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绿色供应链管理及其绩效评价研究述评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作为一种新兴的企业战略管理模式,绿色供应链管理越来越受到政府、企业及学术界的高度重视。本文讨论了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发展与内涵界定、研究内容以及绿色供应链管理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等,以期为企业实施从供应链管理战略模式到绿色供应链管理战略模式的转变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2.
当今物流进入供应链时代,企业之间的竞争发展成为供应链的竞争。建立有效的供应链战略,成为企业不可模仿的核心竞争力。中国的企业必须加强供应链战略,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介绍了供应链的内涵和发展以及与传统物流的区别,指出实施物流供应链管理的必要性,提出加强物流供应链管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孙波 《科技管理研究》2006,26(9):116-118
在入世后绿色贸易壁垒扩大化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提高中国企业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如何应对新形式下的贸易壁垒?成为中国企业现实中很紧迫的问题。而生产绿色产品不是一个企业所能够解决的,必须要整个供应链网络实施绿色设计和生产、消费。本文提出绿色供应链管理应作为中国企业高度重视的一种战略联盟生产方式。提出在绿色贸易壁垒下中国企业的绿色供应链管理构建要点。  相似文献   

4.
许德惠  李刚  孙林岩  赵丽 《科研管理》2012,33(12):40-49
本文基于176份中国制造企业的调研数据,研究环境不确定性、供应链整合战略以及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环境不确定性显著影响供应链整合战略实施。相对于需求不确定和技术不确定的促进作用,供应不确定显著抑制供应链整合的实施。(2)三种供应链整合战略对企业绩效影响不同。内部整合显著提升企业绩效,客户整合仅显著提升运作绩效,而供应商整合对于企业绩效无显著影响。本文丰富和完善了供应链整合的研究,对管理实践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由于传统的供应链管理并没有充分考虑产品在制造和流通过程中所选择的方案会对周围环境和人员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体现出了不适应社会、企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弊端。因此,在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实施绿色设计、绿色采购、绿色生产、绿色包装、绿色销售、绿色消费和绿色回收的绿色供应链管理,使整个供应链对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达到最小,成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新供应链管理模式。本文在介绍绿色供应链管理历史、基本思想和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叙述了我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现状,重点分析了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意义和对策,阐明了绿色供应链管理是企业和自然环境可持续发展必由之路的观点。  相似文献   

6.
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系统动力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色供应链管理是供应链管理对环境压力进行响应的结果.本文根据系统动力学的基本原理,剖析了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根本动机和主要动力因素,构建了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动力机制模型;并分析比较了英国、日本和中国的典型绿色供应链管理案例,从实证角度进一步论证了绿色供应链管理产生的动力因素和一般规律;最后讨论了现阶段我国绿色供应链管理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竞争情报系统面向企业的战略管理,供应链管理具有战略管理的层面.供应链管理影响甚至决定着竞争情报及其系统的形式和内容.文章首先对供应链和竞争情报系统相关文献的数据进行统计,从中看出供应链管理和竞争情报系统相关研究的基本情况.然后从以下方面分析了竞争情报理论中有关供应链管理的研究,供应链管理的竞争情报(系统)的必要性和应用的研究,以及供应链管理与竞争情报系统关联的研究等.  相似文献   

8.
供应链管理中的战略选择与匹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泳 《科技管理研究》2005,25(9):160-161,164
在供应链管理日益受到企业重视的环境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从战略高度对供应链进行规划。本文探讨了供应链战略的选择问题,并对供应链战略与竞争战略的匹配以及供应链战略和其他职能战略的匹配进行了研究。企业在开展供应链管理的过程中,必须从战略高度对供应链进行规划,并从全局和系统的角度保证不同战略之间的匹配,才能够实现供应链管理的成功实施。  相似文献   

9.
本文首先给出了绿色管理的概念,然后分析了推动企业实施绿色管理三种驱动因素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在此基础上论述企业的三种环境战略及它们与竞争优势的关系,指出绿色管理应以可持续性发展战略为导向。最后,进一步阐述实施绿色管理应强调的工作。  相似文献   

10.
曹英 《科学与管理》2003,23(4):25-26
<正> 现代企业之间的竞争是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供应链中存在着大量的界面,界面管理是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在供应链战略管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供应链战略管理的重要手段。 一、战略层次界面管理的重要性 供应链战略管理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如何培育供应链的核心能力,二是如何实现战略创新,三是如何有效实施战略,界面管理是解决供应链战略管理这几个问题的重要手段。 界面管理能力是供应链长期竞争优势的来源。界面管  相似文献   

11.
电信设备制造企业生态设计实践DEMATEL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设计是一种绿色技术创新实践.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灰数DEMATEL方法,根据因果关系分类,用于企业识别需要优先重视的生态设计实践.以一个典型电信设备制造企业为例,提出了生态设计的因素并进行了因果关系的分析,根据量化的结果对各个因素进行了因果分类和重要性排序.最后提出了我国电信设备制造企业进行生态设计实践三个层面的措施,为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提供了实施生态设计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伊晟  薛求知 《科研管理》2016,37(6):103-110
通过将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分为内部环境管理、生态设计、绿色采购、投资回收和消费者协作五类,将绿色创新分为绿色产品创新和绿色流程创新,研究了绿色供应链管理与绿色创新之间的关系。以中国210家制造业企业为研究样本,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收集数据,研究发现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活动中的内部环境管理、生态设计和企业与消费者的协作对企业的绿色产品创新和绿色流程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3.
环保节能压力要求企业必须开展环境友好的实践,因此作为绿色创新实践的核心工具--生态设计日益受到重视.针对中国电信设备制造企业的现状,基于绿色创新理论、生态战略轮理论和制度理论开发出问卷调查题项;通过对236份有效问卷调查的因子分析、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提出了中国电信设备制造行业实施生态设计的实践动力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外部动力对电信没备制造企业进行生态设计实践有着正向影响,不同的外部动力影响的程度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14.
李世杰  李伟 《科研管理》2020,41(4):23-31
本土制造商在面对进入中国市场并拥有成熟技术和商业模式的跨国公司,处于相对竞争劣势地位;而流通领域中拥有品牌、渠道优势的大型零售组织,也形成对本土制造商的买方势力;横向竞争劣势与纵向买方势力,恶化了中国本土制造商所处的市场环境。本文从企业所处市场环境出发,考察了本土制造商相对于国外制造商的横向竞争劣势,以及下游企业相对于本土制造商的纵向买方势力对自主研发激励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横向竞争劣势和纵向买方势力的增强降低了本土制造商最优研发水平,是导致本土企业创新较弱的重要原因。基于此,论文提出了本土制造商与大型零售商进行纵向合作研发,促进本土制造商研发能力提升的应对策略。通过构建三种成本分担形式下的合作研发决策模型,给出了本土制造商合作研发的最优模式选择:当买方势力较小时,最优的合作研发策略是根据利润增量决定研发成本分担;当买方势力较大时,最优的合作研发策略是根据本土制造商自身利润最大化决定研发成本分担。  相似文献   

15.
环境战略能否驱动环境绩效和经济绩效的双赢直接关系到企业开展环境战略的积极性。为此,本文利用中国四大重污染行业2014—2018年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环境战略与环境绩效和经济绩效的关系。研究得出:①整体而言,企业实施环境战略能够显著实现环境绩效和经济绩效双赢。②进一步分组研究显示,不同成长阶段、不同市场竞争条件的企业环境战略不同,对其两绩效的调节效应也会存在差异,高成长性企业的环境战略显著正向影响环境绩效但并未带来显著的经济绩效,而低成长性企业的环境战略对环境绩效的影响不显著却能带来明显的经济绩效;市场竞争越激烈,环境战略对环境绩效和经济绩效的促进作用越明显,而弱竞争环境下的环境战略则作用效果比较有限。③从环境战略的实施内容看,企业只有重视长期的环境管理、绿色技术创新和绿色文化建设,而非满足于短期排污达标或规避环境违法,才能实现环境绩效和经济绩效的双赢。④新环保法实施后,企业环境战略对环境绩效的提升作用更加突出,但对经济绩效的影响不升反降。  相似文献   

16.
孔杰 《大众科技》2012,14(3):91-93
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是全人类紧迫而艰巨的任务。我国的环境保护形势十分严峻,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把环境保护摆在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必须采取有力的对策与措施,保护生态环境:落实环境保护责任制,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健全环境保护协调机制、加强环境保护监管、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大环境保护资金的投入、健全和完善环境法律法规、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加强环保队伍建设、大力发展环保产业、扩大民众参与并加强教育等。  相似文献   

17.
系统地分析现有关于绿色供应链管理与企业绩效间关系的实证研究文献,试图回答2个问题:第一,绿色供应链管理措施对各类企业绩效有何不同的影响;第二,已有实证研究结果间的差异是否可归因于调节因素的作用。通过元分析对所筛选后的38篇实证文献进行定量综合研究,最终发现,绿色供应链管理对企业环境绩效的影响最为明显(r=0.517),接着是经济绩效(r=0.432)和运营绩效(r=0.364);另外,所有被测的调节因素均能影响绿色供应链管理与企业绩效间的关系。特别的,对于企业规模来说,相对于小型和大型企业,中型企业的绿色供应链管理措施的实施效果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8.
李振华  赵黎明  温遇华 《软科学》2008,22(1):22-26,31
基于价值网这种非线性拓扑结构,建立了具有直接供需关系的多个制造商和供应商之间合作竞争的两阶段动态博弈模型,在上下游企业之间采取四种策略组合(非合作—非合作、合作—非合作、非合作—合作和合作—合作)的情况下,对制造商同时独立进行产量决策和联合进行产量决策的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对制造商独立进行产量决策和联合进行产量决策的情况进行了纵向比较。结果表明,在制造商独立决策的情况下,合作—非合作策略的集体效率最高;在制造商联合决策的情况下,只有合作—合作策略组合有可能成为提高集体效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国外企业利用专利联盟运作技术标准的实践及其启示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欣 《科研管理》2007,28(4):23-29
目前,国外一些著名企业正积极实施技术标准与专利相结合的战略,而其实施主体也已由单个企业发展成为了专利联盟的形式。从企业战略的视角来看,其竞争无疑已经达到了一个较高的层次。在此背景下,我国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并充分借鉴国外企业在利用专利联盟运作技术标准方面的成功经验,积极发展我国自主技术标准。本文分析并比较了GSM-Motorola及MPEG-2专利联盟运作的模式及效果,这对我国企业利用专利联盟运作自主技术标准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