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通过对学生的汉语水平与专业课成绩以及高考成绩的统计、对比等分析了各成绩之间内在的关系,并辅助问卷调查的方式研究出影响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学习专业课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新疆地处祖国边陲,是众多少数民族的主要聚居地之一。培养"民汉兼通"的双语人才是双语教学的终极目标。但一些汉语零基础的民族学生在升入高校以后,或因基础薄弱;或因对汉语学习认识不到位;或因缺乏积极的情感因素;或因学习方法不当等多种原因而导致汉语成绩滞后。汉语不好影响到他们专业课的学习,甚至会对学生的就业以及他们的前途命运构成威胁。提高零基础学生的汉语水平将成为关乎西部大开发、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史”是少数民族学生进入专业课学习阶段最先接触到的专业主干基础课.由于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文化水平不高、应用能力不强,加之缺乏针对少数民族学生特点的《中国古代史》教材,导致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效果欠佳.因此,我们应抓紧编写针对少数民族学生的《中国古代史》教材;重视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文化水平,尤其是文言文知识;改进教学方法,不断提升“中国古代史”课程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4.
我区少数民族学生入大学的第一年学习预科汉语,第二年学习基础课,第三年开始学习专业课。作为工具和基础知识的专业汉语是第二年开设的课程。专业汉语既是基础汉语的继续,又介绍了专业性较强的专业基础知识,有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对少数民族学生学习专业课的影响很大。所以,专业汉语教材的编写和教法是很值得探讨的。  相似文献   

5.
我区高等院校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教学,经过广大汉语教师30多年的努力,在教材建设,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语言理论的研究等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对于工、农、医科院校的少数民族学生,通过一年的预科汉语教学之后,直接用汉语来听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仍有很大的困难。为了提高我院预科的汉语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6.
我院建校二十八年来,在少数民族学生预科汉语教学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积累了不少经验,但也有较深刻的教训,同时还存在一些问题。我们学校建校以来,录取新生总是在全国和自治区各重点院校之后,所以新生的入学水平自然比较低,汉语水平自然也低。但在文革前,少数民族学生经过一年预科汉语教学和一年专业汉语教学,基本上能用汉语听专业课,(如中文系已用汉语开了古汉语课),能阅读汉语  相似文献   

7.
民族班在通过一年的强化汉语教学后专业课用汉语授课,是提高少数民族教育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通过一年强化汉语教学,学生汉语水平能否达到专业课汉语授课所要求的程度,是问题的关键所在.本文提出了在强化汉语教学中的基本做法、存在的问题以及需要采取的措施,旨在改进汉语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汉语实际应用能力,为专业课汉语授课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新疆高校预科大学生一年预科学习后应达到的汉语水平仅用HSK、MHK衡量是不够的。确切地说,能用汉语这个语言工具听懂专业课,学习专业知识,才是我们要求少数民族学生进行一年预科学习的真正目的。但事实表明,很多高校少数民族学生一年预科学习后,在掌握专业知识的过程中仍困难重重,笔者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运用问卷法,研究少数民族学生以汉语为第二语言学习时,学习兴趣对汉语成绩的作用机制。对青海省黄南州873名少数民族小学生的调查显示:(1)汉语学习兴趣是汉语学习成绩的重要预测因素;(2)元认知策略在汉语学习兴趣与汉语成绩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3)学习兴趣、学习策略对汉语成绩的影响存在性别差异,女生的成绩能够更多地被学习兴趣所解释,而且除元认知策略外,情感策略也会在女生群体中发挥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从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方法、身心适应、学习环境适应五个维度,对S校145名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习适应性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被调查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适应性整体水平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女生的环境适应水平显著高于男生;东乡族、藏族、维吾尔族等民族环境适应能力最差;大四学生学习动机水平最高,大三、大一、大二次之;农学、理工类少数民族学生身心适应最差,历史学、文学类专业的少数民族学生身心适应最好;学习适应性与学业成绩呈显著正相关;影响学习适应性的因素有专业课难度、汉语水平、班级关系、老师授课方式和父母支持等。最后,本研究从少数民族大学生自身、学校及家庭三方面对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习适应性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Two groups of albino rats were trained on a simultaneous pattern discrimination task, one with a classical procedure in which the discriminanda remained invariant throughout training, and the other with a fading procedure in which the final task was approached through a series of graduated steps. In a subsequent reversal stage, during which the initial positive stimulus became negative and vice versa, each group was subdivided so that half of the subjects in each original group received reversal training with the same procedure as during acquisition and the other half with the other method. Fading procedures yielded a more proficient performance on every occasion, independently of experimental stage or previous learning history. Results are analyzed in terms of favorable conditions offered by the procedure itself and of beneficial influences exerted over subsequent learning.  相似文献   

12.
杜曼 《海外英语》2011,(11):171-172
The Chinese ancient literature has a long history.More and more foreign friends give strong interest into reading and learning it.However,not all the foreign people are proficient at classical Chinese,the metre and rhyme of Chinese poems,thus,translators have to translate these words into English or other languages,which brought a discussion about whether the Chinese ancient poems can be translated or not.This paper starts from this very point,to analyz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research on Chinese ancient literatures translation,taking Chinese ancient poems as examples,to discuss this topic,and to give opinions and possible solutions.  相似文献   

13.
冷木 《天津教育》2021,(6):96-97
小学阶段的教学中,语文是最重要的基础学科,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不仅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的语文学习成绩,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他们对于其他科目的学习。从现阶段的教育形式来看,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其中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就是语文教学内容与生活之间的脱离。针对上述情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入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就显得十分有必要,本文就对此进行了具体探讨。  相似文献   

14.
中高级留学生识字量抽样测试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报告对某大学部分中高级留学生识字量抽样测试的目的、内容、方法、结果及其对教学的启示。章认为,识字量是反映一个人汉语水平的重要参考数据,应该成为教材编写、班级划分、教材选择和课堂教学的重要依据之一。测试结果显示:中高级留学生综合识字量偏低;对汉字字音掌握较好,对字形掌握最差;对甲、乙两级汉字掌握不扎实;汉字化圈学生在识字量方面有明显优势,但高级阶段优势大幅度下降;华裔学生识字量远低于非华裔学生。作根据测试结果,对如何提高学生识字量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文章根据Selinker所提出中介语运作的5个程序,描写越南人学习汉语的中介语表现。具体分析了越南学习者由于母语负迁移、对汉语规则的过度概括化、语言训练的转移等因素所生成的语法偏误。通过分析学习者的汉语学习策略和汉语交际策略发现汉越词能帮助越南学习者产生正迁移的同时也会造成负迁移。文章还通过个案分析证明了Selinker所提出的二语学习策略和二语交际策略的不同类型确实一直被学习者所使用。  相似文献   

16.
文章对随机抽样的181名大学非英语专业本科生受试进行了英语形容词名词搭配能力的测试,以专业性质(即文理科)与是否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为两个变量,研究了受试在同根形容词、同义形容词和固定形客词搭配能力上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非英语专业文科受试和理科受试在英语形容词名词搭配能力上没有显著差异;通过四级考试的受试与未通过四级考试的受试在英语形容词名词搭配能力上也无显著差异;所考查的三类形容词名词搭配能力上,同义形容词完成情况比其他两类搭配相对较差;文理科受试在同根形容词搭配能力上存在显著差异,而通过四级考试受试与未通过四级考试受试在所调查的三类形容词名词搭配能力上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7.
随着大学扩招,通过高考分流机制得以进入大学校园学习的高职生是一个相对特殊的群体,学习能力较为欠缺。意识到大部分知识学习、传授过程是通过语言这一中介进行,研究语言能力对学习效能影响的内部机理,提出了在专业知识学习方面语言理解运用的新观点。由此视角,识别出高职生在语言理解运用上的六种不足,并给出一些语言能力培养的应对办法。  相似文献   

18.
Students enrolled in an undergraduate chemistry class were rank ordered by their performance on a test of organizing ability. The median break was used to form two groups: good organizers (GO) and poor organizers (PO). Students within these groups were randomly assigned to treatments. Treatment I subjects received an advance organizer followed by a learning passage. Treatment II subjects received the same organizer preceeded by the learning passage. Treatment in subjects received an historical nonorganizer and the learning passag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observed on treatment or interaction, but GO group achieved significantly higher learning passage scores than PO group.  相似文献   

19.
以144名非英语专业大一新生为受试对象,通过一个历时研究发现:经过一年大学英语学习,整体上受试对象三类否定倒装结构有两类发生显著磨蚀,高分组学生任何类别否定倒装结构均没有显著磨蚀,低分组三类都有磨蚀。影响大一新生否定倒装结构磨蚀的因素包括:磨蚀前语言水平、受蚀时间、与英语接触减少及其引起的汉语对英语干扰、读写能力和学习动机。汉语和英语在句子结构上相似性有助防止否定倒装结构磨蚀。  相似文献   

20.
作为普通高校非中文专业的公共课,大学语文目前处于一种“学生不爱学,老师难教学”的尴尬状态.探索适合大学生特点的新的语文教学结构、教学内容和学习方式,进一步激发学生继续学习语文的兴趣已是大学语文课程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教师应该充分明确大学语文的学科特点、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把大学语文课程建构成为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完善学生人格道德、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