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在教学中探寻摸索出一些诱发阅读兴趣有效的方法。第一,遵循兴趣逐步深化的规律,培养阅读兴趣;第二,遵循直接兴趣与间接兴趣相互转化的规律,培养阅读兴趣;第三,遵循中心兴趣与广阔兴趣相互促进的规律,培养阅读兴趣。  相似文献   

2.
阅读兴趣对学生学习语文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但当前学生的阅读兴趣呈下降趋势,如何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教给学生一定的阅读技巧;二是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三是给学生创造便于阅读的条件和环境;四是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自主阅读。  相似文献   

3.
目前中学生的阅读现状存在盲区、误区和薄弱处,主要表现在:一、阅读量严重不足;二、阅读的倾向和兴趣点单一、片面;三、阅读的方法有欠缺;四、阅读的目的性有偏差。学生的阅读带有明显的猎奇性或为考试而读的功利性,阅读过程缺乏理性思维和应有的价值判断。  相似文献   

4.
数学阅读是数学学习的基础环节之一,它常常被许多中学生所忽视.数学教学中要针对不同课型,讲授不同的阅读方法;提出作业要求,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推荐课外阅读书籍,加强阅读指导;及时组织阅读后的交流,提高阅读兴趣等等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以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5.
何晋欢 《教师博览》2023,(24):62-63
聋生的阅读能力是他们思维、写作及沟通交流能力的基石。文章提出,提升聋生整本书阅读的能力,需要教师按学段制定阅读指导方针,让阅读教学有法可依;完善激励评价机制,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整合各方力量,有效开展书籍阅读活动;以活动为载体,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相似文献   

6.
兴趣是求知的动力,有了兴趣,学生才会主动去阅读,积极去思考,才会热爱阅读;相反,如果课外阅读没有兴趣,那它必然会成为一种乏味的、令人厌倦的、低效的活动。  相似文献   

7.
陈温琴 《英语教师》2023,(15):162-165
分析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及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现状,提出教学理念陈旧,学生比较被动;教学方法单一,无法激发学生兴趣;阅读引导不够,缺少自主阅读等问题。结合实例,探究培养初中生英语阅读能力的策略,即借助课前预习,培养自读意识;创设教学情境,激发阅读兴趣;创新教学模式,激活阅读体验;传授阅读方法,培养阅读能力;开展阅读活动,感受阅读乐趣;开展课外阅读,培养阅读习惯。  相似文献   

8.
关于艺性与科技说明,要以阅读理解科技说明部分为阅读目的。艺性的描述或虚幻的故事,旨在寓“科”于“艺”,激起读兴趣,以普及科学知识。阅读中要重点指导学生透过艺性的描写,迅速把握说明对象的本质属性及其他特征。要看到生动的比方,在于说明什么;有趣的诗,是从什么角度引述的;虚幻的故事,揭示了对象的什么特点,等等。应当明确,艺性的描绘,或以幻想编织的故事,是以“科学”为灵魂的。  相似文献   

9.
语文阅读欣赏教学,不是“阅读”与“欣赏”的简单相加,而是通过阅读欣赏,培养学习语文的兴趣,开阔视野,使之善知、陶情、敏行、崇德,提高审美鉴赏能力。那么阅读与欣赏是什么关系呢?阅读是基础,欣赏是深化;阅读是表象,欣赏是本质;阅读是浅层次的。欣赏则是高品位的。阅读与欣赏环环相扣,相辅相成。有效地开设阅读欣赏课教学,将会事半功倍,收效甚丰。  相似文献   

10.
本作认为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就得让其“读”有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则应使学生懂得阅读的意义,掌握阅读方法,并在阅读过程中不断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1.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阅读教学的课堂真正成为情感的课堂、体验的课堂、对话的课堂、师生焕发生命的课堂。通过营造氛围,激发创新兴趣;尝试性阅读,激发创新欲望;探究阅读,培养创新思维;赏析性阅读拓展学生的创新空间。  相似文献   

12.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促进了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改革,并已初见成效。但在一些农村,对课外阅读的组织和指导,仍存在着很多问题。如:阅读总量太少;缺乏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范围狭窄;缺乏必要的阅读指导。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学生阅读兴趣不高;家庭支持不够;学校重视不够。[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阅读理解是阅读能力的核心。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分为三个阶段;教读阶段、导读阶段、独立阅读阶段,可使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得到显提高,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4.
中专生的课外阅读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如果教师对学生的课外阅读不加正确的引导,那么低劣的通俗读物就会泛滥成灾。因此,对于中专生的课外阅读,要因势利导。一、激发阅读兴趣从阅读角度讲,最为重要的是兴趣。没有兴趣,再好的书也会显得枯燥无味;再重要的书,也无从体现其价值。然而一个人的兴趣并不是天生的,它是可以逐渐培养的。1明确阅读有益兴趣是在需要的基础上发生和发展的,需要的对象即是兴趣的对象。培养阅读兴趣,可从开卷有益入手,循循善诱,列举事实。如,孙中山青少年时期就努力攻读中外书籍,知识较广,同学们给他…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鼓励学生自己选择阅读材料;要求学生九年内课外阅读总量达到400万字以上,阅读包括适合学生阅读的种类图书和报刊。”  相似文献   

16.
阅读品质属非智力因素。对于与阅读有关的非智力因素,有人着眼于阅读习惯,有人侧重于阅读态度,有人强调阅读心理,有人注重阅读兴趣,然而。无论习惯、态度、心理、兴趣,都只能是阅读需要具备的某个方面的浅层次的要素,既不能涵盖阅读所需要的非智力囚素,更未能从根本上揭示阅读所需要的非智力因素的实质。阅读所需要的非智力因素实乃一种品性,一种素质,一种长期作用于人的品质。汉代哲学家、文学家扬雄在他的《法言·学行》中指出:“学者所以修性也,视:听、言、貌、思,性所有也。”可见,把阅读所需要的非智力因素概括为阅读品质,不仅更全面,也更接近问题的实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朱海霞 《英语教师》2023,(17):95-98
介绍深度阅读的内涵。从阅读能力、核心素养、学习主动性三个方面阐述高中英语深度阅读之于核心素养的意义。结合教学实例,探究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深度阅读能力的策略,即整合教学资源,探究语篇背景;设计引导式问题,激发阅读兴趣;基于情景模拟,促进交流互动;开展学习活动,鼓励创新思维;课内外相结合,培养文化品格;重视学法指导,培养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8.
李莉 《学语文》2010,(2):19-19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要培养探究性、创造性阅读;要培养学生厂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相似文献   

19.
沈腾 《课外阅读》2011,(4):149-149
阅读理解教学在整个英语教学过程中占着非常重要的位置,我们只有在平时教学中加强训练,坚持正确的阅读方法,培养兴趣,广泛阅读,积累词汇,并且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才能提高自己的综合应用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才能把英语阅读教学真正落到实处,达到英语新课程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是语文教学的关键环节,也是形成阅读能力的前提条件和基础。浓厚的阅读兴趣,是学生成才的最重要的因素,而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也是必不可少的,良好的阅读习惯将使学生终生受益。[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