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遵照教育部关于语文中考命题改革“重点考察阅读、写作能力”和“试卷结构力求简约”的要求,烟台市1998年语文中考作文考试在“读写结合”上做了有益的探索。所谓“读写结合”就是将阅读测试中的某一则材料作为学生作文的原始依托材料,学生在理解、掌握阅读材料的基础上,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和知识积累,寻找共鸣点(亦即写作点),根据命题要求作文。下面是烟台市1998年语文中考阅读材料和作文试题:  相似文献   

2.
2005年上海高考历史试卷,笔者认为有三大看点,两处不足。看点一:首创“文本阅读”今年试卷第31题(“来自课本的历史片段)”,采用现行历史教材中的一段文字材料作为题干,组题设问。这一“文本阅读”题的创设,是今年试卷中的一大创新。此题的创设,相信对高三历史复习能起到导教促  相似文献   

3.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选修课程是在必修课程基础上的拓展与提高.”这种“拓展与提高”,在高考语文试卷中的现代文阅读部分体现得最为突出,集中表现为对考生审美、探究能力以及个性化阅读结果的考查.笔者对2014年高考语文试卷现代文阅读题进行了整理,总体上看,选修学习注重发展性、个性化的特点是由试题的测试材料、测试形式、测试内容三方面综合呈现出来的.  相似文献   

4.
阅读理解是一种活用语言的能力,是对学生综合运用英语能力的一个测试项目。“考什么”和“怎么考”是编制阅读试卷的两条基本思路.前者关于测试目标,后者涉及阅读材料的利用。一旦明确了阅读测试的目标,就要考虑编制试卷应选择什么样的阅读材料和运用什么样的题型。由于题型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材料的利用;不同类型的试题因功能和侧重点不同会对考生产生不同的影响,进而影响实现测试目标的质量.因此,对阅读理解测试题型的正确认识和把握,是考生达到高质量测试的前提和保证.从近几年高考的阅读理解测试题来看,在四篇左右的阅读材料后…  相似文献   

5.
高考语文试题中客观阅读向来是令广大师生“头痛”的部分。2005年高考客观阅读考查呈现一种“活跃”状态。有的试卷开始减少题量,有的试卷在悄悄增加主观题,有的开始考查两篇,自然类与社科类兼顾。总览17份客观阅读题(16套试卷,其中天津考查两篇),我们发现这一部分的难度并没有下降,有的还呈上升趋势。为此,我们特从各份试卷中梳理归纳出12条客观阅读命题的主要技巧,以期引起备战2006年高考的师生的注意,以免陷入这些精心设计的陷阱中。  相似文献   

6.
一年一度的高考结束了。由于今年是第一次绝大多数省市参加“3 2”高考,因此“3 2”高考的试题理所当然地受到关注。在这里仅就今年“3 2”高考语文试卷的现代文测试部分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一、从总体上看,今年的阅读材料配置是适宜的。 今年的高考阅读测试部分,在材料配置上一则是科技的短文,一则是文艺理论方面的短文,两大类考生所必备的阅读能力都得到了考查。如果站在高等学校的学生在知识上需要文理兼容的角度来看,高考试卷中阅读材料的文理兼备就更有其鲜明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7.
傅敢泽 《初中生》2005,(7M):40-43
近两年来,探究题在部分省市的中考语文试卷中分量加重。这种题型要求考生对文字材料进行整体阅读,综合分析,深入研究,精心提炼,然后以高度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探究的结果。从形式上看,它可分为“单则材料式”和“多则材料式”。  相似文献   

8.
一探究16套试卷,把准四大走势。综观2005年16套高考语文试卷,对科技文阅读的考查在文本、选材、题量、考点上呈现出如下四大走势: 1.科技文是今年高考试卷“小阅读”的主流文本。高考语文试卷第1卷的现代文阅读通常称为“小阅读”,题型为单项选择题。今年16套高考语文试卷中有  相似文献   

9.
高考对现代文阅读能力的考查,无论阅读材料的选择还是试题的命制,都越来越趋于理性。从2006年高考17套语文试卷的“小阅读”看,社会科学类选文和自然科学类选文平分秋色。社科类文  相似文献   

10.
一、引言 高考英语科将阅读理解能力视为试卷考查的重点内容之一,一方面在试卷中赋予阅读试题较高的内容权重和分值比例,正如刘庆思(2008)指出:“在全国启用的各套英语试卷中,考查阅读理解能力的试题均占到了相应试卷分值的37%左右”;另一方面在考查要求、材料选取和试题命制方面进行了精心安排。值得注意的是,高考英语试卷中除了较长的几个阅读理解语篇外,  相似文献   

11.
阅读理解题型是中考英语试卷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也是试卷中分值最大的一道题。它主要考查学生对阅读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推理判断能力和概括归纳能力。纵观历届中考试题,出现的短的题材比较广泛,有人物、故事、生活常识、名人  相似文献   

12.
从揭示错解、理清思路、归纳方法、变式训练等方面组织试卷讲评课教学,使“枯燥乏味”的试卷讲评课变得“妙趣横生”,这才是高效的试卷讲评课堂.  相似文献   

13.
冯渊 《考试研究》2013,(6):9-16
中高考语文试卷中的“图文组合材料”题是常见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题,这类试题的命题思路和命题技术已相对成熟,但也存在明显不足。本文以PISA阅读测试和中高考卷中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题为例,剖析其异同,探讨PISA试题对中高考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题设计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程忠学 《中学教与学》2003,(2):17-17,24
段意是在文章结构的划分中 ,每个段落在内容上表现出来的主要意思。归纳段意是理解文章内容的一个重要步骤 ,也是阅读中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能否准确地归纳段意 ,这是检验是否读懂了段落的重要标准之一。怎样归纳段意呢 ?这要求先阅读再理解 ,在理解的基础上 ,从文章的结构、内容上抓住文章的主要东西 ,用文章中的词句或自己的话把段意概括出来。从某种意义上说 ,归纳段意是阅读理解中的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 ,但它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归纳段意 ,要明确段意的两点基本要求 :一是“简明” ,即用最简洁的语言归纳出段意。二是“扼要” ,即把段…  相似文献   

15.
一、高考现代文阅读测试的特点(一 )分值比例大。由于现代文阅读能力是高校学生学习深造所必备的基本能力 ,因此近年高考都将现代文阅读作为最为重要的测试内容 ,所占分数比例也大。譬如 ,1998年高考语文试卷中的第三题“科技文阅读”与第四题“现代文阅读”的分值分别占“10分”和“2 0分”。 1999年第三题“科技文阅读”与第四题“现代文阅读”分值则分别为“12分”和“18分” ,尽管“微调” ,但总分值不变。(二 )难易区分度强。综观 1998年高考语文试卷 ,题目平实 ,重视基础 ,考查能力。题型稳中有变 ,在保持试卷结构、主客观题目、单选…  相似文献   

16.
查阅2006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试卷阅读理解题中俗称“小阅读”的题目,可以发现,所选材料中以社会科学类文章所占分量较大,内容涉及考古学、人类学、民俗学、美学等不同领域。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社会科学类材料具有较高的人文价值,与时下语文界高扬人文精神的思潮一致。笔者由此推测,2007年高考中的“小阅  相似文献   

17.
赵文汉 《学语文》2011,(6):39-41
阅读在高考语文试卷中是以“一般论说类文本阅读”(又叫“小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又叫“大现代文阅读”)和“古诗文阅渎”三种形式呈现的.总分值为50—55分之间。约占整套试卷的30—35%。可见。阅读题在高考语文整套试卷中的重要地位。然而在如此重要的内容中,命题却存在着严重的“伪阅渎”现象.它不仅对中学语文教学产生着严重的负面影响,而且对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产生着严重的负面影响.所以讨论“伪阅读”问题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  相似文献   

18.
2006年高考已正式落下帷幕,综观全国十几套涉及政治试题的文综与单科试卷,很多政治主观题背景材料新颖、设问灵活多样,综合考查了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等能力。现从设问形式与解题思路角度摘取几个典型例子,做如下分析,希望对同学们把握知识精髓、领悟解题方法、探究命题立意、提高解题能力有所帮助。一、归纳推理型设问此类设问要求考生通过对材料或图表的阅读,归纳其“反映了什么或者是什么”,探究其“为什么”,推断预测其“该如何解决”,分析理解其“有什么意义、作用”…  相似文献   

19.
“阅读材料”是指人教A版高中数学教材中的“阅读与思考”、“探究与发现”、“信息技术应用”和“实习作业”等拓展性栏目.“阅读材料”中蕴藏着丰富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教学中要实现从单纯传授知识到注重发展学生能力的素质教育,把能力的培养有效地融入到“阅读材料”的教学之中,但实际教学中,这是一个常被遗忘的角落,许多教师对“阅读材料”认识不到位,只关注与考试相关的知识,而不肯花更多时间和精力在课堂上引导学生研究、探讨和交流“阅读材料”,  相似文献   

20.
回眸2004中考     
2004年的中考已尘埃落定,综合来看,各省市的语试卷虽然在试卷结构、分值比例、考查内容等方面略有差异,但基本为“积累和运用”“阅读理解”“作”三大板块,减少了对死记硬背的内容的考查,增加了阅读理解和作的分值。阅读以课外学材料为主,注重考查学生对章的整体感知、理解和领悟能力。在稳中求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