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师道》2009,(9):60-60
海带是养生价值较高的食物,但因为平时太过常见而未引起人们的重视。其实,在很多国家,海带都是重要的养生食物。像韩国人从过生日、坐月子到吃早餐,顿顿都少不了它。日本人用海带磨成粉,作为红肠等食物的添加剂,把海带茶作为表示喜庆的高贵食品。  相似文献   

2.
番茄的故事     
番茄本来只长在美洲,16世纪才被人带到欧洲。不过,那时候的大多数人以为它是毒果子,只用来观赏(uān shǎn),白白浪费了美味。后来,终于有一个肯吃番茄的勇士(yǒnshì)站了出来。这个勇敢的人就是美国人罗伯特。他种的番茄丰收了,却没有一个人敢来买。他又气又急,向大家宣布他将当众吃番茄。到了那天——1820年9月的一天,罗伯特身穿礼服(lǐfú),面带微笑出现在大家面前。他大声说:“乡亲们,番茄是没有毒的,我这就吃给你们看。”围观(wéi uān)的人都认为他活腻(nì)了。可他还是满不在乎地把番茄吞下了肚,还连声说:“好吃,好吃!”在他吃…  相似文献   

3.
美国的一家动物园,新来了一个喂河马的饲养员。老饲养员告诉他,不要喂河马过多的食物,不要怕它饿着,以免它长不大。新饲养员十分纳闷,他没有听老饲养员的话,拼命地喂他的那只河马。河马面前到处都是食物,人们无不感到他的仁慈和善意。  相似文献   

4.
鸟是人类的朋友,它不仅把大自然点缀得更加美好,而且能保护农林,维护自然界生态平衡。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对鸟实行保护,并把这作为文明的标志之一。英国人爱鸟,堪称世界第一。在首都伦敦,大人小孩都对各种鸟热情款待。伦敦居民一般不养家鸽,但成千上万的野鸽来到城市觅食,见到谁提着食物,就落在谁的胳膊上啁啾,或用翅膀拍你的裤腿,人们从不拒绝它们的恳求。在瑞士,鸟类受到法律保护。日内瓦到处都有保护鸟类的宣传橱窗。到了冬天,天鹅觅食困难,人们就送去食物,并帮助它们修整窝巢,还把病鹅送到专设的医院治疗。斯里兰卡首都科…  相似文献   

5.
感恩节晚餐     
在一些西方国家,感恩节是要和家人团聚,并共进晚餐的。这不马大哈今天也和爷爷奶奶在一起吃晚饭。在日记中,他记下了晚上餐桌上的食物,可有多少个单词是对的呢?  相似文献   

6.
人们吃下食物,是先要经过口腔和柔软的食管,然后进人消化道最宽大部分—胃,胃是人体消化食物的主要器官之一(图甲、乙),它能蠕动,把食物磨烂。  相似文献   

7.
老人与狗     
我居住的迈阿密,是美国佛罗里达州非常漂亮的一座海滨城市。前些天,这儿来了一个流浪汉,他年纪70,推着一辆高级市场的手推购物车,上面堆着他的衣物,车里还有一只小黑狗。谁也不知道他从哪儿来,只知道他无家可归,夜宿在南方银行的廊沿下。这儿的男女老少对他都很友好。我的邻居老太,每天清早送他一杯热咖啡,面包店老板也经常送给他卖剩的面包,有些善心的太太,从超级市场购物出来,见到他在门口徘徊,会把刚买的食品,分给他一些。他把所得的食物都与小黑狗分享。小黑狗长得不漂亮,但它特别乖,在车里伸出个脑袋,见了人从不吠叫…  相似文献   

8.
水晶球     
从前有个女巫,她有三个儿子,这兄弟三人真是手足情深,可女巫却不信任他们,总以为他们会夺走她的权力。于是她把老大变成了一只苍鹰,只能生活在悬崖顶上,人们时常看见它在空中不停地翱翔盘旋。她又把老二变成一头鲸,每天生活在大海的深处,人们总看到他不时地从水里喷出巨大水柱。兄弟俩一天内只有两小时可恢复人形。小儿子由于害怕女巫把他也变成一只猛兽,一头熊或一条狼,就偷偷地逃走了。他曾听说国王的女儿中了魔法,被关在了金太阳宫,等着有人去解救。已有二十三个年轻人冒险去救她,可都惨死在那儿。现在只剩一人可以去救她,…  相似文献   

9.
世界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如果人们吃饭没有食欲,勉强地把食物物吞到胃里去,只能引起恶心和呕吐,最少也是消化不良,健康不佳。反之,如果是在饥饿的驱使下把食物吞到胃里去,那他就会乐意接受,并很快地消化它,学习也是同理。兴趣是最好的  相似文献   

10.
美国的一家动物园,新来了一个喂河马的饲养员。老饲养员告诉他,不要喂河马过多的食物,不要怕它饿着,以免它长不大。新饲养员十分纳闷,他没有听老饲养员的话,拼命地喂他的那只河马。河马面前到处都是食物,人们无不感到他的仁慈和善意。两个月里,他发现他养的河马没有长多少,而老  相似文献   

11.
贾宝玉的感情世界探微刘光钟,邢少山人们历来都认为,《红楼梦》之所以成为世界名著,是由于它塑造了一个个具有典型意义的反封建的人物,特别是贾宝玉这个人物,人们是把他当作叛逆者的形象来推崇的。我们说,如果仅仅把贾宝玉当作一个“不肖子”,而忽视了他的内在感情...  相似文献   

12.
人与动物     
在美国,有个人因饥饿倒在了雪地里。他找不到任何食物,救援飞机又迟迟不来,身边只有一只狗。饿红了眼的他,悄悄掏出了刀。他很紧张,怕狗会为保全性命而朝他扑过来。但是,举起刀时,他却愣住了,狗没有动———尽管他知道主人的意图。它的眼里流露出的是深深的无奈和对生的留恋,但它没动,它等着他。主人扔下刀,冲过去,紧紧地抱住了它。他决定,宁可自己死去也不能伤害它。漫天大雪慢慢将他俩覆盖,但最终他还是被直升飞机救起。原因正是那把丢在雪地里的刀,在太阳的照耀下闪闪发光,才使得别人发现了他。人与动物$深圳宝安区西乡径贝小学@张玉芳…  相似文献   

13.
番茄蒙了     
<正>在这个火伞高张的夏天,酷爱吃番茄的我竟然莫名其妙地变成了一个番茄,郭家桥菜市场东南角摊主“半斤八两”菜摊上的一个番茄。半斤八两是一名资深菜贩子,常年混迹于郭家桥菜市场,因总把半斤认成八两而得名。当其他的菜贩大声喊他“半斤八两”时,他总会瞪着他铜铃般的大眼睛,用他的大嗓门纠正对方:“不要乱喊,数学不好,  相似文献   

14.
珍惜眼前人     
王蒙给鲁迅文学院的学生上课,向学生们提了一个问题:“在你的人生当中,你认为最让你感动的一句话是什么?”一位来自哈萨克族的学生回答说:“父亲那年去世,我很难过,可有个人对我说,生老病死,自然规律,不要太悲伤。你的父亲虽然不在了,但和他吃过饭的人还在,和他说过话的人还在,和他生活过的人还在……”  相似文献   

15.
我家儿子长着胖乎乎的小脸,很是惹人喜爱。许多朋友见了都要和他逗着玩,朋友故意向他索要食物时,我家儿子总是什么人都给,朋友们都夸我家儿子真大方。许多朋友问我:“你是怎么教育孩子的?”我便向朋友们道出了我的教子方式:我常做馋嘴妈妈。我在孩子幼小时就主动向儿子索要他手中的食物,当儿子用那胖乎乎的小手还不灵巧地把食物递给我吃时,我就一个劲地夸宝宝,我也会递给宝宝我的食物,慢慢地儿子学会了和我分享他的食物。有时在我不经意时,儿子也会递上他的食物,有时还固执地非要我们吃不可,常常逗得我们一家哈哈大笑,而我,…  相似文献   

16.
最近,在《读者》2006第10期看到这样一则故事:老王是一个“贼王”,失手后被判了3年,走出监狱大门的他无所适从,是抓他的派出所所长帮他联系了一个小区保洁员的工作。有了安身之地的他,打心底里感激这份工作,感激所长,感激小区居民对他的信任,每天都把小区打扫得一尘不染,仿佛是打扫自己的心灵。可有个毛病他却总改不掉,见了人总爱盯人家的钱包,他常常提醒进出的人注意背包的姿势。小区的人都喜欢上了这个热心的老头,老王也从来没有这么惬意过,于是手中的扫帚舞得更欢了,还义务成了派出所的反扒能手。老王常说,大半辈子都白活了,  相似文献   

17.
童年经历: 小时候的莫奈,最喜欢画的是漫画。因为能把一个人的特征,用明快的笔调夸张地描绘下来,让人见了发笑,他觉得很好玩。连他的小伙伴都争先恐后地要他画像,有时居然也可以因此而赚到几个零用钱。莫奈认为美是留不住的但是如果把它画下来,它就跑不掉了。  相似文献   

18.
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一书中写到:“如果人们吃饭没有食欲,勉强把食物吞到胃里去,其结果,只能是引起恶心和呕吐,最少也是消化不良,健康不佳.反之,如果是在饥饿的驱使下把食物吃到胃里去,那它就会乐意接受,并很好地消化它…….”  相似文献   

19.
中国有个成语收做“嗟来之食”,说的是古代齐国有个人宁肯饿死也不吃别人施舍的食物。许多人读了这则成语,都不禁要赞叹那个齐人的骨气,但我则要反问:“为 何不吃‘嗟来食’?” 俗话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故 事中的人就这样不明不白地死掉了,太可惜 了。人们把这种东西归之为“骨气”。可为了 这个“骨气”就一死了之。为了这个“骨气”便 放弃宝贵的生命,值得吗? 让我们来看看越王勾践是怎么做的吧! 春秋越国惨败,越王勾践被俘。过厂长 达三年生不如死的生活;他才被放回国。在 这期间,他要对别人俯首称臣,对别人的命…  相似文献   

20.
脑筋急转弯     
一个人独自呆在一个岛上,既没有食物也没有水,但是他并不担心他的性命。为什么?答案:这个“小岛”是个交通岛。一个神枪手挂起他的帽子,蒙上了眼睛,然后走出100码,转身,射出的子弹穿过了他的帽子。这眼罩绝对是好的,可以完全遮盖他的视线。他是怎么成功的呢?答案:他把帽子挂在了枪筒上。一个魔术师拿着一个装满了的水杯,把它举过头顶,然后让它落在地毯上,没有溅出一滴水。他是怎样做到从6英尺高的地方让水杯AA man is alone on an island with no foodand no water,yet he does not fear for his life,Why?Answer:The“island”is a traff…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