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为抵御异族的侵略而修建的,最早建于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长城》这篇课文作为引领学生开始中国的"世界遗产"之旅的第一扇窗口,不但表现了长城的高大坚固与雄伟壮观,还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力量,抒发了作者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相似文献   

2.
朱允 《甘肃高师学报》2007,12(1):125-127
长城是我国古代一项伟大的防御工程,它凝聚着我国古代人民的坚强毅力和非凡智慧,体现了我国古代工程技术的非凡成就,昭示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长城是中华文明的一种象征,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坚强毅力和高度智慧的结晶。  相似文献   

3.
长城     
《课外阅读》2012,(1):66-67
长城是古代中国在不同时期为抵御塞北游牧部落联盟侵袭而修筑的规模浩大的军事工程的统称。长城东西绵延上万华里,因此又称作万里长城。现存的长城遗迹主要为始建于14世纪的明长城,西起嘉峪关,东至辽东虎山,全长8851.8公里,平均高6~7米、宽4~5米。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伟大的奇迹,是中国悠久历史的见证。它与天安门、兵马俑一起被世人视为中国的象征。同时,长城于1987年12月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4.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华夏儿女的骄傲。《长城》一文不但表现了长城的高大坚固与雄伟壮观,还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力量,抒发了作者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课文共有4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概括地介绍了长城的"长",这是远看长城;第2自然段,具体地介绍长城的"高大坚固",这是近看长城;第3自然段,由长城展开联想,歌颂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  相似文献   

5.
课题:长城     
课堂背景:课前布置预习,提出问题,主要有:1.我国长城全长是多少?2.长城东西两头各指什么地方?3.长城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修建的?4.长城是谁建筑的?导语:长城是我国古代的宏伟建筑,它是中国古老文明的象征,也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古长城从战国开始修建,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才得以完成,历时二百多年。当时全长2300多里。后经历代继续修建。现在我们见到的长城大部分是明朝修建的。它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平均高8.5米,宽6.5米,全长12000多里,故有万里长城之称。下面我们就结合课文中插图学习文章......结束语:…  相似文献   

6.
长城在中国北部的崇山峻岭之间蜿蜒万余里,是秦始皇统一六国、雄定天下的见证,也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与血汗的结晶,其规模之大、气势之磅礴,天下无双。今天的长城已经成为中国的象征之一,凡是来到中国的人,无一不想领略一下它的伟大;凡是登临过长城的人,无一不被它的恢弘气势所折服,正如毛主席所说“:不到长城非好汉。”  相似文献   

7.
2007年是长城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周年。万里长城历史悠久,工程浩大,世界少有,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奇迹,凝聚了极为厚重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成为中国的重要象征。  相似文献   

8.
一、导入新课师 :同学们 ,今天 ,老师带领大家去北京一起游览举世闻名的长城和故宫。(板书课题)二、学习课文第一部分师 :我们今天游览的第一站就是长城。(板书 :长城)师 :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建筑的一项伟大工程 ,为了更好地了解长城 ,我们先通过一段录像来领略长城壮观的景象。(播放长城远景)师 :谁能描绘一下长城的壮观景象?生 :长城像一条巨龙在崇山峻岭中蜿蜒盘旋……师 :长城像一条巨龙一样横亘在我国北方 ,是我国古代一项极为宏伟的防御工程 ,(播放长城起止图)从图上看 ,长城西起哪里?东到哪里?生 :长城西起嘉峪关 ,东…  相似文献   

9.
长城     
长城是中国人民的骄傲,是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的象征。“不到长城非好汉”,已成为激励人们发扬光荣传统,力排万难,努力实现伟大目标的格言和壮语。长城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军事工程,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蜿蜒12700多里,故以“万里长城”闻名于世。中外游人和许多外国元首,都以登上长城,饱览中华民族这一宏伟建筑和古代文明而感到自豪,并得到极大的心理满足。  相似文献   

10.
程瑶  刘峰  崔鸿 《云南教育》2008,(9):32-33
《长城》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组“世界遗产”的一篇精读课文。这篇文章作为引领学生开始中国的“世界遗产”之旅的第一扇窗口,作者以清新的笔触,朴实无华的语言,按照“远看长城——近看长城——展开联想——赞美长城”的顺序,向读者展示了长城的高大坚固与雄伟壮观,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力量,抒发作者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相似文献   

11.
《孩子天地》2013,(4):42-43
长城是古代中国在不同时期为抵御塞北游牧部落联盟侵袭而修筑的规模浩大的军事工程的统称。在今天,长城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它东西绵延上万华里,因此又称作万里长城。长城建筑干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现存的遗迹主要为建干十四世纪的明长城。历代长城总长为21196.18千米;明长城总长为8851.8千米。长城是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伟大的奇迹,是中国悠欠历史的见证。图图一行人来到了长城,时间扭曲也同样影响着这里。请你找到图图、小胖和机器娃娃,让他们尽快完成本关任务:找到唐三彩,狩猎纹铜镜,虎符和青瓷天鸡算这四样道具。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长城古老雄伟,举世闻名,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象征。崇山峻岭之间,它像一条巨龙盘旋着,翻滚着。它的存在凝结着千千万万古代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被誉为“世界八大奇观之一”。——《长城》  相似文献   

13.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教材《中国历史》第一、二册(人教版)经过一年多的实验,从今年秋季起,在我国部分地区开始试教。为了使教师更好地领会和掌握教材,在此介绍一下新教材的图画部分。首先介绍第一册的图画。关于封面。封面的底图是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长城是人类历史上的建筑奇迹,是中国悠久历史的见证,也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聪明、智慧及非凡创造力的象征。封面选用长城为底图,代表了中国的古代文明。封面左上  相似文献   

14.
长城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伟大祖国的象征。在外国,也有好些类似我国长城这样的建筑物。古代罗马皇帝哈德良(公元117——138年)曾下令在不列颠筑造过—道长73英里的士墙,用以抵御外族对英格兰人的侵袭。这道土墙,就是英国的“长城”。德国也有自己的“长城”。早在公元前,古罗马人和日尔曼人曾以莱茵河为疆界,为了扩张领土,他们互相残杀,征战不息。到公元  相似文献   

15.
[例1]空间:东西逾万里。时间:前后越千年。这就是长城——中国古代和世界古代伟大的工程。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长城是古代边境御敌的军事工程,是以土、石、砖等垒筑的连续高城墙……长城在战国时期普遍出现。 摘自《中国长城史》第25~54页材料二(大业三年)七月,发丁男百余万筑长城,西距榆林、东至紫河……(大业四年)秋七月辛巳,发丁男二十余万筑长城,自瑜谷而东。  相似文献   

16.
<正>长城,是我国古代的一套军事防御工事,其主体是一道高大、坚固而且连绵不断的长垣,主要功能为限制、阻隔游牧民族的骑兵行动。由于我国古代的历代王朝修筑长城总长度加起来绵延两万多千米,人们便将长城称为“万里长城”。长城规模浩大、绵延万里、历史悠久,因而被誉为世界中古七大奇迹之一。  相似文献   

17.
《少年月刊》2023,(Z2):70-71
<正>中国东方古国全称: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北京官方语言:汉语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辽阔的疆域、多彩的文化和数不胜数的名胜古迹,是一个既古老又现代、充满了生命力的国家。长城是中国的名片之一,因为长度超过万里,所以也叫“万里长城”。长城是我国古代为了抵御北方游牧民族侵袭中原而修筑的,陆陆续续修筑了几千年。秦始皇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大规模修筑长城的皇帝。  相似文献   

18.
案例: <长城>一文,作者花大量笔墨重点描述了长城的巨大与壮观.并借这一"历史奇迹"讴歌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一教师在教学<长城>时,为让学生深切感悟这一要旨,采用了这样的教学方式,请看教学片断:  相似文献   

19.
《长城》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世界遗产"的开篇。作者从游览视角描述了长城的高大坚固、雄伟壮观,赞美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力量,抒发了作者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之情。文章篇幅短小,语言简洁,展现了宏伟的长城形象和劳动人民智慧勤劳的精神。细读文本,可以提炼出以下关键词。  相似文献   

20.
长城究竟有多长我国古代伟大的建筑──长城,开始修筑于公元前七世纪。当时中国境内的楚、齐、秦、韩、魏、燕、赵等诸侯国,为了保卫各自的领地,陆续修建了许多高大的城墙,这些城墙很长,故称之为长城。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把原来北方秦、赵、燕三国的长城连接了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