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滑轮组机械效率是初中力学中的难点之一,由于学生对这个问题理解上的片面性和把握上的不确定性,初学者觉得这部分内容很棘手.学生遇到有关机械效率的问题时,往往机械地模仿或硬套公式.本文通过例题分析,就关于滑轮组机械效率的理解与计算提出几点看法.一、滑轮组机械效率概念的理解物理学中,将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要正确的理解机械效率,必须先对有用功、额外功和  相似文献   

2.
滑轮组机械效率的问题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问题,它是简单机械、功、机械效率等物理知识的综合应用,涉及滑轮组、有用功、额外功、总功、功率等诸多概念,在解答有关滑轮组机械效率的问题时,许多学生由于对这些概念理解不深,不能正确领会这些概念间的区别与联系,往往在解题时感到困惑.下面结合自己教学体会,就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将本节知识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3.
有的同学在学习功的原理和机械效率过程中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功的原理指出;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等于不用机械而直接用手所做的功,也就是说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但有些资料提到使用机械效率高的机械一定省功,那么,这两种说法是否相矛盾?回答应是不矛盾的.因为前者说法“不省功”和后者说法“省功”物理含义不同.前者所说的条件是不计无用阻力(如摩擦力,动滑轮重等).即理想的机械,理想机械效率为100呢.也就是说使用理想机械时,Wq一W。,即使用理想机械不会省功·这是使用机械与不使用机械比较而言的.后者说法中“…  相似文献   

4.
机械效率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一方面它把简单机械和功这两章紧密的联系起来,同时几乎可以综合前面所学的所有力学知识,特别是物体的平衡,功的计算,动滑轮、定滑轮的识别,承担重物绳子的段数,甚至可以综合密度、压强、浮力等知识.另一方面学生对机械效率的理解出现误区,导致解题失败.所以学生学习这部分很吃力,在中考考试中这部分失分较多.笔者在多年的物理教学中,摸索到初中学生对机械效率的理解存在以下误区:  相似文献   

5.
功的原理是能量守恒定律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把力、简单机械和功联系起来。初中物理课本“功的原理”一节的教学中,既要为后面斜面的学习埋下伏笔,又要为机械效率的学习留有余地,而本节的教学又是建立在抽象的“功”的概念的基础上的,所以教学有一定难度。课本上对“功的原理”的描述采用了“物化”的语言:“利用任何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等于不用机械而直接用手做的功”。在教学中如何发挥教材的这一特点,以取得教好的教学效果,是大家所共同关心的。一、我们的认识和做法  相似文献   

6.
“滑轮组机械效率”涉及有用功、额外功、总功、功率等概念,是简单机械、功、机械效率等知识的综合应用.学生对这部分习题普遍感到网难.如何把握住解题的思路和方法,结合本人多年的教学体会对此类习题做简要的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机械效率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一方面它把简单机械和功这两章紧密的联系起来,同时几乎可以综合前面所学的所有力学知识,特别是物体的平衡,功的计算,动滑轮、定滑轮的识别,承担重物绳子的段数,甚至可以综合密度、压强、浮力等知识。另一方面学生对机械效  相似文献   

8.
“功的原理”是机械的基本原理,它既与前面所学过的简单机械有着密切联系,又是后面学习机械效率的必要基础,因而是《功和能》一章的教学重点。我在教“功的原理”一节内容时,除教给学生正确的知识外,还在发掘其中培养学生能力的因素,培养学生多种能力方面做了一点尝试,效果比较满意,下面介绍我的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9.
郭海昌 《物理教师》2003,24(12):14-15
机械效率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一方面它把简单机械和功这两章紧密的联系起来,同时几乎可以综合前面所学的所有力学知识,特别是物体的平衡,功的计算,动滑轮、定滑轮的识别,承担重物绳子的段数,甚至可以综合密度、压强、浮力等知识.另一方面学生对机械效率的理解出现误区,导致解题失败.所以学生学习这部分很吃力,在中考考试中这部分失分  相似文献   

10.
编者:《功》是物理学中重要的基础知识,有着广泛的应用,我们要理解功和功率的概念,必须掌握它们的知识要点,在生活中经常提到“工作效率”,同学们匆误把工作效率与机械效率等同起来,又由于工作效率与时间有关,导至机械效率与功率的混淆.下面的每一篇文章从不同的角库论述本章的知识点,供你学习参考.功和功率的概念比较抽象,是本章的丞点知识,教学要求较高.功的原理和机械效率是比较综性的知识,从实际机械研究中概括出来才学买来较低.学习本章要注意联系实际,善于通过具体实例来理解比较抽象的知识.一、学习要求1.理解做…  相似文献   

11.
学过机械效率之后,有些同学往往把它和功率混为一谈:认为功率大的机械,机械效率一定大;还有的认为机械效率大的机械做功一定多等等,出现这些错误的根源是这些同学对机械效率的物理意义没有真正理解,所以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机械效率是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机械效率的多少不能说明做功的多少,而只是说明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比例的大小.如:某机械的机械效率为80%,说明利用此机械做功时,每做100焦的总功,其中就有80焦的有用功,它与这机械做了多少功及做功快慢无关.二、不能认为机械效率大的机械功率一定大,功率与机械效率之间…  相似文献   

12.
初中物理“机械效率”的教学,应该使学生知道机械效率的定义及其含义,认识机械效率的高低是反映机械优劣的重要标志之一,进而由分析额外功产生的原因,了解提高机械效率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一、本月知识学习指要1.充分理解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掌握功的计算公式 W=Fs,在国际单位制中 ,功的单位是焦耳 .2 .掌握功率的计算公式 P=Wt.功率是描述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在国际单位制中 ,功率的单位是瓦特 .3.正确理解功的原理及机械效率的概念 .功的原理是一切机械都遵循的普遍原理 ,机械效率是反映机械做功性能好坏的物理量 .掌握机械效率的计算公式η= W有用W总及总功、有用功和额外功之间的关系 W总 =W有用 W额外 .由于额外功是无法完全避免的 ,所以 ,机械效率总小于 1.…  相似文献   

14.
“功的原理”、“机械效率”是机械功的教学难点 ,九年制义务教育教学大纲对此已降低了要求 ,沪科版教材删去了斜面知识点并作了两次变动 ,试图降低教学过程中的难度 ,但教学实践表明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仍有如下方面的模糊观念 :1 .先学功的原理 ,再学机械效率 ,由于先入为主 ,学生往往对功的原理的特殊形式 W1= W2 印象深刻 (甚至认为功的原理的公式就是 W1=W2 ) ,在解有关机械效率问题时 ,通常不分析题目条件 ,盲目用公式 W1=W2 ,而不用η=W有用W总 × 1 0 0 % .2 .对有用功、额外功、总功混淆不清 .在几个版本教材中 ,对这三个功叙…  相似文献   

15.
利用机械时,动力做功使机械工作,同时要克服有用阻力做有用功,在该过程中或多或少地都要克服无用阻力做额外功.当然,人们不希望做太多的额外功,因而提高功的利用率是人们所关心的问题.在物理学中用机械效率来表示机械对功的利用率,即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表达式为1.因为机械实际工作时,W。teo,则W。teWE,因而任何机械的效率都小于1.计算结果无单位,用百分数表示.2同一机械p可能不同.不同机械的p不同,同学们易于接受.同一机械的、是否不变?如,用一滑轮组将重物G升高h,已知装置中动滑轮和绳重为GI,则Wb…  相似文献   

16.
在教科书“功的原理”一节中指出:“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等于不用机械而直接用手所做的功.”而在“机械效率”一节中又指出:‘“有用功总小于总功,所以机械效率总小于1.”学过了这两节内容之后,初学者将认为这两个结论是互相矛盾的.现在我们以它们各自的题设条件出发,来分析这两个结论是否矛盾.功的原理成立的条件是:不计摩擦和额外阻力,即理想机械,而理想机械的效率为100%.也就是说使用理想机械时,有用功等于总功.所以功的原理是在理想情况下得出的.再考虑一下实际机械的特点,机械本身都受到重力作用,相对运动…  相似文献   

17.
在初二物理《功》一章中有三个易混淆的概念:功、功率和机械效率.功与功率、功与机械效率是密切相关的物理量,但它们的意义又有所区别.功率与机械效率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二不存在必然的联系.因此,学习时应注意区分.  相似文献   

18.
正"总结归纳"是在常规课堂的基础上,让学生的学习事半功倍的手段.物理知识的总结与归纳可以体现在物理教学的各个方面.授课时,应及时总结归纳.例如,机械效率指有用功与总功的比,用符号η表示,其表达式为η=W有/W总×100%.计算某机械的机械效率要先求出有用功W有和总功W总.竖直放置的滑轮  相似文献   

19.
檀辉 《中学理科》2005,(10):2-6
(1)考查重点、热点:①与滑轮组相联系的力、功、功率、机械效率等的计算;②功(含W总、W有、W额)、功的原理、功率、机械效率等概念的理解与区分;③测机械效率的实验;④与浮力、密度、速度等知识相联系的综合应用;(2)命题趋势:与滑轮组相关的题以综合计算题形式出现,且计算量增大.  相似文献   

20.
简单机械问题,存考虑额外阻力时,可用杠杆平衡条件或功的原理求解;在额外阻力不可忽略时,则要用机械效率公式η=W有/W总求解。机械效率教学中,首要的问题是引导学生弄清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三个概念。题型是千变万化的,弄清了概念,就能以不变应万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