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网络舆论反映了网民个人本真思想观念,以私人随感形式发表在网上,已经成为我国舆论领域日益不可小视的重要力量,网络舆论同时也是了解民情民意的最佳渠道。网络舆论因其拥有上述优势。我们必须承认它是社会真论的有机组成部分和有力补充。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探讨网络舆论的利弊出发,阐释了积极的和消极的网络舆论对现实生活产生的影响。积极的网络舆论能推进社会的发展;消极的网络舆论会破坏正常的社会秩序,对现实生活产生很大的危害。为了引导正确的网络舆论,文中从传播学角度提出了几项措施。为了创造一个良好的网络舆论环境,政府、网络"把关人"、网民要共同担负起责任。  相似文献   

3.
网络舆论在舆论监督等方面具有巨大优势,但同时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如“网络暴力”、“信息造假”等。本文在对网络舆论的主体、客体以及技术平台等方面的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五点引导网络舆论的建议:一、建立健全网络规则,普及网络法律法规;二、联合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加强对网络舆论的引导;三、主流媒体要理性对待网络公共事件;四、媒介从业人员应强化职业道德和专业精神;五、培养网民“把关”意识。  相似文献   

4.
近年网络事件频频发生,2010年"中华女事件"引起了网民的广泛关注。各大网站纷纷转载,并请多位专家评论,网民更是在网上打起了口水仗,从而演变成为一个重大网络事件。网民作为重要的舆论群体,往往在网络事件中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也在很多网络事件中发挥积极的舆论引导作用。在此次"中华女事件"过程中网民却出现了一些非理性舆论。本文拟以腾讯网的网络热帖、跟帖及评论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其网上热帖、跟帖的非理性成因。  相似文献   

5.
罗技科 《考试周刊》2010,(6):156-157
网络舆论是网民个人的思想观念的反映,以个人随感形式发表在网上.已经成为我国舆论领域不可小觑的重要力量.网络舆论同时也是政府部门了解民情民意的最佳渠道。本文主要分析了网络舆论的特点,并提出了完善我国舆论导向功能的五项指施,以确保舆论的正确方向。  相似文献   

6.
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一种新的传播媒介,为现实社会提供了多元化的空间.互联网具有互动性、草根性、开放性等特点,成为普通网民话语权实现场所,通过网民的广泛参与使一些社会事件形成舆论.如何做好建立网络舆论传播导向引导就显得非常重要,网络舆论传播导向引导做好能够发挥网络媒体在促进社会和谐、培育社会风尚、推动经济发展、传播先进文化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网络舆论暴力是社会舆论暴力在网络上的延伸。网络舆论暴力的成因在于相关法律规制不健全,网络媒体自身有局限性,网民理性的缺失,网络管理把关的缺位以及政府疏导的不到位。有鉴于此,我国政府须进一步完善规范网络行为的相关立法,加强行业自律,发挥"传媒把关人"的作用,加强网上舆论引导,拓宽信息渠道,提高网民网络素养,净化网络语言环境,从而有效的解决网络舆论暴力问题。  相似文献   

8.
《莆田学院学报》2016,(1):38-42
互联网舆论传播速度快,范围广,社会影响力大,是人们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重要渠道,对社会制度和道德规范的建设与完善有极大促进作用;但也存在传递社会负面情绪、成为网络谣言的温床和人身攻击的手段等问题。互联网舆论成因既来自舆论主体也来自舆论受体,是网民、网站、媒体人几种合力作用下形成的。以庆安枪案和肃宁枪案报道引发的舆论风波为例,说明互联网舆论亟需理性和正确的引导。  相似文献   

9.
我国法律对网络管理主体的权利与义务、对网络舆论监督主体的法律责任以及技术管理的法律责任规定不具体,已经严重地影响和制约网络舆论引导工作。必须发挥依法引导网络舆论的优势,使网络舆论引导工作成为制度性回应;只有法律授权与保护的公共突发事件信息公开,才能有效地回应网络舆论质疑;只有法律授权的网络舆论引导才具有权威性。依法建立网络舆论引导责任机制、问责机制和联动机制,明确政府职能部门、网络接入服务商、网站和网民在网络舆论引导中的权利与义务,从根本上解决网络舆论引导的法律困境,提高网络舆论引导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高校外部舆论环境反映了高校的社会舆论形象,对高校事业发展意义重大,其形成要经过舆情上升为舆论,以及舆论进一步形成支配性氛围这两个动态发展的阶段。高校外部舆论环境的特点在于高度依赖大众传媒"、拟态"特征明显、舆论主体具有双重性、舆论客体集中程度高、舆论意见同质反复、现实影响具有稳定性和"光晕效应"。这些研究结论对构建、优化高校舆论环境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1.
如何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始终是摆在发展中国家面前的一个重大难题,尤其是对正迈向现代化的我国而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能否有效地监督和制约权力,直接关系到我国现代化事业的成败。如何实现毛泽东同志提出的“让人民来监督政府”的主张,需要创新群众监督政府的方式,在当今互联网时代,这种方式就是网络舆论监督。依据我国网络舆论监督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全面分析了导致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提出从加强体制内监督力量的结合等方面来优化网络舆论监督。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被称为"第四媒体"的网络迅速崛起,网络传播方式也成为公众表达民意、参与政治生活以及进行舆论监督的重要平台,越来越多的公众选择通过网络参与政府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我国各级政府对网络舆情也愈来越重视,通过网络了解民情,制定和调整市政方针,已成为我国政府施政的一种新形式。然而,网络舆情作为新生事物它的发展既有利又有弊,在促进社会良性发展的同时也有可能给社会造成不安定的因素。因此,我们应该在清楚了解我国网络舆情的现状的前提下积极加以引导,使之朝有利于社会和谐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3.
网络舆情是在互联网上传播的公众对某一“焦点”、“热点”问题所表现出的有一定影响力、带有倾向性的意见或者言论的情况,网络舆情所依赖的平台和载体是互联网。网络舆情具有与传统舆情不相同的特质,其影响力也超越了传统舆情。由于高校网络舆情具有复杂性、交互性、即时性、难控性、广泛性等特征,因此需要研究网络舆情的新闻发布机制、论坛机制、队伍机制、预警机制、信息收集机制、处置机制,从而构建起和谐的校园。  相似文献   

14.
舆论是人们对于特定社会现象、事件或问题的集体反映,充斥在网络空间的各个角落,表现出形式多样、规模迥异的特征。良性公共舆论在一定程度上彰显了社会言论自由与民主政治水平,成为制定和实施行政决策的重要依据。基层政府因缺乏对新媒体舆论监控能力,导致由特定社会事件触发的群体性事件、恐慌事件、负面舆论风潮时有发生。以互联网环境下公共舆论触发机制与传播模式为基础,从机构设置、预警体系设计、应急处置、后期恢复四个角度建构起一套系统化、高效性的网络舆情监控系统,从而提高基层政府对网络舆情监控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15.
随着网民数量的不断攀升,网络日益成为民众发布信息、表达民意的平台,同时为政府了解民意、改善民生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如何正确分析和界定网络舆情,不断提高地方政府网络执政能力,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成为政府必须关注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6.
在大数据和移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舆情信息的迅猛增长为其采集与分析带来挑战。运用分布式计算技术,有利于对领域海量主题舆情的快速采集与分析。研究主题舆情采集与分析关键技术,包括主题舆情采集技术、领域词典和中文分词,探讨分布式计算环境下的主题舆情采集与舆情数据分析,并利用面向对象的分析与设计方法,基于开源爬虫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分布式主题舆情采集与分析系统。利用4个爬虫节点进行分布式采集,相比传统采集模式,该系统的平均采集速度提升了2.74倍。  相似文献   

17.
针对后疫情时代教育考试舆情具有的内容敏感性、传播复杂性和事件爆发性3个传播特点,应坚持日常预警、及时回应、公开透明3个原则,具体的应对措施是:1)转变传统思维观念;2)建立舆情分析处置专家智库;3)提高应急处突能力;4)完善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系统;5)提升媒体与公众的传播素养;6)建立教育考试主管部门、各类媒体及社会公众三方协同互动机制。  相似文献   

18.
论网络新闻的舆论特征及舆论导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新闻舆论是伴随网络媒体产生的一种新的新闻舆论形式,具有其独特特征。如何加强网络新闻的舆论导向是目前政府极为关注的问题。本运用传统舆论学理论,从四个方面分析了网络新闻的舆论特征,即内容的权威性、传播的广泛性、舆论形成的快捷性、舆论的多元与泛化等,并提出了对不良舆论控制、对主流舆论引导两种网络舆论导向的具体方式。  相似文献   

19.
网络公共舆论的价值变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的崛起为公共舆论的传播提供了新载体,成为民意表达的新平台。由于网络技术的“双刃性”、公共事务的复杂性和公众心理的偏差性,网络公共舆论的价值产生偏离与变异,必然给党和政府的舆论调控工作提出新挑战和新要求。必须在法制、管理、技术和道德等方面健全网络舆论的调控机制,加强公共舆论的引导力度,发挥公共舆论的内在价值。  相似文献   

20.
互联网成为公众舆情表达最为重要的传播途径,其影响已超出传统主流媒体的影响,而开放的信息平台,增加了新闻信息监管的难度。各种文化、情绪和倾向并存于网络,极易滋生极端的言行,其传播影响深远。本文揭示了网民的媒体选择习惯,网络技术能力、参与社交网络的类型等加剧网络社会人群的演化,网络舆情形成的内在规律,提出了网络舆情评价标准和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