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前,高技能人才短缺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产业升级的瓶颈,国家把高技能人才确立为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因而有了“高技能人才”与“高职高技能人才”之说。“高技能人才”、“高职高技能人才”两者看似相同,实则有很大的不同。因此,试从两者概念内涵、培养途径、考核评价三方面加以厘清,希望对当前高技能人才培养及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高技能人才师资培训等5个项目将实施 劳动保障部将实施“高技能人才师资培训项目”、“高技能人才培养教材精品建设项目”,“促进高技能人才培养创新项目”、”高技能人才远程培训项目”、“高技能人才实训装备标准化建设项目”。劳动保障部在有关通知中强调,要依托全国劳动力市场网络系统,建立完善国家、省、市三级高技能人才信息交流平台,定期发布高技能人才供求信息,开设高技能人才交流专区,建立高技能成果信息库,大力推广和应用高技能人才绝招绝技和技术创新成果。  相似文献   

3.
为高技能人才“正名”:国际视野下高技能人才内涵辨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学者对“高技能人才”内涵理解有“操作性”、“技术性”与“岗位领域性”取向,然而在实践中造成“重技能,轻技术”、“技术性”理解片面与选择教育培养模式困惑的误区.通过比较国外“高技能人才”的内涵,急需对我国高技能人才进行“正名”:拓宽对“技能”的理解;提升“技术”层次;拓宽“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体系与工作体系.  相似文献   

4.
高技能人才是现代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它直接反映出一个国家制造业的水平.多年前,由于各种原因,我国高级技工队伍就出现了严重的断层,成为制约现代制造业发展的“瓶颈”,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于是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步伐的呼声不绝于耳.然而,近10年过去了,“技工荒”的状况非但未得到根本的好转,反而又产生了新一轮的“用工荒”,就连普通技能型人才也十分紧缺.不少高职院校都将培养目标定位在“高技能人才”上,但究竟有没有大面积地培养出“高技能人才”呢?结果是否定的.文章试图从现代化生产背景下“高技能人才”的特征分析入手,剖析了高技能人才短缺及学校为何难以培养出“高技能人才”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发挥政府职能作用加快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科学规划。整体实施 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是政府推进高技能人才工作的重要职责。成都市把包括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在内的人才发展规划。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科学制定目标.完善配套政策,分步组织实施。  相似文献   

6.
高技能人才培养是我国当前及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的一个重要问题。在由“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转变的过程中。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大体可沿用“中国制造”背景下的培养策略。但应增加“中国创新”的成分。即要从培养者和高技能人才个体两个方面加强对高技能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7.
2004年,我国高技能人才的地位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2003年底举行的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第一次明确指出:“工人队伍中的高技能人才,是推动技术创新和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不可缺少的力量。”要“进一步提高高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优化高技能人才成长的社会环境。这无疑为高技能人才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与使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高技能人才”进行了初步的理论研究。首先,从人才发展过程看高技能人才;其次,从大科学观、大技术观看高技能人才;第三,从大教育观看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最后,从科学发展观看高技能人才的使用。  相似文献   

9.
一、“中国制造”背景下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策略近年来,针对我国制造业生产一线掌握先进制造技术的高技能人才严重短缺的状况,研究者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提出了一些被实践证明了的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有效策略:1、加强正确的舆论导向。要迅速确立并大力宣传科学的人才观、成才观,纠正人们对高技能人才的错误认识,调动人们争当高技能人才的积极性。提倡爱岗敬业和岗位成才,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社会氛围。2、建立健全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政策法规体系。要建立健全高技能人才的评价、使用与管理机制,完善高技能人才的…  相似文献   

10.
近些年,深圳市在进行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过程中,积极探索创建高技能人才评价新体系,逐步建立了符合市场需要、以职业能力为导向、以工作业绩为核心的高技能人才评价体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一、评价体系的核心内容深圳市在创新技能人才评价体系的过程中,一是“突出业绩”。以“业绩”论英雄,以工作业绩、突出贡献作为评价人才的主要指标,扬弃以“学历”、“资历”论英雄的评价模式;二是确定“改革取向”。坚持对人才评价重在社会和业内认可的改革取向,扬弃以“证书”衡量评价人才的做法。二、创新高技能人才评价方式深圳市积极探索的高技…  相似文献   

1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中指出,“工人队伍中的高技能人才,是推动技术创新和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不可缺少的力量”。“进一步提高高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优化高技能人才成长的社会环境”。这是党中央国务院进一步明确高技能人才在我国人才队伍中的地位作用,也是对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提出的明确要求。一、加大培养高技能人才是由我国国情决定的高技能人才是指在生产、运输和服务一线中,掌握专门知识和操作技能、解决工作实践中关键性操作技术和工艺难题的从业人员,主要包括取得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职业资格及相应职…  相似文献   

12.
高技能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行各业产业大军的优秀代表,是技术工人队伍的核心骨干,在加快产业优化升级、提高企业竞争力、推动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展现给大家的上面这一段令人振奋的话语,见于《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06]15号)中。党和国家用“优秀代表”、“核心骨干”和“不可替代”词语来定位新时期高技能人才的地位和作用,为高技能人才的成长及其高技能队伍建设环境的优化,打下了坚实的政治和经济基础。党和国家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  相似文献   

13.
校企合作在中国的教育中还是一个新生事物,虽然人们以前也知道“企办校”、“校办企”,可真正提出校企合作是技能人才培养制度的,还是国家劳动保障部张小建副部长在国家高技能人才东部地区培训工程2006系列活动大会上提出的“全面建立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培养制度”,并特别强调:“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培养制度绝不是学校教学环节的技术性问题,而是一项全新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制度.”  相似文献   

14.
高技能人才在工作场所中的成长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适应不同的情境变化。从高技能人才的成长过程来看,他们在不同时期有相应的学习目标。从知识震荡期的“概念性知识”到知识适应期的“程序性知识”,再到知识熟练期的“创新性知识”,高技能人才的成长总体呈螺旋上升趋势。有效的工作场所学习策略能保证高技能人才对学习内容的掌握。在知识震荡期,高技能人才主要通过导师制、职业培训、工作指南、边缘性活动等方式累积概念性知识;在知识适应期,高技能人才主要通过熟练员工的指导、充分性实践活动和环境的干预等方式实现程序性知识的顺应;在知识熟练期,主要通过合作学习、全面性活动以及与环境的互动等方式拓展创新性知识。  相似文献   

15.
职业教育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基础,实现职业教育与高技能人才的对接,对于职业教育和企业的技能人才开发是一项“双赢”策略。  相似文献   

16.
姚丽 《中国培训》2010,(2):32-33
一,冶金企业高技能人才建设中的主要问题 1、高技能人才的成长环境不理想。一是缺氛围。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认识仍存在偏见,社会“重管理、轻技能”的观念严重影响了技能人才的成长,同时,受到传统成才观念的影响,企业内有一种很不好的导向,即“技能优则仕”,造成另一种意义上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相似文献   

17.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高技能人才,但是仅仅具有高技能不等于是高技能人才。在和谐教育观的观点下,高职工科学生还应该注重非技能素质的培养。文章探讨构建“技能素质”和“非技能素质”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非技能素质培养的环境,培养高素质高职工科人才。  相似文献   

18.
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前,我国高技能人才缺乏已经影响到经济建设的效果,加强技术技能型、应用型、复合型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是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本文在分析高技能人才匮乏的原因的基础上,论述了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和评价,并对“本科+技师”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实践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高技能人才界说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随着我国将高技能人才纳入“人才强国战略”总体规划中,高技能人才越来越成为政府部门、媒体大众和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但何为高技能人才?人们对此认识并未一致。因此,对高技能人才的上位概念进行界定,进而从相对性、广义性和复合性三个方面对高技能人才的内涵进行解析,这对深入研究和探讨其特点、需求及发展空间,真正致力于高技能人才的开发,无疑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一、新时期技能人才评价的主要内容 随着高新技术的推广应用,高技能人才发展趋势将出现如下的特点:“新职工”文化水平起点高,大专以上学历将成为高技能人才的主流,行业技能人才的文化水平将大幅度高移;“精一会二能三”的复合型技能人才比例将增多,一专多能的“通才”将是今后行业技能人才发展的趋势之一;具有管理经验的技能型人才将迅速发展;第三产业向高技能方向转化,高素质的服务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