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中国是丝绸的故乡,而中国历史上的少数民族更是对丝绸之路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丝绸之路的开通对我国与欧洲在政抬、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进入21世纪,在以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为主题的新时代,党中央、国务院做出实施"一带一路"的重大战略决策,对于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然而,在亚洲与欧洲历史上的漫长岁月中,这绵延了几千年的丝绸之路的开发与发展与我国少数民族的关系,却很少为人们所了解。本文通过对中国少数民族与丝绸之路的关系的发展历史、形成简述以及影响进行梳理研究的基础上,可以得出少数民族与丝绸之路之间产生了多元化,多方位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体现在对古代的少数民族的影响上,而且还体现在对现在民族地区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十六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民族融合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河西地区相继出现了五个割据政权,史称"五凉"政权。各政权辖境分布着众多的汉人和少数民族,他们错居杂处,相互学习,相互吸收,使民族间的差异性逐渐减小,促进了河西各民族的大融合,对恢复河西地区社会经济做出了贡献,为隋唐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正敦煌地处东西文化交流的孔道,是历史上各民族交往的舞台,是多元文化交融的纽带。毋庸置疑,要让人们只能选择参观一处丝绸之路的文化遗址,那必然是敦煌。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永久落户敦煌,将给敦煌乃至丝绸之路沿线省区和国家带来千载难逢的文明对话、文化交流、文脉串联和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的机遇。而"学术敦煌"的定位,是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保持永久魅力的重要基石。1.敦煌莫高窟艺术展示了世界文明交汇点的  相似文献   

4.
“业缘”文化在我国源远流长,在促进各行业发展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对深化社会交往,推动社会进步也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力量。我国在推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过程中,应当通过发挥国内外华商行会作用,加强人才、智库交流,深化产业合作,发挥民间交流等“业缘”文化形式的重要作用,有效地化解建设过程中的障碍,进而更好地促进沿线经济发展,惠及沿线人民。  相似文献   

5.
贯通欧亚大陆的丝绸之路是人类历史上伟大的交通大动脉,在古代沟通东西方政治、经济、文化和民族交流上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是全人类的历史遗产,也是闻名世界的文化品牌。中国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对丝绸之路历史文化遗产与品牌的继承与重塑。新疆在此过程中将扮演极为重要的作用,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区,新疆文化的构建也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6.
<正>进入21世纪,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提出的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契合中国、沿线国家和本地区发展需要,符合有关各方共同利益,顺应了地区和全球合作潮流。随着"一带一路"战略逐步推进,将给沿线各国家和地区人民带来更多的福祉和利益。  相似文献   

7.
2013年9月和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One Belt One Road,简称一带一路,OBOR)的重大倡议,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2015年3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一带一路"正式成为国家战略。在这一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的世纪性系统大工程中,我国的职业教育,特别是卫生职业教育如何担当起应该担当的使命,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参与和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教育交流与合作,在这一伟大的国际合作进程中做强自身,同时与沿线有关国家和地区合作共赢,共同推进卫生职业教育和健康事业的发展,需要我们认真思考、谋划,并进一步实践。  相似文献   

8.
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方式,是构成民族关系的重要内容和推动民族团结的重要途径。当前,需要从推动西藏持续健康发展、加强法治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加强党的领导、完善基层民族工作等方面多措并举,为促进西藏各族人民的交往交流交融、推动西藏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实现"两个百年"的奋斗目标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正能量。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以"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下称"一带一路")沿线的部分国家的语言禁忌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问卷法和文献法等方法总结了截止到2017年加入"一带一路"战略中的国家的语言禁忌。本文以将语言禁忌划分为姓名与称谓、生理与两性、宗教历史、詈语、个人隐私、数字、社会礼俗这七个方面,并总结出了部分地区性规律。本研究将重点放在探讨东南亚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语言禁忌,旨在增进中国同这个国家群体的了解,减少交流误区,提高中外交流效率。  相似文献   

10.
<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是个历史的范畴,它是由众多民族在历史长期的相互交往交流交融过程中逐渐沉淀生成的,这种交往交流交融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宗教、艺术等多元内容。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又反作用于经济。经济间的交流是促进不同民族相互认同、融合的物质基础,而政治、文化、宗教等上层建筑对经济间的交流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历史上的茶马古道不仅是一条商贸通道,也是一条文化交流通道,这条古道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尤其是对青藏高原及西南地区的各民族融入中华民族大家庭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茶马古道历史悠久,横跨区域大,涉及民族多,本文仅以丽江木氏土司与茶马古道关系为例来说明这一主旨。  相似文献   

11.
<正>“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下文分别简称“一带”和“一路”)。我国古代的丝绸之路曾经打通了与世界多地的贸易往来,对中华文化对外扩散和传播起到重要作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更好地开拓未来。我国在古丝绸之路基础上提出“新丝路”倡议,目的是加强合作、促进交流,打造经济一体化、文化更包容的区域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能够唤醒曾经丝绸之路沿线上诸多国家和民族的历史记忆,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国家参与进来,让这一平台焕发更大的生机。  相似文献   

12.
生态文明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总结世界历史发展总趋势的基础上所提出的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理念。其思想旨在逆转工业化进程中人与自然之间所出现的对立与异化趋势,推动和实现人与自然之间和谐之上的全面发展。中国在"一带一路"的建设过程中,通过以打造生态样板、凝聚生态共识、对接生态政策和创新生态科技等方式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开展多层次交流与合作,帮助这些国家和地区顺利跨越工业化进程中生态灾难的"卡夫丁峡谷",为人类社会的整体文明进步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3.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虽然各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不同,但是都已有悠久的历史。在漫长的岁月中,各族人民以自己的智慧和劳动,创造了各具民族特点和风格的民族文化,真是群芳竞艳,万卉争荣。它们之间又互相影响和互相吸收,经过长期的交流和融合,孕育出丰富多采的中华民族文化,以贡献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在这兄弟熙洽、团结友爱的民族大家庭里,白族也是一个勤劳勇敢、酷爱自由、富有制造力、有悠久文化传统的  相似文献   

14.
2013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四国的时候,首次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开封是北宋"丝绸之路"的陆路源头,并借助"郑汴一体化"和"郑州航空港经济实验综合区"的发展形成地理位置、区域、文化和产业等方面的优势。开封可以作为河南"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桥头堡,借助"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发展契机,以历史文化优势为基础,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促进融合交流,让文化优势融入丝绸之路,以丝绸之路上的郑欧国际班列带动开封企业产品的出口,以丝绸之路推动开封服务业的发展,实现开封经济的腾飞。  相似文献   

15.
<正>3月31日,"中国幼教年会(2019)丝绸之路峰会"在西安开幕。本次峰会以"以课程和管理为重心的幼儿园质量建设"为主题,吸引了中国丝绸之路沿线地区为主的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工作者共计2100余人,进行为期三天的研讨、学习和交流。中国幼教年会从2018年成为世界幼教领域规模最大、影响范围极为广泛的高规格盛会。本次峰会是为贯彻落实2018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促进丝绸之路沿线各省、市、  相似文献   

16.
2016年9月20日,首届敦煌文博会以"推动文化交流,共谋合作发展"为主题在敦煌开幕。习近平总书记在贺信中深刻阐明"敦煌是历史上东西方文化交汇的重要枢纽",是"丝绸之路沿线各国合作交流的重要平台",这对敦煌乃至甘肃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契机,无论是对敦煌经济发展、城市建设、文化创新等方面都起着积极的作用。通过四届文博会的举办,再次提升了敦煌在国内外的影响力,会展服务人员对大会的成功举办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在此通过调研了解参会者对会展服务人员的礼貌程度、亲和力以及仪容形象等方面的满意度与感知度,提出了会展服务人员的礼仪素养培育措施,希望能为敦煌文博会今后的举办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教育交流是人类文化交流的重要内容,也是推动各民族、国家和地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本文通过回顾世界近现代教育交流的若干基本史实,着重探讨教育交流中教育传统与政治因素,政府行为与民间交流以及吸收借鉴与发展创新的关系等问题,以期揭示教育交流的基本特征及规律。  相似文献   

18.
新疆自古以来便是多人种、多族群、多宗教的集聚区,又是东西方文化交流和商贸必经之地,著名的"丝绸之路"南中北三线都横贯天山南北、新疆大地。几千年来,各个民族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相互融合、吸纳、交流,最终形成了以中华文化为一体、多种民族文化互生互补、共同和谐发展的多元民族文化格局,体现出鲜明的"多元一体、多元和谐"的新疆多元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19.
丝绸之路作为古代中国与西方包括经济政治与文化往来密切的重要通道,在时代的不断变迁与发展下,其作用不仅未削弱反而显得愈发重要。其中,沿线旅游资源更是在促进周边旅游发展以及提升城市多功能化服务功能上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就我国的丝绸之路而言,其沿线旅游资源具有高品位、大数量、强吸引力以及便利交通等等得天独厚的优势。基于此,沿线旅游资源所具备的潜质也是其他地区无法比拟的。因此,在开发沿线旅游资源的过程中,各区应因地制宜,通过区域内各项资源的有机结合,在紧密联系的基础上,携手打造具有地区特色的旅游品牌,从而促进我国丝绸之路沿线旅游业的健康、全面发展。本文通过对我国丝绸之路的了解和分析,基于丝绸之路沿线旅游资源的特色,在挖掘旅游资源潜质的同时,针对性提出几点行之有效的开发建议,旨在促进沿线各区城市经济发展的同时,兼顾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是一条横贯亚洲、连接欧亚大陆的著名古代陆上商贸通道。丝绸之路东起长安(今西安),经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跨越葱岭(今帕米尔高原),经中亚部分的独联体、阿富汗、伊朗、伊拉克、叙利亚而达地中海东岸,全长7000多公里,中国境内的丝绸之路总长4000多公里,约为丝绸之路全程的二分之一。丝绸之路已有2000余年的历史了,她的魅力是永恒的。今天,古老的丝绸之路沿线众多的历史文物、古迹、壮丽的自然风光和多姿多彩的各民族风土人情仍然吸引着成千上万来自世界各地的旅游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