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康德历史哲学中的自然和自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按康德的历史哲学,"大自然的目的"乃是上帝的目的。个别人的行为尽管出于目的意识,但不合大自然(上帝)的意图和目的。只有人类整体的行为才合乎上帝的目的亦即大自然的目的———尽管整体没有意识。单个的人其实不知道整个宇宙的目的。只有整体才能实现自由,才能进入自由王国。个别的人谈不到自由。按马克思,未来社会的目标乃一切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同康德关于自由在未来才可以实现的看法一致。本文认为,康德的"大自然"即"天意"完全不是客观自然界。本文根据康德的哲学,把自然和历史,必然和自由看作两个分离的领域。自然界没有历史和自由。历史中也没有必然和规律。历史同自然脱离,形成逐渐向上却充满艰辛的道路。  相似文献   

2.
有的论者对当前我国一些哲学教科书中,把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断言为“社会历史范畴”,把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定义为“社会状态”的说法,提出了不同的意见。认为: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这两个概念是从必然和自由这两个概念引申、演化来的。必然王国是人在认识——实践活动中处于被盲目的必然支配状态的领域,自由王国是人在认识——实践活动中处于自由状态的领域。它们都是对人的认识——实践活动而言的,因而都是认识论的概念。既然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都属于认识论的范畴,那么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当然  相似文献   

3.
人类的历史,是一个不断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发展的历史,人类自从手变得自由了那一天起,就不断地在认识、改造自然和社会中获得自由。自由和必然的关系问题是人类认识史上的一个重要问题,我国古代哲学家庄子曾就这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探索,留下了《逍遥游》等篇著作。通读一部《庄子》,很容易了解,逍遥游思想是庄子哲学的中心内容。认真  相似文献   

4.
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历史,就是不断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发展的历史。古往今来,一代又一代哲学家、思想家不懈地探讨自由问题,形成了各家各派的观点,留下了丰富的思想资料。19世纪40年代诞生的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为揭示自由的本质和实现的途径提供了世界观、方法论的基础,马克思主义的自由观随之建立起来。毛泽东指出:“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只有在认识必然的基础上,人们才有自由的活动。这是自由和必然的辩证规律。所谓必然,就是客观存在的规律性,在没有认识它以前,我们的行动总是不自觉的,带有盲目性的。”[1]…  相似文献   

5.
王素玲 《文教资料》2011,(20):73-76
理性的超越性在哲学脱胎于神话的过程中已经初露端倪,人类对自然的好奇和疑问,置换为对神的言说;把现存经验世界的起源,追溯到超验的创世神及其世界。理性的超越实质是一种否定性的精神超越,它以现实世界与理想世界的划分为前提,具有二维的指向性,一是对现实生活否定与变革的"批判意识",二是对未来生活重建与构造的"自由意向"。马克思实现了从理性的精神超越到实践的历史超越,使理论批判真正成为了现实的批判;在构建未来生活的向度时,走出了抽象思维领域的困境,敞开了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历史空间。  相似文献   

6.
自由和必然的关系问题是康德整个批判哲学体系的根本出发点。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康德将世界划分成现象和本体两个领域,认为自由只能存在于本体领域,而必然只能存在于现象领域。通过将整个大自然设想为合目的性的,康德又为实现两个领域的过渡提供了可能。这种解决自由和必然关系的进路同样体现在康德的历史哲学体系中,在他看来,整个历史就是"大自然计划"的实行和展开,但须通过人的自由行动来实现,人类的自由行动无意中造成了整个大自然计划的实现。康德对自由和必然关系问题的思考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但也存在着根本性缺陷。  相似文献   

7.
世界历史的发展是否具有选择性?不同的民族和国家在不同的自然条件及历史条件下,是否有不同的发展道路?这是人们在讨论奴隶制问题时的又一重大分歧。在有些人看来,“五种生产方式”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世界上各民族在原始氏族制解体以后,如果没有特殊的历史原因的影响,都“必然经历”奴隶制社会,因而奴隶制是人类历史上“普遍必经”发展阶段。各民族历史的发展,从  相似文献   

8.
“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世界的改造”。无论是认识的活动还是改造的活动,都是一种活动即实践,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进行的。换句话说,自由总受制于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自由是有限的自由。自由中的受动性主要表现为人自身的生理心理条件、自然和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它还有三个基本特征:客观性、可利用性和基础性。在考察人的自由时必须考察到自由的受动性,否则就无法真正理解何谓自由,唯心主义者和旧唯物主义者就是如此。  相似文献   

9.
选择研究“跨世纪中国的国际环境和国际战略问题”,应该说是很有现实意义的。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过程,从内涵上说,是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飞跃;从外延上说,则是人类不断扩展自己的活动范围,冲破自然和社会的种种局限,从狭窄的民族历史走向广阔的世界历史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深入学习和探讨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提出的“人类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的飞跃”的思想,对于我们求得实践活动的自由和社会制度的完善,具有重要意义。 (一)必然王国,自由王国含有认识状态和社会状态双重意义。如果把必然王国、自由壬国同它的社会前提联系起来考虑,我们就会发现恩格斯所论述的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人与自己生存条件的崭新关系同人们熟练地运用客观规律这两种情况是互为因果的。因此,当必然  相似文献   

11.
没有诱梦的环境,自然就不会做梦;缺乏激励梦想的教育,就难以培养人的创造力,而一个缺乏创造力的人自然就只能是一个跟随者;一个缺乏创造力的民族,也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是一种铁律,而非危言耸听。  相似文献   

12.
江紫清 《课外阅读》2010,(8):125-126
温家宝总理说到:“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关注、仰望天空就是指那些有活跃自由的思维和丰富想象力的人。世界失去联想,人类将会怎样?1912年如果没有地质学家阿尔富雷德魏格纳的仰望,就不可能提出著名的大陆漂移学说。  相似文献   

13.
在我们的传统认识中,有一条发展着的历史长河,现在构成它的“当下”,未来是比现在更高级的并且必然实现的社会形态。但从哲学的角度看,历史不是已经过去的实体性存在,而是作为对现在的建构而存在;未来也不是尚未实现但又必然实现的社会形态,而是作为对现在的批判、整合与引导而存在;历史与未来的全部合法性就在于对现在的建构。把历史与未来还给现在,世界就是现存感性世界,而不是经过不同发展阶段和发展形态的物质世界。  相似文献   

14.
1  鲁迅先生说过,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这句众所周知的名言,简单而又深刻地昭示了一条真理:文学只有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才能产生世界性的影响,能产生世界性影响的作品,也必然是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作品;相反,如果一味模仿他国民族的东西,鹦鹉学舌,邯郸学步,缺乏创新自我的风格,那就永远不可能给世界文学宝库增添新的内容,也就不可能产生世界性的影响。我们并不怀疑鲁迅这一经典论述的科学性,但问题来自两个方面:首先,什么才算“越是民族的”?有的文学家为了“越是民族的”,就猎奇觅异,把眼光投向密林幽岩、大漠野店,茹毛饮血、娱神颂鬼…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认为,受分工制约的不同个人的共同活动产生了一种异己的社会力量,这种力量反过来导致劳动者的固化、组织化,进而导致阶级的出现。要消除人的异化就只能从宏观上消灭阶级、消灭分工,使人回归自由。萨特批评马克思忽视了具体的个人,要求从微观的角度来关切人、发现人。萨特的存在主义是一种从具体个人出发的方法,并没有为人的何去何从指明方向、标明路径。而马克思主义科学地阐明了历史条件下人之现实性、可能性,也指明了远期走向中人之理想性、必然性——迈向“自由王国”的必然。  相似文献   

16.
斯宾诺莎把自由与必然统一起来,区分了“强制的必然”(外在的必然)和“自由的必然”(内在的必然),自由就是一种必然,是“自由的必然”。人具有自我保存的本性,每个人都应该保持自己的存在,这是人的自然权利,这种自我保存的力量是人获得自由的基础。人们要成为自由人,就必须依据理性的指导而生活。  相似文献   

17.
在充满危险的现代社会里,个人的命运在一种偶然的状态中,虽然这种偶然性是对自然必然性的胜利.但这还不是自由王国.个人不仅没有获得自由,反而被偶然性和外在的关系所统治,所以确定性成了现代人最迫切的追求.现代人借助工具理性,借助货币,但都没有获得安全感即确定性.而马克思对现代性的双重批判为现代人解决困境提供了一种原则性高度.  相似文献   

18.
斯宾诺莎把自由与必然统一起来,区分了"强制的必然"(外在的必然)和"自由的必然"(内在的必然),自由就是一种必然,是"自由的必然".人具有自我保存的本性,每个人都应该保持自己的存在,这是人的自然权利,这种自我保存的力量是人获得自由的基础.人们要成为自由人,就必须依据理性的指导而生活.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的自由观主要包括 :自由存在于人类劳动之中 ,劳动是人实现自由的手段 ;自由是现实的个人创造历史的自主活动 ;个人自由的实现和现实的共产主义运动是一致的 ;自由的实现是有条件的 ,工作日的缩短和自由时间的增加是根本的条件 ;自由的另一层含义是人的解放即异化劳动的扬弃 ;自由王国的实现必须以必然王国为基础 ;科学和艺术是自由活动的典范 ;自由的实现是一个历史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大凡有朝气的企业,都有自己的经营哲学;大凡有强大生命力的国家,也无一例外地有自己的未来哲学思考。美国一位名人曾有这样一句哲言:忽略过去的教训,就必然重蹈覆辙,而准确地把握未来的人,才能创造未来。然而,历史的发展总是不平衡的,没有一个国家或民族永远居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