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给他们一片天空——近距离看湖南大学生自主创业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经大学生享受了高校扩招带来的欢欣.但同时也注定了他们要面临扩招带来的就业困境。据湖南省教育厅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3年9月1日.全省9.7万大中专毕业生有68272人就业.就业率70.52%,而另据统计,今年湖南将有12万毕业生,其中2.8万大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无奈面对“毕业即失业”的困境。就全国范  相似文献   

2.
据统计,2006年我国普通高校的毕业生人数逾400万,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压力非常大。有消息表明,今年近一半的大学毕业生面临着毕业即失业的危险。一边是高校的扩招,一边是毕业生找不到工作,这就要求我们在填报专业的时候要慎之又慎。专业的冷热程度多少有些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意味。四年,五年,六年以后,你们所选的专业能否为社会所认可?其实,有这样一门专业,它正炙手可热,正在世界范围内升温,而它跟我们每个土生土长的中国人都密不可分。猜猜,它是什么?它就是——对外汉语专业。  相似文献   

3.
关注"教育性失业"问题的新视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几年 ,在社会上出现了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劳动力市场中高校毕业生找工作难 ,有人称此现象为“教育性失业”。“教育性失业”现象是“教育产品”处于买方市场下的典型产物 ,它主要指大学生在完成高等教育时 ,成为具有一定人力资本的最终教育产品 ,但在劳动力市场中却找不到与其自身专业、学历水平相对应的工作的现象。不少人士认为 ,这种“教育性失业”现象是当前高校持续扩招的产物 ,是高等教育供给过剩而产生的社会问题 ,甚至有人由此而开始担心高等教育投入的效益问题。对于这种认识与担心 ,笔者不敢苟同。为此 ,有必要对“教育性…  相似文献   

4.
香港是高等教育高度发达的地区,每年都有大批的高校毕业生走向社会。然而,香港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极高,且大都能找到较合适的工作,基本上没有“毕业即失业”的现象。例如,香港中文大学1986年度的本科毕业生中,80%以上的人在两个月之内就正式就业。中文大学学生事务处就业辅导组的调查表明,这些毕业生对自己的职务相当满意的占一半以上,大致满意的占三分之一以上。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亚洲不少国家和地区的高校毕业生都面临着“毕业即失业”的问题,他们或是要等相当长的时间才能被聘任雇用,或是找不到与自己的志趣相一致的工作。由于面临失业的威胁,许多大学毕业生只好流向海外,到国外求职谋生,造成人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薪酬待遇高期望”VS“低工资时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伴随着“500月薪聘本科生”“、零工资就业”等新闻媒体炒作,大学生“薪酬跳水”、“毕业就失业”、“应届大学毕业生收入不及民工水平”等信息不断见诸媒体,甚至有人预言,大学毕业生“低工资时代”已悄然来临。社会对大学生毕业生是否已不再青睐?应届大学毕业生们的薪酬期望值是否已经降至谷底?理想与现实中间的落差究竟应该如何调适?本文仅从高校就业指导老师们的视角对这一问题进行剖析:数字反映问题——就业问题研究专家视野中落差(丁大建: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丁大建教授认为,目前我国大学毕…  相似文献   

6.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就业市场,大学生的就业也面临着新的挑战。“我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我将来要从事什么职业?我要学什么专业?如何通过我的专业通向理想的职业之路……”大学生要想成功就业,以下因素不能不考虑。专业决定你是否让人有兴趣大学生就业难与市场的供求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一方面是没有充足的岗位,另一方面则是毕业生所学专业不太符合市场需求。因此,专业在很大程度上就决定一个大学毕业生是否能找到工作。由于市场对不同专业的需求是不一样的,所以,各专业的就业前景也各不相同,有些专业的毕业…  相似文献   

7.
前段时间,互联网上流传着这么一个小故事:“当年,我大学毕业,怕找不到工作,考了研究生。今天,我研究生毕业,怕找不到工作,考了博士生。但是三年后博士生毕业,我仍然不知能否找到工作,更不知当年的决定是否正确。”短短数十字,却道尽当今中国大学毕业生的困惑与无奈:究竟,路在何方?凭心而论,目前他们所面临的就业困局,实在是多个方面的因素纠合而生的。以笔者的拙见,则主要有以下几点:一、全国大学的持续扩招,迫使大学生毕业时需要直面激烈的竞争。过去,国家大学教育实施的是精英教育。现在,大学教育正逐渐走向普及化,成为一个庞大的产业。于…  相似文献   

8.
人山人海的就业市场让早几年毕业的研究生不由自主地庆幸自己早生了几年。现在的就业形势的确不容乐观,2003年就业问题就被评为中国十大经济新闻之一。 就业难的根源是什么 研究生就业难,根源是什么?症结在哪里?有人说:中国人才过剩!有人说:都是扩招惹的祸!真是如此简单吗?非也。全国人大代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唐晓青就在人大会上指出,大学毕业生找工作难,应该从目前整个社会就业不足的宏观背景来分析,而  相似文献   

9.
曾艳 《考试周刊》2012,(29):151-152
从1999年开始,高等院校大规模扩招,短短十几年间,我国在校大学生人数猛增,毕业生人数也随之逐年增加。国民受教育水平提升当然是好事,但大学扩招也带来了负面的影响———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越来越突出,甚至出现了"毕业等于失业"的情况。以下就高校一些主要的热门专业的就业前景做些分析。一、计算机专业计算机专业一直是全国各大高校的热门专业,发展迅猛。  相似文献   

10.
增强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动力,是职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方面,从求职就业的内在因素入手,有效地评判毕业生的求职行为,促进就业指导方法的调整,是缓解毕业就失业现象的有效措施,也是应对结构性失业的积极态度.  相似文献   

11.
群言·文摘     
扩招不是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劳动学会副秘书长、中国就业促进会常务理事杨宜勇研究员认为,分析扩招与就业难的问题,首先要思考目前中国的高等教育是否存在过度投资。如果存在过度发展或者过度投资,那么就存在大学过度扩招导致大学毕业生就业难。而事实是,中国2000多所大学,没有一所大学倒闭。一流大学毕业生就业不难——清华、北大都是100%的供求比率,而一些三流的大学、三流的专业,大学生就业率可能低至30%或者更低,根本差异在于学校的办学质量和师资水平。“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相似文献   

12.
随着近年来高校扩招,毕业生数量有很大增加,许多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导致我国人才市场出现了"知识失业"现象。对此,应采取深化教育模式改革、改善社会就业环境、开展就业服务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念等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3.
《职业技术》2004,(2):7-7
学历越高,毕业后的起薪就越高吗?不同学校间毕业生收入有差别吗?大学生期望的薪水值是多少?……2003年是我国高等教育大规模扩招之后的第一个毕业生就业高峰年。为及时准确地了解今年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为教育决策和毕业生就业提供更丰富的信息,北京大学“高等教育规模扩展与劳动力市场”课题组对全国高校毕业生2003年的就  相似文献   

14.
大学毕业生选择性失业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毕业生选择性失业是指毕业生主动失业 ,也就是说毕业生在可以就业或者有就业机会的情况下自主决定不就业或者暂时不就业。在就业市场“供”需不平衡的情况下 ,出现毕业生暂时失业的情况是可以理解的 ,也是市场机制下的正常现象。但如果我们作一个深入的了解和分析 ,就会发现问题并非那样简单 ,选择性失业影响着大学毕业生充分、合理地就业的工作目标 ,反映了就业工作中许多潜在的问题 ,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一、大学毕业生选择性失业的现状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 ,大学毕业生就业制度的短短 2 0多年间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  相似文献   

15.
自高校扩招以来,大学毕业生就面临着"毕业即失业"的严峻的就业问题形式,失业人群中大学生比例不断上升。于是有很多人对高等教育大众化产生置疑。但高等教育大众化是社会进步所需,是高等教育本身发展必经之路。大学生就业问题所反映的是当前高等教育在具体培养人才过程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为找工作而犯愁,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毕业就等于失业,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已经成为一个普遍意义上的社会问题。为了确保大学生就业,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来鼓励大学  相似文献   

17.
5月11日,赣州市政府印发《关于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据了解.“新政”内容包括为仍未就业的大学毕业生办理江西省就业失业登记证.鼓励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建立大学毕业生职业见习制度等多项措施。  相似文献   

18.
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也在急剧转型。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导致就业竞争压力越来越大,职场之门已经变得拥挤不堪。对莘莘学子而言,接受教育的目的就是获取知识和技能,能够安身立命于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具体地说,就是毕业以后能顺利找到一份好的工作。曾被视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们如今却好景不再,“皇帝女儿不愁嫁“的毕业分配早已被历史终结。每一年的春夏季节,怀揣求职简历的毕业生们八方奔走,为谋求一份理想的工作而伤透脑筋,还有人更是不幸陷入了毕业即失业的尴尬境地。据了解,今年全国大学毕业生将达到611万人,较去年相比多出了52万。而当前正值全球金融危机时期,使得大学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在大学生就业市场全线萎靡之时,中职毕业生的就业行情却逆市上扬,职校学生继续成为职场宠儿,备受社会各大行业青睐。不少企业老总表示,即便现在遭遇了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但仍然需要大量高素质的实用技能型人才。当今职场,“职校生“,已是一个烫金的名字!  相似文献   

19.
《大学时代》2003,(12):5-6
转眼又是岁末年初。在这个盘点与计划的时段里,2004届高校毕业生将进入兴奋而紧张的择业期。然而,明年的就业形势究竟会怎样?湖南师大就业指导中心向智勇老师表示,明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明年第二批扩招生将步入社会,毕业生数额大大增加,单湖南师大就有本科生4646人,专科生928人。专家预测,2004年全国将有75万毕业生找不到岗位。此外,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从一定程度上将影响2004届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至今全国2003届毕业生仍有70多万人未找到工作,这也将给明年的毕业生就业“雪上加霜”。尽管…  相似文献   

20.
“蚁族”是“大学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的形象描述,是指毕业后无法找到工作或工作收入很低而聚居在城乡结合部的大学生.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为什么找不到体面的职业而沦落到农民工之境地?大行其道的人力资本理论是否失去了解释力?文章利用人力资本模型对“蚁族”进行了理论分析,利用郑州市“蚁族”调查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结论是:“蚁族”现象的存在并不是教育与收入的背离,而恰恰说明了较低的教育投入形成了较低的人力资本,从而导致低收入.大学的急剧扩招导致大学生源规模膨胀、质量下降,学生学习投入不够,高校人均资源投入减少,导致部分大学生人力资本存量低于临界值而沦为“蚁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