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新课改实施背景下,历史教学对学生的课堂参与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比以往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知识,如今的历史课堂却要求学生发挥主体性作用,成为历史教学中的"主人翁"。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学生历史课堂的参与性呢?从当前的历史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情况入手,旨在针对历史课堂中学生参与度不高的一些具体原因,探究出提高学生参与到课堂中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有学者诚恳地指出当前历史新课改的热情虽然高涨,但在高考的指挥棒下,历史教学中人文精神的缺失却明显了,主要表现在教材内容中不凸显历史人物,课堂上学生往往处于被动地位,实质是“人的缺位”。教学中常发现学生可能会把具体的历史知识“还给教师”,但是我们的历史课堂应给学生“带得走”的教育,即人文教育。  相似文献   

3.
在新课程改革精神感召下,艺术教师应当打破"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和"以课堂为中心"的陈旧教学观念,改变学生被动学习方式,让艺术教育教学突破教材与课堂的限制,从而提高艺术教育的实效.  相似文献   

4.
正在当前教育普遍存在教师累,学生苦,家长忧的现状面前,积极开展"生本教育"的创新实践,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从被动的听众变成课堂活动的主角,颠覆了传统课堂,转换了师生角色,把课堂变成了剧场、舞台,把学生的表演发挥得淋漓尽致。一、"生本教育"中的新教师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传统教育下的旧概念。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首先是组织者,其次是引导者,最重要的是发展者。但在  相似文献   

5.
<正>一直以来,高中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的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跟随教师被动学习的教学模式。但在新一轮课改的大背景下,历史教师的课堂教学面临新的要求,需要我们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以适应课改。其中,运用问题教学法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探究学习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它不仅改变了传统"灌输式"教育,而且能让历史课堂富有生机。那么,什么是问题教学法?历史课堂教学中运用问题教学法有什么现  相似文献   

6.
新课标强调要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历史课堂上如何让学生主动学习呢?本文将从让"放松心情敢动口""快乐实践爱动手""感同身受善动情"这三个角度来谈谈如何让学生在历史课堂上动起来。  相似文献   

7.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新课程改革、核心素养理念深入发展的教育背景下,改变过去学生被动接受、被动学习的现状,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打造"生本课堂",是教师的职责和使命。"让学引思"教育理念运用于课堂教学,有两个关键点:一是"让学",即教师要"让"学生主动学习、创造性学习,做学习的主人;二是"引思",即"引"学生主动思考,自主完成对知识的建构和迁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化学作为高中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提高学生生活实践能力的重要课程。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应当践行"让学引思"教育理念,打造"生本课堂",发展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有效地促进高中化学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8.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需要树立一个理念:课堂是动的、是活的、是情景化的、是富有生命的.但历史课堂却面临着困惑和危机:许多学生学习总是被动,找不到乐趣,不断地产生"学困"乃至厌学.改变历史教学现状、提高课堂效率迫在眉睫.本人长期从事中学历史教学,就如何上好历史课,谈谈我个人的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9.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只关心学生是否"知之"而忽视了"好之"与"乐之",而结果就是学生消极被动甚至厌学。因此,打造一个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是历史新课程改革的重中之重。一、师生平等,课堂民主在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中,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必须把"平等、宽容、民主、合作"带进课堂。这样,学生才能充分张扬个性,培养起探索未知的情感、态度、动机和需要等。在历史课堂中,教师应鼓励学生  相似文献   

10.
在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的教育理念下,在大力倡导"生本"理念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中提出的问题杂而小的现象普遍存在,学生被动获取知识的情况始终无法从根本上得到改变。"大问题"为不同层次学生在课堂上留下广阔的思考空间,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有效交流提供了可能。本文以《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关系》一课教学为例,谈一谈"如何利用‘大问题’导学层层推进课堂,同时将课堂还给学生"。  相似文献   

11.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迅速地转变教学方式,改进教学方法,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历史教师应该做到:巧设悬念,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历史鲜活起来;采用角色扮演创设生动有趣的课堂情境;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历史课堂;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引起学生共鸣。  相似文献   

12.
文津 《中国教师》2013,(2):33-35
<正>"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遵循"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师生共同创建民主课堂,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公",能够在自主互助的氛围中愉快地学习知识,锻炼自学能力,让被动学习变为主动的自觉行为。教师积极引导学生掌握高效的  相似文献   

13.
今天的道德与法治教学在教学思路上应尽量体现以学生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教师是唯一教学主导,学生为被动教育受体"的传统教学方法,引导每一名学生成为虚拟的教育主体,变"教师主导"为"学生驱动、教师引导"的开放式教学模式,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相似文献   

14.
历史风云凭借细节还原,历史的魅力在于细节。历史细节"盘活"了教师和学生,让课堂内容有血有肉,丰富灵动;让"课堂呈现"视角独特,充满个性;让"课堂境界"意在言外,育人无痕。关注历史细节,是为了更多地去关注"人",实现历史学科的人文教育功能,让历史课堂在"人性光芒"的映照下魅力四射。  相似文献   

15.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学生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开始意识到创新历史课堂的重要性,创新历史课堂不仅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而且更重要的是可以提升学生的历史素养和爱国情操。在传统的初中历史课堂的教育模式中,老师往往扮演的都是主导者的角色,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和消化老师所给予的知识,这种教育模式的弊端已经日益明显,如何创新传统教育模式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之一。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初中历史课堂有效教学的特征,其次表明了初中历史课堂有效教学的重要性,最后就我国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对策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正>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历史如何在"小学科"的境地中创造独特的天地?中学历史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青年教师必须在教育观念、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展开积极探索。而课堂则是实施历史教育的主要阵地,如何在课堂上吸引每个学生的注意力,激发、提高学生全心全意学习历史的兴趣,实施历史素质教育,从而向课堂要效率,这是每位历史教师孜孜以求的头等大事。本文试结合扬州地方民俗,谈谈笔者利用乡土民俗资料给历史课堂教学加点"盐"的教学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17.
在新课改的教育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要想构建高效课堂,需要及时转变沉痼的传统教学思维,由"教师主导学生学习"过渡为"学生自主参与学习".当小学生能从"要我学"转化成"我要学",学生的语文学习就从被动的状态中脱离出来了,能在主动意识的引导下提高学习效率.对此,文章从陶行知教育理论中提取思想要点,分析构建小学语文自主学习高效课堂的教学原则,提出有效的教学策略,为培养小学生科学的自主学习能力、积极的学习意识提供有力的帮助.  相似文献   

18.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传统的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很多弊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注重讲述历史事实而忽视学生的感受和听课反应,使得课堂氛围沉闷、单调,学生对历史课堂逐渐失去兴趣。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要改变"一言堂"的课堂教学,注重与学生的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学生对历史学习产生兴趣后,就会有学好历史的动力,就会提高学习效率,将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做学习的主人。因此,教师应该注重探索如何增加课堂趣味性、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等课题,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9.
<正>长期以来,在"尊师重道"思想的影响下,一些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一味强调学生的服从,导致学生被动地学习,从而导致整个课堂非常枯燥乏味。尤其是高中历史课,由于知识点多而杂,一些学生如听天书一般。因此,我们要改变这种局面。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在教学实践中,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帮助学生自觉地走近文本,了解历史、研究历史,激发学习兴趣。那么,如何才能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主体,增加课堂活力呢?下面,笔者从四个方面谈谈认识。  相似文献   

20.
课堂文化     
《上海教育》2012,(Z1):56
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场所,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内核所在,因而许多人认为,教育改革最终发生在课堂,课堂是决定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所在。自夸美纽斯班级授课制以来,课堂经过几百年运转和锤炼,在不同时代背景、民族传统文化、社会环境的影响下,长期积淀形成了打上时代、地域烙印的课堂文化。文化流淌于课堂之中,隐含于师生之间,是滋养课堂的重要成分,对课堂教学面貌和实效产生着根深蒂固的潜在而深远的影响。在"应试教育"文化的长期浸淫下,传统课堂逐渐形成以学科体系为线索的逻辑结构,教学模式主要以教师单向授课为主,教师往往成为课堂的权威中心,学生成为知识的被动接收器。这种人际关系不平等、缺少对话机制、形式刻板单调的课堂文化营造出的学习氛围沉闷、压抑,学生学得被动,教师教得费力,最终导致教学质量和效率低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