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权利需要法定的救济机制为其现实提供最终保障.经济法所代表的社会公共利益内含生命资源、财产资源、安全资源等对人们的经济活动意义非凡,其最终实现离不开诉讼救济制度的终极保护.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公益诉讼问题在诉讼法学界和经济法学界者是热点问题之一,由于我国现存的民事诉讼制度和行政诉讼制度已经不能满足我国经济社会生活发展的需要,在此基础上在立法上引入和借鉴国外的公益诉讼制度有现实性和紧迫性.本文主要是通过消费者公益诉讼对这一问题进行阐述,并期望对我国的公益诉讼机制的建立提供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3.
吴程程 《科教文汇》2008,(13):133-133
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发展,经济纠纷复杂,再适用传统模式已显得力不从心。因此有必要建立经济公益诉讼。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随之而来的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如何有效应对环境问题,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亟需破解的难题。当前,推进环境公益诉讼已成为社会各界公认的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然而由于我国现行相关立法的局限,公众参与环境公益诉讼还受到诸多限制,环境公益诉讼促进环境保护的功能远没有发挥出来。因此,研究公众参与环境公益诉讼中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建立公众参与环境诉讼的有效机制,对于推动我国环境公益诉讼的发展,维护公众的环境权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王琳 《科教文汇》2007,(8X):130-131
权利需要法定的救济机制为其现实提供最终保障。经济法所代表的社会公共利益内含生命资源、财产资源、安全资源等对人们的经济活动意义非凡,其最终实现离不开诉讼救济制度的终极保护。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公益诉讼问题在诉讼法学界和经济法学界者是热点问题之一,由于我国现存的民事诉讼制度和行政诉讼制度已经不能满足我国经济社会生活发展的需要,在此基础上在立法上引入和借鉴国外的公益诉讼制度有现实性和紧迫性。本文主要是通过消费者公益诉讼对这一问题进行阐述,并期望对我国的公益诉讼机制的建立提供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7.
环境公益诉讼是补救环境管理中政府失灵的良方,但当前中国的环境公益诉讼研究存在严重缺陷.环境公益诉讼的研究,应该借鉴"生成性思维"以及"法的生成"理论,环境公益诉讼的制度生成研究由此产生.制度生成视角下推进环境公益诉讼应该坚持保守的态度,选择渐进的思路.在司法中,应着重在发挥私益诉讼的公益保护功能,并结合能动司法理念和尝试性司法实践有序推进环境公益诉讼;在立法中,应选择适当的环境公益诉讼立法模式,并以类型化方法确定环境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  相似文献   

8.
王博 《学会》2009,(3):27-28
<正>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社会改革的不断推进,公益诉讼作为维护公众利益、社会正义的重要手段进入人们的视野。一些社会团体的身影已在公益诉讼领域悄然出现,在被称为中国环境公益诉讼第一案的"华清嘉园绿地实测案"中,社会组织的积极参与,成为公众利益在这场利益博  相似文献   

9.
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建立的首要问题是认定谁是适格原告,因此原告资格问题是研究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核心所在。而我国行政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标准却无法冲破传统行政法的束缚导致立法上至今仍处于空白,国家、集体利益备受侵害却无适当的合法的诉讼主体追究这些侵害人的法律责任,使得权利保护缺位,有失社会公平。  相似文献   

10.
我国确立公益诉讼制度理论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公共利益遭受侵害的情况时有发生.为了有效地保护公共利益,我国有条件也有必要建立公益诉讼制度.  相似文献   

11.
行政公益诉讼是指允许无直接利害的关系人就侵犯或威胁公共利益的违法行政行为提起的行政诉讼.文章在给出行政公益诉讼定义的基础上揭示出行政公益诉讼所具有的内涵和特点,提出了我国建立行政公益诉讼制度路径的选择,以期对我国建立行政公益诉讼制度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2.
宋永强  吴荻 《科教文汇》2008,(35):230-230
民事公益诉讼是一种有效的保护公共利益的方法,其在实践中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民诉法中对原告资格的限制,阻碍了公益诉讼的发展,我国应该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做法,对民事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做扩大化和类型化处理。  相似文献   

13.
我国现行的诉讼法律制度,将原告资格限制为必须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对于环境公益,认为普通公民不具有直接利害关系.这就无法从根本上预防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的发生。因此,原告资格的确立是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面临的首要的核心问题。本文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扩大环境公益诉讼原告的范围的设想。  相似文献   

14.
对公益诉讼的可诉性、正当性以及可行性进行了讨论与分析,并指出建立公益诉讼制度已经成为社会公众的迫切要求,且法学界对建立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已一致认同.文章分析了在构建民事公益诉讼制度这个问题上学术界存在的争议,主要对民事公益诉讼原告资格、民事公益诉讼的范围以及相关制度构建等问题,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了公益诉讼对中国当前法治建设的重大推动作用,进而对公益诉讼有着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环境行政公益诉讼进行分析,介绍了美国在环境公益诉讼制度上的经验,从原告资格、法院受理范围、举证责任分配等方面,对我国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7.
涂文军 《科教文汇》2007,(4S):111-111
行政公益诉讼是指允许无直接利害的关系人就侵犯或威胁公共利益的违法行政行为提起的行政诉讼。文章在给出行政公益诉讼定义的基础上揭示出行政公益诉讼所具有的内涵和特点,提出了我国建立行政公益诉讼制度路径的选择,以期对我国建立行政公益诉讼制度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8.
梁红 《今日科苑》2007,(20):218-218
文章从安徽阜阳"劣质奶粉事件"着手,对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提出应当履行检察机关质量追诉职能,以公益诉讼保护消费者权益。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析了公益诉讼对中国当前法治建设的重大推动作用,进而对公益诉讼有着关键意义的公益律师制度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孙成良  高毅 《科教文汇》2008,(8):138-138
行政公益诉讼作为一种有效维护公共利益的司法制度已经得到许多国家的认可。本文对我国建立行政公益诉讼制度中的原告资格、启动程序设置等方面进行初步的探讨,以期对尽快建立完善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制度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