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9 毫秒
1.
我国三大数字信息资源整合体系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数字信息资源整合的概念.在我国三大专业机构数字信息资源整合体系实践基础上,构建了数字信息资源整合模型,从数字信息资源整合的方式、全文传递、检索平台、信息门户、参考咨询、个性化服务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进而提出建立与完善我国数字信息资源整合若干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2.
结合数字信息资源整合的类型,并以我国NSTL、CSDL、CALIS等信息资源整合建设项目为代表,从数字信息资源整合的方式、全文传递、检索平台、信息门户、参考咨询、个性化服务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提出建立与完善我国数字信息资源整合的八项策略。  相似文献   

3.
国外数字信息资源合作保存及我国的发展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丽 《现代情报》2007,27(9):25-27
数字信息资源长期保存的主要模式是多方合作。借鉴国外数字信息资源合作保存的经验,我国合作保存数字信息资源应采取以下发展策略:(1)要形成广泛参与的社会行动;(2)构建国家数字信息资源长期保存战略机制;(3)建立不同层次的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4.
讨论了我国信息产业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策略,阐述了从信息管理到知识管理、数据仓库技术、主动信息服务、数字信息保存技术等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董光彩 《现代情报》2006,26(9):27-30
综观我国数字信息保存研究的发展历程,从概念、影响数字信息存取因素、数字信息保存的技术策略和管理策略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
国内外数字资源保存及我馆的发展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目前国内外数字信息领域较为关注的数字资源保存和利用的发展状况作了较为详细的论述,列举和分析了国外成功的数字责源保存项目,从而提出了我国在数字资源保存领域的发展策略以及哈尔滨工业大学图书馆的发展构想.  相似文献   

7.
数字信息资源用户需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树金  林捷嘉 《情报杂志》2008,27(3):135-138
分析了用户信息需求、数字信息资源等概念,讨论了用户数字信息资源需求结构,即用户数字信息需求、数字信息资源服务需求和数字信息资源检索系统需求三部分,并根据现有数字信息资源需求研究文献,归纳了影响用户数字信息资源需求的因素,提出"影响因素-需求结构-满意"模型.  相似文献   

8.
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社会化探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随着高校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和网络系统建设不断完善,信息服务社会化倍受关注.本文分析了高校图书馆开展社会服务存在的问题,探讨了信息服务社会化的原则和策略.  相似文献   

9.
李杰 《现代情报》2012,32(11):54-57
数字信息资源整合是图书馆开展的核心服务工作之一,尤其是当今的数字化、网络化时代,数字资源整合倍显重要。本文通过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整合的必要性,阐述了数字信息资源整合的特点和影响因素,进而论述了数字信息资源整合方式,最后对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的整合提出了优化策略,指明了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数字资源服务绩效评估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服务绩效是图书馆数字资源使用评估的重要内容.从数字资源使用统计、服务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构建及分析价方法3个方面,对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进行了归纳与对比,进而提出相应策略,以加快我国数字资源服务绩效评估的标准化进程及实践应用.  相似文献   

11.
大科学工程对科技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支撑作用,把握大科学装置的建设方向,是中国站在向创新型国家转变的关键转折点这一特殊时期的必然选择。文章以索罗模型为基础,构建了知识在经济中传递的模型,并通过多期迭代计算证明了①与增加应用研究投入相比,基础研究投资增加对经济产出有更显著的促进作用;②当研发产出结构与应用研究的产出存在相关性时,基础研究比重过低会导致长期的应用研究产出增长乏力,对经济增长有负面影响。基于此,对大科学工程的建设方向做如下建议:大科学装置的投资建设应该更加重视对基础研究领域的支持;对应用研究层面的大科学装置的立项更为审慎,当缺乏相关基础知识的支撑时,应该暂缓对应用研究层面大科学装置的建设。  相似文献   

12.
刘贺  胡颖  王冬梅 《科研管理》2019,40(9):282-288
大型科研仪器作为发现自然规律、探索未知领域、实现技术变革的重要科学研究工具,是探索前沿科学、助力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强国的技术基础和重要手段。近年来,随着中国科技投入的不断增加,大型科研仪器规模也不断壮大,重大原创成果不断出现,但利用率较低的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本文通过对全国50万元以上大型科研仪器设备进行分析,从仪器原值、类别、所属机构、所处地理等方面,对目前的开放共享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并提出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徐红琴 《科教文汇》2013,(22):90-91
选取我校13位专业教师的科研论文为研究对象,采用数据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及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对我校体育教师科研现状进行分析研究,提出提高我校体育教师科研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以下简称“大设施”)的建设和运行不仅涉及基础科研问题,还涉及复杂的工程和管理问题。强化优化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是全面提升大设施效能的关键因素。目前我国在大设施人员经费支持、人才考核和激励制度建设上对设施专业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的关注不足,严重降低了大设施专业人才队伍的稳定性和工作积极性,进而直接制约了大设施科学和社会效益的发挥。通过对我国多个大设施进行调研,梳理了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的问题与困难。在此基础上,结合国际相关设施的先进经验,提出了3点政策建议,旨在推动我国更好地依托大设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  相似文献   

15.
以项目管理知识体系为基础,总结高校大型科研项目管理过程中的关键要素,用解释结构模型(Interpre-tative Structural Modeling,ISM)对其进行分析,找出这些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针对这些关联性提出高校管理大型科研项目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创业人才研究的三项意义:①为风险投资公司的项目选择提供依据;②为创业人才培养提供依据;③对发展高科技产业具有重要意义。综述了国内外研究现状,指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
大科学研究属于复杂性科学范畴,一个大科学研究项目一般就是一个特定的复杂系统,这一复杂系统目标的实现过程基于系统方法论;系统方法论有其普遍存在的层次结构,它既是知识的、又是逻辑的,可分为:①系统思维,②系统方法形成机制,③特定方法集合应用等三层次结构;大科学研究的实践者需洞悉这种做事方法论的逻辑结构,并在实践中应用之。  相似文献   

18.
大学科研定量评价指标设置若干原则的探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前大学的科研定量评价指标体系离建立适合中国国情,比较全面合理,又赢得公认的科研评价与排序指标体系的目前还差很远。进行大学科研定量评价指标设置时,必须遵循整体性、公正性、操作性、战略性原则, 进行科研定量评价指标权重设置时,应遵循激励性、基础性、重要性原则。  相似文献   

19.
合作科研、团队攻关已成为现代社会生产条件下科学技术研究活动的内在要求,不同学科科研产量和科研质量的提高,与合作模式、团队的规模、学科结构等密切相关。研究通过对114位不同学科带头人的科研论文合作规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一、不同学科的合作模式存在较大的差异,合作方式上,管理学和人文社科类倾向于“个人独著”以及“小规模的团队合作”,理、工、农、医存在较大的相似性,更加倾向于多人合作的方式,且更倾向于“大规模的团队合作”;二,在合作过程中,合作人数的增加并不能显著提高科研产出。研究发现,合作模式是影响科研产出的重要因素,学科特性是决定合作模式的重要影响因素,合作模式和学科特性二者共同作用,影响着不同学科科研合作的差异。  相似文献   

20.
How do the effects of cognitive openness and structural openness on the research impact of business scholars vary over their careers? By analysing a longitudinal sample of 35,296 scholars who published in business and management journals, we show that the cognitive openness and the structural openness of business scholars have non-linear relationships with their research impact. In particular, we found that, whereas moderate levels of cognitive openness and structural openness are desirable for increasing young scholars’ citations, a high level of cognitive openness and a low level of structural openness contribute to senior scholars’ citations. This study contributes to our understanding of different search behaviour across business scholars’ career paths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scholars’ research impac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