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时代呼唤教育的创新,教育的创新要适应时代的发展。21世纪是以知识的创新和应用为主要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它将是教育和学习起核心作用的时代。面对时代的挑战,我国刚启动的“新课程计划”和新颁布的“教学大纲”,提出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因而如何在教育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全面实施主体性教育,已成为我们当前教育改革的一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2.
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教师的劳动成果,只有通过学生的内化才能实现,谁也不能代替。目前大部分教师对学生是教学主体的认识和实践还比较肤浅。在观念上,习惯势力、旧的传统仍有很大影响,实践中墨守陈规,求稳怕乱的思想仍影响着教师的教学活动。教学中以教师的教为主,学生“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格局仍然普遍存在,教师的“主导”作用完全取代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达国家教育先进的重要方面就是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个性发展,这是很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地方。我国四化建设需要人的主体性,课堂教学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教育现代化的要求,是时代的呼唤,是落实素质教育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时代呼唤具有学习能力、富有创新精神的新人。但我们的教学实践,教师对学生的主体意识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学生的主体意识还受到抑制。传统的教育思想与教学方法影响着我们的数学教学,成为束缚学生“无形的手”。数学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应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身心潜能,增强主体意识,培养主体能力。使学生不仅掌握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培  相似文献   

4.
学法指导的新尝试毛士忠(分宜二小)新的形势在呼唤新型的人才,教育也在呼唤新型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但是传统教学方法的模式里铸就的学生,不可能适应当前改革的教育和迅速变化的时代,因为传统教学仅有“教法”而无“学法”,学生缺乏主动学习的习惯,怎样把学生从被动...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的课堂教学深受传统思想的影响而把师生定位于教与学单项授受的位置,忽略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合作,忽视了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从而使学生的学习陷入被动接受的地位。为了唤醒人主体意识,关注人的主体状态,弘扬人的主体精神。促进人的主体发展。改变旧有的师生交往方式,实行课内外结合的开放型教学,已成为教育本质的呼唤。  相似文献   

6.
我们今天的教育是进入二十一世纪的教育 ,时代呼唤具备主体精神的现代人。由此 ,我们的课堂教学应变革传统教学中的一些不合理因素 ,探索能促进学生主体发展的开放性课堂教学模式 ,让全体学生参与实践 ,卷入过程 ,培养自主性。现代教育最重要的特征是高扬人的主体性 ,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 ,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在现代课堂教学中 ,应坚持三条原则 :学生能说的 ,教师不说 ;学生能做的 ,教师不做 ;学生能进一步的 ,教师退一步。确立一切教学活动都是为了学生全面发展的观点 ,大力发展学生的基本素质 ,重视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 ,培养学生学…  相似文献   

7.
西林 《天津教育》2002,(11):12-17
“弘扬人的主体精神,唤起人的主体意识,培养人的主体能力,是时代的呼唤,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略谈主体性与自主学习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余文森 《教育探索》2001,(12):32-33
自主学习通常称为自学。自学是普通名词,不是科学术语,它是对学习形式的描述,其内涵较含糊;而自主学习则是对学习本质的概括,是指学生自己主宰自己的学习。与自主学习相对立的他主学习则是他人(教师)为学生做主的一种学习。自主学习与他主学习的分类不仅具有重要的学习论意义,而且具有深刻的教育实践价值。自主学习是主体教育思想在教学领域的反映,是“教学与发展”问题的时代要求。多年来我们所致力开展的“指导———自主学习”教改试验,就是以弘扬学生主体性为宗旨,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以构建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新型教学结…  相似文献   

9.
时代呼唤创新,教育需要创新。要培养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人才,就必须加强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一)营造以学生为主体的氛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自己看成是教学的“组织者”,而不是“操纵者”。学生不仅是学习活动的接受者,而且是参与者和  相似文献   

10.
程以泰 《天津教育》2001,(11):14-16
我校自1998年开始进行“主体教育”实验研究,经过三年教改实验,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并受到市教委、区教委领导和有关专家的充分肯定,他们认为,九十五中的教改实践是“创新的素质教育”的探索。一、为什么选择“主体教育”作为我校教改的课题江泽民总书记说:“让我们在21世纪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个复兴,也意味着主体社会的建立。所谓主体社会,是指以主体的人构成的社会,每个人都成为实践和生活的主体,成为社会的主人。可见,弘扬人的主体性,是21世纪时代的呼唤。我们认为,人的主体性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的…  相似文献   

11.
宋楚主 《江西教育》2001,(11):39-41
以人为本的现代教学观,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生命的主体,教学活动应转向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轨道,以学生为主、自主学习。可传统教学的惯性仍主导着我们,“学为主”还是“教为主”,却一直困扰着我们。小学语文教学新大纲,回应了时代的呼唤,给我们指明了小语教学改革的方向:“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为他们的终生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这里,学生是“主人”、要“自主”、要“主动”…  相似文献   

12.
论职业学校学生主体学习模式的必然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的职业技术教育在基本完成了外延扩张的任务后,走上以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为标志的内涵发展道路。这就迫切需要构建属于职业技术教育自己的教学体系:职业学校学生主体学习模式。我国职业教育的“基本教情”呼唤着学生主体学习模式;我国职业教育20多年的实践孕育了学生主体学习模式;主体性教育理论催生了学生主体学习模式。学生主体学习模式是当前我国职业技术教育进一步改革和发展的一种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3.
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各国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且不断聚焦于人才与教育。创新人才呼唤创造性教育。要实现创造性教育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即变“受动性”学习为“创造性”学习,变“茧式化”课程为“整合化”课程,变以教师中心为以学生主体。  相似文献   

14.
实施素质教育,培养跨世纪的创新型人才是时代的呼唤,中学化学情感教育能促进学生认知的发展,审美能力的提高,学生潜能的发掘,创新能力的培养。情感教育体现了“以人为本”、“学生是教学的主体”的思想。  相似文献   

15.
创新是时代赋予我们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如今的信息时代需要创新人,呼唤创新教育。“研究性学习”也就应运而生了:研究性学习以学生发展为主体,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式学习,使个性潜能得以充分发展。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下面以水火箭制作为例浅谈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思路。  相似文献   

16.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认为,学生是涌动着活力的生命体,是教育的起点和归宿;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也是教育的主体。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发现学生的潜能,帮助学生发挥潜能,引导学生发展个性,实现其人生的价值。因此,我们要改革教育教学,实施人性化的教育。时代呼唤着新型的学校教育,也呼唤着新型的课堂教学。新型的课堂教学又是怎么样的?如何去实现?这是我们迈进新世纪门槛之后,必须作出应答的。  相似文献   

17.
思想品德课有其自身的特点,集中表现于“明理、激情、导行”三者的统一。三者互为依存、互为影响。互为渗透,相辅相成。明理就是要讲明道理,使学生懂得“是什么”和“为什么”。导行是让学生知道“怎样做”,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根据思想品德课的特点,抓住教学主要观点,理清教学思路,才能达到思品课教学目的。下面根据教学实践中的体会,谈谈第九册(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一课的教学思路G一、理清设课思路(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属于良好品德的教育。是同类教育内容在小学阶段的高层次。低年级有(要听别人的劝告)让学生初步了…  相似文献   

18.
在教学中,实施尊重的教育理念,既是时代的呼唤,又适应了我国推进素质教育改革的现实需要。我们应在尊重教育规律的基础上,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差异。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曾说过:“就个别人来说,他的一切活动,都一定要通过他的头脑,一定要转化为愿望和动机,才能使他行动起来。”可见人的主体意识、主体能动性作用之大。时代呼唤着主体教育,弘扬和追求主体性是时代发展的最强音,课堂教学是培养人才,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课堂教学中实现主体性是我校探索实践的课题。怎样在课堂教学中实施主体性教育,我们认为应体现在下述几个方面。一、转变教师的教学思想是前提由于课堂教学中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根深蒂固,过分强调教师的威严形成了不平等的师生关系,“题海战”、“一刀切”等教学方…  相似文献   

20.
一、问题的提出 时代呼唤主体,主体呼唤主体教育。主体教育是针对传统教育模式中严重忽视人的发展这一问题而提出的,它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思想,合乎素质教育的基本原则和目标要求。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主要形式和中心环节,课堂教学的质量如何,最直接地影响着学校办学目标的实现,影响着教书育人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