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秦汉之际,曹参夹辅王室[9]。世宗廓土斥[竟][10],子孙迁于雍州之郊[11],分止右扶风[12],或在安定,或处武都,或居陇西,或家敦煌[13]。枝分叶布[14],所在为雄[15]。君高祖父敏,举孝廉[16],武威长史[17],巴郡朐忍令,张掖居延都尉。曾祖父述,孝廉,谒者[18],金城长史,夏阳令,蜀郡西部都尉。祖父凤,孝廉,张掖属国都尉丞[19],右扶风侯相[20],金城西部都尉,北地大守。父琫,少贯名州郡[21],  相似文献   

2.
古文今解     
[古文] 孤始举孝廉①,年少,自以本非岩穴知名之士②,恐为海内人之所见凡愚③,欲为一郡守,好作政教④,以建立名誉,使世士明知之;故在济南,始除残去秽⑤,平心选举,违迕诸常侍⑥.以为强豪所忿,恐致家祸,故以病还. --摘自[三国·魏]曹操<述志令>⑦  相似文献   

3.
吴建英 《江苏教育》2014,(11):63-64
从我国对人才的传统价值取向来说,“德”作为一个文化符号和逻辑原点,一直以来都是教育孜孜以求的培育目标。以教育史来看,不论是汉代的举孝廉,还是隋唐的开科取士,都将之奉为圭臬。建国后,“德育”也一直排在智育、体育、美育之前,而成为众育之首。可以说,教育在履行其培养和健全人的心智时,将“德”看做是工作的起点和终点,一直都没有变过。  相似文献   

4.
正惠政之流,甚于置邮[68]。百姓[襁]负,反者如云[69]。戢治[墙]屋[70],市肆列陈[71]。风雨时节,岁获丰年。农夫织妇,百工戴恩[72]。县前以河平元年[73],遭白茅谷水灾,害退,于戌亥之间[74],兴造城郭。是后[75],旧姓及修身之士[76],官位不登[77]。君乃闵缙绅之徒不济[78],  相似文献   

5.
正【史晨后碑碑文】说明:□,表示残缺字;(),表示残缺字据文意补之;[],表示异体字以现代规范写法改之。相河南史君讳晨[1],字伯时,从越骑校尉拜[2]。建宁元年四月十一日戊子到官[3],乃以令日拜谒孔子[4]。望见阕观[5],式路虔跽[6]。既至升堂,屏气拜手[7]。[祗]肃屑,仿佛若在[8]。依依旧宅[9],神之所安。春秋复礼,稽度玄灵[10],而无公出享献之[荐]  相似文献   

6.
西汉史籍所记察举制度,有“举孝廉”、“察廉”、“举廉吏”等等名目。对它们之间的关系,史家解释不一。《东汉会要》卷二十六徐天麟说,武帝初举孝廉时,“孝之与廉,当是各为一科”,“至东都则合为一科矣。”所以他在《西汉会要》中的“察廉”一项下,“举孝廉”“察廉”“举廉吏”混同记载。劳干在《汉代察举制度考》中沿袭这一看法,  相似文献   

7.
正【碑文】说明:□,表示残缺字;(),表示残缺字据文意补之;[],表示异体字以现代规范写法改之。君讳迁[1],字公方[2],陈留己吾人也[3]。君之先,出自有周[4],周宣王中兴[5],有张仲,以孝友为行[6],披览《诗·雅》,焕知其祖[7]。高帝龙兴[8],  相似文献   

8.
正【注释】[1]府君讳方:衡府君名方。讳:对君主、尊长辈的名字避开不直称。又,人死后书其名,名前称"讳",以示尊敬。衡方系东平国平陆人,生于东汉和帝永元十五年(公元106年),初举孝廉,除郎中,历任胶东令、右北平太守、太医令、京兆尹、卫尉卿,终官步兵校尉。东汉灵帝建宁元年(公元168年)卒于官,享年63岁。  相似文献   

9.
埳井之蛙     
埳井之蛙谓东海之鳖曰[“2]:吾乐与[3]!出跳梁乎井干之上[4];入休乎缺之崖[5];赴水则接腋持颐[6],蹶泥则没足灭跗[7]。还蟹与蝌蚪[8],莫吾能若也[9]!且夫擅一壑之水[10],而跨井之乐[11],此亦至矣[12]。夫子奚不时来入观乎?”东海之鳖左足未入,而右膝已絷矣[13]。于是逡巡而却[1  相似文献   

10.
越王楼记     
古之备游观、测象纬者[2]必有台。台基高矣,而楼又矗出其上。昔谓仙人好楼居[3],岂楼在即仙在乎?绵有越王台,去城北仅里许。按史:唐太宗第十子贞封越王[4],称越王。显庆年间充左绵刺史[5],爱筑此台,以资陟眺[6]维时层甍复蹬[7],曲槛回廊。不蜃而阁,不虹而桥,越王楼之名,几与井干、丽谯争胜[8],猗与盛矣!沧桑递变[9],机衡密移[10],台废而为榛荒,楼空而为羽化。郭门失凌云之览[11],胜日乏栖霞之登[12]。讵殊景之不常,抑成数之有待[13]?嗣有宪副李公上林者[14],毓金山涪水之灵,怀驾古轶今之想[15]。既出廉  相似文献   

11.
《曹全碑》     
<正>《曹全碑》全称《汉邰阳令曹全碑》,该碑是汉代隶书的重要代表作品,在汉隶中此碑独树一帜,是保存汉代隶书字数较多的一通碑刻,碑阳铭文记述邻阳县令曹全的家世及生平。曹全为汉初名相曹参的后代,建宁二年(169)举孝廉,除郎中,拜西域戊部司马,率兵征讨疏勒国,杀其王和德,迁右扶风槐里令,后任邻阳令。此碑是其下属群僚集资刻石以颂其功之  相似文献   

12.
<正>杨修(公元175年219年),字德祖,今陕西华阴人,太尉杨彪之子。他的祖上三代都是太尉,是名副其实的官五代。与大多数官二代不同,杨修为人好学,有俊才,建安年间被举孝廉,除郎中,后担任丞相曹操的主簿,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杨修是因为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而被杀的。关于杨修的卓绝才华,史实很多,但具有代表性的主要由以下几例:  相似文献   

13.
<正>北京大学日前宣布2012年将继续实行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全国21 1所中学可推荐260名学生,这些学生若通过面试可在高考录取时享受北大降至当地本科一批控制线录取的优惠。不过,推荐生标准首次明确规定基础学业成绩位居全年级前5%以内,不孝敬父母的学生不得推荐。这不禁令人想起汉代的"举孝廉"。汉时选拔人才,除博学多才外,更须孝顺父母、行为清廉,故称为"举孝廉"。到了明清时期,举人也称为孝廉,对尚未入世的举人尊称为"孝廉公"。在讲究"三纲五常",  相似文献   

14.
武昌革命速成之缘[原]因,实系内部组织之敏捷以及运动之方法主义之公正所致。武汉自丙午年(一九○六年)日知会刘家润[刘静菴]、朱子龙失败后,同志多半四散,而孙武仍在汉口德租界德华里八号,设一秘密机关,名同兴俱乐部,彼时未散者有:潘善伯、丁佛堂[丁笏堂]、邓炳三[即邓玉麟]、刘燮卿、钟雨庭、刘英、彭汉一[遗]等,仍分途出外联和[合]。于是次年丁未(一九○七年),刘英赴襄河、邓赴河南、丁赴江西、孙武赴东三省,尽[仅]留刘、钟两人在武汉守机关,作交通责任。孙丁未秋抵奉时,吴禄贞已赴间岛督办任,于是戊申年(一九○八年)春,孙武至  相似文献   

15.
正译注:书谱卷上。吴郡孙过庭撰。夫自古之善书者,汉、魏有钟、张之绝,晋末称二王之妙。[1]王羲之云:"顷寻诸名书[2],钟、张信为绝伦[3],其余不足观。"[4]可谓钟、张云没[5],而曦、献继之。又云:"吾书比之钟、张,钟当抗行,或谓过之;张草犹当雁行[6]。然张精熟,池水尽墨[7],假令寡人耽之若此,未必谢之。[8]"此乃推张迈钟之意也。考其专擅,虽未果于前规,摭以兼通[9],故无惭于即事[10]。  相似文献   

16.
“万”字     
汝[2]有田舍翁[3],家资殷盛,而累世[4]不识之乎[5]。一岁[6],聘楚士[7]训[8]其子。楚士始训之搦管临朱[9],书一画训曰“一”字。书二画训曰“二”字,书三画训“曰三”字。其子则欣欣然掷笔,归告其父曰“:儿得[10]矣,儿得矣!可无烦先生,重费馆谷[11]也。请谢去[12]。”其父喜从之,具币谢遣楚士。逾时[13],其父拟召姻友[14]“万”氏姓者饮,令子晨起治状[15],久之不成。父趣[16]之,其子恚[17]曰“:天下姓字伙[18]矣,奈何姓万?自晨至今,才完五百画也。”初机士[19]偶一解,而即讠也讠也[20]自矜有得,殆类是[21]已。【注释】[1]本篇选自《应谐录》…  相似文献   

17.
冯韬  陈琳 《中文自修》2004,(5):50-50
饮马长城窟[1],水寒伤马骨。往谓长城吏[2]:“慎莫稽留太原卒[3]!”“官作自有程[4],举筑谐汝声[5]!”“男儿宁当格斗死,何能怫郁筑长城[6]?”长城何连连,连连三千里。边城多健少,内舍多寡妇[7],作书与内舍,“便嫁莫留  相似文献   

18.
<正>从我国对人才的传统价值取向来说,"德"作为一个文化符号和逻辑原点,一直以来都是教育孜孜以求的培育目标。以教育史来看,不论是汉代的举孝廉,还是隋唐的开科取士,都将之奉为圭臬。建国后,"德育"也一直排在智育、体育、美育之前,而成为众育之首。可以说,教育在履行其培养和健全人的心智时,将"德"看做是工作的起点和终点,一直都没有变过。"德性"取自于"德",也可称之为"德"的衍生,其"性"字强调人之本性、率性和天性。所以,当我们听到"德性"一词时,往往更具有个体感和现场感,教育的  相似文献   

19.
周全 《老年教育》2009,(3):30-31
舜帝“孝感动天” 据《史记·五帝本纪》载,“舜二十岁以孝闻名”;中国二十四孝“感天动地篇”记述,舜的父亲是个盲人,后母顽固,同父异母的弟弟桀骜不驯。他们都想杀掉舜,舜却恭顺行事,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尧帝“举孝廉,得知舜仁孝,以女嫁之”。“舜接尧帝位后,以德孝治国,社会歌舞升平,万民丰衣足食”。  相似文献   

20.
【典子的话】 将品德与人才选拔考试相联系,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早有先例。两汉时期实行察举制,举孝廉是其中的主要内容,即各地每一年都要向中央推荐孝子和廉士。察举之后.是否选用其人,还要经过考试,而后才能量德、量才录用,史称“公府复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