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后人对古代诗歌主题的理解,往往有多种说法。如《氓》的主题历来有三种说法:一是刺淫说;一是弃妇说;一是反封建礼教说。从这首诗产生的时代背景、诗歌的内容及感情基调来看,这三种说法都有不当之处。教学时,注意从这三个方面加以引导,有助于学生正确理解古诗的主题。  相似文献   

2.
《东门行》是汉代乐府诗中的名篇之一.关于这首诗的主题,建国以来有三种说法,即铤而走险说、自相矛盾说、抒发悲愤说.本文以翔实的材料,对以上三说一一驳斥,并在此基础上,对全诗进行了全面分析,从而论证了这首诗的主题.  相似文献   

3.
有人说:“论创作,诗歌表达的递进层序有三:一是意境,二是构思,三是主题。先形成好的意境,再通过好的构思,才能表达好的主题。意境是主题生成的环境。论欣赏,诗歌审美的高下之比有三:一是主题,二是构思,三是意境。从主题审美的视角看构思,才知构思妙从何来;从构思审美的视角去看  相似文献   

4.
一 鲁迅先生<雪>的主题到底是什么?或者进一步说,与之紧密相关的一个问题:江南雪与朔方雪是什么关系?据笔者有限的阅读视野,有三种说法.一是并列说,所谓两幅画面,两种情感,优美壮美;追求美好环境,反抗寒冷环境云云.二是主次说,如人教版<教师教学用书>的"有关资料"选录了钱理群教授的话:"相比较,他(指鲁迅)更醉心于‘朔方的雪花'.  相似文献   

5.
有人说,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诗歌则是语言艺术的尖端。这说法是符合诗歌的实际的。语言艺术是美的,而其中的诗歌,美的成分更重,因此它是语文教学中进行美育陶冶的更好教材。怎样进行诗歌的美育教学呢?一、结晶美诗歌是“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陆机)的精炼之作,是高度概括地表现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形式。钟嵘在《诗品序》中说:“夫四言,文约意广,取效风骚,便可多得”。可见从诗经开始,历来诗人写  相似文献   

6.
《蜀道难》是李白诗歌中的名篇 ,是一首对祖国山河绝美的赞歌 ,是我国文学史上积极浪漫主义的杰作。学生赏析有一定难度 ,教学时可从以下两点进行突破 :一、从主题突破关于此诗的主题 ,历来说法不一。有的说是“自为蜀咏” ,“别无寓意” ;有的说以蜀道之难寓写仕途之艰难。哪种说法正确 ,这就需要考察一下李白的生平 ,特别是一入长安这段经历。李白从少年时代即“已将书剑许明时” ,满心希望将他的文才武艺献给“开元盛世” ,甚至梦想辅佐天子济苍生 ,安社稷。为了寻找能够识拔他这匹千里马的伯乐 ,他从15岁就开始“遍干诸侯” ,2 4岁又“…  相似文献   

7.
叶燮在《原诗》中论及了诗歌发生问题。他关于这一问题的根本学说,可以概括为"我四物三"说。在这一根本学说之外,先有胸襟说、触物起兴说、诗无定法说这三个具体说法值得注意。"我四物三"说是叶燮诗歌发生论的"纲",而先有胸襟说、触物起兴说和诗无定法说这三说则是"目",它们是对"我四物三"说的进一步补充和完善。这一"纲"三"目"比较圆满地实现了叶燮的理论目的。  相似文献   

8.
鲁迅先生的《纪念刘和珍君》的第五节中有这样一句:“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对这句话的理解,历来有分歧:有的说是正面歌颂三个女子的伟大;有的说是反语;揭露中外杀人者的渺小;有的说这两种理解都对。于是在中学的语文课堂上,有的老师采用前一种说法,有的采用后一种说法,而有的则把两种说法都端给学生。可是,这两种说法是截然相反的。怎么会一句话而两种截然相反的解释都对呢?  相似文献   

9.
无用的诗意     
诗歌总是面对一种认知上的尴尬。场面上夸奖:"诗是文学的皇冠上的明珠!"而在对诗歌的指摘批评中,有一种说法:没有用。这种说法不会在大庭广众中高声宣扬,但会在私下,特别是内心深处藏着。一旦说出来,也是另一种腔调:无病呻吟呀,自我欣赏嘛,文字游戏啊……特别是对待新诗,有人说过给二百大洋也不看。诗歌尤其是新诗,真的无用吗?没有日常功用的诗歌存在的意义何在?新  相似文献   

10.
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长篇叙事诗《长恨歌》,自问世以来,广为流传,为人们所喜爱,被誉为“千古绝作”。但是千百年来,人们对它的理解与评价却有很大分歧。古今研究者们,争论不休,众说纷纭。其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主题上;古代研究者们的评论,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长恨歌》的主题是讽谕,讥明皇迷于色而不悟也”;另一种看法认为《长恨歌》只是写李杨爱情。“不过述明皇追怆贵妃始末,无他激扬”。建国以后,对《长恨歌》主题的争论,大致有三种意见:一是讽谕说;二是爱情说;三是讽谕、爱情双重主题说。 比较上述几种说法,我认为爱情说是符合作品实际的,《长恨歌》的主题是歌颂李杨爱情。本文拟从新的角度谈谈。  相似文献   

11.
上好的记叙文必须要有议论,这是大家的共识。问题是如何议论法?教科书上强调说:适当。这种极为宽泛的说法.实际教学与实际行文都很难把握尺度的。我根据20余年作文教学的实践,就“适当”的议论,谈一些认识。 先谈一下议论的位置。关于位置,传统说法有三:一是先叙后议;二是先议后叙;三是央叙央议。这三种  相似文献   

12.
新疆改置为行省,是新疆史上一件大事.关于建省年代,由于史籍记载不同,今人一些著作中,也是众说纷纭.仅就所知,就有四种说法:一是1882年(光绪八年)新疆建省说;二是1883年(光绪九年)新疆建省说,持这一说法的著作较多;三是新疆1884年(光绪十年)诏准设省,1885年(光绪十一年)正式建省说;四是1885年新疆建省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了《致橡树》主题思想在学前教育班的教学现状:教师以自己的理解分析诗歌主题;没有结合具体诗文直接将诗歌主题原封不动地告诉学生.其实这两种方法都不利于学生理解《致橡树》的主题思想.正确的方式是结合诗歌内容从多重角度引导学生理解《致橡树》的主题.  相似文献   

14.
关于《诗经.鄘风.桑中》的主题,学术界歧见纷呈。其中要以《小序》提出、《毛诗正义》申论的刺世说和近代学者提出的爱情诗歌的说法最有影响,无论哪种说法似乎都无法解释该诗歌的某些疑义。本文从"桑中"、"上宫"等词的训释入手,试图对此诗的主题做一新的诠释,认为该诗乃是原始高禖祭祀仪式与野合之风的遗存。  相似文献   

15.
张丽娅 《时代教育》2007,(6Z):50-50
《诗经》是中国第一本诗歌总集,《诗经·关雎》向来被列为“国风”之始,对其主题向来有不同的说法,本文主要从分析入手探讨《诗经·关雎》的主题。  相似文献   

16.
阅读和欣赏诗歌是衡量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审美能力的重要尺度.可以这么说,不会欣赏诗歌的人,就不会知道什么叫真正的美.新课程改革后的高中语文教材,对诗歌,尤其是对古典诗歌的阅读与欣赏,都赋予了很大的分量,提出了很高的能力要求. 正如很多人所倡导的,诗歌需要多吟诵,多背诵.但更重要的是需要理解.在古典诗歌的阅读教学中,作为教师,尤其是地处偏僻的农村学校的教师,还是应该多讲一点.一部作品,前人是怎样理解的,现在又应该有怎样的理解,教师的讲授要多一点,这对于学生是一种启发,一种引导.有了这种引导,这种启发,就可以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这样几个目的:一是较为透彻地理解一些经典作品;二是较为明确地掌握鉴赏古典诗歌常用的一些角度和手法;三是结合教师的讲解,教学辅助材料的介绍以及力所能及地找到的其他相关材料,逐渐形成自己的理解.结合这些要素,我认为要学好古典诗歌,应该把握这么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7.
<正>诗是所有文学样式中最凝练的一种文学样式。正因为其语言的高度凝练,表意的含蓄蕴藉,其词语组合的巨大弹性与张力,诗句间的极度跳跃与空间释放,为读者解读诗歌提供了诸多可能。这就使诗与读者之间建立了天然的间离关系。我国历代就有"诗无达诂"的说法。诗歌教学内容如何确定?窃以为抓住诗歌与读者的间离关系,使其效果可能化与最大化,或许是解决我们目前诗歌教学荒漠化现状的比较有效的手段之一。当前我们的诗歌教学处于荒漠化状态,这一说法  相似文献   

18.
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杰出的诗人,他把田园生活的题材带进了诗歌中,开拓了一个全新的表现领域,创造了中国诗歌意境中一种新的美的类型.作者在教学中从诗学观、诗歌的表现内容和艺术特征这三个方面去理解,体会诗歌的韵味和内涵.  相似文献   

19.
中华民族在其悠久的历史中创造的灿烂文化,是一座伟大的宝库。在这座宝库中,诗歌占有最光辉、最显著的地位。有人说,中国是诗的国度,这种说法一点也不过分,在我国的文学史中,诗歌有千年以上的悠久历史,而且诗人众多,诗作也很繁茂,几乎占了整个文学史的正宗,还影响着其他文学体裁的发展。所谓唐诗、宋词、元曲,就指的诗歌这一重要体裁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20.
在语文教学中古诗鉴赏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让学生正确理解诗歌意境和主题的重要途径,是对诗歌艺术手法的掌握.诗歌的艺术手法大致可分为三种:修辞手法、表现手法和表达方式.对于这些,老师首先应明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