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5 毫秒
1.
史静 《大观周刊》2011,(21):69-70
菲律宾现已成为全球对外移民最多的国家之一。菲律宾的海外劳工移民是经济全球化的结果。它是一把双刃剑,本文从菲律宾移民产生与发展原因方面入手,认为菲律宾的海外劳工移民对本国经济的发展具有积极与消极的双重影响。我们应该学习菲律宾政府在海外劳工移民问题上的成功经验,并总结其中的失败教训,趋利避害,实现我国海外劳工移民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新闻界》2018,(8):59-67
不同于海外移民报刊,亦不采取帕克的移民报刊研究路径,本文主要关注一种面向国内受众、由本国移民商业中介所创办的新型移民媒体。文章具体通过对移民微信公众号"A"推送的文章进行话语分析,分别从个体、社会、国家三个层面研究移民中介是如何通过社交媒体动员人们移民。研究发现,个体层面上该移民媒体将读者的个人身份构建为"世界公民",而非"国家公民"或是"民族成员";社会层面上存在诸多问题,加重了社会安全感的缺失;国家层面上向读者描绘了一个社会不稳定、制度不健全的我国形象,与之相反,他国则是一个令人向往的"乌托邦"。从中可以发现,移民媒体在动员过程中,将对中国公民的身份意识建构、国家形象传播产生重要影响,亟需引起重视和研究。  相似文献   

3.
在海外的每一个中国人,都是中国的一张张名片;海外侨胞在海外的一言一行,对中国的形象都有着直接的影响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在中国改革开放和发达国家吸引移民政策的双重推力之下,中国持续出现较大规模的海外移民潮,移居海外的新华侨华人不断增多,并日渐成为国际移民潮中引人注目的一支。就这个备受关注的群体,《中国新闻周刊》近日专访  相似文献   

4.
班瑞钧  罗珍瑜 《兰台世界》2016,(21):154-156
民族地区的移民问题始终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文化研究中的重要问题。《四川隆昌云顶郭氏族谱》对研究西南民族地区"湖广填四川"时期各民族人口流动与文化变迁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对《四川隆昌云顶郭氏族谱》的研究,从"聚落"与"社区"联系与区别和移民聚落成因两个视角出发,探讨此文献之中所体现的移民政策、移民活动对民族地区移民社会聚落的影响,从而进一步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基石来研究"湖广填四川"时期中国西南民族地域文化、民族文化传承和变迁。  相似文献   

5.
刘兰香 《报林求索》2012,(4):164-167
<正>投资移民正在形成一股热潮。其中,一半的高净值人群因为子女教育进行海外投资,另有一部分海外投资是纯粹为了移民。"我想办理美国的投资移民,可以提供一些建议么?"大约一年前,从事进出口贸易多年的王先生在参加中国银行私人银行举办的一次移民推介活动上问道。在高净值人群中,移民海外俨然已成风尚。据中国银行与胡润研究院联合发布的《2011中国  相似文献   

6.
中国目前正处于发展转型期,因此也面临各个层面的社会问题,其中城市新移民群体的自我认同成为当前中国社会较为突出的问题,也是社会科学领域研究的重要议题。自我认同感是城市新移民自我发展、适应社会的重要素质。自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普及以来,移动智能媒体在外来务工人口生活中的地位日益凸显。本研究以城市新移民社交媒体的使用情况为主体视角,试图以此建构其自我认同的维度,来深入探究目前城市新移民自我认同的现状、造成的原因和影响因素。本研究采用深度访谈的方法,以北京高校后勤员工为研究对象,探究其自我同一性,自我存在感和精神归属感方面的特征,并尝试从社交媒体的层面对其影响机制进行解释,从而对增强城市新移民自我认同感提出探索性建议。  相似文献   

7.
查修是20世纪中国著名的图书馆学家,曾在文华图专执教,亦曾在多家图书馆工作。但由于查修晚年移民海外,远离了中国图书馆界,以至于中国图书馆史研究者对于查修的生平与成就了解极少。作者努力查考文献,弄清了查修的字、号、英文姓名、籍贯与出生年份。然后,考察了查修在文华图专与伊利诺伊大学的求学经历。接着梳理了查修的工作履历,包括他在清华学校图书馆、文华图专、暨南大学图书馆、交通大学图书馆的图书馆管理与图书馆学教学经历,他的报人生涯,及其晚年移民海外的部分活动。最后介绍了查修在图书分类法、目录学等图书馆学研究领域的著译成果。  相似文献   

8.
介绍黑水城文献是中国西夏学研究重要的原始文献资料,自发现以来几乎全部被掠夺流失海外。在论述黑水城文献的发现、内容、形式以及学术价值基础上,重点对黑水城文献的海外流布与回归问题进行全面揭示,希望为更多欲了解研究黑水城文献的人们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中国实力的发展,文化软实力的输出是发展过程中必须要面对的问题。通过影视的手段宣传中国形象,不仅是让世界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中国。更是符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讲好中国故事"的要求。但是在现阶段,我们的影视海外传播中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不仅对我们的影视产业的海外发展有着不良的影响,更重要的是这些问题已经随着影视的传播影响到了海外受众对于中国国家形象的认知。本文论述了中国一些在海外传播的影视作品中出现的问题和这些问题对中国形象造成了怎样的影响以及如何改进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0.
会馆发端于中国明代,是一种具有地域性的特殊的社会组织。会馆文化随着明清时期的中国移民去往世界各地,华侨华人会馆对于海外移民而言具有重要意义。东南亚地区是全球华侨华人聚居最为密集的区域,会馆文化作为华侨华人的特色文化亦在东南亚各国地区立足共生。相较于东南亚诸国,越南与中国比邻,因此在地理、历史、文化、政治等各方面都与中国具有独特的联系。自明清时期从中国迁居越南的移民,同样将会馆文化带至当地,伴随着越南的历史更变与社会变迁,越南华侨华人会馆依时而变,延续至今。越南华族会馆的生存机制以地缘、神缘为基础,是二元合一的结果,会馆的"生"来自于族群群体的意愿、文化与实力,而会馆的"存"则是适应时代背景与社会变化的结果。越南华族会馆的生存机制是一个动态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11.
海外华文报刊和华人社团、华文学校一起被称为华侨华人社会的"三宝",是华人社会的重要精神家园,也是中华文化在海外延续的重要载体,是中国开展对外宣传的重要渠道。发展好海外华文报刊,对在海外讲好中国故事、提升中国国际形象、展现中国软实力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做一番事业,是每一个身在海外的移民追求的目标,如何能在这方面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果呢?打工,为他人做嫁衣裳已经不是一些华人移民的首选了;自主创业,自己为自己做主,成为移民事业发展的新动力。  相似文献   

13.
我们都知道,今天在欧洲占主导地位的中国侨民多来自浙江,而浙江的侨民最早来自青田,可以说,青田侨民是中国海外移民的核心力量,至今仍发挥着重大的影响力。让世人感兴趣的是:为什么今天在欧洲具有主导影响力的是以青田华侨为核心的浙江人,而不是具有几百年移民历史的广东、福建人?为什么同在浙江省,是偏僻的山区小县青田大规模地向海外移民,而非交通更加便利、信息更加发达的宁波、绍兴、台州等地区?为什么在改革开放以后,青田华侨相比于其他地区,能  相似文献   

14.
作为少数族群媒体,华文新媒体具有华人强化身份认同、确定华人与其他族群边界的作用。这种圈层内的传播形态,赋予了华文新媒体与当地主流媒体不同的传播特征,即在华人社会中实现内容生产的本土化与传播的全球化。伴随大量中国新移民定居海外,华文新媒体迅速发展,但同时,其在海外的文化环境中面临经营困难、两极分化等问题,亟待进行资源整合和资本运作以增强发展动力。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术界出现了研究和讨论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潮。全面研究中国文化史, 自然会首先要深入整理各个地区的历史与文化。岭南人士著书,历史悠久,代不乏人。秦汉后直至唐宋,由于中原的历次大量移民南下和海外贸易交往增多的影响,促使岭南文化有了长足的发展,并趋向包容兼蓄多元化的特点。由  相似文献   

16.
在加拿大,过去中国移民大多数是没有多少文化、被拐骗或被迫到国外谋生的劳工,当今的中国移民主要是投资移民和技术移民.移民结构已发生了重大变化,但却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  相似文献   

17.
张墨飞  唐文玉 《传媒》2024,(6):59-61
中国饮食类纪录片作为中华文化海外输出的重要载体,在讲述中国故事、展示中国形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中国饮食类纪录片在国际传播中面临着文化折扣、文化差异等障碍,同时,纪录片制作传播本身也存在各种因素的制约。中国饮食类纪录片如何突围,持续拓宽价值边界,是当前业内外需要重点思考与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为此,本文基于中国饮食类纪录片海外传播的现状,明确现实挑战,并从三个方面开展研究,期望为中国饮食类纪录片海外传播未来发展寻求时代进路。  相似文献   

18.
东南亚华文报刊面对的挑战与机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妮 《传媒》2005,(5):63-64
东南亚国家作为历来华人华侨最集中的区域,也是重要的海外华文报刊集中地之一.自1881年新加坡闽籍华侨薛有礼创办华文报刊<叻报>,一百余年以来,华文报刊陆续在东南亚各国扎根发展.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实力提升和对外开放的加强,华人新移民不断增加,华文教育在东南亚各国也蓬勃发展,华文报刊呈现出稳定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温国强 《图书馆杂志》2001,20(11):56-58
海外汉学研究,又称国际汉学研究、海外中国研究、国外中国学研究等,是指中国学者对海外学者关于汉学研究的再研究。中国学者对海外汉学研究的自觉关注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但海外汉学研究真正被称为一门学科。则是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本文就20多年来海外汉学研究出版物及其特点作一简要的回顾和评述。1 海外汉学情况的调查与介绍,为海外汉学研究提  相似文献   

20.
彭袅婷 《新闻世界》2013,(8):346-347
当今世界的传播格局仍旧是“西强东弱”。随着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日益提升,国际话语权缺失的问题也日渐突出。在中国致力提升国际话语权的过程中,海外华丈媒体是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它在传承中华文化,消除“中国威胁论”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国内传媒在海外的延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