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王静 《科技风》2012,(2):149
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导致湖泊富营养化问题日益严峻,为了恢复湖泊应有的功能,必须找到污染源,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综合治理.本文从分析湖泊富营养化的成因和危害入手,针对原因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措施,提出控制污染源和生态修复是治理湖泊富营养化最根本、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我国湖泊富营养化及其水环境安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发生在无锡的太湖蓝藻危机是我国湖泊生态环境恶化的一个标志。我国虽然有很多湖泊,但是绝大多数淡水湖泊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和东部沿海地区。这些湖泊富营养化问题非常突出。调查显示,近几年全国水环境总体水质在下降。使得许多以湖泊(水库)为城市集中式供水水源地的水质安全保障问题越来越突出。导致我国湖泊富营养化的原因,既有人为的原因,也有自然的原因。由于像太湖等湖泊是发育在长江中下游洪泛平原上的,营养背景较高,加之这些湖泊水浅,沉积物常常因为悬浮而释放,即使外源污染控制止了,由于内源污染的存在,湖泊富营养化问题将依然存在。这会大大加大湖泊富营养化治理的难度。湖泊富营养化的治理与控制应该遵循控源、湖泊生态修复和流域管理的原则。由于各个湖泊类型不同,因此,各种治理的技术应该结合具体的情况来实施,即应该先诊断、后治理。  相似文献   

3.
长春南湖水体透明度高光谱定量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透明度是衡量水质优劣、评价湖泊富营养化的一个重要指标,高光谱遥感可有效反演透明度,较好解决了常规遥感中出现的问题。本研究利用野外高光谱仪在长春南湖夏季进行了反射光谱测量和同步水质采样分析,通过分析水体透明度与其高光谱反射率之间的相关关系,尝试采用多种半经验算法建立透明度高光谱定量模型,并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1)单波段、波段比值和一阶微分反演模型,确定性系数皆在0.74以上,RMSE小于透明度极值差,因此皆可以用于反演透明度;2)模型精度从高到低依次为:一阶微分模型、单波段模型和波段比值模型。该定量模型的建立,为今后利用成像光谱数据在南湖进行透明度大面积遥感反演研究提供了研究基础和科学依据,对内陆水体透明度反演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我国是个湖泊众多的国家,现有湖泊中超过77%的已经富营养化。湖泊富营养化问题产生了一系列的生态影响,富营养化导致的藻类(以蓝藻为主)水华,使我国成为世界上水华最严重、水华种类最多、分布最广泛的国家之一。  相似文献   

5.
近几十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但污染治理设施与管理相对滞后,同时由于氮磷等营养物质的不断输入,致使我国大部分湖泊呈现富营养化趋势。据统计,20世纪80年代,全国26个重要国控湖库只有61%处于富营养状态,而现在已近90%。全国湖泊总面积约91000平方公里,在2015年发生富营养化的面积接近8000平方公里,除青藏高原湖泊区(面积约占49%),其他湖泊分布区都不同程度地呈现富营养化趋势。传统定点、定期采样分析的方式难以掌握大型湖泊或偏远地区湖泊的富营养化时空变化趋势,而遥感技术能够通过水的光学特性对湖泊的富营养化进行评估,可为全面了解湖泊的富营养化时空动态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富营养化和蓝藻水华灾害已成为威胁我国湖泊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在目前湖泊富营养化和蓝藻水华问题短期内尚难从根本上得到解决的情况下,构建蓝藻水华预测预警体系是避免水危机事件发生,保障富营养化湖泊饮用水及生态安全的优选方案。该项目由中科院南京地理与  相似文献   

7.
正水体富营养化源于生物所需的氮、磷等大量进入湖泊、河湾等缓流水体。在自然条件下,湖泊自身会从贫营养状态过渡到富营养状态,不过这种自然过程非常缓慢,而人为排放含营养物质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所引起的水体富营养化则可以在短时间内出现。水体富营养化会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氧量下降,水质恶化,  相似文献   

8.
《中国科技信息》2014,(5):208-208
《湖泊营养物基准和富营养化控制标准丛书:湖泊富营养物标准方法学及案例研究》在近几年的研究成果基础上,整理了大量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结合该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从水体营养物标准的概念出发,介绍了我国湖泊环境管理的现状,在分析研究美国、欧盟、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水质标准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建立了湖泊营养物标准的制定框架,  相似文献   

9.
邵煜 《科技风》2015,(6):113
在污水处理的过程中,水体富营养化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并且通过研究和时间,我们也发现,污水中氮以及磷元素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我国的很多湖泊中都出现了严重的富营养化现象,赤潮出现也是由于富营养化导致的,所以,在进行污水处理的时候,必须重视脱氮除磷工艺的应用,将其作用发挥出来,遏制水体富营养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巢湖西湖区中心采集的湖泊沉积物柱状岩芯(CH)样品的有机碳同位素(δ13Corg)、氮同位素(δ15N)、总有机碳(TOC)、总氮(TN)和碳氮比(C/N)值含量进行实验测定,并利用氮同位素与C/N值的比较,探讨了不同深度有机质及其氮素的来源,进而分析巢湖湖泊的富营养化与环境演变过程。结果表明,湖泊沉积物TOC来源主要是以利用与大气保持平衡的依靠水中溶解CO2为碳源的浮游植物为主,且TOC记录较好反映了两百多年来巢湖流域较大的洪涝事件;TN高低在1960s之前主要受水土流失影响,之后受到人类活动影响更加明显;1960s以前湖泊营养来源以自生有机质为主,1950s~1970s湖泊初级生产力明显提高,富营养化开始,1970s以后由于巢湖闸建成,原本半封闭的巢湖,湖水的更替更加缓慢,湖中营养物质富集更加迅速,湖泊初级生产力迅速提高,富营养化过程进一步加剧,其中人类生产、生活产生的外源输入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因非点源污染造成水体氮磷富营养化的现象日渐增多,而传统的治理方式在非点源污染物的控制上又收效甚微。本文归纳分析了目前国内外关于森林生态系统对非点源污染控制的研究成果,结果发现:森林生态系统主要通过植物体吸收,地被物和土壤层对非点源污染物的吸附等起到净化作用;大量研究表明,森林对N、P等非点源污染物的净化效果明显,削减率多界于60%~90%之间;此外,森林对非点源污染物的削减效果受林带宽度、植被状况、土壤性状、森林经营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日本的琵琶湖在经历了日本高度经济增长期片面的水资源开发利用阶段后,已转向了开发利用与保护相结合的阶段,其长远目标是通过琵琶湖的长期性战略规划的实施,使琵琶湖的水质恢复到日本高度经济增长期以前的水平、琵琶湖的生态得到修复。本文在论述日本琵琶湖的特殊性与重要性、琵琶湖面临的问题的基础上,介绍了琵琶湖保护管理的组织结构、管理体系;分析了琵琶湖以流域为单元、政府主导与全民参与的湖泊保护管理模式。在借鉴琵琶湖保护管理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江苏省湖泊的保护管理模式及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赖力  黄贤金 《资源科学》2008,30(10):1579-1584
摘要:网围养殖虽有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但生态环境胁迫效应亦较强。以网箱养殖对东太湖生态环境的胁迫效应分析为基础,对1984年~2003年湖区网围养殖的生态环境成本做出测算。结果显示:①近年来网围养殖的生态环境成本占其产值20%强;②20世纪90年代以来湖区生态环境成本快速攀升,90年代中后期更是进入高成本持续阶段;③成本结构中,水资源供给成本、水体自净能力下降和天然渔业资源损失几项最多。最后,笔者提出推行产权制度改革,提倡轮种轮养和生态养殖,强化规划先导,生态环境成本内部化以及实施生态补偿等对策以有效减缓东太湖的生态环境成本。  相似文献   

14.
应重视湖泊科学的建设与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国际湖泊科学研究的前沿发展趋势,深入分析了我国湖泊环境存在的问题和原因,结合国家发展的战略需求,探讨了我国湖泊科学创新跨越发展的制约因素并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5.
针对提取水体信息时阈值设定模糊问题,提出一种具有稳定阈值的在反射率为0时水体与其他地物分离度最好的自动水体信息提取方法。利用不同时间段的艾比湖、博斯腾湖、鄱阳湖、阿拉湖的Landsat 8卫星影像为数据源,通过分析水体与不同地物的反射率及主分量特征,构建一种新型水体指数——温度植被水体指数(Temperature Vegetation Water Index, TVWI),利用监督分类得到的水体面积为参考值,分别与传统水体提取方法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①利用TVWI分别对2013年与2016年的艾比湖进行水体信息提取,总体精度分别为98.51%、97.33%,博斯腾湖为99.66%,鄱阳湖为98.06%,阿拉湖为99.72%,总体精度较高;②在TVWI指数中,水体与非水体区域区分度较高,在水体边界处的非水体区域出现极高的噪音值,而水体区域值大于0;③通过普适性分析得知,TVWI对湖泊适应性较好,对不同类型的湖泊水体提取精度均较高。因此,利用TVWI进行高精度无模糊阈值设定的水体信息提取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太湖富营养化水体的治理已经成为各界关注和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如何快速有效抑制蓝藻的疯长势头,阻止水体继续恶化,更是刻不容缓。文章将就底泥生态疏浚和水葫芦治污这两种蓝藻控制应急方案作简要评述,建议可以结合两种方案的不同作业最佳时期进行综合应用,控制蓝藻生长,达到改善太湖水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吕方  杜婷  杨俊  席建超  李雪铭 《资源科学》2014,36(4):848-855
湖泊水域的动态变化对湖泊水资源开发、湖泊生态环境保护以及洪涝灾害预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近年来南四湖自然水域面积变化剧烈,并引发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基于山东省南四湖多时序遥感与土地利用数据,运用遥感和GIS技术,采用GIS空间分析的方法,选取湖泊水域变化幅度、湖泊分形维数变化指数、湖泊变化强度指数和土地利用转移矩阵等因子,对南四湖30年的自然水域面积变化和形态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南四湖自然水域和其他土地利用类型的转移变化特点;最后对引起自然水域面积变化的机制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南四湖自然水域30年间面积共减小529.02km2,减少了44.45%,年平均减小量为17.63km2;②研究时段内,景观分形维数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其中,1982-1992年自然水域景观分形维数呈下降趋势,而1992-2002年,2002-2012年景观分形维数呈上升趋势,说明在研究时段内1982-1992年人类活动对南四湖自然水域的影响相对于1992-2012年较大;③总体上,自然水域变化强度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其中河流在2002-2012年,1992-2002年两个时段变化强度数为整正数,水域减小趋势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④研究时段内南四湖自然水域主要转换为农用地,其次为建设用地,说明人类活动和城市经济的发展对自然水域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8.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沿线湖沼湿地生态环境特征及退化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沿线湖沼湿地广泛发育,以浅积水的内陆淡水湿地为主.天然湖泊湿地向人工、半人工湿地演变明显,沼泽湿地均属于富营养型.湿地生物资源较为丰富,种群结构具有趋同性.由于自然与人为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湖沼湿地的生态环境呈现了明显的退化趋势:湿地水量减少,面积逐渐萎缩;湿地水体普遍受到污染,污染程度从南向北加剧;湖泊湿地水体普遍处于中、富营养化状态;生物资源呈现衰减趋势;湿地调蓄功能逐渐下降.文中对湖沼湿地退化的形成原因、机制进行了分析,认为自然过程是退化的前提、基础,人为过程是退化的主要驱动力.本文为进一步研究东线工程对湖沼湿地生态环境的影响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吴红波  郭忠明  毛瑞娟 《资源科学》2012,34(12):2289-2298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湖泊变化已是国内外地学界关注的环境问题,并日益受到各国政府和研究机构的重视。本文以长江中下游的6个典型湖泊为研究对象,基于2003年-2009年ICESat—GLAS测高数据,采用高斯滤波法对ICESat—GLAS测高数据所对应的回波进行去噪后,用于识别水体与陆地;采用融合算法从LandsatTM影像数据提取湖泊边界;提取湖泊边界内的ICESat—GLAS水位观测值构建了湖泊的年际和年内水位变化,进一步分析了6个湖泊的水位变化时空特征与原因。结果表明:从LandsatTM中提取湖泊边界的精度达到10m,ICESat—GLAS测高数据推算出洪泽湖蒋坝站、洞庭湖城陵矾站、鄱阳湖星子站和都昌站、太湖西山观测站、巢湖闸站和高邮湖高邮站的ICESat测高数据验证的平均精度分别为-3.9cm、-8.3cm、-9.0cm、-2.5cm、-3.1cm和-4.1cm;在整个观测期间,长江中下游流域的湖泊水位呈周期性波动,但较历史观测资料,湖泊平均水位有所降低,且自2006年10月以后三峡工程对洞庭湖的水位调控明显。  相似文献   

20.
太湖流域安吉县林地养分流失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壤侵蚀造成的营养物质迁移是太湖流域水环境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全面认识太湖流域上游地区土壤侵蚀对流域水环境的威胁,为当地的林地经营部门的管理提供参考意见,本研究基于2007年的安吉县森林二类调查数据,采用土壤侵蚀模数与养分含量系数法,评估了安吉县林地土壤侵蚀量以及TN、TP、TK和有机质等4种养分流失量。结果表明:安吉县林地年土壤侵蚀量75.13万t,约合558.87t(/km2·a);因土壤侵蚀每年约有657t全氮、272.95t全磷、7858t全钾和1.51万t有机质的养分流失;从林地类型来看,竹林和经济林是林地土壤侵蚀及养分流失的主体(累计贡献率77%);而从地貌类型特征来看,90%的土壤侵蚀及养分流失来自丘陵和低山林地,76%的土壤侵蚀及养分流失来自斜坡和陡坡上的林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