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行政性垄断区别于其它性质的垄断,是指政府及其所属部门滥用行政权力限制竞争的行为,它的产生导因于一种非理性的政府权力对社会经济生活的不当介入,是我国旧的历史传统下的产物,也是中国现行国情遗留的顽症.行政性垄断不仅仅侵害到直接受害人的利益,且危及到社会公共利益,这决定了反行政性垄断诉讼的公益性.因此,为避免和防止各种形式的行政性垄断给国家和社会造成损害,建立反行政性垄断公益诉讼制度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
行政性垄断区别于其它性质的垄断,是指政府及其所属部门滥用行政权力限制竞争的行为,它的产生导因于一种非理性的政府权力对社会经济生活的不当介入,是我国旧的历史传统下的产物,也是中国现行国情遗留的顽症。行政性垄断不仅仅侵害到直接受害人的利益,且危及到社会公共利益,这决定了反行政性垄断诉讼的公益性。因此,为避免和防止各种形式的行政性垄断给国家和社会造成损害,建立反行政性垄断公益诉讼制度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3.
行政垄断,一般是指政府及其所属部门或其授权的组织凭借行政权力,排斥、限制、妨碍或消除市场竞争主体之间合法竞争的行为和因此而形成的状态.本文从行政垄断成因分析入手,探讨目前反行政垄断立法的不足,并从限制行政垄断权力、约束行政垄断行为、追究行政垄断责任、消除行政垄断后果等方面就如何完善反行政垄断的法律制度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4.
利用行政权力限制竞争的各种行业保护、地区封锁等行政垄断现象也十分突出,制定反垄断法,对遏制各种限制竞争的行为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否将行政性垄断“一棍子打死“呢?“存在即合理“,本文探求了当前中国社会行政性垄断的合理一面。  相似文献   

5.
行政性垄断行为源于行政权力的滥用,是我国推进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程中的顽疾,但我国理论界和司法界对即将出台的《反垄断法》是否应当对行政性垄断行为作出规定仍争论不体.本文在阐明行政性垄断的法律概念、特征及其危害性的基础上,论证了我国《反垄断法》应当对行政性垄断行为予以规制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6.
行政垄断是行政主体或行政人为达到一定目的或取得一定利益而实施的妨碍、限制和排斥市场竞争的运用行政权力的行为。行政垄断不仅具有一般垄断的弊端,而且还有着更深层次的危害性——政府寻租。鉴于此,应从反行政垄断、规制政府行为等方面,来防范政府寻租。  相似文献   

7.
黄羽 《闽江学院学报》2004,25(3):9-11,31
行政性垄断问题一直都是法学界。特别是经济法学界关注的焦点。它依靠政府的行政权力形成,并依靠行政组织和行政手段进行推动和运用,在市场竞争中形成人为的竞争优势,造成市场壁垒。目前,行政性垄断是我国经济生活中影响最广泛,危害最严重的限制竞争行为。本文揭示了行政性垄断的危害性,分析其复杂的形成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法律对策。  相似文献   

8.
政府及其所属部门基于滥用行政权力而实施的行政垄断行为,具有很大的社会危害性,极大地损害了政府的形象。为建立平等的市场竞争体系,打破行政垄断在我国是任重而道远的。滥用行政权力限制竞争要承担法律上的责任,正确界定行政垄断行为是追究其法律责任的前提,行政垄断行为的构成要件包括行政垄断行为的主体、客体、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等四个部分。  相似文献   

9.
行政垄断指有权的国家行政机关及其经济部门或其他直属部门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市场竞争的行为。行政强制交易、地区封锁、行业和部门垄断等形式。这种行政垄断行为的大量存在造成市场主体地位的不平等、机会的不平等,限制了市场公平竞争,最终将阻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因此有必要对行政垄断进行规制。  相似文献   

10.
行政垄断赔偿责任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行政垄断是国家行政机关运用行政权力实施并保护的排除或限制竞争的行为,通过立法和司法避免与防止各种形式的行政垄断给经济生活造成损害以及对行政垄断造成的损害进行补救已不容忽视。本文对行政垄断损害赔偿责任的性质和特点进行了界定,分析了行政垄断损害赔偿责任构成的侵权主体要件、侵权行为要件、侵权损害结果要件以及侵权行为与损害结果关系要件,提出了行政垄断损害赔偿责任实现的途径和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