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研究生导师和辅导员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主体,针对两个主体之间存在沟通不充分、工作职责不清晰、工作合力形成不足的问题,分析研究生导师与辅导员互动沟通交流的特点和双方沟通不足的主要原因,提出构建研究生合力育人机制:界定导师和辅导员育人权责、明确双方沟通的主要内容、建立声誉机制调动导师和辅导员主动参与研究生思想教育的积极性,增强合力育人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导师和辅导员分别扮演着不同的角色。现实工作中往往存在导师与辅导员沟通不畅,职责不清等问题,如何让二者有效沟通,协同育人,更好地发挥二者的作用,形成合力,对于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至关重要。本文着重探讨研究生导师和辅导员协同育人有效机制,增强合力育人效果。  相似文献   

3.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辅导员和导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以学生为本"的工作理念出发,基于研究生的主体性特点,探讨研究生辅导员和导师"合力育人"的现实性诉求,简要概述了"合力育人"机制的构建举措.  相似文献   

4.
研究生导师和辅导员合力育人机制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导师和辅导员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一线工作中最重要的两支力量,但目前两支队伍之间形成合力还不够,育人工作的实效性受到影响。导师和辅导员在育人目标上具有一致性,在育人职责、育人手段、各自优劣势方面具有互补性,这为构建合力育人机制提供了条件。构建导师和辅导员合力育人机制可以从机构设置上互相兼顾、队伍建设上互相融合、日常工作中互相沟通入手。  相似文献   

5.
偶发的研究生突发事件反映了当前研究生育人方面的薄弱环节,而研究生导师和辅导员作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两支一线队伍,形成育人合力是当前形势下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是适应当前研究生群体特点的现实需要,也是应对研究生突发事件的有效手段。"育人"是导师和辅导员形成"合力"的契合点,也是最终目标,在构建二者合力育人的目标指引下,对两支队伍合力育人进行了初步的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6.
针对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状,提出有效开展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几点思考。加强研究生导师和辅导员的合力育人作用;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进教学内容;加强党建工作,发挥党员和党支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研究生特长,设立辅导员和班主任助理岗位;充分发挥学术和校园文化活动的载体作用;关注研究生心理状况,加强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  相似文献   

7.
本文力图构建一套完整有效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管理新模式———导师、辅导员、教务员三方联动,合力育人的体制。  相似文献   

8.
华东师范大学根据研究生教育的任务和特点,围绕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这一目标,抓好研究生辅导员、研究生教学秘书、研究生骨干队伍和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构建"目标一致、各有侧重、互为补充、合力育人"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体系,不断提升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为研究生  相似文献   

9.
田广 《华章》2013,(15)
在我国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导师和辅导员是最基层、最重要的两股力量,然而目前两支队伍的协调配合不足,影响着研究生思政工作的实效性。本文提出要构建研究生导师和辅导员的联动育人机制,探索适应新形势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研究生导师与辅导员合力育人是适应研究生成长成才需要的内在要求,是优化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的重要途径,也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现实需要。本文以湖南省高校为例,针对现阶段高校合力育人机制普遍运行不畅,育人成效不显著的实际问题,以研究生导师与辅导员为调研对象收集数据,从两个育人主体视角分析二者合力育人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探索构建合力育人机制的有效途径,提出通过优化布局、完善机制、增进共识、搭建平台等多种渠道,确保两个育人主体的作用发挥出合力的最大功效。  相似文献   

11.
能力培养与思政教育是研究生教育落实立德树人的必然要求,导师是研究生教育实施和引导的关键力量。本文分析现有研究生培养体系中传统模式的局限性,提出立德树人根本目标框架下的"一体双翼"模式;即以"知识传授、科研实践"为主体的"能力翼"和以"品行养成"为主体的"思政翼"来常态化实现"导师导思"。以中国计量大学生物学学位点为例验证了"导师导思"式"能力"+"思政"双翼培养成效,为创新新时代立德树人培养模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立德树人是研究生教育的根本任务。本文提出采用“多位一体”的研究生协同培养模式,即创新研究生思政课程,完善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落实研究生导师的主体作用,发挥导师团队以及辅导员在德育教育工作中的作用,以期“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在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中得以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13.
中国研究生教育逐步形成了自身的基本理论体系,其基本内容主要有:研究生教育的目标指向学生的创新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生教育在性质上归属于精英教育;研究生教育中采取课程与研究相结合的培养模式;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主要实施导师负责制;研究生教育是中国学生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接触学术研究。从内在逻辑来看,指向学生的创新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研究生教育培养目标的应然逻辑;精英教育的定位是研究生教育在教育性质上的实然逻辑;采取课程与研究相结合的培养模式,是研究生培养中的过程逻辑;导师负责制是中国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管理控制逻辑;将研究生阶段设置为真正意义上的学术研究阶段,是中国社会对高等教育中的教育层级设置逻辑。  相似文献   

14.
略论我国学位制度的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学位制度与研究生教育制度密切相关。要根本解决当前研究生教育规模偏小 ,高学位人才需求缺口较大的问题 ,必须大力推进现行学位制度的改革 ,形成灵活有效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机制 ,促进高学位专门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5.
周倩  李莉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10(2):103-106,112
新媒体具有开放性和平等性、快捷性和灵活性、多边性和互动性、虚拟性和匿名性等特点。新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不断地改变着研究生的学习、思维及生活方式,也给研究生教育教学带来了挑战。因此,应合理把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规律,使教学形式多样化;不断创新教育教学手段;丰富教育教学内容;更新观念,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工作水平。  相似文献   

16.
结合研究型大学的研究生培养要求和创造力研究成果,阐明构建研究生创新培养机制的依据。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创新培养机制的基本方法,即建立研究生创新培养机制的目标系统--智力生态系统。研究了智力生态系统的内涵与组成、教育模式、激励机制;提出了基于智力生态系统的研究生创新培养机制的实现方法,包括创新教学内容、建立导师组互动团队、建立知识创新平台、创建研究生培养过程控制机制、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建立国际互访和联合培养制度等。在智力生态系统的运行中贯穿着对研究生进行以人为本的个性化培养模式的探究,以期实现现代研究型大学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研究生导师是研究生培养中的第一责任人,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在于推进导师专业发展。研究生导师专业发展的素质标准是研究生导师专业发展的目标与方向。当前我国研究生导师专业发展素质标准包括导师入职标准和导师入职后的发展标准。科研水平是导师入职的主要标准,包括导师学历/学位、职称、科研经验、科研项目与经费等节点,是导师专业发展的前提条件;指导能力是导师入职后发展的主要标准,包括导师指导研究生的岗位职责、指导经验、课程与教学能力等节点,是导师专业发展素质的核心维度;师德修养是导师专业发展素质的基本要求,包括导师政治素质、职业道德、为人师表等节点;导师自我角色认知与管理能力是导师专业发展的基本维度,包括导师不断提升自己思想和业务素质、研究研究生教育等节点。推进我国研究生导师专业发展,不仅需要学校层面的导师专业发展机制,更需要导师自主、自觉地反思自己的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18.
以导师团队为纽带的研究生基层组织管理模式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形势下,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研究生培养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研究生基层组织是研究生教育管理的基本单位,以导师团队为纽带设置研究生基层组织是新形势下符合研究生培养特点的一种积极探索。这种模式在发挥学科育人功能、调动导师育人积极性、增强党建育人实效、提升研究生集体认同感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9.
李鸿雁 《中国德育》2006,1(8):62-64
普通高等专科学校实行导师制在理论基础、实践经验、人才储备、学校环境、信息技术以及学生的主观愿望等方面已经具备了条件。普通高专在充分考虑制约导师制实行的各种因素的基础上,采取具体措施实行导师制,以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为国家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20.
Discussions between new postgraduate students and potential supervisors prior to the formalisation of supervisor–student partnerships serve several useful purposes. One purpose is to explore the expectations that each partner has of the other and of themselves and the anticipated nature of the partnership. This article employs Freire’s perspective on dialogical pedagogy as a framework to identify and interrogate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in postgraduate supervision. Theorising and clarifying the postgraduate supervisory process in these terms at the outset of candidature and at strategic points along the way can save time and effort that might otherwise be devoted to misunderstandings and less than optimum progress. It also has implications for lifelong education for both supervisors and students that can be realised beyond the period of candidature and the substantive and methodological gains normally associated with successful completion of a thesi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