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陈志辉:为什么要做出版,对社会有什么重要意义? 潘仕勋:在数百年前的英国,只有皇家出版书籍,为的是控制知识流传.但随着印刷科技更新,出版变得较容易,民间对智慧的需求也在增加.  相似文献   

2.
档案是一类特殊的文献,通常不以公开出版为目的保存,而是作为一种具有查考利用价值的资料立卷归档,保存于档案馆、资料室、图书馆或博物馆等机构.由于其数量巨大,内容庞杂,具有一定的查阅难度,因而容易被研究者所忽略.本文通过梳理与纺织服饰史研究有关的档案资料,分析了其中相关度较高者的参考价值,并给出查阅方式和出版情况.  相似文献   

3.
民国时期出版的书籍中,古籍翻印是民国出版业一个重要的出版现象.这一时期的出版家利用新式印刷技术或传统的雕版印刷术,影印、排印、刻印了大量古籍,代表者如《四部丛刊》、《四部备要》、《百衲本二十四史》、《丛书集成初编》、《四库全书珍本初集》、《古今图书集成》、《嘉业堂丛书》等,皆为卷帙浩繁的皇皇巨制,使珍贵古籍化身千万,保存文献,嘉惠学术,为功甚巨.民国古籍出版的成就,书写了民国出版史的辉煌篇章.  相似文献   

4.
这些年来,我国的出版事业欣欣向荣。仅1987年就出版图书60193种。除去课本、图片,仅书籍一项即达45164种。在这4万多种书籍中,冠以各种名义的丛书占据相当多的数量。据粗略估计,目前各类丛书有近千种。这是近年来出版工作中出现的一种值得注意的文化现象。对此应当怎样认识,当前丛书出版的现状怎样,出现“丛书热”的社会原因和历史原因是什么,不同类型的丛书大致上是怎样编辑的,丛书的出版工作中有哪些值得商榷的地方,丛书出版的发展前景将是怎样的?等等,都是人们十分关切的问题。为此,本刊约请了人民出版社编辑方鸣同志和关心丛书出版工作的有关人士陈沙、余亦赤同志进行了座谈。现将他们的发言整理于下,供出版界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5.
在百孔千疮的旧中国,湖北省某农村一个破落知识分子家里还保存着一个书柜,书柜里保存着残缺不全的一些古典书籍,有<大学>、<中庸>等教科书,有<三国演义>、<镜花缘>等小说.一个对人生尚处混沌状态的少年视这个书柜为珍宝,每日盘点着.他刚刚在私塾里受过启蒙教育,读过<三字经>、<千字文>、<学而>(<论语上>),阅读那些大部头的书籍对于他是多么困难.他以逢人"问字"为途径,硬啃着那些骨头,毕竟所得不多.但是"求书若渴"这条根却埋在他的心底.后来,村里一直流传着这个少年"问字"的故事,成为乡下的一种美谈,也成为教育青少年爱书、读书的范例.  相似文献   

6.
一古籍与古籍整理古籍的数量我国是有几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文化发达,文物昌盛,保留和流传下来的古籍,数量十分巨大。我国古代的书籍,最早的是竹木简册,稍后是手抄的卷子,宋朝以后木刻印本兴起,成为书籍的固定形式。据有关专家们的估计,我国现存古籍约有8万种左右。清朝乾隆时候官修的《四库全书》,是一部规模宏大的丛书,基本上包括了乾隆以前我国古代的重要著作,所著录的书籍(连同未收入《四库全书》的存目)共10254种。自此以后,古籍的种数又有大量的出现  相似文献   

7.
我讲两条意见,一是关于出版的,一是关于评论的。出版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有读者心理方面的,也有政策方面的等等,因此处于一个易受影响和冲击的地位。比如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宗教与美学丛书”,就掌握了读者的心理。前些年,美学方面的书籍很热,近一两年,宗教方面的书籍也很热,而“宗教与美学丛书”则是抓住了读  相似文献   

8.
本刊讯 9月1日,由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组织编撰、中国书籍出版社重点推出的"出版文化丛书"在第15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亮相.丛书立意在于把出版放在文化的坐标上考察,让文化成为出版的灵魂.  相似文献   

9.
丛书产生于宋代,发展到明代时,出现了一个新的种类,此类丛书以收录日常应用、修身教化和休闲娱乐的书籍为主,可谓之通俗丛书.这类通俗丛书,与传统丛书一样,具有保存文献、辑佚钩沉、可资校雠等价值与功用,但同时它们也存在删改原书、校勘未精等缺点.虽然如此,毕竟瑕瑜不掩,它们在我国书籍发展史上的地位和影响,以及对于明代文化史研究的重要性,都值得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10.
献县胜世堂是天主教在华的主要出版印刷机构之一.献县胜世堂印刷出版了大量中西文化典籍.这些书籍丰富庞杂,包括基督教神学典籍、汉语学习字典和教材、中国民间文化、汉籍译本、报纸期刊等.  相似文献   

11.
一、概况《邱园索引》(Index Kewensis),其副标题是《有花植物属和种的详细目录》(AN ENUMERATION OF THE GENERA AND SPECIES OF FLOWERING PLANTS),是一套由英国邱皇家植物园的植物学家们编著、牛津大学克拉伦敦出版社出版、装帧精美、印刷考究的大部头丛书。从1895年第一册的出版到1981年,连续出版了18册。  相似文献   

12.
浅谈古籍丛书的开发与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古籍丛书是开发利用馆藏文献的重要资料来源 所谓丛书,就是汇集许多重要或难得的著作为一书.我国古代各类重要著述均收录在丛书里,因此,古籍丛书是研究我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科学的重要的资料来源.在过去学者仿求古籍比较困难的情况下,依据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历代丛书.丛书对于方便读者、保存古代文化和古籍的流传,起到了其它类别图书所起不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先秦道家典籍《庄子》在世界各地流传较广,有多种语言的注本和译本出版发行.在东亚文化圈内,《庄子》传播起步最早、影响最大,其中日本、韩国不仅保存了许多《庄子》汉语古本,而且各种形式的译本和注本也最多.在西方国家,由于传教士等文化交流群体的译介,《庄子》的注本和译本也不断增加,甚至一些小国都有自己的《庄子》译本,如瑞典、波兰、匈牙利等.有些国家和地区的《庄子》出版情况亟待调查和研究.研究《庄子》国外传播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规划翻译和出版,这是中国典籍《庄子》走出去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4.
正我童年时代接触到并读完的第一部古典小说,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岳麓书社出版的《三国演义》,属于该社大型丛书"古典名著普及文库"中的一种。《三国演义》七十余万言,称得上是大部头了,却单独订成了一厚册,  相似文献   

15.
何山 《出版发行研究》2017,(7):109-111,93
剪割碑拓并编辑成书始于唐代.重要拓片常会制作相应的剪裱本,包括方册、卷轴、线装等多种册页体式,其效果相当于各式剪裱书籍,其制作情况反映了书籍编纂出版过程.剪裱本既是碑志保存、传播的特殊形式,又对同期及后世书籍出版工作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一套旨在积累研究新中国40多年出版工作经验的丛书——《新中国出版史料》,不久前经新闻出版署批准,由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组织编纂,纳入中国书籍出版社出书规划之中。这项工作是王仿子同志建议的。筹备编纂《新中国出版史料》丛书是一项非常重要而又有现实意义的工作。这套丛书将从历史的角度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出版工作加以系统的展示和回顾,这对总结、探索出  相似文献   

17.
徐端端 《出版参考》2021,(4):58-60,63
本文以人民邮电出版社"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中华传统手工艺保护丛书"之《绣娘》《陶工》为例,概括了项目的 策划背景、编写路径和出版理念,并介绍了利用手工艺品打破出版物边界、利用书籍设计方法论辅助图书生产的成效与经验,以期为新时代传统文化艺术题材的创新出版提供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8.
汪启淑是清代著名的藏书家,在《四库全书》编修过程中,先后呈送大量古刊本,且大部分是善本,他去世后开万楼所收藏的书籍没有保存下来,最终大量流散.汪启淑生前为了使古籍得到保存,不仅藏书,还刊刻书籍.深入了解汪启淑及其藏书思想对当代仍然有重要意义,论文试图从多角度探析藏书家汪启淑.  相似文献   

19.
<现代生物医学科研技术丛书>是我进入出版行业后策划的第一套丛书.这套丛书从最初的想法萌生到成功立项前后花了将近两年的时间.2005年,这套丛书被评为国家"十一五"重点图书.2006年10月,该丛书中的第一本分册面世.预计在2009年年底该丛书十本全部出版.迄今,出版的分册中已有两本重印.  相似文献   

20.
《四部丛刊》是张元济主持商务印书馆时编辑出版的大型古籍丛书之一。从1922年起,到抗战爆发为止,共出了《四部丛刊》初编、续编、三编。该书全部采用善本影印,对古籍版本的流传及保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翔实资料对《四部丛刊》的出版过程作了简要考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