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高句丽国家的性质是封建社会的性质,高句丽的教育具有中国封建社会教育的特点,表现为:有了专门的教育机构—学校;教育体制是官学和私学并行;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严格的等级性;教育内容有儒学教育和汉字教育等。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高句丽历史发生、发展、消亡的全过程出发,充分利用文献资料和考古资料,论证了高句丽建国前中国东北行政管辖范围、高句丽民族渊源与文化渊源。得出高句丽民族是中国东北的古代民族,高句丽国家是古代东北的民族政权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三国史记》关于棘竭、渤海的相关史料,反映了秫揭、渤海与中原王朝及新罗、高句丽、百济之间的相互关系,其中包括渤海建立前棘辐与三国之间的相互征战、秫辆对唐朝的隶属关系,渤海建立之后渤海与唐、新罗的关系等,这些史料是金富轼摘抄中国、朝鲜古代史料所为,尤其是一些朝鲜古籍中的史料,对于探讨新罗、高句丽、百济的历史,以及中原王朝对我国东北地区的统辖具有重要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4.
高句丽是我国东北古代历史上的一个民族政权,在其建立与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农业与渔猎并重的社会经济。随着农业生产区域的不断扩大,粮食生产进一步发展,逐步建立了粮食仓储制度。从高句丽农业发展与粮食仓储、高句丽仓储的管理及高句丽仓储的功能等方面入手,对有关高句丽粮食仓储方面的内容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高句丽是我国古代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高句丽人生活在东北长白山以及鸭绿江沿岸地区。公元前37年,北夫余(其当时的活动区域为今黑龙江省南部、吉林省北部地区)部族首领朱蒙(东明)率领族人南下,初定居于卒本川(今辽宁省桓仁)、后迁都国内城(今吉林省集安),从而建立高句丽国,势力范围已达到长白山西南麓。在这期间曾多次朝贡,所以在文化上一直与中原地区一脉相承,深受中原汉族文化影响。服饰作为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囊括在这种影响之中。从文化范畴的服饰文化学的角度,通过中原地区在首服及发式、体服、饰品等三个方面来探寻中原服饰对于高句丽服饰的影响。虽属管中窥豹,但已足见中原文化对于高句丽文化影响之一斑。  相似文献   

6.
一、鸦片战争后至辛亥革命的东北近代教育(1840~1911) (一)封建教育有所发展 鸦片战争后,随着封建经济在东北地区得到继续发展,封建教育在东北地区也得到了继续发展。东北地区有相当一批官学、书院、义学创办于鸦片战争以后。与此同时,在民间还兴办起大量的私学。 这些学校的创办,在化民成俗,推广封建道德和汉族文化,加快后进地区的封建化进程方面,起了一定的作用。特别是大量的私学,在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水平方面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当然,从整个封建教育来说,它已经腐朽不堪,官学甚至一些书  相似文献   

7.
唐宋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顶峰阶段,也是我国古代史承上启下社会大变迁的转折点。对于唐史的研究,国内外学界一直予以高度关注,20世纪以降已具有世界性规模。作为我国古代少数民族历史的高句丽史,在整个唐史研究中也长期占有一席之地。通过对建国以来唐史研究中所涉及高句丽史事研究作一简要的归纳,阐明高句丽政权是我国古代少数民族政权的不容置疑性。  相似文献   

8.
东北地区古代民族的始祖神话传说源远流长,而且与中原华夏部落的始祖神话传说有许多相似和相同之处。本文通过对夫余、高句丽和清王室始祖神话传说源流的剖析,以探索东北古老的貊、女真族与中原华夏民族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高句丽政权历史上就是中原中央明的藩属,是内属地方政权。本从中国古代正史《高句丽传》的作观念,记述手法等方面入手,探讨了高句丽政权的内属性问题。  相似文献   

10.
高句丽是一个崛起于中国东北地区的古老民族。其民俗中有相当一部分与殷商文化相吻合,主要反映在高句丽生活习俗的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代东北的地方民族政权——高句丽自建立到灭亡,在政治层面一直是遵循着中国古代的儒家礼仪制度和规范的。即始终维持着作为一个地方王国(一度是侯国)所应该遵循的礼仪规定,从而体现了高句丽政权的地方性.体现了其对中原皇权体制的认同和遵守。  相似文献   

12.
从开国传说看高句丽文化的渊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高句丽民族的起源和族属问题,一时难以在短时间内统一。但是从文学以及文化起源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肯定的是,高句丽文化与中原文化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从高句丽的开国传说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中原文化对于高句丽文化的深远影响,甚至,我们可以肯定地说,中原文化是高句丽文化的源头。  相似文献   

13.
高句丽民族是一个喜欢歌舞的古代民族,在生产和生活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音乐和舞蹈。公元5世纪,高句丽乐舞就传入中原,在隋唐宫廷乐舞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历史文献和高句丽古墓壁画中保留了一批关于高句丽音乐的珍贵资料,利用好这些资料,加强高句丽音乐的研究,充分发掘和展现高句丽音乐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总结和分析高句丽音乐研究的状况,阐释高句丽音乐研究的价值,对今后的进一步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考古类型学在高句丽古墓壁画风格技法研究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高句丽古墓壁画,准确把握其风格技法是关键。运用考古类型学的方法对高句丽古墓壁画的题材、构图、形象、线条、色彩等进行初步的归纳和整理.可以为下一步的深入研究提供基本的依据。考古类型学的方法在研究高句丽古墓壁画艺术风格技法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并取得了初步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5.
崔述《考信录》卫道、尊经原则解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崔述在撰著《考信录》时,严格遵循卫道、尊经的学术原则,坚决维护儒家道统的权威,以《六经》所载作为评判古史古书宾伪的标准。这些原则,适应了当时社会对于学术研究的要求,有其合理性,但又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崔述的学术研究存在证据不足、结论武断的弊端。剖析崔述著述的卫道尊经原则,对于客现理解与公正评价崔述的古史考证成就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刘子敏先生的著作《高句丽历史研究》是学习高句丽历史的重要参考书籍,在阅读和学习高句丽历史的过程中,发现本书在取得重要研究成果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讹误。有的是属于文献引用方面的错误,有的是人名、地名和年代方面的错误,有些是对文献和考古资料使用和说明的错误,还有一些应当属于印刷校对方面的错误。  相似文献   

17.
我国的素质教育思想古已有之,本文对先秦儒家素质教育产生的思想基础,教育目标,对教师的素质要求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认为先秦儒家素质教育思想虽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却适应了封建社会发展的需要,具有进步意义,也为我们今天实施的素质教育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的新闻传播教育事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是值得特别关注的是,我国高校新闻传播教育仍存在着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的问题,有必要对目前我国高校新闻传播实践教学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