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生是新时代创业的主体,“AI+”模式正成为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热点。以广东CJ大学的创业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以问卷调查数据为基础,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AI+”时代大学生创业意向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1)影响大学生“AI+”创业意向最关键的因素是“AI+”创业态度和“AI+”创业技术能力;(2)“AI+”创业风险和“AI+”创业环境对大学生“AI+”创业意向产生非常显著的影响;(3)创业特质通过“AI+”创业态度间接地对“AI+”创业意向产生正向积极影响。基于此,高校不仅要培养大学生积极的“AI+”创业态度,强化大学生的“AI+”创业技能,还要联动政府和企业营造优质的“AI+”创业环境以及培养大学生规避“AI+”创业风险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人才培养素质和应不断增长的就业压力,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成为大学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从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角度出发,研究《网络营销》教学模式改革,界定了大学生创业能力体系的构成和相关影响因素,并分析了《网络营销》课程教学模式的各环节对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影响,从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和实践教学等方面探讨了教学模式改革思路,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师引导+学生决策"新型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3.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的到了,唤起了一股大学生创业热潮。面对新形势如何更好地为大学生创业服务,"1+X"大学生创业指导体系面临着哪些问题,积极探索"1+X"大学生创业指导体系建设路径能够有效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  相似文献   

4.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大学生成为创业的生力军,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当前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还刚刚起步,还未建立起有效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评价体系。以九江学院为研究对象,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创业意识、创业品质、创业知识和创业技能等大学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绩效评价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鼓励高校在原有基础上拓宽人工智能专业教育内容,形成"人工智能+X"复合专业培养新模式。结合"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研究面向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人工智能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意义重大。根据非人工智能专业本科生知识结构和项目预期目标,设计相应人工智能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使非人工智能专业本科生能够掌握开展项目研究所需的人工智能知识,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近3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大学生课外科研活动等实践及对研究成果分析,取得了较好成效。  相似文献   

6.
《科技风》2017,(18)
本文对"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需要创新思维进行研究。首先,阐述了"互联网+"与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关系。其次,分析"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需要创新思维策略。  相似文献   

7.
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不仅有利于培育大学生创新精神,提升创新创业能力,缓解就业压力,而且对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以及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然而,调研发现,目前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不强、创新创业能力较弱,主要原因在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存在突出问题。因此,基于资源整合的宏观视角,以创业生态系统理论为基础,将高校、企业、社会和政府共同纳入到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中来,构建"四位一体"的创新创业融合生态系统,有助于提升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成效。  相似文献   

8.
"双创"背景下,国家对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及创业实践均提供了相当大的支持力度,高校也制定了相应的培养计划,但从现阶段看,有积极创业意愿的大学生仍然较少,究竟是什么影响了他们的创业意愿成为研究重点。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影响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因素进行调查,并提供对策建议,以期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9.
陈淑娇 《科教文汇》2015,(2):177-178
当前我国大学生绿色创业活动得到了社会的广泛支持,高校亟需构建相应的绿色创业教育的实践体系。本文提出了高校运行大学生绿色创业教育"1234"实践体系:以"生态道德为导向、生态经济为核心"为理念;以"让经济人道德,让道德人经济"为目标;构建"课程平台+实践模块+孵化窗口"三者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形成"绿色"共识、争取"绿色"支持、培养"绿色"师资、营造"绿色"文化四个保障。因此,本文的研究有助于完善我国大学生绿色创业教育体系,同时有效推动大学生绿色创业活动的开展。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鼓励青年创业"、"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等一系列新任务、新要求,这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指明了方向。随着高职院校扩招,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因此,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迫在眉睫。文章结合当前高职学生创业能力的现状,分析了培养高职大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必要性。并联系个人工作实践,针对高职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谈几点个人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11.
"竞赛+项目+创业"递进式人才培养模式,是成都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近年来以创业为导向,实施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实践表明,2015级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突出,多次获得竞赛大奖,创业企业也获得了良好效益。学校和学院创新实践培养机制愈加完善,证明了"竞赛+项目+创业"递进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良好的创业教育能够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有利的条件,稳固的校园创业实践平台能够为大学生走出社会成功创业提供切实的帮助.大学生"创业者"实战基地的建立旨在进一步挖掘学生潜能、培养学生的创业基本素质和提高学生的创业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3.
随着国家"双创"的浪潮,各高校越来越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创业课教学、各类创新创业大赛等正积极开展,但在"双创"教学中针对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的培养仍未得到足够重视。通过对比以往专家学者对于创业者素质的研究,结合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从创业心理意识和创业心理能力两个维度,从宏观微观两方面谈了几点关于培养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科技风》2020,(15)
如何系统深化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是职业教育目前共同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也是"双创"背景下职业教育转型发展的重点。通过实践高职院校层级式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切实提升了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八大明确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发展战略,目前各高校教育模式也从重视学科性人才培养向应用性人才培养转变。东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一直把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作为本科教学的重中之重,通过创新"3+1"等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健全"产-学-研"校企合作机制、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组织参与全国性食品创新竞赛等渠道,创建以学生多层次、高水平的实践教育平台;在夯实专业基础的同时,推动学生进行生产实践、创业实践,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的热情,逐步构建以学生自主实践为主体的创新创业新平台。  相似文献   

16.
开展创新创业培训是培育大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激发大学生创造力的重要手段。要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完善创业扶持政策,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和氛围,加快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勇于投身实践的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实现"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步伐加快,鼓励社会大众"以创业带动就业",对大学生创业能力和创业意识培养提出了新要求。艺术学院学生创业作为大学生创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审美能力、发散思维、社会属性及实践能力等方面有其特点和优势。面对双创背景下的激烈竞争,分析艺术院校大学生创业情况和存在问题,探讨艺术院校构建服务体系的具体模式,有利于培养符合时代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是系统提升大学生综合思维能力、促进大学生就业成才的有效方法。广东大学生科技创新培育项目将培养人才的创新创业素质与大学生科技项目充分结合。以广东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涉及的五大主体为分析视角,对现有体制下科技创新创业"攀登计划"实施的成效及挑战进行深入分析,系统提出改善广东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攀登计划"的政策措施建议,以进一步推动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的深化改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方法要着眼于整个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的培养,在大学生课程体系中不断完善理论教育体系,采取理论结合案例和实践成果转化,加强大学生创业能力实践实训,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孵化更多的创业团队,注重大学生创新力的培养,树立为创新型国家培养创业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20.
刘琳 《大众科技》2016,(10):98-100
文章将以广西A高校某创业团队为例,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研究"互联网+校园"环境下大学生创业的发展现状,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创业团队的创业运营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大学生在借助"互联网+校园"平台创业中面临的内外部问题,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一些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