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韦琴琴 《学会》2006,(3):53-56
现代科技社团文化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活态的科普文化,其表现形态是互动的,体现了中国科普文化的地方性、大众性、科学性、通俗性、实用性特色,具有时代创造性、大众科技先进性和社会认可性的价值,并进一步繁荣、丰富社会主义文化,从而对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产生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2.
美国富兰克林学会和英国皇家学会都将学会的社务与本国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结合起来,取得了双赢.中国科学社是以民间社团的形式发展的,在中国推展科学文化需要充足的经费,需要找到一条较为稳定的获取资金支持的渠道.如果能充分发挥中国科学社及其成员的科技知识的优势,通过支持实业的发展来获得资金支持,无疑是一条值得探索的道路.任鸿隽以理想主义的态度追求"科学救国",未能在推展中国近代科学文化的实践中,将自己的理念与"实业救国"潮流结合起来,以获得坚实的支撑点.任鸿隽错失了历史的机遇,用力最多的科学宣传也因不切合实际而事倍功半.  相似文献   

3.
学术性社团评估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学术性社团评估指标"是"中国民间组织评估指标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它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以定量为主的方法,对学术性社团进行评估。本报告通过对学术性社团属性与功能的研究,提出学术性社团评估指标及标准,本评估指标由4项一级指标、12项二级指标、32项三级指标组成,总分值为1000分。本评估指标将学术性社团共分为5个级差,即1A社团至5A社团。  相似文献   

4.
《学会》2016,(7)
<正>放着"中国未来研究会旅游未来研究分会"这个合乎规范的社团名称不用,执意变身"中国旅游未来研究会",这一典型案例揭示了当前社团活动中在名称使用方面的一个偏好,就是喜欢用大牌子、大旗号。全国性社团名称往往冠以"中国""中华""全国"等字样,俗称"中字头"社团。这些社团在民政部登记注册,主管单位一般是国务院职能部门或全国性免登记群众团体。因此,全国性社团带有浓重的官方色彩,具有更强的权威性和  相似文献   

5.
董亚峥  王国强 《学会》2013,(2):11-17,55
科技社团发展的动力源于其社会功能的发挥,而"科学的核心理念得到社会认可"和"动力机制的形成"则是功能转化成动力的前提,美国富兰克林学会和中国科学社的成败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增强服务能力,满足会员、学科和社会的需求,建立良好的体制机制,让社会功能真正地成为社团的动力,是现代科技社团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浅谈大学生科研型社团的现状和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社团在高校由来已久,就其性质而言,它是校园文化特有的构成部分,就其功能而言,它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并日益受到重视。在众多的社团组织中,科研型社团有着鲜明的特色和蓬勃的生机和活力,尤其是根植于高校浓郁的文化、科研氛围中,科研型社团更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无论是在专业知识还是科普推广和思想政治教育方面都有着突出的作用。但是,由于目前高校社团普遍存在的管理体制不完善,内部管理机制不得力,活动效果难到位,社团文化难以传承等共性问题外还有科研型社团特有的难以解决的问题,以致它应有的功能未能很好地显示出来。  相似文献   

7.
方垒 《学会》2013,(4):19-25,55
学生社团是大学校园里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群体,它在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功能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学生社团不仅有其显在功能,还有一些尚未认识到的潜在功能,本文通过对大学生文化艺术类社团的研究,试图发现学生社团的多方面功能,并为引导社团健康发展,使社团成为大学生全面发展与能力提升的阵地以及学校教育、人才培养的载体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夏东荣 《学会》2013,(12):12-22
著名的英国皇家学会(TheRoyalSociety)是迄今为止全世界最古老而又从未间断过的科学组织,现已具有英国科学院的职能。而皇家学会在它的发展早期与当今的科学社团在许多方面都有相同之处,如成员结构、活动内容与形式,甚至面ll当的困难和问题以及所采取的应对措施都与今天的科学社团很相似,然而英国皇家学会却走了那么久远,发展得那么壮大。由此可见,英国皇家学会所表现的内在精神、产生的各种机制体制、应对问题的重大举措等对于当今的科学社团来说都具有深刻的启示和借鉴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9.
刘红祥  吴佳丽 《学会》2009,(6):18-22,26
该文从社团的日常管理、资源筹集方式、文化建设、代际传承和活动开展等方面对某高校的两个社团进行比较;从学生社团外部管理规则和日常运作策略两个层面分析了社团的日常运作逻辑,指出"走出去,引进来"、"活动嫁接"、"名人效应"等策略在社团运作中的重要性及其作用;以及社团文化建设和核心价值理念凝练对一个社团发展和传承的重义。  相似文献   

10.
创业投资网络社团划分与社团间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软科学》2019,(3):20-24
选取1994~2017年的创业投资事件,构建并测度创业投资网络,划分网络社团并识别核心社团,比较核心社团间的差异。研究结论表明:创投网络具有小世界性,创投机构间便于"抱团"形成联合投资,深创投、IDG资本与红杉中国是网络中最有影响力的创投机构;以红杉中国、IDG资本为代表的核心社团与以深创投为代表的核心社团,在创投机构所属地域、资本类型、投资地域、投资行业和投资阶段上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1.
中国科学社与科学体制化--纪念中国科学社创办90周年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科学体制化是科学发展的组织条件和制度保证,它表现为科学家社会角色的形成、专业科研机构的创建、进行科学交流的专业科学社团的产生、科学交流会议的召开、科学出版物的创办、科学奖励机制以及科学教育的专门化和职业化等方面.以此而论,中国科学社在发展时期可以说满足了科学体制化的条件,是中国科学体制化的重要里程碑.  相似文献   

12.
<正>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8年12月,882页定价:398元1914年6月,美国康奈尔大学的中国留学生创议成立了中国科学社。作为近代影响深远的综合性学术社团,学社不仅率先揭橥"赛先生"和"德先生",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导,而且致力于宣扬科学、科学方法与科学精神,促成国人对科  相似文献   

13.
小学生社团建设,是学校展开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为提升社团管理实效,在统观社团建设的整体形势基础上,累积实践经验,充分利用SWOT这种科学的分析方法,形成了"积极规划,科学分析,有效推进"的管理策略。每个社团,以学期为单位,进行自主规划、科学分析,制定出学期的社团预案,确保社团管理的前瞻性和活动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中职学校社团建设中存在的缺乏文化特色、理念缺乏创新、缺乏精品社团这些问题的分析,通过将精品社团与互联网相结合:"互联网+"环境让社团宣传搭上互联网的快车、利用"互联网+"新媒体载体来搭建精品社团活动平台、以及利用"互联网+"新媒体载体来推进社团课程化,目的是促进中职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各类社团组织兴起,在丰富社会实践、参与社会管理中扮演了重要作用,但是一些山寨社团浑水摸鱼,成为"治理顽疾"。日前,中宣部、中央网信办、公安部、民政部、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联合开展行动,对违法违规开展活动的文化类"山寨社团"进行专项清理整顿。多部委联合行动,重拳出击,折射出打击山寨社团的力度和决心。在社交场合结识新朋友,名片上密密麻麻的头衔让人眼花缭乱;打着"中国""中华""全国"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对湖南省高校体育社团建设进行研究,得出存在的问题:体育社团发展不平衡、体育社团的建设不完善、体育社团的育人功能不明显;提出发展策略:协同科学组织建设体育社团、丰富社团类型、发挥体育社团的文化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17.
中国太平洋学会联合北京信息空间文化经济研究院等多家民间机构共同发起组成"创意中国产业社团",并且提议将5月22日定为"创意产业日",每年在北京开展"创意中国周"活动,以推动中国创意产业的发展,推动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中国近代科学体制化的系统性学术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国近代化学有百年的历史,而体制化的历史不过50年。中国近代化学体制化始于欧美留学生在海外创建化学社团,中国最重要的化学社团——中国化学会是由清一色的近代留学生创办的,这是中国近代化学共同体形成的重要标志。留学生开创了中国近代高等化学教育的局面,建立了中国近代高等化学教育体系。中国近代化学留学生创建了中国近代化学研究体制,它意味着近代中国社会对化学家共同体及其活动和价值的正式承认。在中国近代化学体制化进程中,中国近代留学生取得了一批标志性的科研成就,在高水平的国际学术刊物,包括《自然》、《科学》、《美国化学会会志》等上面发表了一批具有世界水平的学术论文。化学学科院士是中国近代以来化学家社会角色的最高体现,而中国近代留学生是20世纪中国化学学科院士群体的中坚,为中国化学体制化的各个方面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杨辉 《学会》2011,(4):30-32
社团文化是和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我们要正确认识社团文化的内涵,充分发挥社团文化的功能、促进社团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20.
高校学生社团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以安徽省某地方高校为个案,研究发现:创业社团具有推动校园创业文化建设的职能,但同时也存在诸多的问题,发挥效果并不显著。为了推动高校创业文化的发展,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创业创新能力,学校应不断地完善机制,从组织建设到智力支持等方面全面加强创业社团的建设,提升创业社团开展活动的质量,丰富创业社团的活动形式,强化创业社团推动校园创业文化发展的作用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