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索认知行为团体辅导对大学生手机依赖的干预效果,本研究以14名具有手机依赖症状的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实验组的7名被试进行认知行为团体干预,控制组不做任何实验处理.在干预前、干预后以及3个月后用《手机依赖指数量表》对所有被试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实验组在干预后以及追踪测查中,其失控性、戒断性、低效性及手机依赖总分显著均低于干预前水平;控制组与实验组的失控性、戒断性、低效性及手机依赖总分在后测中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2.
探讨家校合作互助小组对中学生家长育儿自我效能感的影响,为开展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选取成都市某中学家长为研究对象,共招募到61名家长自愿参加研究,随机分配为实验组(30名)和控制组(31名)。在实验干预前,两组同时进行育儿自我效能感测试。干预阶段,实验组参加8次互助小组活动(每周1次,每次90分钟,连续8周),控制组不做任何处理。干预完成后,对两组进行和前测相同的育儿自我效能感测试。结果显示,干预后,实验组前后测分值在“玩耍与乐趣”(t=2.90, p<0.01)“共情与理解”(t=2.54, p<0.05)两个维度上增量显著高于控制组,在总分和其他维度上分值变化无显著差异;控制组在总分和各维度上分值变化均无显著差异。可见,家校合作互助小组可以显著改善家长在育儿中与孩子互动,以及理解孩子感受与情绪的自我效能感水平,对育儿过程中其他方面的自我效能感水平无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3.
运用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取向的团体心理辅导方法,采用准实验研究中的“不相等控制组前测后测设计”,以928名灾区中学生为样本,对实验组(进行为期3个月的积极团体心理辅导)和控制组(不进行干预)进行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与控制组在团体辅导后心理健康水平表现出显著的差异。与控制组相比,在学习压力、焦虑、情绪不稳、人际敏感等较为突出的心理问题上,实验组学生有明显改善;尤其是中度和重度心理问题得到了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4.
文章采用逆商团体辅导干预方法对河南某高校创新创业孵化园40名学生进行实验组和对照组前后测的实验设计,干预前,实验组与对照组的逆商、焦虑、抑郁、创业能力差异不显著;干预后,实验组学生的逆商、创业能力显著好于对照组,焦虑、抑郁显著低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采用认知行为团体辅导对某高校的30名网瘾贫困大学生进行干预研究,并在团体辅导前后一周进行前后测以及结束后两个月进行追踪测量,与控制组不进行干预的30名网瘾贫困生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网络成瘾贫困大学生在进行认知行为团体辅导之后,网络成瘾症状得以改善,自尊、心理健康水平得到显著提高,抑郁与焦虑情绪也显著降低,且两月后追踪发现干预效果持续存在。  相似文献   

6.
根据语音意识层级结构理论,对大学一年级学生进行为期8周的英语语音意识干预,通过对语音意识听辨测试和单词认读能力测试结果的对比统计分析,发现实验组在英语语音意识水平和单词认读能力方面均得到显著提高.干预后,实验组与控制组的英语语音意识水平出现显著差异.研究证明,结构化语音意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大学生的英语语音意识水平和单词...  相似文献   

7.
在基线调查的基础上,抽取南京市鼓楼区4家养老机构中120名具有轻中度抑郁症状的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的干预方法,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音乐照护的方法,比较两组老年人干预后抑郁量表(GDS)的得分情况。干预后实验组的GDS得分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音乐照护有助于减轻养老机构老年人的抑郁症状,能使老年人心情愉悦,增加其社会参与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通过传授小学数学差生具体的数学学习策略,考察学习策略是否会促进其认知灵活性。结果发现:(1)实验组前测和后测中使用学习策略的人数差异极其显著,被试掌握了具体的学习策略;(2)实验组和控制组的认知灵活性前测差异不显著,后测差异极其显著,后测中实验组任务转换反应时显著低于控制组。研究结果表明,小学数学差生通过掌握学习策略,其认知灵活性有显著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拓展训练对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作用.方法:应用SCL-90进行干预前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测量,干预措施为五天的拓展训练活动.结果:经过拓展训练干预后,实验组总分和各因子得分均降低显著,与干预前差距均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总分、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其他因子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拓展训练可以有效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0.
以孤独感自评量表(UCLA)为测度,筛选出高孤独感的高职生,将其中自愿加入者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控制组,实验组进行为期四周的团体辅导,控制组不作任何干预。测评结果显示:两组被试前测无显著差异;后测中,干预后的实验组较控制组孤独感水平有显著降低,较自身干预前也有显著降低,且维持一个月;控制组前测后测无显著差异。可见,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影响下,团体辅导对降低高职生孤独感有显著的干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基于智谋理论的积极情绪心理干预对大学生心境状态的影响,选取河南省某高校108名大学四年级学生作为研究被试,其中对照组予以常规心理干预,观察组予以基于智谋理论的积极情绪心理干预,比较两组学生干预前后的简明心境状态、智谋水平、焦虑抑郁情绪、自我效能感等心理变量。试验结果表明:干预后,观察组简明心境状态中抑郁、紧张、慌乱、愤怒、疲劳等维度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自尊感、精力等维度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习得性智谋、社会性智谋、自我效能感等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焦虑抑郁情绪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得出结论:基于智谋理论的积极情绪心理干预可改善大学生的心境和负面情绪,同时能提高学生的智谋水平和自我效能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团体辅导的形式对二本院校贫困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进行干预研究,以提高他们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和能力。方法:通过选取24名贫困生(工科类)为研究对象,其中实验组12人,控制组12人,分别进行8次有针对性主题的团体辅导干预。结果:经实验干预后,实验组、控制组在生涯定向总分、自我概念因子以及自我信心因子的后测—前测差值有显著差异。结论:团体辅导对于二本院校贫困生在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生涯定向程度的提高有显著改善,且对其自我概念和自我信心水平的提高有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考察了点探测注意训练对考试焦虑的干预效果。首先使用考试焦虑量表(TAS)在小学、中学和大学分别筛选60、38、60名被试,依据TAS得分将其分别划为高考试焦虑实验组、高考试焦虑控制组和低考试焦虑控制组;在三周内采用点探测注意训练对三组被试进行13次、总时长65min的干预。高考试焦虑实验组和低考试焦虑控制组的训练程序中,探测刺激出现在先前呈现考试无关图片位置的概率为98%,而高考试焦虑控制组的训练程序中,探测刺激出现在先前呈现考试无关图片和考试相关图片位置的概率均为50%。干预结束后比较三组被试各自干预前后TAS得分差异。结果发现,小学、中学和大学实验组被试TAS得分前后测差值均显著大于控制组。研究表明,点探测注意训练能有效降低小学、中学和大学高考试焦虑个体的考试焦虑水平,干预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团体心理辅导对高校调剂生心理韧性的干预作用,选取60名心理韧性水平相当的某省高校大学生,并分成团体心理辅导干预组和控制组。其中控制组不进行任何干预。结果表明:(1)实验组干预后的心理韧性水平显著高于干预前;(2)实验组干预前后的差别大于控制组测验前后的差别,即实验组的心理韧性提升效果优于控制组。结果说明:团体心理辅导对高校调剂生的心理韧性水平会产生影响,即起到了干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关于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培养研究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采用角色改变技术、教学反馈技术和现场指导技术等方法做为干预手段,探讨干预条件下小学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提高与学生学科能力发展之间的关系。整个研究选取19名小学五年级教师为被试,其中实验组教师9名,对照组教师10名,与此相对应,实验班共9个班291名学生,对照班共7个班226名学生。实验设计采用实验组和控制组前后测时间序列设计。经过为期一个学期的干预训练,结果表明;(1)角色改变技术、教学反馈技术和现场指导技术做为三种干预手段,能明显地促进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发展;(2)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发展会促进其教学认知水平的提高和教学行为的改善;(3)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发展最终会显著地促进学生学科能力的发展,也会明显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p<0.01*p<0.001。以下各表同)表7前测、后测条件下,实验组教师与控制组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比较从表7中可以看出,在前测时,实验组教师和控制组教师在教学监控能力的各维度上基本不存在显著的差异;经过干预培养,后测时,实验组教师与控制组教师在教学监控能力>有了明显的差异(T—3.42,PCO.01),实验组教师在教学监控能力上明显地强于控制组教师,特别是在计划与准备性、课堂的组织性、教?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汶川地震一年后两个受灾程度不同的地区的中学生的创伤后成长(PTG)的情况,并研究创伤后成长与抑郁症状和FI'SD症状的关系。方法:采用创伤后成长问卷(PTGI)、儿童抑郁量表(CDI)、儿童版事件影响量表(CRIES)等问卷对大足中学(一般灾区)和敖平中学(极重灾区)的428名初中生进行测查。结果:大足中学的学生PTGI得分显著低于敖平中学的学生,CDI得分显著高于敖平中学的学生,两校学生CRIES总分差异边缘显著,主要是大足中学学生在侵袭分量表的得分高于敖平中学学生;两学校学生的PTGI得分与CDI得分均为显著负相关,PTGI得分与CRIES得分相关不一致。结论:震后一年,极重灾区的中学生比一般灾区的中学生有更高水平的创伤后成长,且有更少的抑郁症状。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 SLEC)来考查团体辅导对高职生失恋心理困扰的干预效果。结果显示:干预后,SCL-90和A SLEC的总分和各因子分都显著下降,且干预组和控制组差异显著。可见,团体辅导对高职生的失恋心理困扰有积极干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研究个体沙盘游戏对学前儿童行为问题的干预效果。采用混合实验设计,使用Rutter儿童行为量表教师版对35名学前儿童进行前测,然后将其分成实验组与控制组,对实验组进行为期八周的沙盘游戏干预,分别在干预四周(短程)、八周(长程)后对所有被试者进行后测,以检测沙盘游戏对学前儿童行为问题的干预效果。测试结果表明,短程沙盘游戏干预措施不足以显著改善学前儿童的行为问题,而经过长程干预之后,实验组学前儿童的问题行为得到显著改善。儿童类型的主效应不再显著,问题儿童测试总分与正常儿童测试总分无差异,F(1,31)=2.278,p>0.05。但实验组别的主效应显著,实验组总分显著低于控制组,F(1,31)=5.816,p<0.05。因此可以得出结论,长程沙盘游戏干预措施对学前儿童行为问题有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19.
将26名中学生网瘾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并对实验组进行12次以自我控制为主的团体辅导,实施团体辅导前后采用网络成瘾问卷、自我控制问卷等进行测量,结果发现,团体辅导后,实验组被试的自我控制水平显著提高,且网络成瘾以及抑郁和焦虑的情绪困扰也得到了相当程度的改善.说明以自我控制为主的团体辅导对中学生网瘾具有积极的干预效果.  相似文献   

20.
为探究音乐心理剧对青少年阈下抑郁状态的干预效果,选取61名阈下抑郁青少年被试,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接受8次音乐心理剧团体辅导,对照组接受常规心理健康教育课。利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在干预前一周、干预后一周对两组被试进行评估。统计分析结果发现:干预前两组被试的抑郁自评得分无显著性差异;干预后,干预组的抑郁自评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表明音乐心理剧团体辅导能显著改善青少年阈下抑郁状态。研究为探索疗程短且有效的调节青少年阈下抑郁状态的干预方法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