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我国民族教育的现状入手,概述了民族教育现代化发展中所遭遇的困惑和多元文化教育的影响,认为民族教育的自主发展必须以各民族的文化传统为基础,学校教育的目的在于传授少数民族学生所需要的真正的生存知识。  相似文献   

2.
我国有56个民族,民族自治地区的面积占全国国土面积的64%。民族教育作为我国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以及地区经济的发展、国家的稳定和各民族的共同繁荣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少数民族概念的探讨,进而提出现阶段我国少数民族教育发展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最后提出几条加快发展少数民族教育的建议,希望能够通过从民族教育的内外部因素出发共同促进少数民族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双语教学”的困惑与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的民族教育中,双语教学已形成一定的体系,是我国民族教育的重要特色之一。它对继承和发扬各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巩固各族之间的友谊和团结,促进民族的相互交流及共同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何进一步完善双语教学体系,是我国民族教育正在面临的重要课题。 随着历史的不断变迁以及民族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一些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作为交际工具的功能正日益受到限制,但是,加强民族语言的教学仍然具有十分重要而特殊的意义。民族语言文字是各族人民长期以来辛勤劳动和聪明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学习和掌握本民族的语言文字,不仅是各少数民族继承和弘扬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基本内容和必要的工具与手段,更重要的是,每一个民族都把自己的民族语言文字看着是本民族认同的重要标志,民族文化赖以传承的载体,而对  相似文献   

4.
蔡爱民 《南昌教育》2007,(11):10-12
一、引言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教育是中国少数民族教育的简称,特指汉族以外55个少数民族实施的教育。进一步讲,是指以国家既定的社会制度和教育方针为基础,依据各少数民族所处自然地理条件、社会历史和文化传统所实施的国民教育。民族教育事业是整个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民族工作的重要内容。发展民族教育对于提高少数民族人口的素质、传承民族文化和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推动民族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促进中华各民族共同繁荣,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西方多元文化教育与我国民族教育之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西方所谓的“多元文化教育”与我国的“民族教育”相对应,二者同作为“全球教育意识的产物”,既有相同之处又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相同之处在于二者都以少数民族为其教育对象,以跨文化教育为其主流;差异之处在于西方多元文化教育注重文化的保持与发展,致力于反映民族的多样性和各民族的平等性,而我国的民族教育更偏重于少数民族的生存与发展,致力于解决教育与经济的衔接问题。  相似文献   

6.
目前多民族国家在保证自己国家全面发展的前提下,还需要重视民族文化的多元化发展。我国在针对少数民族语言的教育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视。其中平等化发展各少民族的双语教育是解决各民族语教育的中遇到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以西南地区为例,分析了民族文化、民族教育实践、民族教育研究三者之间的关系。作者认为,西南多元共生文化是西南民族教育实践生发的基础,西南民族教育研究是对教育实践特征和规律的总结。西南民族教育研究的目标是:以教育促进多元共生文化的发展,促进各民族的文化自觉,寻求民族传统与现代化之间的契合点,走内源式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8.
不同类别的教育文化影响着民族的思维方式、道德观念的形成。各种类别的教育文化内部又兼容其它类别的教育文化因素。各民族教育文化的发展是不平衡的,这种不平衡性主要是由各民族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9.
民族地区学校教育与民族传统文化接轨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是一种社会活动,教育必须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中才能实施并收到实效。由于我国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类型与样式差异很大,各民族群众对教育的理解和认识各不相同,但教育为现实服务却是一致的。目前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教育与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文化活动不能有效的兼容,而使得学校教育在少数民族地区难以发挥其特有的教育功能。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教育需要大胆改革,走出自己特色的教育发展道路,才能有效地推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0.
民族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改革与发展必然会受到特定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但同时民族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也会推动边疆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发展进程。民族教育与边疆治理耦合的逻辑基础在于二者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四方面有共同的历史使命,二者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基于此,民族教育参与边疆治理的四重内生逻辑在于政治逻辑、经济逻辑、文化逻辑和社会逻辑;边疆治理推动民族教育发展的四重外生动力在于政治动力、经济动力、文化动力和社会动力。民族教育与边疆治理之间既有耦合的逻辑原点,又有耦合的具体路径,二者间有着内在的多维耦合机制。  相似文献   

11.
民族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民族工作和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我党和我国政府历来一贯高度重视民族教育工作。发展民族教育事业,对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民族政策,保持民族地区的稳定,巩固各民族人民的大团结,维护祖国的统一,促进民族经济发展,弘扬民族文化,提高各族人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达到各族人民共同繁荣昌盛的目的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正如李  相似文献   

12.
促进民族共同语——汉语普通话的发展暨加快民族高等院校外国语教学的进程□高崇德建国四十多年来,我国少数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速度是前所未有的。处于民族教育前沿的各高等民族院校是维护民族团结,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重要柱石之一。我国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在世界...  相似文献   

13.
文化濡化与民族教育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关于民族教育的理论、方法一直是教育界普遍关注和研究的问题。在过去几十年间,民族教育研究取得了不少重要成果,并.区对不同地区的民族教育水平的提高和各民族文化的进步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在我国民族教育实践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比如。多民族聚居地区不同民族之间教育水平的差异,各民族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以及由于上述差异,加之语言及其相关的问题产生的富现代科学技术掌握水平的差异,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是客观事实,民族教育研究不能回避它们。本文作者在过去三年中,以“多元文化教…  相似文献   

14.
以社会主义主流文化教育为主导,包容各民族传统文化的思政教育是民族高校思政教育的必然选择,本文探讨了社会主义主流文化,民族高校少数民族文化,外国语学院外国语母语国家文化等多元文化思政教育的特点,分析了我国民族高校外国语学院思政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民族高校外国语学院在思政教育应注意的问题和对策.  相似文献   

15.
作为党和国家民族工作卓越的领导者,乌兰夫同志从实际出发,制定了发展繁荣民族文化教育的政策。文章对注重具有民族特点、地区特点的发展民族文化教育队伍建设的思想、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指导是民族文化教育发展的根本保障的思想、各民族文化教育相互交流、相互吸收、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思想等方面概括了乌兰夫民族文化教育思想的当代启示。  相似文献   

16.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国家,在我国不谋民族工作,便不足以谋全局。实现各民族大团结、共同繁荣,必须建设少数民族地区的和谐文化,以和谐文化促团结、促繁荣,而少数民族地区和谐文化建设又需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从思想政治教育与和谐文化建设的关系入手,剖析思想政治教育在少数民族地区和谐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提出在少数民族地区建设和谐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17.
《集宁师专学报》2018,(2):39-42
要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促进民族团结,就要平等地发展各民族的语言和文化,因而民族文化传承教育也就成为民族学校重要的环节。该文通过田野调查和访谈,分析研究察右后旗蒙古族学校小学部民族语言文化教育现状及所面临的问题,希望通过本研究唤起蒙古族基础教育相关工作者自身的文化传承自觉性,使蒙古族学生在学习主体民族文化的同时更要学好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从而能够继承传统的民族文化,并且将其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8.
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我国各民族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是承载中华民族精神与情感的重要载体,促进民族文化的保  相似文献   

19.
郭运晨 《考试周刊》2014,(54):168-169
跨文化理念视域下民族教育的发展应该注重接受并欣赏文化差异、尊重人的尊严和人的权利。各民族文化均有其特性,应相互尊重、相互学习,非主流文化应受到应有的重视。课程体系构建以尊重各民族文化平等为基准,有目标地实施平等教育。应充分认识各民族的传统教育习俗,对其文化价值与教育功能展开深入研究,并纳入现代学校教育体系,寻找出传统与现代对接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社区教育:民族文化传承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各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对于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在全球一体化的进程中,我国少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