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严格正字是书法教学中最重要、最基本的要求之一。所谓严格正字,就是书写的汉字要做到形体标准化,使用规范化。众所周知,文字是己录相传达语言的书写符号,是重要的交际工具,如果我们连字都写不清楚,写不正确,就达不到交际的目的,当然就更谈不上使用规范化了。下面本人就书法教学中的严格正字问题,即汉字形体标准化,使用规范化问题谈点个人的意见。  相似文献   

2.
众所周知,文字是传达和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是重要的交际工具。如果我们连字都写不清楚,写不正确,就达不到交际的目的,当然更谈不上使用规范化了。鲁迅先生曾说过,中国的汉字“具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在这里,鲁迅先生从审美的角度十分准确地概括出汉字的三个特点:意美、音美、形美。实在令人叹服。受鲁迅先生的启发,我认为要做到汉字使用规范化,也应该从音、形、义入手,即做到正音、正形、正义,下面就从这三个方面具体谈点个人的意见,以就教于诸位方家。  相似文献   

3.
汉字规范化问题及其标准的形成,是与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分不开的。随着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一方面,汉字规范化工作日趋严密;另一方面,在汉字简化的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新问题,这些新问题有待我们去思考和解决。汉字使用的规范化是语言文字工作规范化的重要内容,随着社会的发展,汉字规范化问题及其标准也更加丰富起来,如何在社会上推行汉字规范化的标准、推广人们的交际需要对汉字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部分家长、教师对起始年级写字教学的错位定位,导致一部分学生无法用正确、规范的笔顺进行汉字书写。然而运用正确、规范的书写在日常书写、中文信息处理及汉字规范化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起始年级的语文老师尤其要注重正确的笔画顺序,规范汉字的书写。本文将结合教学实际,从"关注基础,正确引导""利用过关,巩固记忆"在一年级语文写字教学中的作用这两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对使用规范汉字的要求越来越迫切.使用规范汉字是事业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国高度统一的标志之一.准确使用我国政府规定的规范汉字,包括准确无误地掌握字形、笔数、笔顺和笔画.汉字是由若干笔画构成的,正确使用汉字就必须从一笔  相似文献   

6.
报刊书籍是传播科学文化知识的载体,理应成为正确使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榜样。然而由于主客观等方面的原因,“天天看书看报,天天看见错别字”(《错字小议》吕叔湘)的现象依然屡见不鲜。这无疑会给广大读者特别是中小学生乃至整个社会带来十分严重的影响,也严重地影响了汉字的纯洁和汉字的规范化。是的,汉字中同音字多,形近字多,容易混淆;加之为规范汉字,国家先后颁布的不少有关文字使用的法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个案分析形式提出语言文字法规的理解、完善及实施操作中的几个问题,涉及汉语拼音正词法,正确使用汉字和阿拉伯数字等语文规范化的相关方面,给出了教学中初步解决这些问题的处理意见,以期得到认同或引起讨论。  相似文献   

8.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系统符号。汉字本身形体复杂、数量众多,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许多不规范现象,造成部分用字的混乱。这种不规范现象已经或多或少地影响到了我们的生活,更不利于经济发展、科技进步。文章对汉字规范化及其必要性、汉字使用不规范现象及其产生的原因与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字形是文字的物质形式,是书面语言的承载体.书写的一方和阅读的一方都要通过字形这个媒介物才能进行交际,字形的准确、规范化水平也反映出一个国家的文化水平,因此,写规范字是每个国民特别是教育、宣传等专业人员必备的职业素质.建国以来我国一直致力于汉字的简化及规范工作,但是,汉字是表意体系文字,难读、难写、难记一直是汉字规范化道路上的一只拦路虎,本文主要针对3500常用字中易错的几个方面加以分析总结,希望能有助于人们使用规范字.  相似文献   

10.
龚鸣 《语文天地》2012,(24):37-38
一、要重视汉字的书写虽然《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实验稿")也重视汉字的书写,并对每个学段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但2011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修改稿")在第一学段就明确提出了"写字姿势正确"的要求,把对汉字的正确书写提高到从未有过的高度。  相似文献   

11.
一、加强写字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汉字作为一种独特的象形文字,每个字或词都传达着不同于别的字或词的信息,都有规范的写法。因此,要准确地表情达意,就要讲究写字用字的规范化。同时语文的工具性、人文性和社会交际功能,首先就体现在汉字的书写上。从某种意义上说,“字如其人”,透过字迹,往往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文化修养、学习习惯、为人秉性、做事态度等。在当今信息时代,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更是掌握计算机语言的必要前提,虽然电脑可以打出规范的汉字,但因为读错、写错汉字,  相似文献   

12.
关于语文教学如何渗透素质教育的问题,论者已经很多。这里,我也赶个时髦,谈几个新的思路。一、练好规范字,渗透图画美的教育汉字是表意文字,大约五千个常用字是通过不同的笔画组合来相区别的,横平竖直、难确点画是写好汉字的基本要求。不同的横竖挑点的组合往往就构成不同的字形,表示不同的意义。从审美角度讲,每个汉字就是由笔画按照不同的方式组合而成的一幅完美的图画。写出正确而不疏漏的规范化汉字,不仅有助于学生领会其表示的意义,而且会让学生接受图画美的熏陶。因此,我们在组织学生一日一练的习字课教学过程中,对于独体…  相似文献   

13.
汉字是我们中华民族最灿烂的文化瑰宝,她是世界上唯一的表意文字,每个汉字都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每个汉字的产生、演变、使用都充满了故事色彩。作为中国人,应该人人喜爱汉字,尤其是我们语文教师,更应该在言传身教中,让学生喜爱上汉字。激发学生对汉字的喜爱之情越早越好。一年级,是培养学生喜爱汉字的关键阶段。  相似文献   

14.
<正>规范书写汉字应是每个中国人的基本素质。汉字的规范书写必须从小学生抓起,从语文教学抓起。对于小学生而言,正确的书写姿势和良好的书写习惯不仅有利于其写好汉字,学好语文,更有利于其身心健康成长。《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的总体目标中明确指出:小学生要"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阶段目标中则提出:学生在12年级要"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  相似文献   

15.
【专家推荐】本字典力求建立一套全新的现代规范汉字构字法体系,为此,对每个常用汉字都一一分析了构字法类型,同时非常重视现代汉字结构的核心单位——部件的分析,这对汉字教学、汉字编码都颇为有益。字典处处体现贯彻国家文字规范标准,这对纠正社会用字混乱现象,强化汉字规范化、标准化都有很大的推动作用。综观全书确实一部颇有创意和价值的字典。——国家语委咨询委员、著名语言学家李行健本字典首次对每个常用汉字都标示出构字法类型,称它为“第一部分析现代汉字构字法的字典”恐不为过。为了加强对简化汉字的理解、学习和运用,本字典还…  相似文献   

16.
<正>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提高我市社会用字规范化水平,策应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提升城市文化形象,7月15日下午,市语委专门组织了一期语言文字规范化使用专题培训,市直机关单位和各县(区)语委办负责人共100多人参加了培训。培训专家从什么是规范的语言文字、规范汉字的基础知识、法律法规对规范汉字的基本要求、用字不规范的主要问题和汉语拼音正词法的基本规则等五个  相似文献   

17.
语言文字是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同时也是社会斗争和社会发展的工具。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实现了历史上所没有过的高度的统一,并且正在掀起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的热潮,因此在占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汉民族中间,大力推广普通话,促进文字改革和语言规范化,已经成为我国当前的迫切任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和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召开了“全国文字改革会议”,从十月十五日起举行了九天的会议,从十月二十五日起,中国科学院又召开了“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这两次会议标志着中国文字改革和汉语规范化工作的开端。汉语是世界上最发达最重要的语言之一,汉语的书写符号汉字,是历史最长久、影响最深广的文字之一。谁都承认,汉字在我国人民的悠久的文化历史中有过伟大的贡献。几千年来,我国古代丰富的文献典籍、依靠汉字保存下来。今后,在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造的时期中,汉字仍然将被广大的人民群众更广泛地使用。就在长远的将来,汉字也将继续存在并  相似文献   

18.
从许慎《说文解字》首创汉字的部首检字法,到现代汉字的进入电子计算机信息检字,人们对汉字检字法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然而,就目前汉字的各种检字法来看,最显示出优越性和富于生命力的则是数码法。数码检字法如能进一步改进完善,将有可能被认定为普遍使用的规范化检字法。为“消除目前检字法中的分歧混乱现象”,  相似文献   

19.
异形词的存在,给书面语的使用增加了负担,给汉语教学、辞书编纂、中文信息处理带来了困难,影响了语言文字交际功能的发挥。异形词的整理规范是汉字规范化工作中的重要一环,关乎如何正确运用语言的实际问题。从学理和语言使用的实际出发,"恢宏、恢弘、恢闳、恢纮"、"自曝、自暴、自爆"这两组异形词在现代汉语中应分别选用"恢宏"、"自曝"作为推荐词形立目并做注解。  相似文献   

20.
为纪念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50周年,笔者读了<汉字规范百家谈><简化字研究><现代汉字规范化问题>等几本书,读了香港<语文建设通讯>等刊物,收获不小.王凤阳的<汉字的演进与规范>(见<现代汉字规范化问题>一书)和费锦昌、徐莉莉的<汉字规范的换位思考>(<语文建设通讯>第80期)给笔者的启发很大.王凤阳提出的汉字规范方针是"顺应文字潮流并为之做疏导工作的规范方针,大统一、小自由的方针","疏导的方针就是在保持文字统一的大前提下对各种合理的特殊要求网开一面的方针".费、徐的文章指出:"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承认社会用字有不同层面的存在,准确确定对不同层面的不同规范要求,有针对性地推行适用于不同层面的规范标准,就能取得汉字规范工作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