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文 《采.写.编》2021,(6):131-132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为可穿戴设备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随着可穿戴设备的普及,以及人们对自己的身体数据和日常信息的渴望,借助可穿戴设备进行量化自我逐渐成为一种趋势.笔者以可穿戴设备受众为研究对象,探究可穿戴设备下受众身体的媒介呈现、可穿戴设备对受众身体的规训影响以及受众使用可穿戴设备的忧思,阐释可穿戴设备与作为媒介的受众身体之间的互动关系,希望对可穿戴设备的未来发展、人作为媒介的探讨提供些许思考启发.  相似文献   

2.
可穿戴设备是数据的入口,并且将人纳入其中,将人的数据输出,其将成为下一个新的增长点。可穿戴设备的出现或将引起又一次的数字革命,它给人们提供了许多便利,也同时提出了一些挑战。现在移动阅读兴盛,那么作为一个新兴的可移动设备的可穿戴设备能否和数字出版相结合?它会对数字出版和传播产生哪些影响呢?本文将试图分析一下可穿戴设备的概念、现状、特点、挑战以及其对数字出版和传播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正>编者按:在3月份结束的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全球科技巨头纷纷携可穿戴产品亮相,让人眼花缭乱。智能设备不断改变着我们的使用习惯和使用环境,这种变化随之而来的是传媒与新闻出版业的商业模式变化。美国南加州大学安娜堡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罗伯特·埃尔南德斯甚至认为,可穿戴设备有可能改变新闻生产和消费的方式。中国专家学者栾轶玫、范春柏、方世彤、李德林、郭全中和张大勇也发表了对于可穿  相似文献   

4.
<正>在可穿戴设备大潮里,软件的地位正在与日俱增,硬件创业者正在逐渐认识到,设备背后的服务更能打动消费者。下个阶段,对可穿戴设备产生实质影响的,也许将会是软件实力。人们更想了解的是,除了记录跑步与心率,可穿戴设备会对自己的生活,特别是社交生活产生怎样颠覆性的影响,也就是可穿戴设备具备多少媒体属性。可穿戴互动的开启:阿凡达世界  相似文献   

5.
《新闻界》2021,(12):95-104
以智能可穿戴设备为代表的媒介技术正在全面"侵入"人们的日常生活,这种现象在乐于接受新技术并沉浸其中的都市青年身上尤为凸显。本研究基于技术现象学的理论视角,以智能可穿戴设备在都市青年生活场景的应用为切入点,提出媒介技术在当代日常生活中的"双重中介"作用:既中介自我与身体,也中介主体与社会。在自我-身体层面,媒介借助物的形态框定人的动作和轨迹,并介入知觉系统中介人的主观感知,使身体成为媒介系统的生物终端;在主体-社会层面,媒介是连通主体与虚拟网络的数字接口,其搭建的"关系平台"促使人以"化身"的形式参与交往。媒介既规定了生活场景的断裂与融合,也改变着生存在媒介之间的人的生活方式和社会观念。在强调媒介的"自主性"及其作为"自然环境"的现状之余,必须重新审视人之于媒介的"主体性"所在。理解"人/技联合体"的存在方式是维持人与媒介技术之间动态平衡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王志 《今传媒》2005,(11X):13-15
后现代思想家福柯指出,人类的一切知识都是通过“话语”而获得的,任何脱离“话语”的事物都不存在,人与世界的关系是一种话语关系。当今我们的社会已经进入由大众媒介主导的信息时代,人与世界之间的话语关系逐渐演变成一种媒介话语关系,媒介话语成为人与世界建立关系的中介。  相似文献   

7.
随着互联网科技的不断发展,可穿戴智能产品已逐步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在2013年智能可穿戴设备产品一炮打响,火速串红,并在2014年发展成为了最火爆的行业之一,可穿戴智能产品也成为了产品设计师所关注的焦点。在此社会背景下,笔者将从可穿戴智能产品设计的现状作为切入点,对当前市面上的可穿戴智能产品进行分类,从中发现设计中所存在的空缺,并对可穿戴智智能产品的设计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8.
许鑫 《图书情报工作》2015,59(13):74-81
[目的/意义] 可穿戴计算机设备作为一种信息采集工具和信息服务手段,关注其最新领域应用以及对信息服务的影响能够拓展服务形式、优化服务体验、提升服务水平。[方法/过程] 首先介绍可穿戴计算机设备的发展现状,系统梳理可穿戴计算机设备的相关概念、技术和应用,着重对其领域应用进行调研,分析现有信息服务模型的不足,提出了嵌入可穿戴计算机设备的信息服务模型。[结果/结论] 分析可穿戴计算机设备的信息服务机理,结合所提出的信息服务模型和图书馆信息服务场景进行具体探讨,最后总结可穿戴计算机设备对信息服务领域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媒科技》2014,(1):18-18
1月15日,可穿戴设备委员会筹备会暨产业链年会在SEMI中国上海办公室召开,并宣布“可穿戴设备委员会(wDC)“正式成立,委员会由果壳电子、TCL、联想、上海新徽电子、上海微系统所等十三家企业与两家机构成员企业构成。虽然目前可穿戴设备市场前景广阔,但与手机、平板电脑等市场不同,  相似文献   

10.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穿戴设备的发展市场越来越广阔,在工业、计算机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并逐步走向商业化。本文基于智能穿戴设备的发展现状,对穿戴设备在健康医疗市场的突破口进行分析,并针对健康医疗类智能穿戴设备的发展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把握智能穿戴设备的发展趋势,推动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马翠明 《大观周刊》2012,(17):9-9,12
《具体的辩证法》的主旨是探究人与世界的关系,以摆正人在宇宙中的位置。本文试从科西克的理论旨趣和他对其它哲学思想的审视中考察“人与世界关系”研究在其理论中的优先地位。  相似文献   

12.
当今时代,已经进入了一个信息化时代。地球是圆的,世界是平的,人与人之间已经没有任何的距离。世界变得越来越开放、越来越透明,人们的思想也变得异常活跃。足不出户可以购物,远隔重洋视频通话,近若咫尺。如今,人们的很多活  相似文献   

13.
智能手表、智能眼镜等可穿戴设备不断出现。通过更加便捷的使用体验和潜在的云端大数据,可穿戴设备正在打造一个崭新的移动互联时代。如果说智能手机浪潮吹响了移动互联的第一声号角,那么可穿戴设备的崛起将为我们掀开下一个篇章。Nike+FuelBand是耐克公司推出的一  相似文献   

14.
<正>谁都不希望看到自己在新一轮技术革命中被优胜劣汰掉,在智能手机的创新空间逐步收窄和市场增量接近饱和的情况下,近年来,各类科技企业纷纷进军智能可穿戴设备研发,试图占领不断更新中的市场版图的核心位置。华为、谷歌、苹果、三星等科技企业巨头竞相排兵布阵智能可穿戴设备,亮点频出。与此同时,泛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得新媒体类型不断涌现,传播媒介和途径也越来越多样化。在这一背景下,可穿戴设备与传媒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可穿戴设备能否成  相似文献   

15.
新年献词     
和谐源于内心。内心和谐,就是主观与客观、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的和谐。只有内心和谐,才有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也才有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一个心理和谐的人,方能以博大的胸怀、健康的心态、慈善的眼光来认识世界,包容万物;只有内心和谐健康,方能真正实现与自身、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的和谐相融。  相似文献   

16.
刘永俊 《传媒》2017,(8):31-33
随着以人机互动、可穿戴式设备、智能家居等为代表的Web3.0初现端倪,人与万物互联的网络社会趋势正在进一步向纵深发展,大众传播也在加速从"受众"时代走向"用户"时代。传统媒体如果缺乏"用户为王、开放分享"的互联网思维,在这场风起云涌的媒体变革中必将被淘汰。了解用户、研究用户、为用户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服务已经成为媒体的必然选择与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17.
新闻机器     
《青年记者》2016,(6):8
写稿机器人、主持机器人、传感器、无人机、虚拟现实技术、可穿戴设备等新科技,正在逐步应用于新闻生产和传播过程中,所产生的影响将是广泛而深远的。古人云:"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新闻采访是记者认识外部世界的过程,也要借助于各种工具以达到获取信息的目的,如今新的采访工具给  相似文献   

18.
元宇宙的诞生标志着虚拟世界从想象走向现实,人类迎来了一个全新的空间。作为现实世界的延伸和映射,“虚拟数字人”也意味着一种新的生命形态的诞生。文章在虚拟数字人的数字记忆概念模型——“记忆数字人”的基础上,讨论元宇宙中“真人数字人”(也即真人“虚拟化身”)的数字记忆建构与数字身份认同和价值体系的建构问题。真人数字人是未来元宇宙世界中的行为主体,既具有现实世界真人的身份信息,也具有作为数字的虚拟化身可以不断更新和迭代的特征。当真人数字人相关的资源集和数据集在元宇宙中不断生长且作为其“数字记忆”被独立看待,并成为可保存、可追溯、可计算、可评价、可循证的对象时,真人数字人的数字身份也就完成了从“媒介”到“对象”的超越和转变,成为记忆数字人。尽管理想中元宇宙的世界里所记录的一切都可追溯,不可篡改,但实际上从源头诞生的那一刻开始,数字记忆的主体——人本身和社会就会对其进行有意识和无意识的建构。无论如何,在元宇宙全新的记忆图景中,真人数字人的数字记忆将成为人类在数字世界中获取新的数字身份认同的起点。  相似文献   

19.
黄林 《出版科学》2013,21(3):26-28
人是不能脱离意义而存在的。编辑人要想对自己的生存境遇做出合理解释,实现超越,就必须构建自己的意义世界。编辑人的意义世界不仅要满足自身生存与自我实现的需要,而且要使之成为国家与民族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理解可穿戴计算 1、可穿戴计算的概念 可穿戴计算是随着新的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不断发展而产生的,是"以人为本"、 "人机合一"的计算理念的产物,以此衍生出一类可穿戴、个性化、新形态的个人移动计算系统,可实现对人们自然的、持续的辅助与增强.麻省理工学院认为可穿戴计算最大的意义在于颠覆了人们对于计算系统应该如何被使用的认知.在可穿戴计算的架构中,计算系统应该是可以被穿戴的,就像眼镜、手表或是衣服一样穿戴在身上,并可基于情境的变化与用户互动.可穿戴计算通过形态各异的显示器、方便易用的输入设备、大量环境感知元器件以及无线局域网扮演着用户智能助手的角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