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闻界》2018,(8):30-39
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思想概念之一,"公"自古至今都对中国社会多重观念的形成有着深远影响。本文以晚清为视点,试图思考"公"在早期国人理解报刊过程中产生的影响,尤其是在伦理层面。研究指出,传统"公"的观念渗透到了晚清报人理解报刊媒体的多个面向中,它也由此为彼时报刊思想的建构抹上了一层道德底色。具言之,早期国人对报刊角色的伦理定位、新闻实践的伦理界限、言论自由的伦理边界以及报刊工作者的个人修养等问题的叙述,都呈现出"秉公去私"的道德特性。文章认为,此般在"公"的文化土壤中形成的报刊伦理认知长期不乏其影响,值得进一步探查。  相似文献   

2.
刘庆鹰 《新闻窗》2011,(5):13-14
干正书兄是我的老战友,我们曾经共事30个年头。正书第一是报人,第二是文人,在报人中有文人的底蕴,在文人中有报人的气质,这两面有机地糅合在一起,形成个性独具的多面手的正书。《行走报林》是贵州人民出版社刚出版的正书的著述,正书的政绩、业绩以及他的新闻功底、写作天赋相对集中地显现在这本37万余字的文集里。  相似文献   

3.
《新闻界》2016,(9):26-30
晚清时期,早期报人、维新派、革命派等对政论报刊兴趣格外浓厚,提出不尽相同的报学理论,使之服务于现实的政治需要。基于既成的文本史料,本文通过分析晚清政论报刊的理论建构,认为政论报刊逐渐由民报角色转变为党报角色,报刊的主体功能也由建言通达演变为政治动员。晚清报人对政论报刊的理论建构反映了晚清报人的特殊立场和政治追求,体现了中国报人的特殊价值和理想。  相似文献   

4.
一李伯元(1867-1906)生命的最后十年,即从1896年从家乡常州迁居上海至1906年因病谢世,其主要活动是在沪上编办报刊及创作小说。作为晚清重要的报人,他先后主笔《指南报》,创办《游戏报》、《世界繁华报》,主编《绣像小说》。《游戏报》和《世界繁华报》为晚清沪上著名"小报"。  相似文献   

5.
由叶再生主编的《出版史研究》第二辑已由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本辑的主要内容有:邹振环的《晚清西书中译及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叶再生的《十年内战时期苏维埃区出版简史》,江澄波的《晚清江苏三大官书局刻书》,汪家熔的《二十四史  相似文献   

6.
谢欣 《编辑之友》2018,(7):91-98
民国前期,伴随着书籍出版业的繁荣,书籍封面设计也开始摆脱以往的各种限制和束缚,不仅在形式上,且在观念上有别于传统,并因此呈现出断裂性的特征.从文化层面来看,书籍封面设计的断裂性变革同时也体现出这一时期的国人逐渐形成关于书籍出版新的问题意识,标志着书籍出版与当时其他充满变革的领域一样,开始步入历史的新纪元.  相似文献   

7.
新出版在民族危亡中诞生 "新出版"诞生于晚清,它与"晚清出版"是两个概念.后者是时间概念,前者是性质的指示."新出版"是晚清读书人面对民族危机的日益严重,用作推动社会进步的工具,它的出现比鸦片战争要晚.进入晚清最早涉及时事的出版物是魏源的<海国图志>.它有两个内容:以"筹海篇"为中心的抵御外侮和以介绍英国为中心的外国知识.  相似文献   

8.
《出版科学》2016,24(4):71-71
推荐理由 以罗伯特?达恩顿(Robert Darnton)为代表的西方阅读史学家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对中国出版史的研究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台湾史学研究者潘光哲即是在阅读史研究的启发之下,引入“知识仓库”的概念,通过精细、缜密的考证,研究了我国晚清士人的阅读内容、阅读行为、阅读秩序、阅读地理学等,从而深入描摹晚清士人因世事变迁、家国命运、个人前途而展开的阅读实践,以及这些实践在近代中国的历史变迁中所引发的回响,是一部具有开创意义的中国阅读史著作。作者本着“小作课程,大施工力”的准则,以个案研究为主,重点剖析了朱一新、梁启超、《时务报》、《沅湘通艺录》等人物或书籍的阅读史,在中国晚清阅读史上打下了一个个“深井”。  相似文献   

9.
《新世纪图书馆》2014,(6):F0002-F0002
顾氏过云楼为晚清时期苏州地区著名藏书楼。曾以书画收藏傲视东南,其善本书籍却一直未作详目公之于世,多年以来,仅有零星数种散见于各家著述中。  相似文献   

10.
新书推荐     
《出版参考》2013,(19):44
《从文化政治到文化生意——中国出版的"革命"》何明星/著定价:30.00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4月本书作者曾在新闻出版系统工作20年,现为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海外汉学研究中心副教授。常年致力于当代中国出版史、书刊对外传播史研究,并有《著述与宗族——清人文集  相似文献   

11.
李鹏程 《兰台世界》2006,(14):53-55
魏源,晚清思想家,提倡史学经世,学术为社会现实服务,学术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皇朝经世文编》便是其经世致用思想复兴的开山之作,促成了晚清经世文编现象的形成,影响了晚清的文化思想界,开辟了史学研究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2.
晚清时期京报并没有因新报的出现而趋于消失,反而成为新报中不可或缺的文本,出现了"文本中的文本"的独特现象.从文本理论的视角切入,发现新报之所以文本化京报,有吸引读者、培养读者群体层面的考虑,但京报自身所蕴含的政治权力,及其侧身其中的晚清社会和历史语境或更具决定作用.在华外籍报人将京报视为最权威的消息来源,通过将京报文本化为新报文本,而渐趋建立新报的权威;中国本土报人则通过将京报置于新报报首等方式,表明其中国性与合法性,在办报理念和实践上践行着一套尊王话语.通过与新报之间的互文作用,京报渐趋完成了从官方消息到大众化消息的蜕变,使读者从单一的官方权威解读中解放出来,跳出京报所定义的天下,进入新报所定义的世界.  相似文献   

13.
黄慧 《出版广角》2016,(6):39-41
传统的“文化殖民史观”认为,西方传教士的出版译介活动是一种跨文化侵略行为.但客观而言,晚清西方传教士在中西文化交流,例如文学翻译、科技书籍翻译和其他形态的文化传播方面做出的贡献不可磨灭.美国传教士在晚清的中西文化交流中担当了桥梁和媒介的作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近代科技、文化教育出版的快速发展.研究当时美国传教士的出版译介活动,对今天的跨文化交流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上海之成为出版文化的中心,与上海人出版文化意识的形成不无关系在中国,出版文化早就出现了。出版文化的意识也有较为完整的表露,如版权意识即是一例。但是作为出版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新闻出版的意识,却是舶来品。此处所说的出版文化意识,指的就是新闻出版的文...  相似文献   

15.
报刊图画这种图文并茂的媒介形式,是中国近代史上晚清以来的一件新生事物,其所具有的中国近代和现代社会生活史意义是十分显著的.中国美术史、书籍史和报刊史的发展轨迹显示,晚清以来报刊图画的发生和发展,有其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深刻的时代背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类图画报刊及其刊载的大量图画的社会生活史意义越发显得重要、珍贵,历史与艺术的文化史价值、文献价值越来越发凸显出来.研究、整理、重印晚清以来报刊图画,理应成为人文社会科学界、出版界十分关注的文化建设工程.  相似文献   

16.
职业意识是报人的观念体系和新闻价值观,是影响其新闻工作的内在因素。民国初期,因社会的动荡和转型,知识分子报人的社会地位及职业意识都发生了相应转变。为了实现通过言论控制社会舆论来接近"政统"、影响"政统"的目的,知识分子报人开始寻求一种新的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17.
点击报界“新概念”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新概念”层出不穷的时代,正好印证了这是一个生机盎然的变革 时代。从“大包干”到“知识经济”,敏锐的报人透析其间,捕捉到多少新闻,记录下社会前行的足音。 回头打量,报界自身也蹦出一串串“新概念”,它意味着探求和创造,昭示着报人新闻意识和市场意识的进一步觉醒。 这里试图对近年的“新概念”做些梳理和解读。所谓点击,无非信手“点”来,随意“击”之,议论风生,聊备一格,以期备忘和颖悟。[注意力] 日趋激烈的报际大战争夺什么? “争夺眼球”! 很长时间,报人不那么清楚自己在“出售”何物,或者说自己究竟独占了什么…  相似文献   

18.
延安时期的文学出版,是中国现代文学出版史不可忽略的一支,是党的出版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民主主义文学出版的高峰.作为"个人智慧、抽象形式和集体结构"相互融合的文化形式,延安时期的文学出版具有突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属性,文学会议、文学社团、专业院系和专业机构通过领导讲话、会议报告、创办报刊、编印书籍、引导创作、文学论争、文学教学和实践等方式组织起延安时期丰富多样的文学出版,促进了革命文学出版制度的形成,推动了文学出版的大众化、民族化和现代革命文学出版的繁荣.  相似文献   

19.
作为晚清著名的民间报人,汪康年先后创立过6家报刊,撰写并刊登大量文章,阐明其改革救国的思想,向当政者建言献策。他不仅推动了中国近代报刊产业的发展,而且是晚清时期政治改革思潮的启蒙领袖之一。《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库——汪康年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2月出版)向读者完整展现了汪康年的人生轨迹、思想历程和政治影响。该书的出版是汪康年研究领域的新贡献,为晚清思想、政治和文化研究提供了珍贵史料。  相似文献   

20.
《新闻界》2021,(11):76-86
"有闻必录"并非是近代报人为新闻失实所设计的托词和借口,而是报人争取的自由采录信息的"职业权利"。报人将"有闻必录"定位为太史采风、史官记事,又将史家"疑以传疑"的原则融入到"有闻必录"的宣传及应用中。在文化认同和实践实用的合力推动下,"有闻必录"从19世纪80年代开始逐渐被业内外所承认,并在20世纪初被奉为"报馆天职"。"有闻必录"的兴起标志着中国近代报人开始主动地建构新闻职业的知识体系,迈出了初步探索中国新闻职业化的一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