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邢东花 《科学中国人》2014,(2S):182-182
多年的教学尝试和教学实践,使我越来越认识到”自主学习”是当前教改的主旋律。“自主学习”能唤起学生的自主意识,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学生在学习中走向成功的一条捷径,是效提高教学质量的最佳途径。身为课改教师,我深深的体会到课程改革将给我们教师搭建一个学习、探究、展示的平台。如果教师还是用老观念去教授语文,那无疑是在扼杀课程改革那鲜活的生命力。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必须在学习中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精神。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2.
袁书银 《科教文汇》2008,(30):107-107
随着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材的改革,“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教育已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引起广大数学教师的高度重视,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数学教学中愈来愈显得重要。因此,教师如何在当前新课标下,发挥“主渠道”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3.
王权普 《科教文汇》2008,(25):130-130
随着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材的改革,“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教育,已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引起广大数学教师的高度重视,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这在数学教学中愈来愈显得重要。  相似文献   

4.
“主体教育”是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和能动作用的教育。在化学教学中应逐步适应“课改”的要求,“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是教学活动的积极能动的参与者,要想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就必须激发起学生的主体作用,即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确保使每一位学生在自主、自动的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现代社会所需的各种能力的培养。以下是在化学教学中,实施“主体教育”的几点尝试:一、增强师生情感,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学习的效率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呢?首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对学…  相似文献   

5.
张卫煜 《科教文汇》2012,(33):172-173
快乐体育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积极性,使得教师乐于教,学生乐于学,使全体学生在师生融洽合作的氛围中生动地活泼地发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体育运动的乐趣,体验到克服各种困难后的乐趣.让学生从最初的“想学”到“敢学”再到“乐学”,让学生真正体验到上体育课的乐趣,成为体育课堂的主人.快乐体育简而言之就是寓教于乐.“快乐体育”不是一种教学方法,而是一种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6.
心理学家认为:人在感兴趣、心平气和、心情愉快的情况下进行学习最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努力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会”、“会学”。  相似文献   

7.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教育已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已引起广大数学教师的高度重视,就具体的数学教学实践认为:想一想、读一读、做一做是实现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吴晓莉 《今日科苑》2010,(8):275-275
声乐互动式教学能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让学生与教师在互动中完成教学任务并消化吸收所学的知识点,通过互动使传统的要我学的被动状态变为参与式的我要学,使得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它摒弃了原有教学模式中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师中心论,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强调学习中的互动与交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让学生能在课堂中主动参与,使课堂成为积极互动的、高质高效的课堂。在教学互动过程中能够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因此,对声乐教学中互动式教学应用的研究和探索是必要的和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的,它对实际的声乐教学将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价值和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刘超 《科教文汇》2008,(12):136-136
传统的音乐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教师仅仅成为向学生灌输知识的权威,而忽视了教师应是“激发学生思维的泉眼”。本人在教学中结合其他学科不断探索学习、大胆创新,改变传统教学方法的教会为学会,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创造。  相似文献   

10.
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因此,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必须消除教师“一言堂”的现象,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学得有趣。  相似文献   

11.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教育已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已引起广大数学教师的高度重视,就具体的数学教学实践认为:想一想、读一读、做一做是实现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要“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价值观的过程”。为了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积极创造多种条件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  相似文献   

13.
让高中数学教学有声有色,不是一种梦想。学生们学起来轻松,教师教着也轻松。这就是让教学在一种情境中进行。情景式教学是一种崭新的教学模式,作为一线教师,应该使它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整个学习过程的主线;另一方面,通过学习生成问题,让学习过程成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拓展问题的过程。也就是说,要千方百计把没问题的学生教成有问题的学生,把问题少的学生教成问题多的学生。让学生感知数学是自然的、清楚的、有用的、能提高能力的,这就要求老师首先必须是“有问题”的老师,如何整体把握好每一章、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所蕴含的数学思想与方法,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如何设计出一系列的贴近学生生活、能融合到学生已有认知结构中并发生冲突,又能很好的体现本节课数学思维的本质,同时又富有挑战性的数学问题,值得每一位教师深思。  相似文献   

14.
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在教学中真正落实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要求新课程下的“新”教师必须建构学生主动参与的,尊重学生个性的教学环境。随着现代信息社会快速发展,课堂教学越来越依赖现代信息技术等媒体系统的支持。应此趋势,就要在课堂教学中巧用多媒体,进一步变革学习方式,让多媒体辅助教学成为语文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5.
教学有效性指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情感的交流、智慧的培养,使学生获得最大的发展。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经成为教育课程改革的主题。衡量教学的是否有效并不是指教师的教学态度是否认真,也不是指学生的学习是否努力,而是看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从教与学的过程看,教学的有效性包括“教师有效的教”和“学生有效的学”两个方面,如何通过教师的教,让学生学会学习,掌握学习方法,提升学习能力,最终达到陶行知说的“教是为了不教”这一境界,是值得所有教师认真研究的一个课题。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通过以下几条途径可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刘巧妹 《科教文汇》2010,(21):127-127,136
在以往的理科教学中教师注重学生知识接受量的多少和注重接受的深度,注重如何改善这种“注入”的技巧,注重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接受教师所传授最多的知识。按照生活化的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自主活动以及在活动中的体验和感受,即由传统的师生授受向对话教学、体验教学和探究教学等转变,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体,让学生动起来、活起来。  相似文献   

17.
在数学课堂上,如果教师放手让学生说话,让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猜想、讨论、交流、合作,参与研究、体验成功,使老师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合作伙伴,那么,我们的教学就一定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更好地培养他们的自主创新精神,使学生终身受益,帮助他们走向成功之路。  相似文献   

18.
赵小鸽 《科教文汇》2009,(14):201-201
创新意识是一种求新、求异、求变的意识,不满足现状和已有成果的意识,这是一切创新活动的原始动力,在创新活动中,有了创新意识才能抓住创新机会,产生创新方法、启动创新思维。在生物学科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为冲出“应试教育”和“减负”的怪圈找到了突破口,激发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探索,运用各种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19.
游戏教学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娱乐性的特点,它能够把我们的教育目标潜移默化地融入到其中。教师因地制宜根据需要可以创编游戏,也可以鼓励学生大胆创新让学生学会创编游戏,这样不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更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质量,使体育课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  相似文献   

20.
?数学课程标准?将实践活动作为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实践活动”课的开设将有助于改变长期以来数学教材脱离现实生活、脱离实际的情况。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对“实践活动”课的认识不够,认为“实践活动”不是新课的教学,是课外活动课,有的教师完全放手让学生作为课外作业自行完成,学生往往草草了事,完成任务就行。有的教师认为“实践活动”课是节复习课,把书本上提示的几道题目完成就行。有的教师认为“实践活动”就是搞一些竞赛、游戏等。我们教师的教学往往有意无意地压缩了学生对新知识的认识过程,造成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有然”。实践活动倡导“让学生亲力亲为”、“做中学”,也就是让学生在各种各样的操作、体验活动中,培养应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