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在他紧张的革命斗争生涯中,以很大的注意力研究中国问题,特别对有关鸦片战争的问题,发表了一系列博大精深的政治论文。如今,这些论文已成了我们从事中国近代史学习、研究和教学的光辉指南。 1840-1842年的鸦片战争,是英国侵略中国的战争,是外国资本主义的炮舰轰击古老的中国封建主义的战争。中国封建制度到了清朝末年,已病入膏肓,以致英国用四千名军队就能把拥有四亿人口的“天朝大国”打败!战后签订的《南京条约》,是  相似文献   

2.
新编高中《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 )第一章讲述了 19世纪 4 0— 60年代清朝晚期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与现行教材相比 ,新教材更具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时代特色 ,对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本章共分为七节 :鸦片战争、鸦片战争的影响、第二次鸦片战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势力的入侵、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保卫太平天国的斗争、新思想的萌发。与现行教材相比 ,本章的变化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 :1 构建章节结构 ,突出阶段特征。新教材在结构上“质”的变化是 ,每章展示一个历史发展阶段 ,而不是一个…  相似文献   

3.
中英鸦片战争是英国政府借口中国禁烟而挑起的,而战后在《南京条约》中却只字未提鸦片。于是,有教师在讲述《鸦片战争》一节内容时,以此来反证“中国禁烟”仅仅是英国发动侵华战争的借口,而发动侵华战争的根本原因是英国资产阶级妄图把中国变成他们掠夺原料的基地和倾...  相似文献   

4.
高考文科综合考试范围有关“鸦片战争”的规定是:(1)鸦片战争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和世界英国走私鸦片和中国的禁烟运动鸦片战争的过程以上子目与《中国近代现代史(必修)》上册第一章第一节的子目完全一致。本节内容的重点是:鸦片战争发生的原因。复习时应学会分析战争发生原因的  相似文献   

5.
一百五十年前的今天,英国殖民主义者利用中国人民发明的火药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在英国“炮舰政策”的威逼下,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近代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随后,美、法、沙俄等西方殖民国家相继以武力相威胁,强迫清政府签订了许多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这一过程,在中国历史上被称为鸦片战争。战后,由于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订立,中国的关税主权、司法主权、领海主权渐次遭到破坏,这标志着中国从此被迫走上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道路。鸦片战争是英国侵略者掠夺和奴役中国人民的殖民扩张政策的产物,它的直接导火线是由于英国公开破坏中国禁烟法令,用武力保护鸦片贸易走私引起的。但是,外国侵略者及其一批西方资产阶级学者,不顾基本的历史事实,极力为英国殖民者的侵略行径辩护,企图掩盖其侵略罪行和侵略扩张本质,把战争责任推到中国方面,甚至连这场战争是由鸦片直接引起的事实也要予以否认。英国侵略分子马士硬说鸦片战争“并不是为了维持鸦片贸易而进行的斗争,它不过是一个持续了二十年,并且要决定东方和西方之间应有的国际和商务关系的斗争的开端”。一八四一年,正当鸦片战争进行期间,美国国务卿亚当斯便在马萨诸塞州的历史学会上发表演说,极力为英国的侵略行径披上“合法的外衣”,公开声称鸦片战争“英国有正义的理由”,“鸦片问题不是战争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第一次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也是中学历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今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隧道,看看马克思、恩格斯对鸦片战争的原因、性质、影响的剖析。一马克思恩格斯在他们的分析中首先便对这场战争爆发的原因和性质,作了详  相似文献   

7.
自从鸦片战争爆发以来,由于民族立场及研究角度的不同,中外政治家、史学家对这场战争的评价历来就不一致,英国称之为扩大贸易而进行的通商战争,而中国称之为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中国学者多从政治角度研究这场战争,而港台及海外的学者多从近代化的角度来研究这场战争。我觉得应遵循理性的精神,用辩证的眼光来看待鸦片战争。  相似文献   

8.
关于鸦片战争的评价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国某些政治家和历史学家认为,1840年英国对中国发动的那次战争,鸦片问题只是一个次要的问题,因此那不是鸦片战争。本文以事实证明:称这次战争为鸦片战争,是符合历史实际的。鸦片战争的结果:一是使中国丧失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由一个主权国家开始成为一个半殖民地国家;二是大量泛滥的鸦片烟掠走了中国巨额财富,毒害和降低了中国的国民素质,阻碍了近代中国历史的发展;三是破坏了农业和手工业结合的小生产经济结构,打破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滞缓状态,刺激和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近代工业的发生和发展;四是惊醒了中国人,先进的中国人开始了漫长的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过程,最后才找到马克思主义,并使之与中国社会实际结合起来,走上国家独立和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9.
历史,是不能重演的。历史影片可以帮助再现历史事件的情景,但历史现象和概念却不那么容易以这种方式再现。在历史学习中,如果善于打比喻,就能更好地理解、品味和感知历史。下面就谈谈我对打比喻学历史的一些体会。怎么理解鸦片战争?资本主义发展了200多年的英国和仍处在封建经济形态下的中国发生的战争,并且这时的中国还既贫且弱,这战争好象是时空发生了错乱。大家应该听说过关公战秦琼的笑话,如果是手持大刀的关公和一战中的机枪手对阵就更能让人瞠目结舌了。可是,鸦片战争就是这样,当清兵看到英国兵居然能弯下膝盖射击,还能连续发射子弹时…  相似文献   

10.
鸦片战争在教学中是重点,但高考单独在这个点上命题,难度不好把握。《考试大纲》中的“考试范围”是这样规定的:1.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1)鸦片战争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和世界英国走私鸦片和中国的禁烟运动鸦片战争的过程(2)鸦片战争的影响《南京条约》及其附件、《望厦条约》和《黄埔条约》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这个子目的写法与现行统一教材第一章第一节、第二节的三级标题几乎完全一致。那么,在“一纲一本”(也可以理解为一个考试大纲一套教材)的情况下,这两节的文字、图片、地图等内容都在命题的范围内。从命题角度分析…  相似文献   

11.
<正> 众所周知,150年前发生的鸦片战争,其结果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史的开端。然而,鸦片战争对世界历史产生的影响,以及它在世界历史上应占有的重要地位则鲜为人知,长期以来也为史学界所忽视。本文不揣粗浅,主要依据马克思,这位当时世界历史见证人的有关论述,就鸦片战争对东西方社会产生的主要影响,作一初步探讨,以求教于史界同仁。 一、鸦片战争与1848年欧洲革命 鸦片战争是以英国为首的西方殖民势力发动的一场侵略中国的战争。要探讨它对西方社会的影响,必须先了解西方殖民势力发动鸦片战争的原因。 19世纪上半期,英国基本完成了工业革命,大机器生产取代了原来的工场手工业生产,社会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以英国最大工业部门的棉纺织业为例,19世纪  相似文献   

12.
<正>【案例描述】高中历史必修一中的《鸦片战争》是学生在初中就学习过的知识,因此是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的内容。但虎门销烟和鸦片战争爆发的关系,是高一学生理解上的易混内容及难点。为突破这一教学难点,我采用多媒体显示人民英雄纪念碑上28幅浮雕中的第一幅"鸦片战争",由此导入新课学习,图文再现历史,以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直接感受鸦片走私及鸦片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的灾难。接着我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一、二段,进行鸦片战争前中国和西方状况的对比,列出表格比较中英两国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方面的不同。然后,按照预定的教学模式开始讲课。  相似文献   

13.
王丽 《地理教育》1994,(4):22-23
1、本章教材是讲述我国人口、民族的分布特点与变化情况,教材知识的内容结构十分清楚。本章是中国地理中极其重要的人文地理基础知识,而人口、民族的内容又都包括了数量及分布的特点,而分布问题更是教材的重点。人口密度是讲述人口分布时涉及到的一个重要概念,可视做本章教材的一个难点。  相似文献   

14.
教学目的一、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以下基础知识:1840年6月英国发动侵略战争;关天培虎门牺牲;三元里抗英斗争;葛云飞定海牺牲;陈化成吴淞牺牲;1842年8月《中英南京条约》及其附件的主要内容;鸦片战争对中国的严重影响。二、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1.在鸦片战争中,中国军民与清政府走的是根本不同的两条道路。中国军民顽强抵抗,视死如归,表现了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但由于清朝统治者的腐败、妥协、投降,导致战争的失败。2.《中英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的签订,破坏了中国的主权,使中华民族遭受了深重的苦难,中国从此开始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相似文献   

15.
本章从民族起源与华夷之分、战争与和平、交流与融合三个方面比较了两地中学《中国历史》教材在讲述中国古代各民族的相互关系时的差异,同时也指出了所存在的疏忽与不足。  相似文献   

16.
甲午战争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次深重的民族灾难 ,它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耻辱 ,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它上承两次鸦片战争 ,但损失之惨重超过了鸦片战争以来历次外祸之总和 ;下启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 ,在这以后中国更为全方位地被迫开放 ,并且相继受到大规模的军事侵略 ,是民族危机最严重的时期。清王朝衰朽不堪、积贫积弱现象彻底暴露 ,亡国之祸迫在眉睫。也正是这场战争 ,促成了自鸦片战争以来前所未有的民族觉醒 ,危机也是转机。因此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让初中学生深入认识甲午战争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并从中吸…  相似文献   

17.
世界进入近代以来,战争和军事一直成为国际政治中的一大焦点。英国是世界军事强国,海上霸主,中英交往以来,中国完全有机会观察和了解英国军事文明的先进性,但是,统治集团不肯正视中英军事科技方面存在的差距;广东地方当局更千方百计讳饰与歪曲英国军事威胁及其侵略性,这造成鸦片战争前清廷对于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军事文明及其所引起的战争规律变化的无知,直接导致鸦片战争的失败  相似文献   

18.
【教材分析和教学思路】本课为历史(Ⅲ)“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专题的重要内容之一,岳麓版教材将其归入第五单元“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列在该单元之首。有关“西学东渐”这一内容,课程标准的要求是:“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段寒冰老师在《决定战争胜败的是性质还是实力?》(《中学历史教学》2008年第6期)一文中认为,决定战争胜败的是战争的正义性、进步性。笔者不能苟同。笔者认为,战争的正义性、进步性并不能保证战争的胜利。近代中国的两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对中国而言,  相似文献   

20.
一、教材特点烃的衍生物是有机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本章教材的教学中应做到:一条主线贯彻始终,同时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应使学生充分掌握本章知识的两大作用和能力的三个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