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国家安全教育是国家安全系统性工作的基础环节.当前,我国国家安全形势复杂严峻,为适应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和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分析国内高校国家安全教育现状,探索新时代高校国家安全教育对策.将国家安全教育融入课程思政教育中,构建与新时代特征相适应的国家安全教育体制,促进新时代国家安全教育融合式、内涵式发展.高校开展国家安全教育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国家安全意识和维护国家安全能力,确保国家长治久安和社会繁荣稳定.  相似文献   

2.
随着教育体系不断发展,加强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实施意见有效落实,在此基础上结合学校教育系统,做好对大中小国家安全教育相关工作,帮助广大学生树立总体的国家安全观,强化其国家安全意识,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大中小学校如何做好国家安全教育工作,是一个重要的教育课题,各大中小学院校应认真落实国家安全教育各项任务要求,引导学生定期学习国家安全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3.
国家安全教育是国家安全系统性工作的基础环节.当前,我国国家安全形势复杂严峻,为适应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和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分析国内高校国家安全教育现状,探索新时代高校国家安全教育对策.将国家安全教育融入课程思政教育中,构建与新时代特征相适应的国家安全教育体制,促进新时代国家安全教育融合式、内涵式发展.高校开展国家安全教育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国家安全意识和维护国家安全能力,确保国家长治久安和社会繁荣稳定.  相似文献   

4.
世界各国的教育改革越来越重视教育在国家认同方面的重要作用,全球化进程给我国的国家认同教育带来了巨大挑战.我国学校教育在国家认同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知识教育与价值观教育的混淆.在发挥学校教育的国家认同功能方面,我们的合理选择是:注重国家认同价值观教育,重视国家公民素养的教育,强化教师的国家认同教育意识.  相似文献   

5.
王跃 《高教论坛》2022,(12):115-120
为探究当前国家安全教育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以CiteSpace可视化分析软件对2000年至2022年核心期刊和CSSCI刊载的国家安全教育文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国家安全教育研究热点脉络由注重传统国家安全、强调意识形态发展至注重国家安全学科建设、非传统国家安全教育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下的国家安全教育研究。研究前沿注重国家安全教育体系、国家安全教育学科建设以及新时代国家安全教育创新路径和发展。未来我国国家安全教育研究需进一步加强国家安全教育理论研究、国内外比较研究以及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安全教育体制机制研究。  相似文献   

6.
做好初高中地理教学中国家安全教育的衔接,是推进国家安全教育一体化建设的内在要求。研究认为,要想做好初高中地理教学中国家安全教育的衔接,教师需在全面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落实《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指导纲要》与地理课程标准、突出地理学科的独特贡献、坚持循序渐进的教育原则等要求之下,提升地理教学中国家安全教育的衔接意识,明确中学地理课程国家安全教育目标体系,捕捉不同学段国家安全教育内容的衔接点,选取国家安全教育有序实施的方法和媒体,推行国家安全教育评价理念和方式一体化。  相似文献   

7.
国家安全教育是维护国家安全的固本之策和长久之计,是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关键环节。构建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教育体系,扎实、有效地开展国家安全教育,对于推进国家安全体系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适应新时代构建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教育体系的战略要求,解决国家安全教育内容设置碎片化、教育途径窄化、教育目标和方式单一、课程渗透和资源开发乏力、师资力量薄弱等关键问题,应确立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统领、以培育安全素养为导向、以各级各类学校为主阵地的基本遵循。同时,采取加强国家安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开展类型多样的国家安全教育实践活动、拓展优质的国家安全教育资源、提升教师国家安全教育素养等措施,推动国家安全教育进校园、进教材、进头脑。  相似文献   

8.
加强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能够使学生正确认识和深入理解总体国家安全观,增强忧患意识和国家安全意识,切实提升维护国家安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实施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要将其内容融入各学科教育教学中,将隐性教育与显性教育相结合,充分发挥校园文化育人和环境育人的作用,加强国家安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努力构建具有本校特色的国家安全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9.
格林的教育发展和国家形成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理论基础、国家形成观、国家形成与国家教育制度的形成、国家与教育之间的关系、国家教育制度的建构和国家形成进程的不同时空等方面,较详细地介绍和分析了英国当代著名比较教育学家和教育历史学家格林提出的教育发展与国家形成理论.文章指出,格林在用国家形成理论构建国家教育制度形成理论的同时,用"发展性国家"理论来分析全球化和后现代主义思潮影响下的教育发展问题.文章认为,康德尔时代以来的教育与国家、民族性之间的关系,已经演变成21世纪初的教育与民族国家、全球化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比较教育研究与民族国家具有与生俱来的密切互动关系,这种互动关系在民族国家的不同阶段得以生动体现.民族国家构建构成了现代比较教育研究的基础,比较教育研究对民族国家构建亦高度关注;民族国家发展作为比较教育研究的核心议题,比较教育研究以促进民族国家发展为根本价值旨归;民族国家转型日渐成为比较教育研究的重要话语,比较教育研究为民族国家转型及其教育发展提供参照.民族国家不同的发展时序及存在方式会导致比较教育研究关注重心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亚太地区留学教育服务贸易及其启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经济全球化必然带来教育的全球化。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宏观背景下,发展留学教育服务贸易对各国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亚太地区留学教育服务贸易发展很快,发达国家在亚洲国家留学生教育服务市场的占有率居高不下,我国应借鉴发达国家经验,采取更多切实可行的措施,大力发展留学教育服务贸易。  相似文献   

12.
联合国粮农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国际教育计划研究所进行教育促进农村发展的国际研究.并于2002年11月在亚洲会议上向与会者介绍他们的研究。会议在此基础上展开了教育与农村发展的研讨,主要涉及五个主题:1)全民教育;2)通过教育与培训提高粮食安全;3)减少贫困;4)回应农村劳动力市场转型:教育与培训的意义;5)农村地区的艾滋病。这些主题涉及到亚洲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农村发展的普遍性和全局性问题,是教育和农村发展研究中应该引起广泛关注和深入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东亚传统是本地区在全球化时代文化选择的不容回避的基本背景,在东亚共有传统和认知的基础上,重构适合自身和全球社会共同利益的东亚价值观,不仅利于提升东亚各国和人民在"东亚"这个"想像的共同体"内的文化共性和认同,促进东亚内部多方面的对话与合作,也堪为东亚为建设"和谐世界"贡献的一种积极的"东方式"文化交往理念.本文同时指出,东亚价值观的当代重构应立足于东亚共有传统和价值系统,积极吸收世界不同文化的优秀成果,并通过参与世界文化的整体性建设为全球文化提供普世性内容,从而验证和焕发其生命力并在世界范围内得以弘扬.  相似文献   

14.
近来中日韩三国的高等教育改革之所以有意无意地参照美国之先例,除了世界各国共有的理由之外,也与三国独特的历史经验不无关系.美国高等教育自19世纪即向东亚移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对中国有较为突出的影响,而对朝鲜半岛和日本的影响未能上升至制度层面;战后美国模式被大举引入日韩两国,影响极为深远,而在中国却因苏联模式的引入而式微.尽管美国高等教育模式在三国的遭遇各不相同,但它的移植及其变种,都深刻地影响着三国的高等教育改革.  相似文献   

15.
根据对亚太国家和地区的调查数据 ,评价了一些已被广泛认可的假设 ,同时也论述了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认为亚太地区发展中国家的高等教育应有相应的优先发展权。文章还对亚太地区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和公共政策 (其中也包括关于高等教育和私立高等教育的筹资政策 )作了评价 ,强调必须增加对高等教育的公共投资 ,反对过分依赖成本回收措施和私立高等教育。  相似文献   

16.
均势通常指国家间权力分配大体均等的一种态势.均势有两种,大国竞争型均势格局和直接对抗型均势格局,这以东南亚与南亚分别为代表.形成的原因缘于两个地区在地理、历史、现实和各国自身政策选择这四点因素的不同.中国在这两类均势格局中,应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结合自身的战略利益,分别扮演“参与者”与“旁观者”的角色.  相似文献   

17.
当前,辽宁高校与东北亚各国高等教育的交流与合作呈现出全方位、宽领域、高层次的新特点。但是,面临高等教育国际化逐步增强的发展态势,还应从充分发挥政府和高校在高等教育国际合作中的双重主导功能,大力发展来华留学生教育,积极开展与东北亚各国知名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合作与交流,不断引进东北亚各国优质教育资源和智力资源等,推动辽宁高校与东北亚各国高等教育国际交流合作。  相似文献   

18.
东南亚国家私立高等教育政策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东南亚国家的私立高等教育政策基本上反映了当今世界各国对私立高等教育的态度和认识。我国在国情上与东南亚国家有相似之处。比较东南亚国家的私立高等教育政策 ,吸取其经验和教训 ,国家应进一步大力支持和鼓励民办高等教育发展 ;应尽快为民办高等教育立法 ;应对民办高校给予资助 ;应加强对民办高等教育质量的监控。  相似文献   

19.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effect of age of marriage on women's schooling outcomes for 36 countries from Sub-Saharan Africa and South West Asia. We employ an instrumental variable approach to account for the endogeneity of early marriage driven by socio-economic and cultural factors. Our results show that delaying early marriage by one year is associated with an increase of half a year of education in Sub-Saharan Africa and nearly one third of a year of education in South West Asia as well as a lower likelihood of dropping out from secondary school of 5.5% in South West Asia.  相似文献   

20.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offers opportunities for governments to address key education challenges of quality, equity, and efficiency. While governments and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in developed countries may have taken up these opportunities, many developing countries in Asia and the Pacific region have often missed them out. This may be due to countries’ socioeconomic settings, approaches towards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ICT in education plan, and investment o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ICT in education.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current challenges of education in Asia and the Pacific and explains how these challenges may be overcome by the strategic use of ICTs when a holistic approach towards ICT in education is adopt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