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坛"于12月12日在京召开.教育部副部长李卫红同志作了书面发言.中宣部理论局、教育部社科司领导到会讲话.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社科院等单位的七十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论坛由教育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和中国教育报共同主办,中国人民大学"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承办.  相似文献   

2.
正为深入学习和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增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觉性,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之际,一场旨在总结历史、缅怀毛泽东同志伟大功绩的国际学术研讨会近日在北京大学召开。此次会议由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北京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协同创新中心和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举办,会议主题为"毛泽东与当代中国和世界"。来自美国、英国、日本、韩国、越南等国外高校和研究机构的著名毛泽东思想研究专家以及  相似文献   

3.
11月20-22日,由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讨会在石家庄召开.来自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北京交通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高校的领导与学者出席会议.教育部社科中心主任冯刚主持会议并讲话,河北省教育厅副厅长阎春来、河北科技大学党委书记计卫舸与会致辞.  相似文献   

4.
【正】"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2005年,中共中央宣传部和教育部联合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指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中心内容"...  相似文献   

5.
这次会议时间不长,安排紧凑.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同志作了重要讲话,中宣部理论局负责同志到会指导,文海同志作了工作报告,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西南大学、湖南科技大学四所高校理论研究中心作了交流发言.会议推选我担任新一届教育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以下简称“教育部理论研究中心”)主任,我对大家的信任,表示衷心的感谢.我深知,担任这一职务,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一定认真履行职责,竭诚做好工作,不辜负大家的重托,与同志们一起努力开创教育部理论研究中心工作新局面.  相似文献   

6.
《中国教师》2014,(9):F0002-F0002
<正>各地市、县区教育局:为贯彻十八大提出的"立德树人"的教育思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先进文化占领教育战线的思想阵地,以先进理念引领校长教师的专业成长,以先进典型带动中小学校的内涵发展,教育部主管、北京师范大学主办《中国教师》杂志社学校文化研究中心、中国教育策划学术研究会携手中国教育学会小学、初中、高中教育专业委员会、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等单位的数十位教育专家联合开展"学校文化中国行"大型公益宣讲暨调研采访活动。一、活动宗旨  相似文献   

7.
在全国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之际,教育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召开第二次理事会会议,总结工作,分析形势,明确任务,选举产生新一届理事会,这对于推动教育系统深入学习研究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进一步开创理论研究中心工作新局面具有重要意义。借此机会,我代表部党组,向会议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向理论研究中心  相似文献   

8.
6月26日,《中国高校社会科学》出版座谈会在京召开。教育部副部长、党组成员李卫红出席座谈会并讲话。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司长张东刚,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中国高校社会科学》编委会主任陈先达,以及来自有关高校的专家学者,围绕"提高刊物质量,为繁荣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服务"的主题进行了座谈。教育部社科中心主任、《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总编辑杨河主持会议。李卫红在讲话中指出,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  相似文献   

9.
为深入贯彻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推进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工作,"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工作交流研讨会"于2009年12月16-17日在湖南湘潭召开.会议由教育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理论中心")、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主办,湖南科技大学承办.教育部"理论中心"副主任田心铭教授主持开幕式.副主任梁柱教授作大会总结.秘书长冯刚研究员对教育部"理论中心"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副秘书长张剑同志作了关于加强高校"理论中心"建设思考的发言.来自全国24所高校"理论中心"的专家学者40余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0.
2008年9月19-22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和江西师范大学联合主办的"第三届全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论坛"在南昌召开.中共江西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刘上洋,中国社科院党组成员、中纪委驻中国社科院纪检组长李秋芳,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靳辉明、李崇富,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院长张祖英,中国社会科学院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副主任夏春涛和来自全国各地的140多名代表参加论坛.与会的专家、学者以"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进行了研讨.  相似文献   

11.
党的基本路线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总纲.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只有坚持把"一个中心"和"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把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创造性地运用于我国实际,方能实现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2.
正随着中央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及相关问题的研究日益成为理论界的重点。人民出版社近期出版的东北师范大学田克勤教授等三人合著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通论》一书,是在不断深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研究过程中的一部整体性研究的力作,同时也是田克勤教授与南开大学合作承担的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马克思主义学科体系建设研究"(04JZD0001)的  相似文献   

13.
3月30日,第四届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论坛在北京大学英杰国际交流中心阳光大厅举行。北京大学党委书记、中国道路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协同创新中心理事长朱善璐,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司长张东刚、副司长徐艳国,教育部思想政治教育司司长冯刚、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张雪等领导出席本次论坛并讲话,全国高校150余位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参加了论坛的研讨。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执行院长孙熙国、党  相似文献   

14.
由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主办、西南大学承办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学术研讨会于近日在西南大学召开。教育部社科中心及重庆市教委相关领导出席会议并讲话。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等几十所高校的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会。会议主要围绕以下议题展开交流讨论。第一,关于马克思主义"三化"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专家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三化"是一个整体的系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  相似文献   

15.
声音     
《教育》2013,(31):9
中国梦是国家梦、民族梦和个人梦的统一。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大力促进教育公平,保障每个人平等接受教育,成就人生梦想,既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也是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有力支撑。——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系列报告中指出。要改变教育"重智轻体"和体育"重训轻文"的  相似文献   

16.
本刊讯2012年9月24日至27日,由教育部和深圳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教育部中央电化教育馆、广东省教育厅和深圳市教育局承办,中国教育报刊社、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中国教育学会、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英特尔(中国)有限公司和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等协办的首届"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应用展演"在深圳市会展中心举行。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  相似文献   

17.
2014年11月4日,由澳大利亚北领地教育部与安徽省教育厅主办,安徽省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承办的"中国安徽一澳大利亚北领地中小学校长领导力发展交流会"在合肥师范学院举行。北领地教育部部长Peter Glen Chandler,首席执行官Kenneth Lindsay Davies,查尔斯·达尔文大教育学院院长Petter Kell,安徽省教育厅副厅长金  相似文献   

18.
2008年教育部政策研究与法制建设司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教育部2008年工作要点》和部党组的要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进一步加强教育政策研究与法制建设,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在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过程中,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基本问题,科学回答了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及政治保证等重大问题,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这一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和时代精神的话语体系,实现了"以阶级斗争为纲"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转变,是政治话语和大众话语的有机统一,成为当代中国的主流话语。  相似文献   

20.
"中国特色"对于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拟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两个视域出发,通过对"中国特色"进行多层次的考量、分析,着重探析其对于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