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在地理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改变了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以学生主动的学习为出发点,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地理研究性学习课题多来自于生活实践、社区环境和社会热点问题,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主动搜集资料,动手、动脑,团结协作完成课题,既学习了知识,又使实践能力得到锻炼.  相似文献   

2.
研究性学习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地理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改变了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以学生主动的学习为出发点,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地理研究性学习课题多来自于生活实践、社区环境和社会热点问题,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主动搜集资料,动手、动脑,团结协作完成课题,既学习了知识,又使实践能力得到锻炼.  相似文献   

3.
教师角色的定位是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的,在历史上教师这一社会角色经历了长者为师到有文化知识者为师,再到教师,即文化知识的传递者的演变历程。在新的世纪里,教师这一角色正在发生着新的变化,而新课程的教育理念、结构和评价方法对教师来说无疑是一种挑战。在新课程理念下,新课标强调了让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要“满足不同学生学习需要,积极开展探究式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等内容。在课程目标上,新课标把地理教学的总目标界定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新课标的实施对广大地理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为适应这些要求,地理教师的角色将要重新定位。  相似文献   

4.
研究学生学习课程的设置是当代教育改革的一个突破口,是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的具体体现,旨在让学生通过自主性、研究性学习和亲身实践,获取多种直接经验,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深入开展,也将有力地推动职高地理教师突破自身的素质局限和角色定位,不断完善知识结构,大胆改革教育教学方式,逐步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最终实现从“演员”到“导演”的角色转换。一、地理学科研究性学习的开放性职高地理教师打破本学科知识体系的封闭性,在指导学生研究性学习活动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5.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2001年秋,全国普通高中统一使用新版教材,新版高中地理课本无论在内容安排、结构组成、智能开发及教育功能等方面,突出地理基本技能、地理思维能力、探究能力、行为评价能力、独立与合作能力,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本文仅就高中《地理》图表系统的研究性学习的教学尝试,谈一谈做法。  相似文献   

6.
黄虹 《广西教育》2014,(29):29-30
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求改变课程功能和学习方式。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必须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研究性学习是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一种学习模式,即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以研究地理问题为出发点,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来获取知识和技能,并将学到的地理知识用于解决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一、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必要性(一)开展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全面发  相似文献   

7.
地理研究性学习从根本上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同时也给地理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地理教师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才能顺利实施地理研究性学习。本文主要阐述了地理研究性学习的特点、地理研究性学习对教师的素质要求以,并从三个方面提高自身素质,顺利实施地理研究性学习。  相似文献   

8.
当前,高中地理教育中还存在着“忽视活动类教学,忽视选修、拓展和研究性教学,忽视综合教学以及地理教学内容偏难和过分关注学科体系的完整,忽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等一系列问题”。为改变这一局面,使地理教育适应时代要求,努力做到以学生发展为本,把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和个性、潜能开发作为核心,广大地理教育工作者积极开展案例教学、研究性学习等新的教与学的方法探索,并已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取得了显著效果,然而由于地理案例教学的特殊性、局限性,对教师、学生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在地理案例教学的实施中,…  相似文献   

9.
崔坤连 《地理教育》2013,(Z2):48-48
地理研究性学习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用类似地理科学研究的方式,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自主发现问题、获取并运用相关知识探究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建议的地理学习活动。地理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新的课程形态,也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它有利于学生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10.
编者按:正在全国十省区试用的高中地理新教材最为突出醒目的变化是顺应地理学科发展和社会需要,增加了人文地理知识,其知识容量大大地超越了自然地理知识,人文地理知识分布在高一教材(必修)下册四个单元和高二教材(限选第一册)五个单元之中,包括农业地理、工业地理、交通运输地理、环境地理、人口地理、城市(聚落)地理、文化地理、旅游地理和政治地理等经济领域和非经济领域中的系统人文地理学知识,并与自然地理基础知识(高一教材上册),当代中国国土整治和区域发展所面临的重要课题(高三教材限选第二册),共同构建了高中地理教材新的学科体系,为完成地理学科在高中学段所承担的教育任务奠定了基础,利用新教材,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整合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学会参与,学会思考,学会做事和学会评价等适应社会生存以及终身学习等能力,是地理教师一个新的课题.山西省教育厅教研室经过3年的实践、摸索、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1.
地理新课程对中学地理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通过继续教育全面提高在职地理教师的素质是地理课程改革成功实施的关键。本文采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从教育理念、教学能力、教学方法和手段、评价方式等方面分析了新课程对中学地理教师的新要求,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针对地理新课程对中学地理教师的要求,分析了新课改过程中地理教师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形成原因,并从教师的学历补偿、教育理念更新、知识更新、提高教学技能、增强科研能力等方面提出了开展中学地理教师继续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12.
试论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的原则、目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性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本文论述了研究性学习的概念、遵循的原则和研究性学习的目标与方法,以及地理研究性学习对中学地理教师的要求等.  相似文献   

13.
胡书慧 《考试周刊》2012,(79):147-147
地理教学大纲的教学目的中要求培养学生的地理基本技能、地理思维能力及地理探究能力;能够独立和与人合作,运用地理科学观念、知识和技能,对人类与环境之间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与评价。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培养学生地理学科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地理研究性学习。所谓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专题,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地理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的自主发展,要求学生广泛接触社会,在多元、动态、开放的大课堂中求得全面发展,强调的是让学生树立一种主动探究和创新实践的精神,其核心是使学生通过实践去获得研究过程中的体验,通过实践提高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推动学生去关心现实、了解社会、体验人生,并积累一定的感性知识和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4.
王长庆 《考试周刊》2014,(39):141-142
研究性学习既是一种学习方式,更是一种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旨在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与探究能力。开展地理研究性学习,对提高学生的地理科学素质有重要意义,本文就教师在开展地理研究性学习中的指导作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研究性学习虽然是以学生为主体的一种学习活动,但教师的指导作用仍不能忽视。如何正确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对中学地理来说无疑是一个新课题,一种新挑战。笔者认为,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主旨不在于研究性学习本身,而是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和学习方法,改变人  相似文献   

16.
一、地理创新教育新模式——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主动探究地理问题的学习。在实践中,主要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去主动获取地理知识,发展地理思维能力和地理探究能力,并能应用地理知识、科学观念和技能解决问题。加强研究性学习是作为地理教学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任务,其原因在于:  相似文献   

17.
研究性学习是国家规定的高中地理必修课之一。近年来,我们结合高中地理教学改革开展研究性学习在地理教学中的实施研究。本文拟就中学地理教学实施研究性学习的途径、方法和意义谈谈看法。一、地理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的途径和方法研究性学习实施的途径和方法多样。针对地理学科的特点,我们认为,必须重点抓好研究性课题的设计及组织实施。一研究性课题的设计原则1以学生发展为本现代教育将学生置于教育过程的中心,将学生的发展和自我实现作为教育目的,研究性课题的设计必须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因此,课题设计要从学生的学习环…  相似文献   

18.
高中生不具备较多的地理专业知识和技能,撰写地理课题论言语有一定的困难,但指导学生积极开展课题活动和撰写地理研究性课题论文,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和良好品行的培养都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地理教师要重视学生研究性课题的开展工作,要认真指导学生撰写研究性课题论文。  相似文献   

19.
尹咏梅 《学周刊C版》2014,(1):123-123
正新高中地理教材强化了素质教育和学生能力的培养,以可持续发展为基本点,以正确阐述人地关系为基本线索,构建知识框架,并附有大量图表、阅读材料及研究性学习课题。这一强化就要求地理教师应在地理教学中运用探究式教学,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地理课上的探究式教学指的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进行有目的的引导,而学生则要通过一系列的探索、研究活动获取知识,写好  相似文献   

20.
赵芳 《地理教育》2010,(6):34-35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从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专题,用类似科学的方式,主动获取知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是地理学习中一项不可缺少的学习活动,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激发兴趣,同时培养搜集、处理信息以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研究性学习到底如何开展?是在课堂还是在课外进行?这对教师是挑战,也是实践。可能有部分人认为,研究性学习一定要在课外进行,但学生的课外活动受到一定限制,难以实施。其实研究性性学习是一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其实施要因“题”而异,即根据选择的课题来确定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地点及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