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古人云:"学贵有疑,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这说明了求知欲是从问题开始的,求知的过程也离不开提出问题。"思源于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质疑提问,给学生制造一个问题教学情境,能激  相似文献   

2.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所以传统教学方法注重"挑疑——释疑".不过这种"两疑法"教学仅把"释疑"作为教师的天职,学生"无疑"便是教学过程结束.这不利于培养创造型人才.如果在"释疑"以后有意让学生产生新的疑问,使教学过程在"有疑"中结束,就会激起学生?探索、去创造.那么,教学就成了"致疑——释?——再致疑"的过程.姑名之曰"三疑法".以语文教师教一篇课文为例.首先让学生充分预习.提出自己的疑问,这是"致疑";上课时,教师着重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讲解,无疑之处不必多讲(可惜现在还有不少教师连这一点也未做到,  相似文献   

3.
疑能引思,疑能激趣。我国清代学者陈宪章就曾说过:"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而设疑则是教师教学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巧妙设疑,不但能够启迪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助于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提高历史教学实效。那么,历史教师该如何设疑呢?  相似文献   

4.
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为后者仅仅是方法和实验的问题,而提出问题则要找到问题的关键、要害。要大幅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就必须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善于启发诱导,充分调动学生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相似文献   

5.
宋代教育家朱熹说:"学则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是探求知识的起点,会不会"设疑"是教师教学技巧的艺术表现,也是学生学有所成的终极载体.小学语文教学中,设疑很关键,哪处设疑、如何设疑,是小学语文教学效益的根本所在,也是小学语文教师长期实践的课题.而从扫描"篇眼"着手,紧拎"中心",研读"词句",啃住"顿点"的设疑,不失为一种设疑教学的创举.  相似文献   

6.
明代教育学家陈献章指出:“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学问始于疑问,有疑才产生问题,有问才引入深思,只有当学生能质疑,会质疑,才有创新的可能。创新学习始于学生的“问题”意识。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有效地设置问题,我认为除了教师所提的问题应符合学生学识水平,紧扣教材内容以及抓住提问时机等因素外,更还应考虑以下三性:  相似文献   

7.
郑汉友 《教师》2011,(27):97-97
“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为后者仅仅是方法和实验的问题,而提出问题则要找到问题的关键、要害。”要大幅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就必须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善于启发诱导,充分调动学生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生思维。因此我认为一堂成功的化学课,  相似文献   

8.
李天赐 《甘肃教育》2009,(24):46-46
我国古人曾说过,“学则须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可见“疑”之重要。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如能根据教学内容和课堂需要巧妙设疑,则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进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须有疑,有疑而问”;“疑者,觉悟之机也”。足见疑之重要。阅读一篇文章。我们如能从中发现问题。就能挖掘文章深层的意思,把握其思想内涵,有如点燃导火线引起爆炸一样。故在教学中教给学生问疑的方法,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素质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课堂是学科教学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以培养学生的智力和能力为出发点,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突破口,向课堂教学要质量、要效益。如何在中学教学中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呢?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思维活动是从“疑”开始,靠“疑”推动的,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不疑则不进。所以“设疑”是激发学生思维的有效手段。但“设疑”必须讲方法和技巧,因为只有激发学生思索的“设疑”才是成功的。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深入研究教材的重点、…  相似文献   

11.
<正>质疑教学是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新型的教学方法。古人曰"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这句话有力地说明了质疑在学习中的重要性。如果教师适时质疑,引导学生寻找挖掘教材中的疑问,便可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使教学再起高潮,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效果。阅读教学中,我就如何以疑激趣进行了大量的探索与研究。  相似文献   

12.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以疑导学常见有两种现象:一是冷场,学生无疑可质,自然场面尴尬;二是所质之疑海阔天空,无奇不有,令为师者无所适从。所以,设计教学预案时,潜心钻研文本,依据文本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等特点并结合学生实际,巧妙而恰当地设计具有一定思维价值的“疑”,使学生在循序渐进中学会质疑,始终保持一颗积极的渴望探究之心去读书、品词析句,高质量地完成阅读教学的任务。  相似文献   

13.
黄苏颖 《辽宁教育》2012,(11):44-45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但在如今的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却把学生的质疑当作一种形式,主要表现为:课始,请学生读课题质疑后,教师轻描淡写地小结几句,便过渡到自己精心设计的教学环节中去,以刻意营造质  相似文献   

14.
我国南宋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朱熹说过:"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可见设疑对于学生学习的重要性.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针对教学内容,把握设疑时机,给学生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科学探究能力.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应如何设疑呢?  相似文献   

15.
明代教育学家陈献章指出:"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学问始于疑问,有疑才产生问题,有问才引入深思,只有当学生能质疑,会质疑,才有创新的可能.创新学习始于学生的"问题"意识.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有效地设置问题,我认为除了教师所提的问题应符合学生学识水平,紧扣教材内容以及抓住提问时机等因素外,更还应考虑以下三性:  相似文献   

16.
古人云:"学贵有疑,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这说明了求知欲是从问题开始的,求知的过程也离不开提出问题."思源于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质疑提问,给学生制造一个问题教学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使之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课堂提问又分为有效提问和无效提问两种.凡能够调动学生思维积极性或能够开拓学生思维,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问,均可称为有效提问.为了提问课堂效率,教师的提问必须在巧字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7.
古人云:“学贵多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这句话告诉我们,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了疑问,才会开动脑筋,想方设法去解决。这个生疑、解疑的过程,其实质就是培养思维能力的过程。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当以“疑”为中心,努力培养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S版语文新教材要求教师以提高学生语文素质为目标,着力于学习能力的培养。教材新,教师的教法也要新,而教法的更新,关键在于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那么如何变单纯的知识传授为能力训练呢?如何培养学生既能读文又能知疑,还会说理呢? 古人曰:“学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著名教育家费科夫也指出:“教会学生思考,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因此学会“知疑”才会有的放矢地去学习,去思索,然后经过努力求得解决,这样  相似文献   

19.
古人有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这其中的“疑”字,是觉悟和长进的根本。设疑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有意识的提问,引起学生答疑解惑的思维目的,从而获得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古人云:"学则须疑"。"疑者,觉悟之机也"。"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可见"疑"之重要。历史课堂,根据教学内容和需要,巧妙设疑,恰到好处,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