经营”。(1) 经营媒体有丰富的内涵:一是媒体产业运作。媒体产业运作意味着在相同的市场规则条件下,把媒体作为特殊的商品和产业经营,追求最大综合效益。二是媒体资源整合。就是树立“大媒体”概念,优化传媒资源配置,提高信息生产能力,降低发展机会成本,乃至实行跨媒体经营和跨区域经营。三是媒体品牌塑造。媒体竞争是注意力和影响力的竞争,没有品牌优势就会失去竞争力,要把品牌作为最大的无形资产经营好。四  相似文献   

3.
重大新闻的出现总是出人意料,它不会给媒体留出准备时间。如何在第一时间介入重大事件,发出“我”的声音,提升“我”的影响力?近期,《有一说一》抓住南京热点事件频发的时机,在公益活动和媒体事件中成功进行活动营销,品牌影响力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4.
1985年《南风窗》创刊,经过二十来年的发展,成为中国发行量最大的新闻期刊之一,并树立了具有很大影响力的《南风窗》品牌。《南风窗》的品牌模式是一种“雁阵品牌模式”。这种品牌模式在市场竞争中有优势也有劣势,分析个中“得”与“失”,对如何塑造媒体品牌会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5.
特色是媒体的生命力。媒体特色越突出,新闻魅力越显现。没有特色的媒体,或者碌碌无为,或者在竞争中被淘汰。但媒体的特色在哪?转载或者抄袭,或者靠二手材料整理出来的东西显然没味道,原创的新闻才最有“味”!从大众报业集团近两年来搞的原创新闻大赛的效果来看,媒体的特色主要体现在原创性上:“原创新闻”提升着各家报纸的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就半岛都市报来说,大量原创新闻的涌现,使得报纸更有看头了,更有影响力了,更受读者的欢迎。  相似文献   

6.
景志刚 《视听界》2011,(3):24-27
从2004年确立“情感”定位,到2010年升级为“幸福”定位,江苏卫视不断实现高位跨越,打造出了一个具有鲜明品牌辨识度和强大影响力的全国性媒体品牌。频道一直将品牌定位作为战略发展的核心,在频道机制、平台内容、覆盖渠道、宣传推广、广告经营等方面创新思路,实现了整体突破。  相似文献   

7.
姜迪飞 《新闻战线》2023,(23):89-90
上饶日报言论栏目“信江时评”有的放矢、快速发声,努力以鲜明的针对性让言论品牌更“实”,以突出的时效性让言论品牌更“亮”,以强大的引导力让言论品牌更“响”,并着力为打造言论品牌提供人才保障,就提升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相似文献   

8.
伴随新经济时代的到来,传媒业的竞争已日趋激烈。媒体影响力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没有影响力的媒体是毫无价值的,更谈不上竞争力了。影响力的重要表现之一就是品牌。面对这种竞争格局,报纸的市场化操作、品牌化运作已成为自身提高综合竞争实力的必经之路,品牌是传媒的重要无形资产,活动策划则是报纸实施品牌运作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方式。“活动经济”已成了媒体一道吸引眼球的好风景、一处上佳的人造“资讯源”、一个赚钱的“好帮手”,能否成功地策划活动已经成了衡量一个媒体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从经济效益方面来说,媒体也从活动中得到了更多的收益。  相似文献   

9.
推进媒体融合发展,打造新媒体核心竞争力,黄冈日报社坚持集合力量做加法,提升团队战斗力;整合资源做减法,提升媒体竞争力;融合传播做乘法,提升报道影响力;契合导向做除法,提升舆论引导力。做优建强新媒品牌,着力提升新闻舆论“四力”,新媒体品牌越擦越亮。  相似文献   

10.
胡滨斌  吴瑛 《新闻记者》2006,(10):20-22
近几年来知名媒体品牌被抢注的消息不绝于耳。先是江西电视台的台标遭吉林一公司作为服装商标恶意抢注.接着“焦点访谈”被抢注为一种白酒。尔后又传出“艺术人生”、“夫妻剧场”被河南某人申请注册为按摩器械、心脏起搏器、避孕套等产品。而这次“中央一套”被某公司申请注册为避孕套商标事件。则将媒体商标保护问题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虽然这一风波终因某公司的抢注行为被驳回而逐渐平息.但诸多媒体品牌被他人抢注为商标的背后是媒体商标保护意识的淡薄。任由这种局面继续。将会造成媒体品牌竞争力的重大损失。  相似文献   

11.
一个成熟的媒体品牌,最起码应具备几个方面的条件:社会的公信度、广泛的影响力、良好的经济效益、一支敬业高效的职业团队。这几方面相互依存、相互制约,而媒体品牌的标志在于它的独特性,是不同于任何一家媒体的"这一个"。  相似文献   

12.
2003:打造媒体公信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说“三贴近”诠释了“媒体公信力”全新内涵,首先就在于它强调了媒体公信力要始终建筑在群众利益之上,建筑在媒体与群众的血肉联系之上媒体公信力时刻经受着现实的考验,媒体一旦背离了新闻规律和传播规律,其公信力必然受到伤害媒体打造公信力的手段很多,其基本原则是保证新闻的真实性,基本目标是增强媒体的信誉度、权威性和影响力媒体的报道权本来是作为公众权利的一种体现,媒体一旦拿这种公众权利与金钱交换,事实上就是一种“权钱交易”。“有偿新闻”只要存在,媒体就不可能有公信力可言  相似文献   

13.
王小珍 《中国广播》2008,(11):76-78
传媒发展已经进入了品牌时代,良好的品牌可以增强媒体在市场上的影响力和受众对于媒体的忠诚度,因此,打造品牌,已成为媒体增强自身竞争力的一个利器:而对台湾广播作为一个肩负着“传递两岸新闻资讯,沟通同胞心灵桥梁”的特殊媒体,面对台湾听众这样特殊的受众群体,如何适应新时期两岸关系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14.
品牌是提供者和社会的一种无形资产,气象传媒品牌对提升气象工作与气象服务的社会地位和作用具有重要意义,美国天气频道、德国天气在线以及中国的气象报道,都在气象品牌的塑造中提升了气象服务的影响力和效益.塑造有较强影响力的气象传媒品牌,加强媒体合作是扩大气象传媒品牌知晓度的重要途径,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提升品牌的核心竞争力,参与社会化竞争,注重现有资源的利用,并且将气象传媒品牌作为一项系统工程,结合媒体生态环境的变化,持之以恒地打造和创新.  相似文献   

15.
品牌是媒体的代言人,在市场经济和媒介传播过剩的今天,广播节目的竞争正逐渐转化为节目品牌的竞争,谁拥有响亮的节目品牌,谁就拥有更多的听众。广播品牌的直接作用就是引起听众的注意,提升广播的公众影响力。河北人民广播电台联合全省11家市台共同推出的《强省之路燕赵行》大型联合采访报道活动,就是树立强势品牌,提升自身形象的一次有益尝试,在河北广播史上首次形成了颇具影响的广播新闻协作规模效应。  相似文献   

16.
李广西 《新闻战线》2022,(11):72-74
推进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媒体应发挥积极作用。柳州日报社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打造“柳报维权哥”融媒体产品,担起社会治理新角色、拓展社会治理新空间,走出了一条打造“专精尖特”新闻品牌价值链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7.
“注意力”与“影响力”的两种模式差异 “注意力”是当代海内外传媒研究者时常提到的一个概念。近几年来,传媒之间的竞争可以演化为“注意力”之间的竞争,那么,能产生注意力的资源就产生了价值并转化为经济效益,成为信息社会的“硬通货”(陆军,《中国传媒的注意力经济和影响力经济》,P13),所以,媒体以提高公众“注意力”作为核心竞争力之一。  相似文献   

18.
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玉溪日报社党组提出了“做品牌媒体,成专业报人”的思路,列入了“十二五”规划,并致力于实践。之所以提出“做品牌媒体,成专业报人”,是对玉溪日报社多年来改革与发展的总结,也是未来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陆颖 《记者摇篮》2006,(1):57-58
内容提要:利用“品牌”开拓市场、应对竞争是现代电视人决胜千里的一个法宝。“品牌”是一种无形资产,电视栏目、电视频道都存在一个品牌形象的打造与维护问题。通过分析电视“品牌”的成功范例,从中我们会发现很多值得学习借鉴的“财富”。我国的电视荧屏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丰富多彩过,观众手拿遥控器看个红火热闹。但是,在屏幕背后,却站满了一群群紧皱眉头的电视人。随着竞争的加剧,他们面对的是从不曾经历过的压力与困惑。那么,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电视人如何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电视媒体经营靠的又是什么呢?答案是品牌。品牌是什么品牌…  相似文献   

20.
《新闻界》2021,(3):37-44
区域媒体的品牌建设作为全媒体传播格局中重要布局,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全效媒体的实现路径,是媒体融合的关键一步。但其在建设过程中面临着种种困境,这些困境表现为地域性媒体的影响力问题,央级、省级媒体的优质资源辐射延伸到市级、县级地区,促成了地域性媒体的纵深发展。通过建设区域媒体的品牌影响力评估体系来推动其突破地域限制,展开全局性传播新阶段,采用不断更新的企业品牌评估方法建设媒体品牌影响力评价体系,为全国各地的媒体的发展情况进行检验和反思,同时也为我国的媒体品牌影响力研究提供体系性的研究。本研究运用文献研究法、 CEObrand品牌评价法、深度访谈法初步构建了较为完整的区域媒体品牌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该评价指标体系由3个一级指标和30个二级指标组成,力图构建起比较客观、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