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德国著名的音乐教育家奥尔夫说过“音乐构成的第一要素是节奏,不是旋律。’节奏可以脱离旋律而存在,旋律则不可能脱离节奏而存在。所以,节奏是音乐的生命,是音乐生命力的源泉。他特别强调从节奏入手进行音乐教育。  相似文献   

2.
奥尔夫音乐是快乐的代名词,也是当今世界上最著名、影响最大的三大音乐教育体系之一。节奏是奥尔夫音乐构成的重要要素之一,节奏不是旋律,其可以脱离旋律而独立存在。可以说,奥尔夫音乐的生命在于节奏。本文在奥尔夫音乐节奏念谣教学中作了探索,从语言节奏感知、动作节奏感知、音乐游戏、领域渗透四方面进行了实践与思考。  相似文献   

3.
音乐教育是美育的重要内容 ,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全面育人的素质教育过程中 ,音乐教育起着德育、智育、体育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培养学生创造力是中学音乐教学中的重要一环。通过多年的音乐教学 ,我在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方面做了些尝试。一、培养学生创作节奏的能力一首优美动听的歌曲 ,离不开丰富多彩的节奏。所以说 ,节奏是旋律的骨架。旋律离开节奏而不成乐谱 ,可节奏依旋律而能存在。因此 ,在音乐教学中 ,让学生感受节奏 ,创作节奏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为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节奏 ,课堂上引导学生对所学歌曲的节奏进行反复…  相似文献   

4.
陆亚红 《教师》2013,(12):99-100
从小训练幼儿的节奏感对幼儿音乐素养的培养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也能提升幼儿的音乐感受力。著名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建立的儿童音乐教育体系中提出了节奏第一的理念,他认为音乐构成的第一要素是节奏,不是旋律。应当说节奏是音乐的生命,是生命力的源泉。因此,奥尔夫特别强调从节奏入手进行音乐教育。在开展小班特色活动拍手脚节奏活动的过程中,除了借助奥  相似文献   

5.
节奏是构成音乐的重要基础,是音乐的三大要素(节奏、旋律、和声)之一。有人曾形象地说:旋律是音乐的灵魂,节奏是音乐的骨骼。也有人说:“如果旋律是音乐的血液,节奏则是心脏的跳动,它推动着血液的运转。”人们倾听音乐时,往往是首先被音乐的节奏吸引。有特点的音乐也必然具有独特的节奏。可见节奏在音乐中的地位是何等重要。对幼儿进行音乐教育,不能只满足于教几只歌,教几个舞,应该通过各种音乐活动培养与发展幼儿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其中,对节奏的感受力就是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音乐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德国著名作曲家、儿童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认为,音乐构成的第一要素是节奏,不是旋律。节奏是音乐的生命,是音乐的骨架,是构建旋律的基础。中职学前教育的学生都要接受两年以上节奏、听音、视唱的基础训练,但在实际教学中,  相似文献   

7.
音乐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刘月旅音乐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美德,对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是音乐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怎样通过音乐的旋律、节奏、节拍、音色、调式、和声等塑造艺术形象,表现中...  相似文献   

8.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音乐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德国著名作曲家、儿童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认为,音乐构成的第一要素是节奏,不是旋律.节奏是音乐的生命,是音乐的骨架,是构建旋律的基础.中职学前教育的学生都要接受两年以上节奏、听音、视唱的基础训练,但在实际教学中,往往由于学生节奏感不强、节奏掌握不清晰给声乐训练,舞蹈、钢琴训练带来许多麻烦.  相似文献   

9.
奥尔夫音乐教育是来自德国的幼儿音乐教学法,把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运用到幼儿音乐教学中,能让幼儿在节奏明快的乐器演奏中增强音乐节奏感,体验音乐旋律的美。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还要根据奥尔夫音乐教育方式,结合舞蹈动作进行音乐教学,让幼儿在舞蹈中增强音乐的感知力和表现力,激发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使课堂教学在幼儿的积极参与中高效进行。  相似文献   

10.
在音乐教学活动中,节奏是音乐组成的重要部分.它是音乐的主体,音乐中没有了节奏,也就失去了旋律的意义.节奏是音乐教学活动中所必须具备的,我们应该在教学活动中随时引导幼儿、培养幼儿用耳朵去倾听音乐,用动作去表现音乐旋律,最后用节奏去表现对音乐的感受. 音乐教学活动中,音乐教育可以贯穿整个教育活动,也是对幼儿全面教育的重要环节.在对幼儿进行音乐教育时,节奏是重要的主体.所以培养幼儿的节奏感是很重要.同时,也要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这一点也是较为重要的,如果幼儿在音乐教学活动中毫无兴趣,那么就很难掌握这方面的能力.所以教师就要用幼儿感兴趣的方法来培养和训练幼儿的节奏感,那么如何训练和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相似文献   

11.
王晓凤 《甘肃教育》2014,(23):116-116
正不同程度的智障儿童在某些心理及行为方面,如生理方面、心理方面、学习方面、社会适应方面等存在较多典型的同一性特征。由此,德国的卡尔·奥尔夫吸取《体态律动学说》的精髓,提出节奏第一、音乐和动作结合的观点,创建了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他特别强调:从节奏入手进行音乐教育。节奏和旋律是构成音乐的基本要素,培养和训练智障学生节奏感是培智学校唱游与律动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智障学生学习音乐基本技能、技巧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当前音乐教育业的发展壮大,音乐教学已不再是满足简单的聆听与欣赏或演唱与表演,而是着重培养学生的乐感。所谓的乐感其实就是要学生通过不同的节奏、视唱、练耳形式的训练才能得到提高,这种教学模式在我国高校音乐院系也获得了重要改进。在音乐教学环节,一方面需要培养学生节奏感,另一方面需要音乐的旋律感也要进行有意识的培养。本篇文章在简单介绍了学好音乐的能力与视唱练耳的重要性的同时,又主要的探讨了不同形式节奏培养途径。单声部训练节奏技术主要是应用分解节奏训练、倒影节奏训练、变化节奏训练以及节拍节奏训练结合等训练方式。对于学生们的力度感的培养不仅要注意方向,又需要注意紧张度和走向。而这些旋律感的培养可以使用旋律填充训练法和旋律模唱训练法。  相似文献   

13.
宋军 《华章》2013,(23)
视唱练耳教学是音乐教育的必修课程,应以民族性音乐教育为主导,展现我国传统音乐的艺术魅力,笔者通过民族性调式、调性、旋律、节奏的教学,增强学生对民族音乐艺术魅力的了解,体现了我国音乐教育的民族性。  相似文献   

14.
《家教指南》2006,(10):35-35
日本零岁教育会七田真先生认为,幼儿音乐教育有两项重要的功能:气质的养成和智慧的提升。经常聆听优美的音乐,音乐中丰富而柔美的旋律及节奏感,便会自然地融人右脑中,使这个人在日常的说话、用词、作文、写字、行动举止,甚至表情中都会自然地流露出优美的节奏旋律感。因此,有选择、有计划地进行幼儿音乐教育、熏陶,对他长大后的气质、社会关系及地位都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节奏是音乐的骨架,是掌握旋律基础的基础,它可以脱离旋律而独立存在,旋律则离不开节奏。瑞士著名音乐家达尔克罗兹在强调节奏训练的重要性时曾指出:“人无不具有天生的节奏本能,不过需要诱发、培育,进而为音乐所用。”德国音乐教育家奥尔夫认为“原始的节奏”是人类脉搏跳动、呼吸及内心情绪起伏的体现。节奏是音乐的生命,  相似文献   

16.
马辉 《中小学电教》2008,(3):100-100
<正>音乐教育是以美的旋律和节奏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和现实生活的一种艺术。那么如何引发学生对音乐产生美感?我认为首先要把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结合起来,培养学生有理解、有表情地歌唱和感受音乐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李娜 《黑河教育》2014,(11):55-55
正音乐教育应从身心两方面同时入手去训练学生,让学生从刚开始接触音乐时,就不仅学习用听觉去感受音乐,而且要学会用从整体上感受节奏疏密、旋律起伏和情绪变化的规律。多年从事小学音乐教育,我深深体会到了肢体语言在音乐课中的作用。在音乐教学中恰到好处地运用肢体语言,对引导学生表现音乐优美的旋律和鲜明的节奏等有着积极的作用。一、肢体语言艺术让学生从被动聆听到主动感受  相似文献   

18.
卡尔·奥尔夫认为:“音乐构成的第一要素是节奏,而不是旋律。节奏可以脱离旋律而单独存在,而旋律却不可脱离节奏而存在。”可见,节奏是音乐的生命和本源。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注重从培养节奏意识入手,强化节奏训练,是提高学生音乐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一、通过语言节奏,让学生感受音乐“语言是音乐之根”。音乐节奏的重要来源之一是人类语言和生活节奏。在教学中应注重把语言节奏练习作为培养学生音乐的启蒙,让小学生从实际生活的语言出发,感受和掌握节奏,使之逐步了解音乐的基本节奏。例如,在课堂上师生之间的问好:“同学们好!…  相似文献   

19.
音乐的三大要素是节奏、旋律与和声。它们的有机结合就形成了音乐。旋律是音乐的灵魂,它是主题和激情;和声是音乐的色彩,它是渲染和修饰;节奏则是音乐的脉搏,它是基础和动机。音乐,它乘着旋律的翅膀穿越倾听着的心灵,它用精巧的和声编织梦幻,它更以驿动的节奏展示自己的生命和存在。  相似文献   

20.
高职的音乐教育初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作为艺术学科的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之—。音乐教育在高职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是别的教育形式所替代不了的。 一、音乐教育的作用 音乐教育是通过传播音乐艺术知识、训练音乐技能、指导音乐欣赏和创作,以提高学生艺术修养、培养学生高尚情操的一种教育活动,是全面提高学生文化素质促进校园文化建设不可缺少的内容。 1.音乐教育有利于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反映时代精神的优秀音乐作品、高雅音乐和艺术歌曲,如《黄河大合唱》、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等,犹如历史的一面镜子,以歌叙史,它们以流畅奔放的旋律、完整宏伟的节奏、质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