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近重读吴非先生的教育随笔集《不跪着教书》,笔者很欣赏书中几句话:"想要学生成为站直了的人,教师就不能跪着教书。如果教师没有独立思考的精神,他的学生会是什么样的人?"是啊,教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必须成为思想的先行者。教师不一定非得成为教育家、特级教师才会有思  相似文献   

2.
<正>有人说:"如果一个教师把热爱教育和热爱学生结合起来,他就是一个完美的教师。"反过来说,如果我们只知道教书而不知道育人,那么只能称其为"教书匠",所谓的"人类灵魂工程师"也是空有其名。由此看来,"德"是赋予人灵魂的基石。道德的培养和提高,不管是对教师自身还是对学生都是尤为重要的。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规律,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工作,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要通  相似文献   

3.
教师是什么?教师是在各级各类学校中,以教育、培养学生为职责的专业工作者。因其工作的特殊性,教师获得了许多饱含深情的美好比喻:教师是"园丁",是"春雨",是"人梯",是"灯塔",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相似文献   

4.
一个偶然的机会,在新华书店看到了这本《不跪着教书》,翻看一下,竟然爱不释手,像这样闪烁着思想光芒、充满着智慧和理性、洋溢着对生命的热爱的好书真是难得一见。作者吴非,本名王栋生,是江苏省南京师大附中特级教师,这本《不跪着教书》是他的随笔集。当前,能够写文章的中小学教师不多,能够写书的更少,而能够有独特教育思想并且能够把这些思想贯穿在教育活动中并完美诉诸于文字的更是少之又少。吴非老师便是这样一个少见的人。吴非老师所讲的跪着教书是教育界普遍存在着的一种不自由的状态:老师会不由自主地成为照本宣科的机器,成为书本的奴…  相似文献   

5.
正党的十八大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这一鲜明的教育思想,为新形势下学校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为全面贯彻这一方针,我校以"每一位教师都是德育课堂的老师"为理念,深入推进德育团队建设,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效果。1.德育是每位教师的"必修课"。"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教师,既要教书,更要育人,既是学科课堂的教师,更是德育课堂的教师。为此,我校首先从观念入手,通过组织教师学  相似文献   

6.
窦建芳 《江苏教育》2012,(Z1):88-89
《三字经》有云:"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教师是什么?"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正是这些高"帽子",让我们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中深受极大的压力。有人戏称来自社会、家庭、学校、学生以及媒体的压力是教师头上的"五座大山",教师在教书的过程中越教越迷茫,越教越茫然,于是乎有了"鸡叫出门,鬼叫回家"的自我调侃,也有了安徽六安教师改编的《新教师醉酒》:"这些年补课加班白发长满头,这些年的工资单啊看得泪直流……"作为一名教师,我也深感来自各方面的压力,有时觉得自己很无  相似文献   

7.
吴非老师说过,要想我们的学生能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我们自己不能跪着教书。教学风格应当百花齐放,但是优秀的教师无一例外应当是思想者。在瞒和骗中长大的人,思维是会有缺陷的。而一旦觉悟,就有可能转向虚无,什么都不信。所以,培养独立思考的一代,是教育最重要的任务。中国需要大批有独立思考精神的教师。教师自己应当先学会读书,善于思考。教书也要站直了教书,跪着教,和不教书差别不大。  相似文献   

8.
饶德楼 《小学生》2013,(2):46-46
每个行业都需要其相应的职业素养,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着来自社会、学校、家长多重责任,"因此,社会对我们教师提出更高的职业素养要求。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做到四有:一、心中有梦要有做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这样的教育理想(心中的梦),要永远保持职业的青春状态。李镇西老师说:"教书几十年,至  相似文献   

9.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是啊!教师的教育关键在于通过传道、授业、解惑,来开启学生的智慧、思维、情感,重塑学生高尚的品德,从而成就其学业.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因此,我们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自己不单单是为教书而教书的"教书匠",而更应是一个出色的教育艺术家、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那么,作为教师应懂得艺术的表扬是对学生最大的启智、树德,是重塑学生灵魂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有人把教师比做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蜡烛;也有人把教师比喻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辛勤的园丁等,同时还认为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就必须有一桶水。那么与此相对应的学生是什么呢?在这种比喻之下的师生观符合现代教育思想吗?其实这些比喻并不恰当,也不完全符合现代教育思想。把教师比喻为蜡烛,虽然是为赞美教师的奉献精神,但是在照明工具丰富多彩、越来越先进的今天,蜡烛本身亮光少,一般是在无电的情况下起辅助作用,如果长期使用,学生易近视。况且,老师也不是只要完全牺牲自己就能把学生照亮的圣人,更不是无任何需…  相似文献   

11.
《三字经》有云:"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教师是什么?"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正是这些高"帽子",让我们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中深受极大的压力.有人戏称来自社会、家庭、学校、学生以及媒体的压力是教师头上的"五座大山",教师在教书的过程中越教越迷茫,越教越茫然,于是乎有了"鸡叫出门,鬼叫回家"的自我调侃,也有了安徽六安教师改编的《新教师醉酒》:"这些年补课加班白发长满头,这些年的工资单啊看得泪直流……"  相似文献   

12.
读过王栋生的“教育随笔”集《不跪着教书》,我强烈感到,这不仅仅是教书人应该读的书,而且是校长该读、教育干部该读、所有有小孩或关心下一代的人都该读的好书。也许是王栋生的“不跪着教书”的观点太响亮了,很容易吸引教师的眼球,出版社便把这句话作为书名。其实,这只是《我美丽,因为我在思想》中写到的一句话:“语文教师不能跪着教书,如果教师是跪着的,他的学生就只能趴在地上了。”在  相似文献   

13.
张永新 《文教资料》2006,(28):105-106
吴非老师最近出了一本教学随笔《不跪着教书》,读后颇有感触。也许人们很惊讶,谁跪着教书了?为什么会跪着教书?作为一位教师,我可以坦率地说,现在还能站着教书的已经不多了。因为当前的教育大环境太糟糕,应试教育太残酷,教师的任务太繁重,心理负担过大。座座大山压得教师直不起腰,层层枷锁套得教师喘不过气,让教师们带着镣铐跳舞,谈何容易。目前的基础教育危机重重,问题多多,我把它概括成这样几句话:“百年大计危机深,积重难返愁煞人。体制僵化观念陈,评价体系折腾人。思想落后瞎胡混,校园流行官本位。义务教育徒虚名,层层级级谎报情。农村…  相似文献   

14.
▲教师培养的应当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新一代.加里宁指出,教师应该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是教书又育人的人,不是教书匠.仅仅把自己理解成是一个教书匠,即使是一个高明的教书匠,也不会是合格的教师.  相似文献   

15.
<正>读书是一种修养,读书能明理,读书能修身,读书能养德。为此,教师要读书,教师必须读书。教师只有把读书视为一种习惯时,才能真正做到"传道授业解惑也",才能用现在的知识,培养好未来的人。优秀的教师就是在读书中成长起来的。一、读书是教学的需要教师的职责就是教书育人,扪心自问:教书,没有"书"教什么?不读书怎么教?多少教师任教很多年,有的到退休都没有多大的改变,为什么?答案不言而喻,那就是因他们不读书或者读书少,因而,他们只能机械地重复工  相似文献   

16.
"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礼记学记》教师,这个"太阳下最光辉的职业",从来不缺少赞美之词。人们把老师比喻为"辛勤的园丁"、"燃烧的红烛"、"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等。在每一个人成长的道路上,都离不开老师的辛苦培育,老师是我们最值得尊敬和感恩的人。  相似文献   

17.
孙双金老师在《啊,我魂牵梦萦的课堂》里这样说:"高贵的教师是学生人生道路上的思想导师。"的确,人类从教育出现的那一刻起,人性就已从愚昧迈向文明,伦理道德开始维系着人类社会的和谐与共存。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思想的启迪师,在教育活动中起着最直接的作用。一个教师之所以高贵,是因为他不仅仅能够"传道授业解惑",还能够用自己的思想火种点燃学生思想的火把,引领学生养成高尚、质朴的人格和品质;还因为他不仅仅能够学富五车、博览古今,更能引导学生去思考科学、思  相似文献   

18.
我的理想     
要问我的理想是什么?我会毫不犹豫的告诉你,为了我们伟大的祖国更加富强,我想做一名光荣的人名教师。
  老师,一个平凡而伟大,普通而神圣的职业。有人把老师比作辛勤的园丁,是因为他培育了祖国的花朵;有人把老师称作灵魂的工程师,是应为他是我们美好心灵的启蒙者;有人把老师比喻成红烛,照亮了别人却点燃了自己……我敬慕老师,因为他是我们走向社会,走向生活引路人。  相似文献   

19.
崔建社 《辅导员》2014,(3):17-20
正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受万千人尊重,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老师们是否正如人们所期待的那样,都恪守职业道德,寂寞地守护自己的良心?所谓的"传道授业"真的不只是为谋一份差事,成为教书匠,而是要力争成为教育的行家?教育从业者们是否都在专业地在思考着、精心地规划孩子们的未来?被封为神圣的"教书育人"知识殿堂的学校提供的教育是否是学生们  相似文献   

20.
古人将教师的职责概括为:传道、授业、解惑.这其实只指出了教师"教书育人"职责中"教书"的一面,而"为人师表"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人格上的要求.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作为培养未来人才的教师,其知识结构的状况和道德水准的高下,愈来愈成为受关注的焦点."为人师表"成为新时期师德师风建设的重点和基础.那么,如何在新课改环境中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更是重中之重.学生渴望的不仅仅是从教师那里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得到教师的关爱,他们希望自己的老师温和、可亲,具有爱心,能把爱的种子撒向每个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